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考试题目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分析仪器考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什么是质谱仪器?a.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量b.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子数c. 用于测定物体的电荷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答案: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2) 下列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离子色谱仪d. pH计答案:d. pH计2. 填空题1) 大分子量的物质通常使用 _______ 进行分离和检测。
答案:凝胶电泳2) 红外光谱仪适用于检测 _______。
答案: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3. 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经过电离后加速到高速,然后将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具体过程包括样品的进样,样品中分子或原子的离子化,通过质谱仪器的质量分析装置进行质量分析,最后得到质谱图谱。
2) 离子色谱仪的应用范围是什么?答案:离子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分析离子物质的浓度和组分,对无机及有机离子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 计算题请计算以下离子在10 mL溶液中的浓度:Na+ 为0.2 mol/LCl- 为0.15 mol/L答案:Na+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2 mol/L × 0.01 L = 0.002 molCl-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15 mol/L × 0.01 L = 0.0015 mol因此,Na+ 的浓度为0.002 mol/L,Cl- 的浓度为0.0015 mol/L。
总结:本文介绍了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可以加深对仪器分析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仪器操作和实验技能。
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仪器分析试题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第一套)一、选择1.用氢焰检测器,当进样量一定时,色谱峰面积与载气流速()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有关,但不成比例2.物质的吸光系数与()因素无关。
A. 跃迁几率B. 物质结构C. 测定波长D. 溶液浓度3.下列化合物中νC=O最大者是()A.CORB.RO COC.ORCOCH2D.ORCOO CH24.下列化合物在NMR谱图上峰组数目最多的是()A. (CH3)2CHOHB. CH3CH2CH2OHC. HOCH2CH2CH2OHD.CH2CH35.表示色谱柱柱效的物理量是()A.RB. t RC. nD. V R6.Van Deemter方程中,影响A项的因素有()A. 载气分子量B. 固定相颗粒大小C. 载气流速D. 柱温7.气相色谱中,相对校正因子与()无关。
A. 载气种类B. 检测器结构C. 标准物D. 检测器类型8.化学位移δ值与下列()因素有关。
A. 电子云密度B. 溶剂C. 外磁场强度D.与A、B、C均无关二、判断:1.组分被载气完全带出色谱柱所消耗的载气体积为保留体积。
()2.内标法定量时,样品与内标物的质量需准确称量,但对进样量要求不严。
()3.在反相HPLC中,若组分保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使组分保留时间适当。
()4.分子骨架中双键数目越多,其UV最大波长越长。
()5.在四种电子跃迁形式中,n→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6.由于简并和红外非活性振动,红外光谱中的基频峰数目常少于基本振动数。
()7.红外光谱中,基频峰峰位仅与键力常数及折合质量有关。
()8.化合物CHX3中,随X原子电负性增强,质子共振信号向低磁场方向位移。
()9.不同m/z的碎片离子进入磁偏转质量分析器后,若连续增大磁场强度(扫场),则碎片离子以m/z由大到小顺序到达接收器。
()三、填空:1. 化合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保留时间为2.5min,死时间为0.5min,则保留因子为____。
现代仪器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1. 以下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是?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2. 色谱分析过程中,欲提高分离度,可采取降低柱温3. 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分 ________4. 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T ___5. 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再现T ___6. 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准确度7.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的综合指标是:检出卩__8.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9. 在1840年发生的法国玛丽投毒案中,采用马氏试砷法进行毒物检验。
加热式样中含有砷的化合物,则生成的AsH在管内生成黑亮的单质砷。
此分析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法10. 在1840年发生的法国玛丽投毒案中,玛丽被怀疑采用砷毒杀自己的丈夫,法医在鉴定砒霜中毒时,第一次没有检测到死者胃粘膜中的砷,原因是:采样方法有误11. 在1993年发生的史瓦哥投毒案中,毒物鉴定的分析方法属于:仪器分析法12. 在1993年发生的史瓦哥投毒案中,试样的纯化方法属于:色谱_______13. 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14. 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征的能级结构,因此,光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可以获得特征的分子光谱。
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试样的组成和结构。
15. 太阳光(日光)是复合光,而各种等(如电灯、酒精灯、煤气灯)光是复合光。
X _16. 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发射17. 原子光谱是一条条彼此分立的线光谱,分子光谱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它—18. 不同物质,在产生能级跃迁是,吸收的光的频率是相同的。
X _19. 频率、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频率_______20. 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光谱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21. 光谱分析仪通常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信号发生系统、色散系统、检测系统、信息处理系统22. 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仪器分析法是一种利用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什么类型的分析?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结构分析d) 组成分析答案:d) 组成分析2. 下列哪一项不是仪器分析法的优点?a) 操作简便b) 分析速度快c) 分析结果准确d) 适用范围广答案:a) 操作简便3. 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下列哪种仪器常用于光度法分析?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常用于物质的什么类型分析?a) 结构分析b) 定性分析c) 定量分析d) 元素分析答案:a) 结构分析5.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设备,下列哪种分析场景常使用质谱仪?a) 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b) 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c) 测量土壤中的酸碱度d) 分析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答案:b) 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二、填空题1. 离子色谱法常用于分析水样中的_________。
答案:离子2.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常用的光源是_________。
答案:空心阳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3.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分析有机物质,其中的分离柱通常采用_________作为固定相。
答案:硅胶/silica gel4. 质谱仪中的TOF代表_________。
答案: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5. 核磁共振谱仪可以用来分析化合物的_________。
答案:结构/构成三、简答题1. 请简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案:质谱仪工作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样品分子经过电离产生带电离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电场和磁场,按照不同质量对电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质谱图。
质谱仪主要应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鉴定、药物代谢、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
2.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答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样品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吸收、透射或散射的特性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现代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色谱分析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以上都是2. 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常用于分离蛋白质的色谱柱是:A. 反相色谱柱B. 离子交换色谱柱C. 凝胶渗透色谱柱D. 亲和色谱柱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含量的关键步骤是:A. 样品的溶解B. 原子化过程C. 光谱的校准D. 检测器的灵敏度设置4. 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出现在:A. 4000 cm^-1 以上B. 2000-3000 cm^-1C. 1500-2000 cm^-1D. 500-1000 cm^-15.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M+)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C. 分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D. 分子保持完整获得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6. 核磁共振(NMR)谱中,化学位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 原子核的类型B. 原子核的磁矩C. 分子中原子核的电子云密度D. 磁场的强度7. X射线衍射(XRD)分析中,布拉格定律描述的是:A. X射线的产生B. X射线的检测C. X射线的衍射条件D. X射线的衰减8. 在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是:A. 吸收光谱B. 荧光光谱C. 磷光光谱D. 发射光谱9. 热重分析(TGA)通常用于研究:A. 材料的热稳定性B. 材料的光学性质C. 材料的电导率D. 材料的机械强度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一种:A. 元素分析技术B. 分子分析技术C. 表面分析技术D. 结构分析技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
1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
1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石墨炉原子化法比火焰原子化法的灵敏度________。
现代仪器分析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现代仪器分析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的综合指标是:答案:检出限2.提高分析仪器性能的关键是:答案:提高仪器信噪比3.按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光谱可分为:答案: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4.与火焰原子化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吸收法:答案:原子化效率高,绝对检出限低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答案:钨棒作阳极,待测元素作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6.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于_________ 而产生的。
答案: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7.原子发射光谱法利用标准光谱比较法定性时,通常采用_________作标准。
答案:铁谱8.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
答案:减小、不变、减小9.一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上未见吸收峰,而在红外光谱上3600~3200 cm-1有强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是下列化合物中的_________答案:醇10.将时间域函数转化为频率域函数,采用的方法是:答案:傅里叶变换11.物质吸收红外光谱可产生的能级跃迁是_________答案: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同时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12.色谱分析中,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的色谱参数是:答案:保留值13.气相色谱分析中,_______对两种物质的分离度没有影响。
答案: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14.在液相色谱中通用型的检测器是________。
答案:示差折光检测器15.电解池是_____ 。
答案: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16.商品化的分子质谱仪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答案:20世纪50年代17.质谱图上某含氮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m/z303,它所提供的信息是_______。
答案:该化合物含奇数个氮,相对分子质量为30318.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是偶数的是_____ 。
答案:C8H6N419.在质谱图中,CH3Cl和CH3Br的M+2峰强度与M峰的强度之比分别为_______ 。
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思考题0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特点:(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2)分析速度快、效率高;(3)选择性较好;(4)能够满足特殊要求;(5)与化学分析相比准确度较低,低5%;(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仪器分析测定的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0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照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03、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A=lg(1/K)=KcL I=I0e-KcL{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L、浓度为c的均匀介质(试样)后,设其强度减弱为I,则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率,用T表示。
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为比例常数}04、名词解释(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共振线:在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凡是有高能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叫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
最后线:最后线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光谱中特别灵敏的谱线。
分析线:这些用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被称为分析线。
05、常用的激发源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1)目前常用的激发源是直流电弧(DCA)、交流电弧(ACA)、高压火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2)ICP的形成原理:这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高温的激发光源。
当在感应线圏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载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是什么?A. 原子的发射光谱B. 原子的吸收光谱C. 分子的发射光谱D. 分子的吸收光谱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什么?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物质浓度的依据是什么?A. 物质的荧光强度B. 物质的吸光度C. 物质的折射率D. 物质的散射光强度答案:B4. 质谱分析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是哪种离子?A. 分子离子B. 质子离子C. 金属离子D. 负离子答案:A5.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中,用于测定分子结构的是哪种信号?A. 红外光谱信号B. 紫外光谱信号C. 质子信号D. 碳信号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是分析元素的基态原子。
答案:待测元素2. 在色谱分析中,______是色谱峰的宽度。
答案:半峰宽3.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______是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吸光度4. 质谱分析中,______是分子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答案:碎片离子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是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状态。
答案:能级...(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定量分析元素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了与该元素特征波长相对应的光量子,从而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2. 描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分离机制。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样品组分分离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仪器分析与技术思考题一、近红外光谱分析•近红外吸收光谱与中红外吸收光谱有何关系及差别?答:近红外谱区是介于可见谱区与中红外谱区之间的电磁波,其范围为12800~3960cm-1(780~2526nm)。
近代研究证实,该区域的吸收主要是分子中C-H、N—H、o —H基团基频振动的倍频吸收与合频吸收产生的。
•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峰,主要是哪些基团的何种振动形式的吸收产生的?答:由X—H(X=C,N,O,S)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
•近红外光谱分析有哪些特点?(1)答:由于近红外光谱的产生来自分子振动跃迁的非谐振效应,能级跃迁的概率较低,与中红外谱图相比,其语带较宽且强度较弱,特别在短波近红外区域,主要是第三级倍频及一、二级倍频的合频,其吸收强度就更弱。
(2)因为物体对光的散射率随波长的减少而增大,所以与中红外区相比,近红外谱区光的波长短,散射的效率高,因此近红外谱区适合做固体、半固体、液体的漫反射光谱或散射光谱分析,可以得到较高的信噪比,较宽的线性范围。
(3)近红外光谱记录的倍频、合频吸收带比基频吸收带宽很多,这使得多组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中不同组分的谱带、同一组分中不同基团的谱带以及同一基团不同形式的倍频、合频谱带发生严重的重叠,从而使近红外光谱的图谱解析异常困难。
(4)近红外分析的缺点。
谱带重叠.特别对复杂体系,光谱信息特征性不足,没有定性鉴别优势;灵敏度较差,特别在近红外短波区域,对微量组分的分析仍较困难。
•试述近红外光谱的用途。
答:(1) 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水分的含量测定由于水分子在近红外区有一些特征性很强的合频吸收带,而其他各种分子的倍频与合频吸收相对较弱,这使近红外光谱能够较为方便地测定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水分的含量。
近红外法避免了空气中水分的干扰。
(2) 药物鉴别分析对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可靠的鉴定是分析试验室一项重要的任务,这种鉴定可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光谱的特征选择,可实现对不同原料药和不同剂量的同种药物制剂的区分。
(3) 制药过程分析制药过程分析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最大特点是操作简便、快速.可不被坏样品进行原位测定,可不使用化学试剂,不必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可直接对颗粒状、固体状、糊状、不透明的样品进行分析。
(4) 生命科学领域在生命科学领域,NIR用于生物组织的表征.研究皮肤组织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
除此之外,NIR还用于血液中血红蛋白、血糖及其他成分的测定,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二、拉曼光谱分析•试述拉曼光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关系与区别。
答: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都是研究分子的振动.但其产生的机理却截然不同。
红外光谱是由于极性基团和非对称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吸收红外光后,发生永久偶极矩的变化而产生的。
拉曼散射光谱产生于分子诱导偶极矩的变化。
非极性基团或全对称分子.其本身没有偶极短.当分子中的原子在平衡位置周围振动时,由于人射光子的外电场的作用,使分子的电子壳层发生形变,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了相对移动,形成了诱导偶极矩,即产生了极化现象,即•什么是激光拉曼光谱法?答:由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镜和透镜照射在样品上,产生的散射光再经分光器后射至检测器上。
激光光源的拉曼光谱法,应用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性,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相结合,便产生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什么是拉曼散射与瑞利散射,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当光子与物质分子碰撞时有两种情况,即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入射光于与物质分子没有能量的交换,光子的频率不变,仅改变方向。
基于弹性碰撞作用所产生的散射现象称为瑞利散射。
在非弹性碰撞时,光子不但发生了方向的改变,光子还与介质分子间产生能量交换:把一部分能量给予介质分子,使分子能量增加;或者从介质分子获得一部分能量,使分子能量减少。
基于非弹性碰撞作用所产生的散射现象称为拉曼散射。
设入射光的频率为ν0,若分子的极化率是不变化的,则发射出的散射光将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即瑞利散射;反之,当极化率发生变化时,则可得到频率为ν0—νk和ν0—νk的散射光,即拉曼散射。
•什么是拉曼位移?答:拉曼位移表征了分子中不同基团振动的持性,因比可以通过拉曼位移的测定,对分子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
此外,通过退偏度的测量,可以获得有关对称性的信息。
光照射于样品时,有一部分光被散射,其频率与入射光不同,频率位移与发生散射的分子结构有关,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频率位移称为拉曼位移。
三、X射线衍射分析•Bragg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利用Bragg方程可以测定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进而推断晶体结构。
晶面间距与晶胞参数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因此布拉格方程能由衍射方向确定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什么是X射线粉末衍射法?试述X射线粉末衍射法的用途。
答:使用单色x射线与晶体粉末或多晶样品进行衍射分析称为x射线粉末衍射法或x射线多晶衍射法。
应用1. 物相分析。
2. 对于含两种及更多微晶物质的均匀样品,特征的粉末衍射线可以用于各个成分的定量分析。
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内标法、外标法、自标法等。
3. 计算机程序可用于品格间距的自动检索,因而只要物质的化学式是已知的,就能测定晶胞常数(a、b、c、α、β、γ)和密度。
4.粉末衍射线宽与晶粒的大小成反比,因此测量β1/2值能够测定晶粒的尺寸,此法是基于粒子的外部尺寸而不是内部的有序性,所以晶体和无定行物质都是用,这在医药工业中有特别的意义。
•什么是X射线单晶衍射法?试述X射线单晶衍射法的用途。
答:所谓x射线单晶衍射法是将一束平行的单色X射线投射到一颗小单晶上,由于x射线和单晶发生相互作用,会在空间偏离入射的某些方向上产生衍射线。
晶体结构不同,衍射的方向和强度也不同,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中蕴含着丰富的结构信息,因而由它门可以演绎出产生衍射的单晶的原来结构。
近年,基于病毒结构、人体内各种大分子结构的测定及人体感染疾病途径的了解,搞清了某些疾病感染及发展的结构匹配需要。
人类已经根据这些结构知识设计结构上匹配的、合适的药物来事先保护病毒和人体的结合点,或者阻断病毒的自身繁衍,从而避免感染或控制其繁衍,而不使疾病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基于结构的、合理的药物设计。
x射线衍射分析为结构分析和药物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四、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与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毛细管气相色谱理论与填充柱气相色谱理论基本相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柱参透性好(2)柱效高(3)使用温度较高,固定相流失小。
(4)柱容量小(5)利于实现色谱-质谱联用。
•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中,一般是如何评价毛细管性的校效的?答: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中,除采用理论板高外,另一种柱效评价方法的使用更为广泛,即分离数表示,•试分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比填充柱色谱法的分离效率高和应用范围宽的原因。
答:分离效率高,一般色谱柱有几千块理论板,毛细管可达到105-106块理论板,可分析沸点极为接近的组分,和极为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
应用范围广,可分析气体和易挥发的或可转化为易挥发的液体和固体。
•试简述顶空分析法的原理及影响定量难确度的因素。
答:基于Raoult定律。
在恒定的温度下,密闭系统中挥发性组分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对非理想溶液影响静态顶空分析结果的因素有两个部分:一是与GC有关的参数;二是顶空进样的参数。
1.样品的性质,2.样品量,3.平衡时间与平衡温度。
五、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的驱动力、分离机制与高效液相色谱有何不同?答:驱动力:CE,电压(电渗泵),HPLC,液压(液压泵)HPLC分离原理是基于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使选择性不同、保留时间不同而分离-色谱行为,CE是在电场作用下离子的大小、电荷数量与符号及ζ电位不同,而导致迁移速率不同而分离-电泳行为。
毛细管电色谱法(CEC),则具有电泳及色谱两种分离行为。
•CE的柱效为什么高于HPLC?答:毛细管电泳法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柱效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无涡流扩散项与传质阻抗项;②流型不同。
•什么是电渗效应、电渗淌度?电渗淌度与电泳淌度有何不同?答:双电层外缘扩散层中的阳离子被电场阴极吸引导致溶液向阴极流动,这种效应称为电渗效应,由电渗效应而产生电渗流。
电渗效应是毛细管电泳的驱动力。
电泳淌度是单位场强下离子的平均电泳速度。
电渗流的迁移速率μeo和电场强度E成正比。
单位电位梯度的电渗速率为电渗淌度μeo。
因此,电渗速率μeo和场强E的比值为电渗淌度μeo,即•什么是表观淌度?为什么中性分子的表观淌度等于电渗淌度?答:在毛细管电泳中,离子被观测到的淌度是离子的电泳淌度(μep)和背景电解质溶液的电渗淌度(μeo)之和,称为表观淌度。
定义为中性分子的离子电泳淌度为零。
六、色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接口”的作用是什么?常有几种接口?答:解决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的关键部件,它起到传输分离组分匹配两者工作流量(即工作气压)的作用。
直接导人型接口,浓缩接口,喷射式接口。
•什么是总离子流色谱图、萃取离子监测和选择离子监测?答:随之进入离子源组分的变化,总离子流随之变化。
总离子流随色谱时间而变化的语图称为总离子流色谱图。
所谓选择离子监测法是指在质屠测定的过程中,把质量分析器调节只传输某一个或某一类目标化合物的一个或数个特征离子(如分子离子、功能团离子或强的醉片离子)的状念,监测色谱过程中所选定质荷比的离子流随时间变化的谱图——质量离子色谱图的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有什么要求?答:流动相的要求,高于普通液相色谱,因为LC-MS的检测灵敏度不但和分析物的性质有关,与流动相的组成(如有机相、缓冲液浓度和溶液pH)及流量也有很大关系。
流动相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含有非挥发性盐类(如磷酸盐缓冲液和离子对试剂等),因为接口中高速喷射的液流会产生制冷效应,造成液流中的非挥发性组分极易冷凝析出,而堵塞毛纫管等小口径入口,影响分析的稳定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流动相中挥发性电解质(如甲酸、乙酸、氨水等)的浓度也不能超过10mmol。
一般认为,低浓度电解液和高比例有机相容易获得较好的离子化效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接口的作用是什么?有几种常用接口?答:(1) 将流动相及样品气化(2) 分离除去大量流动相分子(3) 完成对样品分子的电离传送带接口(MB),粒子束接口(PB),直接导入接口(DLI), 连续流动快原子轰击(CFFAB)和热喷雾接口(TSP),大气压离子化接口(API)。
•CE-MS的接口与LC-MS有何异同?答:该联用装置与LC-ME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别是CE的背景电解质的流量(mL•min-1)远小于HPLC流动相的流量(mL•min-1),因此CE-MS的接口与LC-MS的接口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