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在不断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和条件反
射等外部因素所影响的,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非思维和感受。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Pavlov、Watson和Skinner等。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感受中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类是主动的信息处理者。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Piaget、Chomsky和Gardner等。
3.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感受,认为人
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探索的存在。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Maslow、Rogers和Fromm等。
4. 社会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
受到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应该将文化和社会因素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
社会文化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Vygotsky和Levinsion等。
以上是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主要流派及其观点,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局限性,心理学也在不断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 1 -。
十大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把构造主义的元素说称为“砖 块和灰泥心理学”,说它用联想过程的灰泥 把元素的砖块粘合起来,借以垒成构造主义 的大厦。问题在于:一个人往窗外观望,他 看到的是树木、天空、建筑,还是组成这些 物体的各种感觉素质,例如亮度、色调等等。 如果是前者,则构造主义的大厦就会倒塌。
心理学家的艰难探索……
► 冯特主要研究心理的内容,布伦塔诺主要研究心理 的活动,铁钦纳着重研究心理的构造,詹姆士着重 研究心理的机能,华生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格式塔 主要研究心理的整体组成,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人的 本能及病态心理,皮亚杰主要侧重纵向研究人的心 理的形成发展,马斯洛主要侧重人的心理的积极的 有价值的部分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则侧重从信息 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
三、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 觉中去,从而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因此对 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却构造出不同的知 觉。它强调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分析 元素组合成的。
四、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主要研究的是作为生物 适应工具的心理(意识)的机能或 功用。
► 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 验内省法。
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
►布伦塔诺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 心理的活动又叫意动。我们看见一朵花,花 的印象即为“内容”,看见即为“意动”; 我们听一支歌,歌的印象为内容,听则为意 动。内容属于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 象,只有意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布伦 塔诺被视为是心理学机能主义倾向较早的代 表。
►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省法、观察法、个 案法等。
十、乔治·米勒的认知心理学派
►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 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 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人的 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 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认为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人 对外界的认知实际上类似于计算机的信 息的输入、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 过程。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 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而集中于人的主 观经验世界,同时,它的基本理论大都 具有一种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忽视对 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机制的研究。
理学十大学派简介

理学十大学派综述一、内容心理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二、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布伦塔诺1838年1月16日出生于德国望族,他的学生斯图姆夫、厄棱费尔和弗洛伊德等均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意动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机能心理学派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
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特的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特的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特的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
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
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省法分析意识的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所以极为狭隘。
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多年来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这篇文章将介绍心理学领域的十大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习理论、生物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和系统论。
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早期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以其关注分析心理过程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而闻名。
代表人物包括威廉·詹姆斯和爱德华·塔奇纳。
结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将其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来理解。
然而,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结构主义逐渐式微。
2.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强调观察和测量可观察行为,而忽视内心思想和情绪。
行为主义的先驱是约翰·沃森和伯福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
他们使用实验和条件反射来研究行为模式和学习过程。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强调我们如何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
代表人物包括乔治·米勒和乔姆斯基。
认知心理学研究记忆、学习、语言、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研究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
4.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到自由意志、自我概念和情感需求的驱动。
它注重个体的成长和达到个人潜力的过程。
5. 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是心理学领域最早的一种探索潜意识和个人心理动力的流派。
精神分析学主张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受到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欲望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使用自由联想和解析技术来揭示潜意识,并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6.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结合起来,强调观察、模仿和情境的重要性。
阿尔伯特·班达和朱利安·罗特尔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论述题说明心理学发展的流派

论述题说明心理学发展的流派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原因、动机、感知、情绪、认知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学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总结并回顾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并讨论它们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旁德。
结构主义者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意识和心理过程来了解心智的结构。
他们认为心智可以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元素,类似于化学物质可以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元素一样。
结构主义者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心智的结构,从而推动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发展。
二、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二个重要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人的内心状态。
他们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是外界刺激对个体的响应。
行为主义者的实验研究和条件反射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推动了行为疗法的发展。
三、认知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信息的加工和组织过程,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了解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主观感受的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动力,强调人的内在潜力和自我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istic心理治疗的兴起,也为心理辅导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关注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认为人类的行为和人格是受到潜意识冲突的影响。
十大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流派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
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
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学派,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有从静态,有从动态;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继承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
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贯穿心理学百年史的主干线,就是十大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
这十大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这十大心理学派无论从其对对象、任务、范围、方法以及从其规模和波及的领域来看,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
它们都曾经充当过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角,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史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博采十大学派学说之长处,汲取它们的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形成的。
如今我们学习的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其内容实际上都是对十大学派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荟集的结果,是十大学派学说的主要结晶。
其中的主体理论、概念和规则几乎都可以溯源到十大学派,在那里找到出处。
心理学史上的其他学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最后被十大学派所包容、吸收、淹没、归化了。
有的晦涩难懂,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共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同一事物,由于经验、视角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认识的不同导致方法论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对象: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应以意动作为研究对象。意动指的是
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内容则为意动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任何意动总是 指向于一定的内容,指向于一定的客体。他将把意动分为三类,包括最基 本的表象的意动例如感觉、想象活动等、判断的意动如知觉、回忆、承认、 拒绝等以及爱憎的意动如情感、决心、意志、希望、欲望等。 研究方法:布伦塔诺主张以经验法为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侧重观察 而非实验。他认为,科学心理学不应局限于一些细节的实验上,而应着眼 于对心理现象作大体的解释,这样才不至于使心理学迷失于实验法之中。 他认为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 内部知觉或反省——指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 动及其变化的观察。 自然观察法——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并对儿童、动 物、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具体问题未作较深入的研究,即 使是意动问题,也只作了一些分类,并未对各种意动的特性、关系及其形 成发展的规律做细致的研究;它还把心理活动的内容与作为心理的源泉的 客观现实混为一谈,进而把心理内容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 但总体来说,意动心理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心理学只能是经 验的科学”被经验心理学视为经典,其贡献不在于研究某一问题,而在于 基本研究取向和基本观点;意动心理学直接促进了奥国学派的建立,并推 动了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它对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和完形心 理学均起了理论先驱的作用,并对二十世纪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产生 了间接的影响。
心理学的孕育
当前,心理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新的理论、方法、技术不断涌现, 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探索有机体心理机制的步伐。纵观心理学的历史进程,它也像 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孕育、建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心理学的孕育 心理学的诞生并不是一个偶发的历史事件,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阶段。在 心理学产生之前,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心 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近代哲学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哲学提供了心理学最坚实的理论 基础,没有哲学就不会有心理学。17-19世纪对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主要哲 学流派有唯理论、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17世纪哲学领域的二元论认为心和身是一 个独立的实体,这位心理的独立性提供了可能。18-19世纪,经验主义演变为联想 主义,联想主义的兴起对学习、记忆、思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解剖学与生理学 文艺复兴后,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可以说,在这方面,很多伟大的生物学家不仅为生物学本身,而且也对心理学的建 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17-18世纪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实验基础。 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近代的实验生理学。19世纪上半叶,一系 列的实验生理学的重大发现为心理学实验的诞生做了前期的准备。贝尔、缪勒、雷 蒙德等科学家在实验研究方法和感知觉方面的重要发现对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实 验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19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 随着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800-1850年,涌现了诸多的科学发 现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世纪中叶钱,生理学与解剖学的重大发现、人差方差的发现以及生理学家和 解剖学家在感知觉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正是由于这些新的发现和实验方法的运用,才使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诞生的时机逐渐成熟。
机能主义
机能心理学 Functional Psychology
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它代表了当时美国心 理学的主流。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主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 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机能心理学是在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 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 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 是詹姆斯。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其他重要代表有安吉尔和 卡尔。这个学派的活动中心是芝加哥大学。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 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 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1906年,安吉尔进一步主张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功能,并列举了机能心理学与构 造心理学的三点区别,指出:机能心理学不仅研究意识内容,还研究意识是怎样进 行和为什么进行;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 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的精神;机能心理学关心心物关系,它既研究 与意识过程相伴随的机体对应,也研究整个心一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 系。 1919~1938年,卡尔继安吉尔之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在他的领 导下,芝加哥机能心理学达到成熟阶段。卡尔主张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 观察法。他同意实验法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但承认适当地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心理 学是不容易的。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主张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来补充 科学观察之不足。 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单纯主观方面扩大到心理的客观方面(外部行 为),因此,这个学派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 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实验心理学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心理学史研究有机体行为的一门科学。为了得到有效可信的数据结果,心理 学科研人员就必须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得到丰富的实验证据。可以说,实验是心 理研究最核心的基石。实验心理学就是着重介绍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研究,包括心 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等,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 (一)费希纳的贡献 心理学的建立与费希纳的工作密切相关。186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心 理物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提出了:①测量人的感受性的多种心理物理学 方法,②提出了感觉“阈限”的概念,③提出了“负感觉”概念,为科学心理学 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坚实的实验基础,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二)冯特的贡献 1862年,冯特出版了《对于感知觉的贡献》一书,在书中论述了对感知觉的 实验研究,这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前期著述,并正式提出了“实验心理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科学从思辨的哲学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心理 学拜托了对哲学和其他学科的依附,逐步发展成系统的学科体系。 可以说,冯特对心理学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近代和现 代心理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三)G.E.缪勒的贡献 从1872年获得博士学位到1934年去世,G.E.缪勒一直从事心理学实验研究, 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继冯特之后的又一位对实验心理学 做出不朽贡献的实验心理学家。 (四)艾宾浩斯的贡献 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记忆的实验研究方面,提出了记忆的保 持和遗忘规律。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是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 (五)铁钦纳的贡献 铁钦纳是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继承者和完善者,他在建立独立和完整的实验心 理学体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铁钦纳后,实验心理学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 学科体系,并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意动心理学 Conative psychology
意动,指没有外化的动作即意识活动。意动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奥 地利南部,由著名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创建。
布伦塔诺 Brentano(1838-1917)意动心理学创始人
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论感性和知性的意识》。
布伦塔诺的心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想渊源: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官能心理学及莱布尼茨所提出的理性主 义
内容心理学 Content psychology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 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 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 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 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费希纳 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 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 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 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 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冯特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由于冯特的努力,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以后,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莱比锡学习心理学的实验方 法。这些学生学成回国以后,成为各国心理学发展的先驱人物。他为心理学在世界范 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 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 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 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评论 冯特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 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在研究方法上他归根结底并没有 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内省的成分在他的方法中仍占一定比例。既然依赖于个体的 直接经验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抛弃内省就无法探索这种经验,这是冯特无法 解决的矛盾。 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创立了新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 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 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