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高温天气频繁发生,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高温中暑事故是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严重时可导致人员死亡。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置高温中暑事故,减少伤亡事故发生,制定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迫在眉睫。

二、高温中暑的定义与症状高温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由于身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和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的一种急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皮肤潮红、出汗多或出汗少、脉搏快而弱、体温升高等。

三、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预防措施高温天气下,应加强对人员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高温会导致中暑的场所工作和活动的人员,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宣传引导工作。

提醒大家要增加饮水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2.及时发现与诊断在高温天气下,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暑应急救护知识,能够及时发现中暑症状。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并观察其症状是否加重。

3.急救措施如果发现人员中暑,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地方,保持体位平卧,解开衣物并给予足够空气。

其次,立即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9.4℃,应尽快降温,可以采用冰袋或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腋下、腹股沟等位置。

同时,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患者还能正常饮水,可以给予少量凉开水或藿香正气水等清凉饮品。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或不能自行饮水,不要强行灌水,应及时就医。

4.医学救治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更深入的体检和治疗,如给予输液、进行冷却降温、补充血容量等。

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抢救,直到患者恢复稳定。

5.善后工作事故现场处置结束后,应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事故分析。

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事故防范措施,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前准备:a. 建立高温中暑应急救援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b. 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高温中暑防护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中暑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c. 配备充足的防暑用品,如遮阳伞、防晒霜、凉帽、散热贴等;d. 设置防暑降温设备,如空调、风扇、冰袋等;e. 明确应急救援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能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援助;f. 制定员工轮班制度,避免员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 应急救援流程:a. 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指挥救援工作;b. 一旦发现员工中暑症状,立即停止工作,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迅速通知救援小组;c. 救援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若发现有问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d. 如果患者仍有意识,给予清凉的饮品,如凉开水、冰水等,帮助降温;e.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帮助散热;f.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3. 持续监测与评估:a. 对员工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b. 建立中暑报告机制,要求员工发现中暑症状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及时救援;c. 定期评估救援预案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提倡预防措施:a. 加强高温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通知员工注意防暑;b. 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鼓励员工多喝水补充体液;c. 定期通风和降温,保持工作环境的舒适度;d. 鼓励员工穿透气性好的工作服,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e.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健康问题;f. 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注意中暑症状和预防措施。

以上是一个普适的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高温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突发疾病,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和应对高温中暑事故,必须积极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这天,骄阳似火,气温飙升到了37摄氏度,热浪滚滚,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蒸桑拿。

突然,一个紧急电话打破了宁静,有人中暑了!作为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立刻开启意识流模式,为这场高温中暑事件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

一、快速评估1.确认中暑症状: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脉搏加快等。

2.了解患者情况: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

3.判断中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二、现场处置1.立即转移患者至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2.给患者解开衣领,松开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用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以降低体温。

4.给患者喝适量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5.如有条件,给予患者吸氧。

三、医疗救治1.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2.如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3.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四、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鼓励市民在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午后最热的时段。

3.建立高温天气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

4.对高温天气下的户外作业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劳动。

5.提高公共场所的空调覆盖率,为市民提供凉爽的环境。

五、社会支持1.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为患者提供帮助。

2.建立高温中暑救助基金,为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3.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应急处置能力。

2.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3.对参与应急处置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等进行表彰和奖励。

就这样,一套完整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诞生了。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我们希望这套方案能够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季节。

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预防中暑,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流程篇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流程篇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流程篇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流程篇1一、目的: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分公司安全生产;2、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避免和减轻因高温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

3、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车间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能力,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4、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车间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

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基本情况:车间员工在仓库旁制作场地动火作业,因长期高温,机械班组一名员工发上中暑倒在地上。

三、演练时间:演练时间定于20xx年6月19日四、预案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1、高温中暑事故组织机构总指挥:主要责任: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主要责任: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b、协调现场人员统一调度工作;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宁xx主要责任:a、传达、联络各班组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路线的畅通及现场警戒;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c、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组职责:⑴、事故处理组(宁xx、闫xx):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救,抢救中暑人员;⑴、医疗救护组(付xx、张xx、马xx、苑xx):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者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⑴、警戒联络组(宁xx):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道路交通,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事故的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记录演练全过程。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目的为应对高温天气下可能发生的中暑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项目部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室外作业时可能发生的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领导担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医疗部门等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

2. 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监督和检查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4. 生产部门负责落实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调整作业时间和作业环境,减少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5. 医疗部门负责提供急救药品和设备,对中暑员工进行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中暑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中暑员工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畅通。

2. 采用湿毛巾敷于中暑员工头部和腋下,用冷水擦拭身体,加速散热。

3. 给予中暑员工适量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4. 根据中暑员工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降温、吸氧、输液等。

5. 联系医疗部门,请求派出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

6. 协助医护人员将中暑员工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7. 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8. 对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高温中暑事故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六、物资和设备1.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如降温药品、冰袋、急救箱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七、注意事项1. 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或减少室外作业,调整作业时间和作业环境。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方案范文(6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方案范文(6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方案范文(6篇)一.高温中暑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高温中暑的起因1.1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枢。

1.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枢。

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2.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

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表(一)高温中暑分类病情表现特点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

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课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节中以突然昏迷起病。

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3.高温中暑的危害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二.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1.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2.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水源在施工现场设置几个供应足够的饮用水的站点,并确保它们在整个工地范围内方便到达。

工人们应该被鼓励每小时饮用足够的水分来保持体液平衡。

2. 为工人提供防暑降温设施在工地上安装遮阳篷或遮阳棚,以减少工人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

此外,可以提供一些降温设备,如风扇或冷却器,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

3. 设置工作时间限制对于高温天气,应当限制工人在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

工人们可以在早上较凉爽的时候开始工作,并在中午到下午的高温时段进行休息。

这样可以避免工人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工作。

4. 将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认识施工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向工人们传达中暑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方法,并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帮助。

二、中暑应急预案1. 监测工人健康状况在施工现场,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監測工人的健康状况。

这些人员可以定期测量工人的体温和心率,并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中暑的症状,如头晕、呕吐或意识丧失。

2. 紧急救援如果发现有工人出现中暑的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援。

首先,将工人迅速移到阴凉的地方,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同时,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并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以帮助降低体温。

3. 紧急避难所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有避难所,以便工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寻找避难。

这些避难所应该有足够的遮阳设施,并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地方。

4. 急救设备和药品在施工现场上应该配备急救箱,里面应该包含拯救中暑患者的必要设备和药品,如冰袋、止血带和解暑药。

5.紧急疏散计划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突发天气变化或其他紧急情况,施工现场应有一个完善的紧急疏散计划。

工人们应该知道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是确保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监测工人健康状况、紧急救援和设立紧急避难所,可以及时应对中暑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精选20篇)

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精选20篇)

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精选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1、高温天气带来的主要风险人员中暑;物资暴晒造成物资质量问题;化工类物资阳光直射、暴晒,产生理化反应,造成事故;高温天气影响正常物资接卸、配送。

2、资源分析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厂区应急抢救中心(中化泉州石化急救中心),位于厂区3号路第二食堂旁,联系电话:项目部应急小组,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位于厂区原化验中心办公室(现仓储办公室)。

3、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3.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员为副组长,各班组组员为成员的应急小组,全面负责应急处置和救援。

3.2应急小组人员职责(1)总指挥职责负责统筹安排仓储各库区作业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

紧急情况下,调动公司各种设备、设施进行现场抢险。

(2)副总指挥职责负责对外、对内的联络、协调工作。

负责根据天气情况提出预警,并安排相关预防准备工作。

负责提报防暑降温物资的配置计划,并落实应急物资。

负责组建抢险队伍人员名单和抢险物资的调配。

(3)其他现场工作人员职责:负责按照总指挥、现场指挥下达的防暑降温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按照分工各司其职。

负责第一时间向其上级主管和应急小组指挥报告现场实际情况。

必要时将抢险救援转交给专业队伍,并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有序进行撤离。

4、宣传教育和防范4.1宣传教育仓储管理项目部HSE将通过网络、新闻、广播等多途径地关注本地天气情况,并利用每日早例会、微信工作群、邮件等方式及时进行传达,结合实际,安排防暑降温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利用早例会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人员防范意识,清楚防暑降温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障防范有效,应急及时。

4.2防范措施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把防暑降温的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 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 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 工作强度过大;
1.1.4 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 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 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 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 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 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项目分管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
成员: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专业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
2.2 专项工作机构
项目综合管理部设立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 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 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 组织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 项目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 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 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 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 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 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4.6 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 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 负责突发性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季节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 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3 负责急救站药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4 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5 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应急准备
3.1 应急电话及公告: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

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2 现场应急中心: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3 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3.3.1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3.3.2 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3.3.3 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3.3.4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3.3.5 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3.3.6 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3.3.7 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3.3.8 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应急响应
4.1 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4.2 中暑后的症状
4.2.1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4.2.2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4.2.3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4.3 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4.3.1 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4.3.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4.3.3 对日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3.4 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5 信息收集、报告
5.1 信息收集
项目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高温中暑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高温中暑事件信息。

5.2 信息报告
在24小时内,中暑患者达到30人及以上的,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 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 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6.2.2 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 附则
7.1 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结束后,项目管理部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 预案解释部门:本处置方案由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 应急预案实施: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