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广东省民政厅发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民政厅发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民政厅发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1.10.08•【字号】•【施行日期】2011.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民政厅发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佛山市顺德区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将《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9月6日省民政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录第一章“十一五”主要成就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三章“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目标任务第三节基本原则第四章灾害应急救助第四节灾害管理体制第五节灾害应急响应第六节灾区恢复重建和灾后生活救助第七节备灾减灾第五章城乡经常性社会救助第八节最低生活保障第九节农村五保供养第十节医疗救助第十一节专项救助第十二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第六章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第十三节村(居)民自治制度第十四节村(居)民委员会建设第十五节城市社区建设第十六节农村社区建设第七章社会组织第十七节培育发展第十八节自律建设第十九节监督管理第二十节党群建设第二十一节登记管理机关建设第八章拥军优抚安置第二十二节拥军优属第二十三节抚恤优待第二十四节退役士兵安置第二十五节军休人员安置第二十六节烈士褒扬第二十七节优抚安置事业单位管理第九章社会福利第二十八节老年福利第二十九节孤儿养育第三十节残疾人福利服务第三十一节福利彩票发行管理第十章社会工作第三十二节社会工作第三十三节志愿服务第十一章社会慈善第三十四节社会慈善第三十五节社会捐赠第十二章行政区域和地名管理第三十六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第三十七节地名公共服务第十三章行政区划界线管理第三十八节界线管理第三十九节创建平安边界第十四章婚姻管理和收养登记第四十节婚姻登记第四十一节婚姻服务第四十二节收养登记第十五章殡葬管理第四十三节殡葬改革第四十四节殡仪服务第十六章民政信息化第四十五节民政公共信息平台第四十六节信息管理系统第四十七节社区信息化第十七章政策措施第四十八节资金经费保障第四十九节民政队伍建设第五十节工作制度建设第五十一节信息化建设第十八章重点建设项目“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重要时期,也是把握机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管理改革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幸福广东建设,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选择

“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选择

“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选择2010-04-28 16:05:34 来源:浏览次数:1186导读:“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大问题和矛盾,又要充分考虑到新时期新阶段所面临的关系到广东未来发展大局的新问题、新形势以及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十二五”时期广东发展战略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大问题和矛盾,又要充分考虑到新时期新阶段所面临的关系到广东未来发展大局的新问题、新形势以及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出适当的调整;既要兼顾到广东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延续性,维护战略和方向的稳定性,又要体现具体历史发展阶段的灵活性。

基于此,“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应深入实施五大战略:(一)产业现代化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切实手段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产业现代化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和重点:一是加快培育发展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光电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和现代中医药;二是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三是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重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四是以品牌和技术带动,加快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五是加快发展以技术、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农业;六是加快实施“双转移”战略,优化全省区域产业布局。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全国现代产业发展排头兵。

(二)自主创新战略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之间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主导全球发展的潮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要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事关我省未来长远发展。

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原则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战略重点,把握前进方向,探索有效途径,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的通知-粤府[2005]4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的通知-粤府[2005]4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的通知(粤府〔2005〕42号2005年5月16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2010)》、《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2005—2010)》和《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城镇化专项规划(2005—201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我省山区、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根据我省东西两翼发展实际,提出东西两翼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并制订东西两翼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等五个专项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机遇(一)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已迈上一个新台阶我省东西两翼地区包括东翼的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四个市,西翼的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

面积4.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4%;2003年户籍人口3272.1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2.4%。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两翼地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广东发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东发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日前,广东省政府发布《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东纲要》)《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北纲要》)《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西纲要》)。

这3部地区发展纲要是广东省“十二五”区域规划的一部分,也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粤东、粤北、粤西地区的细化。

根据3部纲要,广东省将分别将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打造成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经济增长极。

粤东地区将建成海陆关系协调示范区《粤东纲要》明确,粤东地区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紧密合作,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加强合作,建设广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立足海陆统筹,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优势,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成为全省海陆关系协调的示范区域。

《粤东纲要》强调,要想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粤东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鼓励和引导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到2015年R&D指数(体现一国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指数)达到1%;年专利授权量达到950件/百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0件/百万人;建立10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粤东地区“十二五”时期建设目标为:到2015年,粤东地区生产总值达598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3%以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粤北地区将构建“五极七轴三片”格局《粤北纲要》指出,粤北地区为“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广东省将着力构建粤北地区生态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粤北地区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广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广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广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广东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三个主要领域,以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以下是对该规划的详细分析。

规划的目标是到2024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广东GDP的50%。

这一目标明确了广东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首先,广东省将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点。

规划提出支持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广东省还将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合作,推动服务业的互联互通。

其次,广东省将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是广东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规划提出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和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广东省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支撑能力。

最后,广东省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广东省还将建设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区和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节能环保企业。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包括财政支持、土地供应、企业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

这些政策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广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广东省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该规划还将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11042、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五)20110421

2011042、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五)20110421

2011042、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五)20110421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五)2011年04月21日来源:广东省人大网第九篇强化支撑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把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支撑,统筹规划,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的协调衔接,突出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高水平建设现代综合运输、清洁能源保障、民生水利、信息网络四大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章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突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到2015年,城际轨道交通网覆盖珠三角九市,高速铁路贯通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第一节优化现代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以广州、深圳和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以珠海、汕头、韶关区域性交通枢纽及其他地区性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以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站场为支撑,加大力度建设高速铁路网、城际轨道交通网和高等级航道网,完善高速公路网。

到2015年,轨道交通里程达到5000公里(其中,城际轨道交通约7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13亿吨,力争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均通航10万吨级及以上船舶;民用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2亿人次。

第二节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重点完善综合运输通道主骨架,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互补性。

优化、提升京港澳以及沿海两大主要通道,拓展、提高重要综合运输通道。

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通道建设,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主要出省通道前期工作。

提高运输网络承载能力和增强运输机动性。

(图3:广东省主要通道和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图4:广东省铁路和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专栏20: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及重点推进项目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主要通道:京港澳主通道、沿海主通道。

重要通道:广西梧州-云浮-肇庆/广西贺州-肇庆-佛山-广州-河源-梅州-福建龙岩;深圳-惠州-河源-江西赣州;湛江徐闻-湛江城区/茂名-广西;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江西瑞金;广西贺州-清远连州-韶关城区-韶关南雄-江西赣州等。

粤西石化产业“十二五”大发展

粤西石化产业“十二五”大发展

粤西石化产业“十二五”大发展
近期,广东省政府发布了《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简称《粤西规划纲要》),为粤西石化产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和令人振奋的目标。

根据《粤西规划纲要》,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

《粤西规划纲要》对粤西地区的发展作出的战略定位包括: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粤西规划纲要》提出了粤西经济发展的经济指标:到2015年,粤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4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160元。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粤西规划纲要》明确了“三区”——即湛江临港重化工业基地、茂名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阳江能源产业基地。

以湛江东海岛为核心,以湛江湾、雷州湾沿岸地区的产业园区为重要的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发展钢铁石化产业,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化产业基地;以茂名石化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和河西工业城为载体,以水东港区、博贺新港区等为支撑,促进石化产业集聚发展,把茂名打造为世界级的石化生产基地;以阳江核电等重大能源项目为依托,以阳江港等港口建设和岸线资源为支撑,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产业链及其配套设备,把阳江建设成为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产业发展方面,粤西地区将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加快推进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廉江国家石油储备库、茂名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等工程建设。

以大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中下游产品链,建设茂湛世界级石化基地。

可以预期,粤西石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前,广东省政府发布《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东纲要》)《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北纲要》)《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简称《粤西纲要》)。

这3部地区发展纲要是广东省“十二五”区域规划的一部分,也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粤东、粤北、粤西地区的细化。

根据3部纲要,广东省将分别将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打造成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经济增长极。

粤东地区将建成海陆关系协调示范区
《粤东纲要》明确,粤东地区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紧密合作,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加强合作,建设广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立足海陆统筹,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优势,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成为全省海陆关系协调的示范区域。

《粤东纲要》强调,要想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粤东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鼓励和引导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到2015年R&D指数(体现一国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指数)达到1%;年专利授权量达到950件/百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0件/百万人;建立10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粤东地区“十二五”时期建设目标为:到2015年,粤东地区生产总值达5980亿元(年
均增长率在13%以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粤北地区将构建“五极七轴三片”格局
《粤北纲要》指出,粤北地区为“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广东省将着力构建粤北地区生态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粤北地区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区域发展要向生态建设看齐。

要建设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新兴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广东省与其他省份的合作区域。

《粤北纲要》提出,粤北地区要构建“五极七轴三片”的空间格局,即将粤北地区5
个地级市建成5大区域增长极,将以珠三角为辐射源并向内陆扩散的高速公路建成7大发展轴,细分重点发展、协调发展、生态发展的3大功能片区。

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加工制造业、现代生态农业以及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粤北地区“十二五”时期建设目标为:到2015年,粤北地区初步建成全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地区生产总值达52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40元,力争实现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提高。

粤西地区将建成全国重化工业基地
《粤西纲要》明确,粤西地区要抓住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国家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有利机遇,发挥地处珠三角与北部湾、大西南中间地带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先进制造业项目。

《粤西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将粤西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全省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现代化钢铁基地,发展船舶工业,做强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粤西地区“十二五”时期建设目标为:到2015年,粤西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达到634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160元。

(马海洋)
来源:中华建筑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