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词

合集下载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篇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1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句篇2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朱翌《朝中措》2、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无月》3、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正月十五夜》4、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浣溪沙端午》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

无雨。

不比寻常端午。

陈三聘《如梦令》8、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

朱翌《朝中措》9、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陆游《楚城》10、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钱琦《竹枝词》1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大全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大全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大全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大全如下:
1.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2.宋代赵蕃的《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
舍南舍北鹁鸠喧。

3.宋代丘葵的《端午》: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4.宋代张玉孃的《端午》: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
独娄清梦隔潇湘。

5.宋代胡仲弓的《端午》: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鬥时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
能吊醒魂有几人。

6.宋代蒲寿宬的《端午》: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

思远楼前虽有曲,
若邪溪畔岂无人。

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

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7.宋代陈宓的《端午》: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

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

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

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1/ 1。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端午节,即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会强调卫生防疫以及采摘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等特殊活动外,还会吟诵诗词来庆祝和祈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许多经典的端午节诗词也逐渐成为经典的文学佳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五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词。

1.唐朝诗人杜甫《端午》:“红颜未老恩先断,斗酒不惯愁常满。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杜甫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作为题材,表达对年少时的爱情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用“红颜未老恩先断”来描述一段年轻的爱情已经结束,而“斗酒不惯愁常满”则表达出他沉重的心情。

接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句更是盖棺定论,传达出人生短暂,美好却难以维持的主题,打动了很多读者。

2.宋朝诗人苏轼《赤壁引》:“客亭荐涮羊,柳色轻分影。

东篱折花稳,南陌芳草结。

呜呼六朝未有事,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它却以此为背景。

苏轼在这里所描绘的是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景色怡人,令人神往。

他用“不废江河万古流”来点明端午节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唐朝诗人白居易《饮中八仙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

”这首诗虽然没有特别强调端午节,但却是一首经典的跨时空诗歌。

白居易以饮酒寓意人生,表达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格言意义,令人感慨良多。

其所提到的“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一句,则深深打动了诗爱好者的心。

4.唐朝诗人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并非端午节,但它对生命和离别的审慎表达,以及将愁苦交织在美丽景色之中让人心醉。

这首诗以“一岁一枯荣”揭示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看到生命的无尽回归。

这种博大精深的表述,使这首诗成为不容错过的古代名作。

关于端午节的有名古诗词名句

关于端午节的有名古诗词名句

关于端午节的有名古诗词名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庆祝这一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和传统,其中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而在端午节中,还有很多有名的古诗词和名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洛阳花枝词大凡提到端午节,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洛阳花枝词”中的“红药带绿麴,黄金缕玉醴”这句诗句。

这句诗描述了端午时节,人们会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品尝着醇香美味的美食。

这句诗也成为了端午节文化的符号。

2. 屈原《离骚》在端午节时,我们还会吃粽子。

而粽子的起源,与屈原也有不解之缘。

据说,屈原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最为著名的诗作之一《离骚》,与端午节有很大的关系。

诗中描述了屈原的悲愤之情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而屈原的身世也让他成为了粽子的发明者之一。

3. 龚自珍《己亥杂诗》端午节不仅有粽子的传统,还有赛龙舟的游戏。

而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也有针对赛龙舟的描述:“水满龙舟重,人欢涛溢高。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赛龙舟时,船上人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4. 李清照《如梦令》在端午节时,我们往往会看到挂着艾叶的风景。

而艾叶所传达的意义是驱邪避疫、祈求安康。

而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有关于艾叶的描述:“休对故人思断肠,且寄凌波一葉舟。

桐江明月照沟渠,同到郢门赏芳稠。

”这首词通过“凌波、一叶舟、桐江、明月”等美好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 王安石《赋得古原草送别》端午节也是”祈年节”,因此也有许多诗歌描述祈年的场景。

如王安石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到端午节,但它通过草木的生与死,对时间的流逝们生命的脆弱张婉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节日,而这些有名的古诗词和名句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个节日的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诗句、名句,不仅流传了几千年,而且贵在品味、理解。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端节、午日节、茅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屈原是中国文化中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楚国的伟大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诗经》中就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这些诗歌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民俗、传说和寓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后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下面我将介绍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以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一、《九章·楚之长歌》《九章·楚之长歌》是《楚辞》中的一篇,文中讲述了楚国建立及其历经的苦难。

其中第五章“九节”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承。

文中写道,“五月五日,郊戎是勇,汤湯舟楫,耿耿不寐。

”此诗歌中,端午节作为楚国的传统节日,表现出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情感。

二、《古风·端午节》《古风·端午节》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热爱和渴望的情感。

文中写道,“佳节鲜明勿忘归,繁华落尽见心机。

五色线缠龙凤臂,三条人语马方嘶。

”此诗歌通过描写端午节的繁华景象和传统风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渴望。

三、《咏史·战国策》《咏史·战国策》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作,诗中还原了战国时期楚国和越国之间的争斗,以及屈原为楚国君王愁国忧民的情感。

文中写道,“润丝江上红沙女,别有豪情欲叫天。

粽子蒸香饴满巾,辘轳蜀柏扣神仙。

”此诗歌通过描绘粽子的美食形态和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传统文化和端午节的热爱。

四、《长歌行·秦楼月》《长歌行·秦楼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期间,楼台遍陈、家家户户燃香赛龙舟的盛况。

文中写道,“弦歌呼酒里,舞狂纷华年。

月明杯影好,花落诗魂遗。

”此诗歌中表现出文人雅士对端午节的狂欢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五、《抚琴集·六月南行琴中言志怀人》《抚琴集·六月南行琴中言志怀人》是宋代诗人周邦彦所作,诗中描绘了赛龙舟、吃粽子、沐浴清凉、放风筝等端午节的习俗和风情人物。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如果要说哪些是端午节最佳的10首古诗词,以下就是笔者的推荐。

一、《九江送粽子》——杜甫“暖峰几过客,高柳空依依。

南国岁时暮,客心何处归?从今属北海,枝叶满离披。

不是无归日,怀君泪满巵。

”这首诗讲述的是杜甫在九江赠送粽子,忧愁别离的心情。

以粽子为象征,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这种将食物和感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诗意深度。

二、《江阁重来》——杜甫“火叶飞花共庆时,芳香永驻二妃祠。

桃花争雨杏花飞,相见欢娱莫相遗。

春风十里追鞦韆,竞舞长扇动华衣。

舞罢还从高殿下,云泉陶陶硕力归。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叙述了以武则天与杨贵妃为代表的女性风姿,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褒扬和端午节喜庆的气氛。

三、《临江仙》——李白“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以描绘滕王登高远眺为素材,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和人物形象,表现了离愁别绪、怀古伤今的情感,表现了端午节之后的凄美。

四、《戍鼓断人行》——陆游“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送即京口,低首阙前飞。

郭麾分煖被,关塞共寒衣。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远行人的行程,描绘了送亲友赴远方的别离,表达了离愁别绪和不舍之情,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主题,表达了正义之利好胜、战乱之苦仇恨、国度之殇悲凉。

通过诗人的不舍之情,表达了对战斗英雄的赞颂。

六、《蜀道难》——李白“噫嘻嚱,楚风差两崖。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几时还?畏途无识,贪言惑世,心迷难自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
诗大全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

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三首》是南宋赵蕃的一组关于端午节的诗。

第一首诗是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诗是端午时候诗人对于屈原忠不见用陈江而死,但是诗文传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诗是诗人端午时候读历史有所感触,却找不到人倾诉。

这里有一种可能是这个诗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处境相似。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南乡子·端午》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

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

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