第3课地图的应用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第3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

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北京是世界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被称为“双奥之城”。奥运会结束后,各奥运场馆成为老百姓开展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广东省的小明计划寒假坐高铁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参观奥运场馆。在旅游过程中,他利用了各种类型的地图。(1) 出发前,小明想了解所乘高铁的线路及其沿途经过的城市,他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2) 到达北京后,小明想了解住宿地附近的美食店,他如何通过手机地图查找相关信息?(3) 到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小明要规划游览各个场馆,他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难点
重点
学科素养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黄山导游图。
北京交通图。
总结: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标,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1. 阅读课本第37 页的第一段内容,容易了解一下地图的类型。
选择适用的地图
讲解:地图的类型有很多,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按制图区域分为世界地图、大陆地图和区域地图、全国地图、省区地图等;按表现形式有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例3)》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为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例3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位置和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画出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画出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画出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巩固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3地图的应用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1

第3课地图的应用
【课标分析】
本节课对应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有“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和“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等现代技术在生产、生
活中的用途”两点。
从课标可以看出本课注重地图的实际运用,因此这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在
实际生活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养成用图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课本第二单元介绍的是地图方面的内容。
前两课主要介绍了地图的相关理论,第三课则是落实理论的运用,是对前两课知识的巩固和总结。
教材所选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体现了新课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地理”等理念。
教材的能力立意是解决生活中
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地图学习由了解知识提升到实际应用和提高地力素养上。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学会在常见的地图中查找相关的地理信息。
2、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2、知道电子地图等新型地图的用途
【教学难点】
1、学会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学方法】
读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
合肥市地图、旅游导游图等相关地图,计算机课件、及相关软件。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3课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第3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学习目标1.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某区域的地形、河流、气候特征等。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有关计算和判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点、线、面生产布局,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梳理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特别提醒](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且由高处流向低处。
2.等高线与点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水库坝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_出口最窄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河流落差大;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_或_,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2)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形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背山面水(河、湖、海)、_宜人、空气_,且有_线通过,交通便利的地方。
(3)宿营地①宿营地应避开_、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_、_,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_宿营。
(4)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_、等深线_的海湾地区,最好是陆域_、水域深阔的_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
(5)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较_、坡度适中、_开阔的地方。
3.等高线与线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_,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_、_;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以减小坡度。
(2)引水路线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3)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_,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4.等高线与面状地理事物的区位(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状况,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_,山区宜发展_、_。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3课《看地图》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3课《看地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地图》是粤教版科学三下第3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河流、城市等地理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以地图为载体,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如我国的地形、河流、城市等。
但他们对地图的阅读和运用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比例尺、图例等。
2.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河流、城市等地理特征。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地图的阅读和运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阅读和运用地图。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地图资料,如中国地图、省市区地图、地形图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与地图相关的趣味故事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引入地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位游客因为没有地图而迷路的故事,让学生讨论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比例尺、图例等。
同时,讲解这些基本要素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省市区地图等。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地图的基本要素,并学会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阅读地图的情况,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地图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让学生谈谈在阅读地图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拓展(10分钟)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搜索一些与地图相关的趣味案例,如地图上的神秘图案、错误地图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地图》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地图,主要内容是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地图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地图的详细知识和使用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地图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2.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3.坐标系的运用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图样本3.比例尺计算工具4.坐标系图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地图样本,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历史地图等,并展示相应的地图样本。
3.操练(10分钟)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问题,如计算学校到家的距离等。
5.拓展(5分钟)介绍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展示坐标系图示,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在地图上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和坐标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家庭作业,如查找某个地点的地图并计算距离等。
8.板书(5分钟)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坐标系的作用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地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地图,主要介绍地图的种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地图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图,善于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
2.地图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地图案例,如我国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通过展示地图案例,使学生了解各类地图的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案例,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地图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如查找地理位置、规划路线等。
第三课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三课经纬网知识应用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经纬网结合所示轮廓判断重要地理区域学习过程5.区域定位:利用经纬网,结合所示轮廓——判断重要地理区域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描出下列经纬线,说出经过的大洲或大洋和重要国家) 0°、 23°26’N 、66°34’N 、 20°W 、 160°E、40°N°、90°W 、60°E(0°,23°26’S) (0°,80°W) (40°N,120°E)(20°W,64°N) (40°N,120°W) (20°E,30°S)13条重要的经纬线的空间位置--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西经90度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穿过的地区。
要求:结合区域地理,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区(洲、重要国家)和地形区。
初步查看世界地图册,认知主要的经纬线:【实战演练】1.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2.图中ACB为晨昏线,C地点在格陵兰岛上。
(1.)由A到B的最短航线是( )A.由A点出发沿纬线向东到BB.沿ACBC.沿ADBD.从A出发过极点再到B(2).飞行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2.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ºN、100º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º N、80º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英中学平面图
地形类型示意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
济 南 城 区 图
中 国 交 通 示 意 图
借助于这幅城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目的地的位置,选择快捷的路线。 济南东站
从济南东站到山东有几种交通方式?
返回
案方和线路游旅的 理合计设们我助帮以可图游旅通交
地图家族新成员
地图家族新成员
人造卫星遥感示意图
卫星影像地图
地图家族新成员 航空影像图
地图家族新成员 车载电子地图
返回
结束
2019
POWERPOINT
第3课 地图的应用
SUCCESS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24
第3课 地图的应用
2019 SUCCESS
THANK YOU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25
第二单元 地图
第3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与生活 ■地图家族新成员
导入 城市天气预报图
导入 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导入
地图的种类多种多 样,不同种类的地图有 不同的用途。在生活中 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地图。
城市社区图
地图与生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夏至日光照图
地球仪上的经纬 网图
育英中学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