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时期绘画

合集下载

洛可可艺术时期的绘画和雕塑_黄三胜

洛可可艺术时期的绘画和雕塑_黄三胜

美术学ART EDUCATION 2013 / 12 14218世纪,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在法国兴起,很快席卷欧洲。

它兴起于路易十四(1643~1715年)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年)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Rococo一词是从法语 rocaille演变而来,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后来指以贝壳、岩石为装饰特色的风格。

洛可可风格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很大,虽保留了其一些特性,但缺乏巴洛克风格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

洛可可风格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贝壳、卷曲的草茎、花朵、藤蔓成了最常用的装饰元素。

洛可可艺术是当时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新宠,并带动了普通阶层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这种新的艺术样式最初表现在家具、建筑与室内装饰上,很快又延伸到绘画、雕塑和其他领域,带来巨大的风格样式变化。

一、洛可可艺术与绘画洛可可风格的绘画,构图经常离开中心,以使其充满活泼与轻盈,减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沉稳与典雅。

人物则不停运动,或者跳舞、或者卷曲、或者转身,总之,要制造大量曲线、弧线,使画面结构变得生动、复杂。

画面色调轻淡、柔和,充满悦目的光线,使空气中弥漫着薄雾般的柔淡气氛,还有牛奶浸润般滑腻、通透。

为了合适地表现这些情景,画家们经常选择室外的、田园的、森林的贵族式恋爱、游乐题材,尽情地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想象力。

华托(1684—1721年)的《发舟西苔岛》,是18世纪绘画表现恋爱情景的著名例子。

画中人物穿着华丽,在明亮的天空下,穿过森林,向神秘、浪漫的目的地——爱情之岛进发,享受恋爱的激情与快乐。

画面展现了一幕盛大的爱情歌剧,远方云烟浩渺,爱情岛若隐若现,人们沉浸在对甜蜜的爱情仙岛的向往中。

画面用“S”形和“C”形的线条和柔和的明暗建立起结构,交织运动的人物显隐在这些弧线和光影中,充满了浪漫、神秘、缥缈、空灵的味道。

布歇(1703—1770年)是法国洛可可艺术特征最充分的体现者,他的作品里弥漫了路易十五时代的审美趣味。

洛可可美术

洛可可美术

《画家妻子让娜》Jean - Francois de Troy , 让 - 弗朗索瓦·德·特鲁瓦 ,1679 -1752年 这是一幅具有意大利风格的肖像画,画中人 物随意的姿态,面带微笑之意而内藏幸福之 感。造型以半身坐像,有意聚光于人物面部 与胸部以及描绘富有光感和质感的身体和丝 织内衣,耀眼的光泽体现了色彩与笔触融合 的高度技》Jean - Francois de Troy ,让 - 弗朗 索瓦·德·特鲁瓦 ,1679 -1752年 古建筑物前一群锦衣玉食的男女在光天化日 之下谈情说爱。画家以绚丽的色彩和精致的 笔触,描绘了这群贵族男女的风流场面。背 景建筑物和前景人物在造型上形成刚柔相济、 色彩上单纯与华丽对比的艺术效果。令人佩 服画家高超的服饰表现技巧,他确实是位具 有装饰技巧的“贵族游乐图画家”。
法 尔 内 塞 皇 后
《酒徒》Michel - Ange Houasse ,米歇尔·安热·乌阿 斯 ,1680 - 1730年 神话中酒神巴库斯与人钟情于酒色之中,神人交织, 画家借这一场面尽情抒发人的欢乐追求 。 画面笼罩着朦胧的夜色,人们沉湎于歌舞与谈情说 爱的浓情蜜意之中。画家以响亮的光色,重点描绘 少女与酒神嬉笑,酒神无法推辞美人的斟酒,他已 步入临醉之境;少女裸露着的胸部上的丰乳极富感 官刺激;另有一对男女在翩翩起舞。前景身着红色 衣裙的美人正在为半人半兽戴上葡萄藤编织的桂冠。 整个画面沉浸在歌舞酒色的欢乐之中。
拉 卡 玛 尔 戈 翩 翩 起 舞
《欧罗巴的掠夺》Noel - Nicolas Coypel ,诺埃尔 - 尼古拉斯·夸佩 尔 ,1690 - 1734年 《欧罗巴的掠夺》描绘的是传统希腊神话题材。宙斯爱上了腓尼基台洛 斯王阿盖诺耳的女儿欧罗巴,她是腓尼基最著名的美人。欧罗巴常和女 友们在爱琴海边放牛游玩,一天宙斯化为一条牛混入牛群,乘人不备时, 引诱欧罗巴骑上牛背,突然飞奔而去,横渡爱琴海来到了克里特岛,圆 了他的爱情之梦。 夸佩斯以巴洛克激荡运动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劫夺美人的 事件,实际上画家只是借这个题材着意描绘神人混杂、天上人间男欢女 爱的爱情场面,劫夺美人成婚在欧洲是一种习俗,是喜剧,所以在天空 大海有腾飞翻滚的小爱神穿梭人群之中,画中男女尽情游乐于宇宙间。 画家以细腻柔嫩的色彩笔触描绘千姿百态的女人体,艳丽夺目,简直像 朵朵鲜花翻腾于大海 ,如激起的浪花,人们迎着曙光,奔向爱情的远方。 画面冷暖色调对比强烈,更突出前景人物,女性裸体发出耀眼的光辉。

世界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家的作品

世界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家的作品

世界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家的作品一、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文艺复兴: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

2.北方文艺复兴:扬·范·艾克、 Rogier van der Weyden、Hans Memling 等。

二、巴洛克时期1.意大利巴洛克:卡拉瓦乔、Caravaggio、Gian Lorenzo Bernini等。

2.西班牙巴洛克:迭戈·委拉斯开兹、Francisco de Goya等。

3.法国巴洛克:路易·勒·瓦、Le Nain brothers等。

三、洛可可时期1.法国洛可可:让-安托万·瓦托、弗朗索瓦·布歇等。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1.法国新古典主义:雅克-路易·大卫、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等。

五、浪漫主义时期1.法国浪漫主义:欧仁·德拉克罗瓦、 Théodore Géricault等。

2.英国浪漫主义:特纳、J.M.W.Turner等。

六、印象派时期1.法国印象派:克洛德·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埃德加·德加等。

七、后印象派时期1.法国后印象派:保罗·塞尚、保罗·高更、亨利·马蒂斯等。

八、现代艺术时期1.立体主义:巴勃罗·毕加索、乔治·布拉克等。

2.表现主义:埃德瓦尔德·蒙克、埃米尔·诺尔德等。

3.抽象表现主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等。

4.极简主义:唐纳德·贾德、丹·弗拉文等。

5.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等。

九、当代艺术时期1.概念艺术:索尔·勒维特、约瑟夫·科苏斯等。

2.装置艺术: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等。

论述巴洛克美术与洛可可美术的风格及代表作

论述巴洛克美术与洛可可美术的风格及代表作

论述巴洛克美术与洛可可美术的风格及代表作巴洛克美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

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

巴洛克美术在文艺复兴美术之后,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而克服了16世纪后期流行的样式主义消极倾向。

另一方面,巴洛克美术符合当时天主教会利用宣传工具争取信众的需要,也适应各国宫廷贵族的爱好,因此在17世纪风靡全欧,影响到其他艺术流派,使欧洲的17世纪有巴洛克时代之称。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艺术特点: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巴洛克绘画与代表艺术家:巴洛克绘画也可溯源于米开朗琪罗和科雷乔等文艺复兴大师,但主要是通过克服16世纪后期的样式主义而发展的。

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风格演变。

以下是绘画艺术的一些关键发展阶段:1.史前时期:绘画艺术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洞穴壁画,如法国拉斯科洞穴(约1.5万年前)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约4万年前)的壁画。

这些作品通常描绘动物、狩猎场景和日常生活。

2.古埃及: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年,古埃及的绘画艺术主要是壁画和壁画浮雕,通常描绘宗教场景、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

这些作品的特点是线条严谨,形式主义。

3.古希腊罗马:公元前800年至公元500年,古希腊罗马的绘画艺术以壁画和陶器绘画为主,开始出现透视、光影和人体解剖学的初步探索。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追求理想美和自然主义风格为特征。

4.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400年,基督教成为欧洲绘画艺术的主题,主要表现为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

这些作品通常描绘圣经故事、圣人传记和宗教场景,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

5.文艺复兴:从14世纪到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绘画艺术的重大变化。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开始重视人体解剖、透视和光影,并在作品中融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学。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以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为特征。

6.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绘画艺术走向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以对动态、戏剧性和装1.1.以强调装饰为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艺术家有卡拉瓦乔、伦勃朗和鲁本斯,他们的作品以强烈的对比、运动和戏剧性著称。

洛可可时期的绘画以清淡、淡雅、装饰性为主,代表艺术家有弗拉戈纳尔和沃图。

2.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从19世纪早期到19世纪中期,绘画艺术开始出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的力量,代表艺术家有德拉克洛瓦、戈雅和特纳。

现实主义侧重于描绘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代表艺术家有库尔贝、米勒、达盖尔。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简史一、史前美术、古代美术1、史前美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奥地利)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像:人们对母性的崇拜和祈求繁衍生育的愿望(英国)斯通亨奇巨石阵2、古代美术两河流域:(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美术:【建筑】(新王国时期)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壁画】(正面律: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上为正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建筑】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柱式)【瓶画】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雕刻】米隆《掷铁饼者》《米洛岛的阿芙罗蒂德》《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拉奥孔群像》古罗马美术:【建筑】科洛西姆斗兽场万神殿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二、欧洲中世纪美术(公元476年-15世纪)1、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圣彼得教堂2、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3、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德)圣基列阿达教堂(意)比萨教堂特点:结构上广泛运用拱券,教堂前后配有塔楼4、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法)巴黎圣母院夏尔特大教堂(德)科隆大教堂(意)米兰大教堂特点:平面是“十字架”形;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内部轻盈、空旷;窗户多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3世纪末-16世纪)1、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

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强调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

(意大利)乔托“欧洲绘画之父”代表作:《哀悼基督》《逃亡埃及》2、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佛罗伦萨】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直线透视结构原理雕塑家多纳太罗青铜雕刻《大卫》画家马萨乔(第一位将解剖学、透视学运用于绘画)代表作《出乐园》《纳税钱》画家巴奥洛·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画家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被束缚的奴隶》《昼》《夜》《晨》《昏壁画《创世纪》《最后的审判》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威尼斯】乔尔乔涅《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入睡的维纳斯》提香《酒神节的狂欢》《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戴荆棘冠的基督》《花神》丁托列托【尼德兰】扬·凡·埃克《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勃鲁盖尔《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雪中猎人》【德国】丢勒版画《启示录》油画《四使徒》小荷尔拜因《伊拉斯谟像》【法国】罗素“枫丹白露派”古戎《山林水泽女神》【西班牙】埃尔·格列柯《圣家族》《受胎告知》《基督诞生》《奥尔加兹伯爵的葬礼》四、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17世纪)1、巴洛克美术特点: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为宗教服务,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形式上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具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内容上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种激情的艺术。

18世纪美术

18世纪美术

弗拉戈纳尔
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1732年4月5日生于格拉 斯,1806年8月22日卒于巴黎。是法国可可 美术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弗拉戈纳尔是弗朗索瓦·布歇( Francois Boucher,1703—1770)的学生,而且又不断 研究夏尔丹,并取得显著进步。他也留学过意 大利,三十一岁回巴黎以后,才开始他的真正 的创作活动;他的作品手法多种多样,既有豪 放恣意画成的,也有精心严谨地描绘的。
雪中猎人
勃鲁盖尔(尼德兰)
铜水缸
市场归来
午 餐 前 的 祈 祷
普桑( 法国 (

普桑的艺术生涯几乎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他的一生有过欢 乐,也有过绝望,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里,他始终是理 性的。普桑的理想是崇高的,但和严酷的现实是矛盾的, 他虽然未能直接用艺术去揭示社会矛盾,而是采用寓意和 曲折的古典艺术表现去谴责一切非理性和丑恶现象,决定 了他艺术的积极意义,但毕竟是远离祖国的现实,他的艺 术创作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的艺术对后代的法国画家 产生巨大的影响,塞尚就说过:“每次我从普桑那儿回来, 我便更了解我是谁。”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通 常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 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 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 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 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在洛可可绘画中,巴洛克绘画所特有的那种强烈的匀 称、浓重的色彩和英雄主义主题也都让位于轻快细腻 的动感、浅淡的色彩和各种爱的主题,如华托画作中 的罗曼蒂克式爱情、布歇画作中的性爱以及夏尔丹作 品中的母爱。蓬帕杜夫人资助的华托和布歇都是洛可 可风格的代表性画家,洛可可彩粉画中的粉红色和薄 荷色是蓬帕杜夫人最喜欢的颜色。 18世纪60年代,洛 可可艺术风格开始走向衰落,一些批评家抨击它没有 品味、轻浮,象征着一种腐朽的社会,后来与巴洛克 艺术一起被新古典主义所取代。但两个多世纪以来, 艺术家对洛可可风格的怀旧式诠释为其丰富了新的内 容,如在服装设计上出现了以华托命名的华托背(指 女式礼服从领口到下摆有宽裥的不束腰背部)。蓬帕 杜夫人领导了追求快乐漂亮的洛可可时代,

西方绘画的发展史

西方绘画的发展史

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一、西方绘画的起源哎呀,西方绘画的起源那可老早了呢。

最开始呀,西方绘画主要是在洞窟里的那些壁画,就像拉斯科洞窟壁画之类的。

那时候的人们呀,画画可能就是为了记录生活,或者是跟他们的宗教信仰有点关系。

那些壁画里画的大多是动物呀,狩猎的场景之类的。

那线条虽然简单,但是很生动呢,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就像是绘画的小萌芽,慢慢开始发展起来啦。

二、中世纪的西方绘画到了中世纪呢,西方绘画就变得很宗教化啦。

那时候教会的影响力可大了,绘画基本上都是为了服务宗教。

画面里都是圣经里的故事,人物的形象也比较刻板,没有太多的个性。

颜色呢,也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那些象征宗教意义的颜色,像金色呀,代表神圣之类的。

画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遵循教会的要求,可没太多自己发挥的空间。

不过呢,这也是西方绘画发展的一个阶段啦,虽然有点单调,但是也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呢。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绘画哇哦,文艺复兴时期可是西方绘画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呢。

这时候人们开始重视人的价值了,不再像中世纪那样只看重宗教。

绘画里的人物开始变得生动起来,有血有肉的。

像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到现在都让人们着迷呢。

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那些雕塑和绘画,人体的比例呀,肌肉的线条呀,都特别逼真。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开始研究透视、解剖等科学知识,让绘画变得更真实,色彩也更加丰富多样了。

画家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不再被教会死死地限制住啦。

四、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的西方绘画巴洛克时期的绘画那是相当的华丽呀,充满了动感。

画家们喜欢用强烈的光影对比,来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画面里的人物动作幅度很大,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而洛可可呢,就更加的精致和优雅啦,主要是描绘宫廷生活呀,贵族们的玩乐场景。

颜色很柔和,画面充满了一种甜美的感觉。

不过呢,也有人觉得洛可可有点太过于华丽和轻浮啦。

五、印象派时期的西方绘画印象派可就太有趣啦。

这些画家们不再追求那种特别写实的画法,而是注重瞬间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色方面:清淡,优美, 华丽。 • 技法方面:轻妙的笔 触,华丽的色彩,朦 胧的仙境般渲染。 • 构图方面:多以戏剧 性场景来表现。 • 追求欢乐,爱情的洛 可可绘画艺术。
巴洛克 时间 地点 起源 特点 17世纪 意大利罗马 与反宗教改革有关
洛可可 18世纪 法国 琐细的宫廷生活
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纤细小巧、色彩鲜 色彩、强烈运动, 明、妩媚、矫揉造 浓重宗教色彩、远 作 离生活与时代倾向 卡拉瓦乔、委拉斯 华托、布歇、弗拉 贵兹、鲁本斯 戈 《发舟西苔岛》、 《浴后的狄安娜》
油画
洛可可时期在油画领域不再表现神、 圣人和骑士,而转而表现宫廷的朝 臣、贵族等,颜色细致、淡雅,人 物纤细。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和布 歇,华托的“发舟西苔岛”画面迷 离,人物雍容华贵;布歇的油画宛 若通过钥匙孔偷窥室内,一幅世俗 的贵族气息。
• •
华托的《发舟西地岛》突显洛可可 画风的琐细和 美感(1721, 卢浮宫) 洛可可风格细致地表现在人像画中; 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 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颜色细致、 淡雅,人物纤细。一些画像亦显示 当时美学开始离开宗教、国家等思 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 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 而洛可可的风景画则是田园诗式的, 多数描写贵族的男男女女在悠闲地 游山玩水。 第一个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 (1684–1721),华托的《发舟西 地岛》画面迷离,人物雍容华贵; 华托和其后的洛可可画家不同的是, 他的画除了纯粹的装饰外,往往渗 出一种忧郁气息。
人生的浮华世界 ——洛可可艺术
Page
2
洛可可绘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洛可可”以一种轻松优雅的风格使绘画彻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教化思想,此时的艺术理想 由雄伟转向了愉悦,享乐的世俗生活和欢愉的爱情是洛可可绘画的主题。
• • •
洛可可,原意为“贝壳形”。一种建筑与 美术风格。其特点为崇尚华丽和纤巧。 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时期。这一时期是上 承巴洛克时期,下接古典时期。 洛可可,是贝壳工艺的同义语,由此引申 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 它反映出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18 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路易十四时 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 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罗可可及 其传统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 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

• 洛可可的艺术特征:纤细、华
丽、繁琐、追求视觉的快感,并有 排斥和贬低的内容倾向。 • 洛可可艺术在绘画上脱离了学院派 束缚和规范,追求自发性的表现与 新奇。形式上表现为浮华造作,色 彩艳丽,题材上以轻松活泼为准则, 偏重谈情说爱、卖弄风情的主题。 这种艺术反映了法国宫廷贵族的享 乐生活,这也是财富和权势相结合 的必然产物。
华托《热尔森的画店》
《发舟西苔岛》
《舟发西苔岛》是华多 的一幅著名的代表作品, 画中题材是取自当时的 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 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 想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 情乐园。西苔岛是一个 崇拜爱情女神阿佛洛狄 忒的希望岛屿。这幅画 一切都赋予周围景致以 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诗意 的气氛,从而体验到人 的最温柔的情感
• 布歇《浴后的狄安娜》
《墨菲尔小姐》
《门栓》
• 弗拉戈纳尔《秋千》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弗朗索瓦· 布歇 (Franç ois Boucher)(1703年9月 29日-1770年5月30日), 法国洛可可时期的重要画家。 又译做法兰撒· 布歇或是法兰 克斯· 布歇。他以综合性,感 官的绘画主题闻名。
1750年,蓬帕杜尔夫人
• 布歇出生于法国巴黎。 生平的资料较少,他的 画作多为浪漫的,装饰 风格的壁画,是18世 纪法国浮华优雅风格的 代表。他曾在意大利当 过莫勒安Le Moyne门 下的学生。也曾经受过 雕刻家的训练;1734 年布歇以经典之作 Rinaldo and Armida(Musée du Louvre),在巴黎赢 得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