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分析暂态实验报告

..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实验工程:暂态稳定实验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03班级实验时间:2017年5月12日气信息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目录一:实验目的(Purpose)2二:实验容〔Content〕21.不同故障地点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22.不同故障类型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23.不同故障持续时间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24.调整系统的初始运行方式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2三:实验数据/分析(Data/Analysis)3Ⅰ.系统的初始运行方式不变31.不同故障地点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32.不同故障类型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63.不同故障持续时间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8Ⅱ.系统的初始运行方式不变114.不同故障地点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115.不同故障类型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146.不同故障持续时间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16四:实验结论〔Conclusion〕18五:实验心得〔Experience〕19- .一:实验目的(Purpose)1.掌握暂稳计算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数据要求;2.熟练使用PSASP 建立电力系统的暂稳计算模型,并完成暂稳计算;3.掌握暂稳计算结果的数据图形化整理和分析;4.利用PSASP,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受故障条件、受不同运行方式的影响及其规律;5.通过计算机仿真,稳固?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所学,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及其影响因素加深理论和实践认识;6.学习技术图形的绘制二:实验容〔Content〕1.不同故障地点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2.不同故障类型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3.不同故障持续时间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4.调整系统的初始运行方式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 .三:实验数据/分析(Data/Analysis)Ⅰ.系统的初始运行方式不变1.不同故障地点对该系统暂稳的影响故障类型:三相短路故障线路:GEN2-230~STNC-230故障开场时间:1s切除时间:1.31s分别选取不同故障地点30%,50%,70%,观察功角差及有功、频率变化情况。
计算机辅助电路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电路仿真技术实验报告篇一: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
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
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
此外,一个元件为一条“支路”(branch),要注意支路(也就是元件)的参考方向。
对于二端元件的参考方向定义为正端子指向负端子。
三、示例实验应用PSPICE求解图1-1所示电路个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
图1-1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图R22图1-2 仿真结果四、选做实验1、实验电路图(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Us1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L中电流IRL随电压源Us1的变化曲线。
I图1-3 选做实验电路图2、仿真结果图1-4 选做实验仿真结果3、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图1-5 选做实验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4、数据输出V_Vs1 I++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从图1-3可以得到IRL与USI的函数关系为:IRL=+US1=+五、思考题与讨论:1、根据图1-1、1-3及所得仿真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计算机辅助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我校组织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软件的基本操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训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实训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T)实训4.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实训四、实训过程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训(1)实训目标: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简单二维图形的设计与绘制。
(2)实训内容:① 学习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图层、对象捕捉、图形编辑等;② 绘制简单二维图形,如直线、圆、矩形、椭圆等;③ 绘制复杂图形,如组合图形、旋转图形等;④ 完成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
(3)实训成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图形,并具备一定的三维建模能力。
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实训(1)实训目标:掌握UG NX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2)实训内容:① 学习UG NX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建模、装配、加工等;② 完成简单零件的建模,如圆柱体、球体、锥体等;③ 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如粗加工、精加工等;④ 完成零件的加工仿真。
(3)实训成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UG NX软件完成零件的建模、装配和加工工艺设计。
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T)实训(1)实训目标:掌握PPT制作技巧,提高教学演示能力。
(2)实训内容:① 学习PPT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等;② 制作教学演示文稿,如课堂讲解、实验演示等;③ 完成教学案例的设计,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综合训练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综合训练实验报告姓名:学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完成日期:2012.7.15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ofTechnology目录实验一PSASP的基本使用 (1)实验二5节点系统的潮流计算与PSASP验证 (4)实验三IEEE14节点系统的潮流计算与潮流调整 (16)实验四潮流调整 (26)实验五对称短路计算和不对称短路计算 (39)实验一PSASP的基本使用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PSASP仿真软件图模一体化的操作界面,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利用一个简单5节点系统首先进行潮流估算,再以PSASP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图形和文本两种方式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SystemAnalysisSoftwarePackage,PSASP)是一套历史长久、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是高度集成和开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PSASP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
全国各省市、香港地区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调度运行、科研教育等超过400家用户,应用于多项大型电力系统工程计算分析,应用于多所大学作为科研和教学的有力工具。
功能: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暂稳计算、小扰动稳定、电压稳定、静态安全分析、最优潮流等。
PASASP7.0图模一体化平台,“图”有单线图、地理位置接线图、厂站主接线图;“模”指模型及数据。
可边绘图边建数据,也可根据已有数据进行图形的快速绘制。
PASASP将数据分为四类:基础数据、计算数据、结果数据、用户自定义数据等。
基础数据:基于物理特性的电力系统元件库和元件公用参数库计算数据:根据不同计算的需要,与计算密切相关的数据结果数据:各种计算结果的数据,与相关计算数据相对应实验步骤:1、建立网络结构,输入元件参数与发电和负荷数据(基础数据可分数据组)。
计算机辅助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实验报告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辅助实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实验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探讨计算机辅助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第二章: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基本原理2.1 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定义计算机辅助实验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辅助,包括实验数据采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环节。
2.2 计算机辅助实验的优势与传统实验相比,计算机辅助实验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实验效率,节省实验时间;(2)提高实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3)增强实验可重复性,方便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4)提供更多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应用案例3.1 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环境、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方式,提高物理实验的效果。
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实验可以更好地展示电路实验、力学实验等内容。
3.2 化学实验计算机辅助化学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提供实验指导、分析实验数据等方式,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效率。
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实验可以更好地展示化学反应实验、测量实验等内容。
3.3 生物实验计算机辅助生物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生物实验环境、分析实验数据、提供实验指导等方式,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
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实验可以更好地展示细胞实验、生物鉴定实验等内容。
第四章: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效果评估4.1 实验室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对参与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学生进行实验成绩、实验报告质量、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估,可以评估计算机辅助实验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4.2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通过对参与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评估,可以评估计算机辅助实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上机实验(指导书)电力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十月目录实验一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及程序的基本结构.2实验二电力系统计算中常用的数值算法及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7)实验三短路电流计算 (10)实验四潮流计算 (9)实验五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计算 (12)附录:学生实验报告表头格式 (13)实验一 MATLAB 软件的基本操作及程序的基本结构 上机实验目的1、了解MATLAB 软件的基本构成并熟悉集成界面菜单命令与各工作窗口;2、掌握MATLAB 的两种运行方式;3、学习程序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常用数据类型与运算符;4、掌握m 文件的两种格式:脚本与函数;5、掌握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分枝结构和程序流程控制语句;6、掌握用M 文件编辑器进行简单调试的方法。
7、掌握用MATLAB 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方法。
预习要求1、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了解MATLAB 软件的基本信息。
列举出MATLAB 软件的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
2、列出实现三种结构的和程序流程控制的关键字和语法规则;3、学习MATLAB 函数的编写方法。
上机实验内容1、启动MATLAB 软件,识别出常用的四个窗口――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 )、历史命令窗口(Command History )、工作空间浏览器(Workspace Browser )。
熟悉Matlab 工作环境。
2、上机求解下面的电路问题,脚本文件已经给出。
已知某个RC电路的端电压的表达式为:26,0~10t u e t -==区间时,试绘制电压的波形。
提示:在MATLAB 的M 文件编辑器中键入以下命令语句,并保存为ex.m :%%%%%%%%%%%%%%%%%%%%%%%%%%%%%%%%%%%%%Clear,clc,close t=0:0.5:10; u=6*exp(-2*t);plot(t,u);title(‘RC 电路的电压响应曲线’);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v’) grid%%%%%%%%%%%%%%%%%%%%%%%%%%%%%%%%%%%%%%%%%%%%%5、 对于如下电路图,已知()200cos(90)os u t t ω=+V ,122R =Ω,50L mH =,233R =Ω,100C F μ=,自己编写程序,画出()c u t 和()s u t 的波形(四个周期)。
大连理工大学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

图 1.1 广义支路示意图
1 1 0 0 0 −1 = A 0 −1 1 0 1 0 0 0 0 −1 −1 1 利用 Matlab 分别求出支路导纳矩阵、支路源电压向量和支路源电流向量,计算结
果如下: 节点电压: Un = [9.6398 1.5301 -14.0771 0]-1
- II -
大连理工大学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
2. 故障三相电路的仿真 ......................................................................................... 22 二、个人体会和总结 ...................................................................................................... 26 仿真 6 线性电路暂态响应的 Multisim 辅助分析 ........................................................ 27 一、题目及解答 .............................................................................................................. 27 1. 自行设计电路,使下图满足积分条件,观察输入输出电压 ......................... 27 2. 负载减小一半观察输出波形 ............................................................................. 28 3. 设计有源的积分电路,开关断开的时候观察输出的波形 ............................. 28 4. 负载变为原来的一半,观察输出的波形 ......................................................... 29 5. 开关闭合,在观察输出波形 ............................................................................. 30 二、个人体会和总结 ...................................................................................................... 31 结 致 论 .......................................................................................................................... 32 谢 .......................................................................................................................... 33
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要求:电路图绘制整洁,尽可能减少交叉、弯曲、覆盖等;须将参数设置页面截图到本Word中;仿真结果应清晰完整地表达。
二、利用simulink测量下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要求:电路图绘制整洁,尽可能减少交叉、弯曲、覆盖等;须将参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页面截图到本Word中;仿真结果应清晰完整地表达。
三、分别采用区间二分法和N-R法计算方程 在[0,1]内的根,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N-R法的迭代初值取x=0.2,要求用MATLAB求解。
输入:
评语及成绩评定
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第2次上机报告
姓名:邱骁奇
学号:20093586
班级:15班
机器编号:64
上机日期:2010.12.05
文件命名方法:
学号_姓名_班级_第几次报告
如:20091234_张三_9班_1
一、电路如下图,已知 , ,用Simulink观察 和 波形,用电路模型图、示波器输出波形图作为解答。
ifya*yb>0,return,end
whileabs(ya-yb)>tol
x=(a+b)/2;
yc=feval(fun_2,x);
ifya*yc>0
a=x;ya=yc;
elseb=x;yb=yc;
end
end
再定义函数:f.m
functiony=f(x)
y=exp(x)+2*x-4;
在命令窗中输入:
要求:程序应正确完整,应为文本形式而非图片体现在本答案中,可以直接复制到Matlab命令窗口中运行。
解:
(1)区间二分法
编写主函数:bisection.m
function[x,yc]=bisection(fun_2,a,b,t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大学电路计算机辅
助分析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图是音频放大器驱动扬声器电路(交叉混叠电路)。
三个扬声器具有不同的频
率响应范围,为了得到在整个音频范围内都很始终的音色平衡,设计了此电
路。
Llow=,
Cmid=,
Lmid=270uH,Chigh=,R=8Ω
2)λ1=;星形负载
额定功率是
P2=,功率因数λ
2=.
a)计算负载每
相等效阻抗、
等效电阻和等
效电感;
b)保持所有开
关为接通状
态,分析两种
负载的线电
流、总线电流
和中线电流有效值,并把这些电流值作为参考;
c) S1断开,气态开关接通,定性分析哪些电流相对参考值会发生变化用仿真
结果加以验证;
d) S2断开,其他电源接通,定性分析哪些电流相对参考值会发生变化用仿真
加以验证;
e) S3断开,气态开关接通,定性分析哪些电流相对参考值会发生变化用仿真
加以证明;
f) S0、S1和S2断开,其他接通,定性分析那些电流相对参考值会发生变化用
仿真加以验证。
总结中线作用。
3.仿真结果与分析
1)
(a)
在不同频率时,三个喇叭的响应不同,Speaker1是低频喇叭,Speaker2是中
频喇叭,Speaker3是高频喇叭,低频时Speaker1感抗很小,Speaker1功率
高;中频时Speaker2开始串联谐振,阻抗很小,Speaker2功率高;高频时
Speaker2容抗很小,Speaker3功率高,三个喇叭相应不同的频率,使不同频
率的声音信号都有很好的响应。
(b)
在不同频率时
电路总电流峰
峰值有所不
同,但整体上
相差不多,
1kHz方波时
电流波形图见
左图,电流峰
峰值为;
10kHz时,电
流波形图见右
图,电流峰峰值为
2)
a)电路为星形和三角型并联接入三相电源,可以将三角形负载等效成星形负载计算后再等效回来。
星形电路:3*U*I*λ=2000;
U=220V,得I=;Zeq=U/I∠=∠37°
Zeq=+ 等效电阻Ω等效电感L=。
三角型电路:同理等效成星形电路解得:Zeq=+
三角形负载等效电阻为Ω,等效电感。
b)i2A=i2B=i2C=220/=; i1A=i1B=i1C=*380/=;
iA=iB=iC=;i0=0A;
iAB=iBC=iCA==;
c)理论:S1断开,i1A、i1C由线电流变为相电流i1B/=;iA、iC变为; iCA变为0,其他电路电流全不变,
仿真结果: i1A、i1C变为;iA变为 iC变为, iCA变为其他电流不变
2)使负载电阻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3)自行设计电路参数,是图(b)满足积分电路条件,开关断开,观察输入输出电压;
4)使负载电阻减小到原来的一般,再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5)将开关闭合,再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3.仿真结果与分析
图(a)电路为无源积分电路,同时也是个低通滤波电路。
选择电路参数为R1=100Ω,Cf=1uF,RL=1000Ω。
时间常数
t=(R1//RL)*Cf=100us,也就是电容充电到倍的稳定值。
可以看出,只有电容充放电的前半个时间常数t时,积分线性度比较好。
则输入方波的周期至少要小于时间常数t时才有较好的线性积分,输出三角波。
右图上所示为方波周期等于时间常数时输出波形,三角波线性度还算是比较不错,同时峰峰值只有方波的四分之一:,由于电容是充放电,当提高方波的频率时,对应的充电时间缩短,则输出三角波峰峰值也会衰减,由于频率高时电容充放电几乎为线性,所以频率提高的倍数几乎等于三角波衰减的倍数。
右图下所示为输入频率为10kHz,周期为时间常数的倍的时候,三角波线性很好,同时峰峰值为199mV约为输入1kHz是输出三角波峰峰值的倍。
频率提高10倍,幅值相应的要衰减10倍
图(b)为有源线性积分,积分方程为
要保证输入频率恰好使电容饱和就立刻放电,这样出现完美三角波
否则就会出现三角波跳变的情况,这是每次充放电的开始都是从+-VCC开始,如果当前电容积分导致输出还没到VCC就放电,那么输出会跳变到VCC从VCC开始放电。
就会出现右面那种情况
当开关闭合时有源积分电路与无源积分电路积分相同,可按第一种情况进行分析。
4.个人体会与总结
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
单,参数可以调出来,但事实上确实很复杂,要完全搞清楚实验原理却不容易,难于理解输出波形与电路中每个参数的关系。
本以为有源积分电路应该比无源电路简单,事实上通过理论的计算却无法完全与仿真结果拟合,总有一定的偏差,也没完全理解,可以定性的分析电路,但是精确地定量的分析还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