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的人为啥越来越多

合集下载

过敏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过敏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过敏的人为何越来越多作者:罗照春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第04期小编的话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大众的生活方式与以往大相径庭。

虽然日子越过越好,但亦派生出不少有害健康的各种疾病,过敏则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过敏的人越来越多呢?大气受到污染带来的祸害大气污染是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高浓度二氧化氮、臭氧、各种悬浮物质的大量微粒等。

这些多由汽、柴油发动机产生,它们可使一些空气中的花粉等悬浮物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异,成为较强的过敏原。

日本和德国研究证实,被城市空气污染的杉树花粉致敏强度比未被污染的杉树花粉高几百倍。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使大气污染日见严重。

因此,居住在交通拥挤的城市和交通繁忙的公路旁,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都显著高于乡村。

研究还表明,空气中的亚硫酸和氮气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易使过敏原侵入人体,引起哮喘和花粉症患者的气道炎症,导致症状加重。

生活方式改变派生的弊病室内装修,空气流通不畅家庭、办公室和各种室内活动场所多有供暖设施、窗帘、地毯,装修严实,空气流通不畅,这为室内尘螨等过敏原的蓄积提供了条件,使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还严重。

现代化家庭电器设施增多空调、冰箱、电视、电脑、微波炉等各种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亦会导致过敏。

对以上三点原因,还要补充的是:现在,许多人呆在室内的时间超过80%,老人和小孩在室内时间更长,高达90%以上。

由于室内污染严重,他们发生过敏疾病的机会更多,尤其是儿童过敏患者明显增加。

室内现代生活带来了有毒有害的物质煤气灶、吸烟、宠物、喷雾剂、装修等用到的各种胶及材料,随时都能挥发出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氨、苯以及各种过敏原和刺激物的混合物,从而导致了过敏症的迅速增加。

各种化学制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化纤类衣物、洗涤剂、化妆品、消毒剂、农药、化肥、塑料等类,易导致过敏的各类化学制品频繁与人发生接触,特别易导致瘙痒、皮炎、湿疹等,使皮肤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提高。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生活方式有何关系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生活方式有何关系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生活方式有何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过敏症状的出现似乎越来越普遍。

许多人深受其扰,从轻微的皮肤瘙痒、打喷嚏,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过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那么,为什么过敏的人越来越多?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过敏。

过敏是指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通常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反应。

这些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常见的有花粉、尘螨、食物、药物、宠物毛发等。

当免疫系统误将这些过敏原视为威胁时,就会释放出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胺,从而引发各种过敏症状。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常常伴随着压力的增大。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平衡。

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皮质醇的分泌增加。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它在短期内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但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增加过敏症状的发病率。

饮食也是影响过敏症状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度加工食品、高糖饮料、高脂肪食物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

这些食物往往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营养不均衡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此外,食品添加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大量的添加剂被广泛使用。

一些添加剂可能会直接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或者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间接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睡眠不足也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当我们睡眠不足时,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免疫系统会变得脆弱,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过敏的风险。

缺乏运动也是导致过敏症状发病率上升的一个因素。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然而,现代人往往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为什么患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专业文档)

为什么患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专业文档)

为什么患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专业文档)1。

过敏体质具有遗传性如果妈妈是过敏性体质,孩子有50%的可能性也是过敏性体质;如果爸爸是,则孩子有30%的可能性;如果父母都是,则孩子属过敏性体质的可能性在70%以上。

2。

衣食住行都可能引发过敏90%的食物过敏是由牛奶、大豆、鸡蛋、小麦、花生、坚果、鱼虾和贝类造成,食品调味、防腐、保鲜、着色等化学制剂也是引起过敏的危险物质;居室装饰中使用的油漆、壁纸以及化纤衣服等,都可能引发过敏;还有,生活总是充满着“新”,新电器、新化妆品、新食物,即便是自然物种如花草树木,也在人为的干扰下产生了不少新品种,致人过敏的花粉种类相应在增加;出行范围的扩大,势必加大了人们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3。

过敏是个“富贵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高于乡村;农村孩子较城里孩子少患过敏性疾病;高薪阶层或专业人士的子女较低薪阶层的子女更易患过敏性疾病。

这个可能与“卫生假说”有关:即当人处于过于干净的环境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物质产生不应该的反应,导致过敏的发生率上升。

4。

环境污染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健康人群中也会有70%的人在持续雾霾天气出现鼻堵、鼻干、流涕及涕倒流等症状,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鼻腔疾病的重大致病因素。

5。

压力大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也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原因,睡眠不好、亚健康还易造成免疫系统失衡。

6。

化学日用品增多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大家日益离不开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等,如用于衣服的各种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等。

由于化学品也是很重要的过敏原,就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过敏,如洗头和染发等化学品因含有很多金属离子等,就容易产生过敏。

还有日益倚赖的各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包括家用及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等;各种家庭装修品和其他化学品的长期接触或慢性刺激,皮肤固有的结构发生破坏,自然就容易产生过敏。

7。

喜吃保健品有些人喜欢吃些所谓的保健品,而在春天,太阳又不很耀眼,如不注意防护,则很可能吃进去的物质或其消化后的代谢产物是光敏剂,在没有遮盖物质的保护下,在云层过滤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光过敏反应,产生过敏症状。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心理因素有何关联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心理因素有何关联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心理因素有何关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敏症状似乎越来越常见。

很多人可能会把过敏的原因归咎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者饮食等方面。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过敏,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了过度的反应。

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吸急促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还可能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心理因素究竟是如何影响过敏症状的发病率的呢?首先,压力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我们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

这些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使得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异常反应,从而增加过敏的风险。

比如说,一个人在面临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家庭的重大变故或者考试的紧张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原本不过敏的东西突然开始引发过敏反应,或者原本轻微的过敏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情绪状态也与过敏症状密切相关。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

抑郁则可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侵袭。

有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的人,他们发生过敏的几率要高于心态平和、乐观积极的人。

心理因素还会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来间接影响过敏症状的发病率。

当一个人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时,可能会出现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情况。

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让身体更容易过敏。

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的抵抗力。

而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的代谢和循环变慢,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此外,心理因素对过敏症状的感知和应对也有影响。

有些人在出现轻微的过敏症状时,如果心理上过度关注和担忧,可能会放大这些症状的不适感,导致症状看起来更加严重。

相反,如果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可能会减轻症状带来的痛苦。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其他因素有何关系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其他因素有何关系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与其他因素有何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过敏了。

过敏症状的出现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皮肤瘙痒、红肿,到呼吸道的不适,甚至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

那么,过敏症状的发病率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首先,遗传因素在过敏症状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那么个体发生过敏的风险往往会增加。

这是因为遗传基因可能决定了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的反应方式。

比如说,如果父母都对花粉过敏,那么他们的孩子很可能也会对花粉比较敏感。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过敏症状发病率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能刺激呼吸道,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的机会增多,比如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这些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饮食方面的变化也与过敏症状的发病率息息相关。

如今,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某些食品添加剂或者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过敏。

此外,过度的饮食偏好,比如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过敏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对过敏症状的发病率产生影响。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平衡,使得身体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

而且,缺乏运动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也会使免疫系统变得脆弱,无法有效抵抗过敏原的侵袭。

季节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春季,花粉飞扬,容易引发花粉过敏;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可能导致霉菌过敏;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的灰尘增多,容易刺激呼吸道;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加上取暖设备的使用,可能使空气变得干燥,加重呼吸道的负担,引发过敏。

个人的卫生习惯也会影响过敏症状的发病率。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随年龄有何变化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随年龄有何变化

过敏症状的发病率随年龄有何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敏似乎越来越常见。

从婴儿的湿疹到成年人的花粉过敏,再到老年人的药物过敏,过敏症状似乎贯穿了人们的一生。

那么,过敏症状的发病率究竟随年龄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呢?儿童时期是过敏症状较为高发的阶段。

在婴幼儿阶段,食物过敏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食物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物质更容易产生过度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儿童可能会逐渐摆脱食物过敏,但也有一部分会持续存在,甚至发展出其他类型的过敏。

儿童时期的呼吸道过敏,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也逐渐显现。

这可能与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家庭中的过敏原(如尘螨、宠物毛发)等有关。

而且,在儿童时期,如果经常接触过敏原,可能会导致过敏症状的持续和加重。

到了青少年时期,过敏症状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变化。

由于社交活动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接触新的过敏原的机会也增多。

例如,化妆品、染发剂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同时,学习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影响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进入成年阶段,过敏症状的发病率相对较为稳定,但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职业性过敏原(如某些行业中的粉尘、乳胶)可能导致新的过敏症状出现。

此外,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的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反应。

对于女性来说,在怀孕期间和产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过敏症状可能会有所波动。

一些原本有过敏史的女性可能会发现症状加重,而一些之前没有过敏问题的女性也可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现过敏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中老年阶段,过敏症状的发病率又会发生新的变化。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免疫系统也逐渐衰退,按理说过敏症状应该减少。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慢性疾病的增多,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药物过敏的风险随之增加。

为什么过敏体质的人越来越多?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过敏体质!

为什么过敏体质的人越来越多?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过敏体质!

为什么过敏体质的⼈越来越多?5个⼈当中就有1个是过敏体质!为什么过敏体质的⼈越来越多?5个⼈当中就有1个是过敏体质!过敏是我们⽇常⽣活中很常见的事情。

这也是⼈们常说的⼀个词。

不管什么季节,许多⼈都很容易对他们触摸或吃的东西过敏。

即使只是路过花草,回来也会让发痒。

即使他们喝⼀点⽜奶,吃⼀个鸡蛋或⼀点海鲜,他们也会有过敏反应,更不⽤说那些对注射和药物过敏的⼈了。

如果你做⼀个调查,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容易过敏,越来越多的⼈有过敏体质。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增多的原因是什么?过敏体质是如何形成的?1、过敏体质多是先天遗传的形成的,就是家族中有过敏体质,或者是母亲在妊娠期间所受的不良影响传到胎⼉所造成的⼀种体质。

2、后天外邪影响,⽐如受到了风、寒等外邪侵⼊,没有及时排出毒邪,就会在⾝体内部潜藏,久⽽久之影响⾝体造成过敏体质。

为什么过敏体质的占⽐越来越多?有数据统计显⽰,农村地区过敏⼉童的数量远低于城市地区,有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城市地区的孩⼦过于注重清洁,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引起过敏。

三⼗年前环境污染还未严重,蓝天⽩云,碧波荡漾。

但是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奢侈品,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空⽓污染、⽔污染、⼟地污染等慢慢侵蚀着⼈们的⽣活环境,让⼈们毫⽆防备,⽆处躲藏。

⽬前在⼈们的⾐⾷住⾏中,过敏原越来越多,⽐如当今⽣产的⾐服、⾷品等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化学物料,各种化学物质都会成为过敏原,像是⾐服中的⼈⼯纤维、刚装修的房⼦⾥的甲醛或是路上包装零⾷的各种添加剂,这些都是潜在的过敏原。

过敏体质如何预防?1、补充益⽣菌益⽣菌能够帮助调养⾝体为⽣态环境,根据组成益⽣菌的菌种不同,会有不同的效⽤,复合益⽣菌例如敏仕通抗过敏益⽣菌通过其组成的四类菌株,分别为罗伊⽒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李糖乳杆菌,来降低过敏体质⼈群体内IgE总量来扭转过敏体质。

2、保持室内卫⽣住处应常通风,保持空⽓的流通。

室内尘螨主要存在于枕头等床上⽤品,以及窗帘、布艺沙发等处,这些都是可能引起过敏的危险因⼦。

为何过敏人群如此庞大

为何过敏人群如此庞大

为何过敏人群如此庞大?如何规范化治疗过敏?随着秋季的到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再次降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受到了过敏的困扰。

这一现象已被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

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从2005年的11%上升至2011年的17%,每年新增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1000万;在部分地区,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也已接近8%。

01发生过敏的两个因素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多过敏人群?我们首先要了解过敏的发生机制。

简单来说,过敏的发生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过敏体质过敏体质者指的是那些接触过敏原后有过敏反应倾向的个体。

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比如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子女出现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增大。

过敏体质的人群占整个过敏群体的比例约为30%,但这类人群不一定都会出现过敏性疾病,他们需要在过敏原的反复刺激下,才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常见过敏原过敏原的种类繁多。

食物过敏原主要包括蛋白质或糖蛋白;吸入性过敏原则包括螨虫、蟑螂、动物皮屑、花粉、真菌等;接触性过敏原则可能来源于化妆品、染料、合金制品及药物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引发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食物及食品添加剂都有可能成为潜在过敏原。

因此,家长在选购零食时应注意,大多数包装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

通常情况下,人体在暴露于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无害物质,从而不引发反应,形成耐受性。

然而,过敏体质的个体在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他们的免疫系统会变得异常“兴奋”,将这些过敏原误认为“敌人”,并产生针对性的过敏抗体——免疫球蛋白E(IgE)。

这些抗体会激活体内的效应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并产生大量黏液,试图将这些外来“敌人”排出体外。

这一系列反应会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功能紊乱和损伤。

因此,过敏反应实质上是一种过度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过敏体质个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发起的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的人为啥越来越多?
秋天一到,周围过敏的人明显多了,喷嚏声不断。

有人纳闷:“我原来不过敏啊,怎么现在身体这么娇气?”人为什么会过敏,怎么治?
10月9日-10日,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主办的“2015同仁国际鼻科学论坛”在京举行,聚焦以过敏性鼻炎为代表的慢性鼻腔炎性疾病。

论坛汇集了国际鼻科学和过敏科学领域最顶尖的学术精英,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候任国际鼻科感染与过敏反应学会主席张罗教授以及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士国家哮喘研究所所长、全球最顶级的过敏科学杂志编委等。

上千过敏原引发数十种疾病
有的人接触花粉会不停地打喷嚏,有的人吃了野菜皮肤会发红发痒,有的人用了某种面膜脸上会起皮疹,有的人甚至晒晒太阳也过敏……
过敏又称“变态反应”,是身体受一种或多种物质(也称过敏原)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过敏原有上千种,主要分为
几大类:花粉、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动物毛等)、食入性过敏原(如海鲜、奶制品等)、接触性过敏原(如染发剂、化妆品等)和注入性过敏原(如蚊虫叮咬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过敏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列为四大多发常见疑难病。

过敏引发的疾病高达几十种,主要分为三大类:皮肤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比发展中国家高,欧美的发病率达50%-60%,我国的发病率每年正以20%-30%的速度递增。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成硕说,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我国发病人口超1.4亿,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堵等症状,严重者会同时伴发哮喘和皮肤荨麻疹等多器官疾病。

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症状,苦不堪言。

目前,过敏性鼻炎依据其过敏原的不同,可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前者主要是指对尘螨、真菌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过敏导致的全年持续症状;后者指的是对季节性过敏原如树木及杂草花粉过敏引发的阶段性过敏症状。

前者全年发病但症状较轻,后者只在花粉季节发病但病情较重。

我国北方地区是秋季花粉过敏的“重灾区”,主要的致敏花粉为蒿、葎草、藜科、大豚草四大类杂草
花粉,其中蒿属花粉最多。

每年“立秋”以后,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以北京同仁医院为例:平时过敏性鼻炎日门诊量为150人,而每年8月-10月日门诊量可达300人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哮喘,其中50%以上的成人及80%的儿童由过敏因素诱发。

现代生活环境易让人“敏感”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曾罹患过过敏性疾病。

过敏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1、过敏体质具有遗传性。

如果妈妈是过敏性体质,孩子有50%的可能性也是过敏性体质;如果爸爸是,则孩子有30%的可能性;如果父母都是,则孩子属过敏性体质的可能性在70%以上。

2、衣食住行都可能引发过敏。

90%的食物过敏是由牛奶、大豆、鸡蛋、小麦、花生、坚果、鱼虾和贝类造成,食品调味、防腐、保鲜、着色等化学制剂也是引起过敏的危险物质;居室装饰中使用的油漆、壁纸以及我们穿的化纤衣服等,都可能引发过敏;还有,生活总是充满着“新”,新电器、新化妆品、新食物,即便是自然物种如花草树木,也在人为的干扰下产生了不少新品种,致人过敏的花粉种类相应在增加;出行范围的扩大,势必加大了人们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3、过敏是个“富贵病”。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高于乡村;农村孩子较城里孩子少患过敏性疾病;高薪阶层或专业人士的子女较低薪阶层的子女更易患过敏性疾病。

这个可能与“卫生假说”有关:即当人处于过于干净的环境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物质产生不应该的反应,导致过敏的发生率上升。

4、环境污染。

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健康人群中也会有70%的人在持续雾霾天气出现鼻堵、鼻干、流涕及涕倒流等症状,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鼻腔疾病的重大致病因素。

5、防范疾病的意识提高。

以前,人们对过敏这种病不很清楚,常当感冒来治。

现在,很多人会主动去医院看过敏。

6、压力大。

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也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原因,睡眠不好、亚健康还易造成免疫系统失衡。

7、药物性过敏。

由青霉素、磺胺剂等引起的药物过敏,一般不是由量决定,不管用药多少都有可能对特定药物过敏。

过敏是不是“不治之症”?
不少过敏的人都有体会:抗过敏药老吃就不怎么管用了,过敏难道真治不好?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体系包括:1、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既是预防又是治疗手段;2、规范的药物治疗,主要有鼻喷激素治疗和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治疗;3、有针对性的脱敏治疗,即通过间断皮下注射或口服过敏原的方式,逐渐增加剂量,从而使过敏患者免疫状态得以改变,产生对过敏原的耐受。

经过2-3年的脱敏治疗后,即使中止治疗,疗效仍能持续数年以上。

因此,脱敏治疗亦称“免疫治疗”,是过敏性鼻炎治疗体系中的最高形式。

王成硕主任医师说,过敏反应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发病部位涉及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眼部甚至脉管系统等,需要不同专业的医生密切合作、联合治疗。

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下属的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推出多学科联合门诊,有耳鼻喉科、儿科、呼吸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同时出诊,一个患者可依据需要在不同医生间直接转诊,减少药物重复、过量使用。

王成硕主任医师提醒说,患者别只关心症状的缓解,忽视针对其根本病因的治疗;不要因恐惧激素而擅自停药,更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导致误诊误治。

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陈陆泉大夫说,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
题,近5亿人受到困扰,每年以20%的速率增长。

他介绍说,耳鼻喉科李新吾主任医师发现的独特穴位——“新吾穴”对治疗鼻炎很管用。

此穴位于胃经下关穴附近,虽然在面颊部皮面取穴,却不同于一般针灸的手法,必须在进针后刺中面颊深部的蝶腭神经节。

这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治疗方法:使用中医的治疗工具,穿透表层的经络穴位,深刺西医解剖位置中的神经节来治疗疾病。

对超过13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每周治疗1-2次,6-8次后会有明显效果,慢性鼻炎有效率为90%、过敏性鼻炎有效率为70.4%。

供图/CFP 华盖创意
延伸阅读
秋天最“敏感”的季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晶
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但是小王却不敢出门,一出门,她和5岁的孩子就鼻痒眼痒,喷嚏连天,咳嗽胸闷加重。

这都是秋季过敏惹的祸。

秋季过敏症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气晴朗、湿度较小、浮尘较多,加之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使具有过敏体质的
人苦不堪言。

秋季过敏症多由花粉、尘螨、烟尘、宠物毛及霉菌引起,可导致过敏性眼结膜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

而忽冷忽热的天气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诱发内源性哮喘,部分患者因为使用抗生素而诱发药物性哮喘。

所以,很多患者因为“感冒”而出现反复的咳喘不止。

秋季过敏性鼻炎的罪魁是花粉,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如果伴有过敏性眼结膜炎可出现眼痒、眼红和流泪等症状,一般立秋后发作,可持续1-3个月至深秋后逐渐缓解。

应对的措施包括佩戴口罩、预防性应用抗过敏性药物,必要时可以鼻腔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缓解鼻塞、流涕的症状。

秋季要特别当心过敏性哮喘,夏秋季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有53%合并季节性哮喘,患者多在闻到烟味、接触冷空气时加重病情。

秋季也是尘螨、霉菌繁殖的高峰季节,对此过敏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也表现为季节性哮喘,其中部分患者会同时合并夏秋季花粉过敏。

对尘螨过敏者,室内的过敏症状比室外重,在整理床铺、翻阅旧书报时就可以诱发过敏症状;对霉菌过敏者,在阴雨潮湿天气里过敏症状常会明显加重,去旧仓库、地下室等阴暗地点时常可诱发过敏症状。

这类患者要时常将被褥放在阳光下暴晒,清除尘螨和霉菌,减少过敏原的刺激。

很多人觉得过敏症状慢慢会有所缓解,不积极去诊断和治疗,这是不正确的。

过敏症可能带来不少的并发症,如过敏性鼻炎继发鼻窦炎、过敏性眼结膜炎继发眼部感染等,而哮喘发作加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对秋季过敏症要及早预防、正规治疗。

【纠错】[责任编辑: 宫晓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