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作为一种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或者创新的新型技术,实用新型专利为发明人保护其技术成果提供了一定的权益保护。
本文将从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如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针对产品的构造、组织和参数进行改进或者创新,达到实际应用的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专有技术权利。
与发明专利相比,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程度更低,技术难度相对也较小,但其对于发明人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商业应用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申请条件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新型的产品或者用于生产、制造的新型方式,其有关技术方案,应当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够在国外或者境外推广使用。
2.申请流程(1) 受理申请首先,发明人需要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说明书、证明材料等申请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简称“知产局”),并交纳申请费用。
(2) 实质审查知产局进行实质审查,主要检查申请的技术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等条件,以及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 公开与授权经过审核后,如果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知产局会对申请进行公告,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异议申请。
如期内未有异议,将会授权发明人专利权,即专利权的有效时间以申请日为起始日,有效期为10年。
三、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是指其所针对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创新点和保护点。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相对较窄,只限于其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而不包括完全新的技术方案。
同时,在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间,授权人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对拥有专利权人进行追索、停止侵权等法律行为以保护其专利权的权益。
总之,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一种专有技术权利保护方式,对于激发发明人的创新热情,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针对其申请和保护,发明人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合理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实用新型专利的写法和发明的写法

一、实用新型专利的写法1. 实用新型专利的定义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结构或者其组合的形状、构造上的新提案,以及对产品的结构、形状构造等方面作的实质性技术改进,所做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将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且不完全属于发明的创造。
实用新型专利相对于发明专利而言,审查要求要低一些,但对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
2.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时,首先要准备包括申请表、说明书、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材料进行申请。
在具体申请时,应当给出产品的结构、形状或构造上的新提案,说明该方案的实质性技术改进,以及描述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之间的区别和优点,并提供若干具体实施例等。
3. 实用新型专利的说明书写作要点在实用新型专利的说明书中,要详细描述技术方案的技术背景、现有技术和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以及新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说明书要简练清晰地阐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要明确说明技术改进的具体特点和优势等。
4. 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撰写规范权利要求书主要是对于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点,对于专利权利的具体范围进行界定和阐述。
要求书中,要清晰地表明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范围、技术方案的具体要求等,并且要与说明书中的技术特征相符合,且不应该超出说明书中的内容限制。
5. 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和授权在提交完整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材料后,专利局会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
审查过程中,专利局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或者进行审查意见的回复。
经审查合格后,实用新型专利将获得授权。
二、发明的写法1. 发明的定义发明是指在实现某一目的或解决某一问题时,对产品或者方法进行的创造性的技术方案。
发明技术的创造性要求较高,要求通过该技术方案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者新的生产方法。
2. 发明专利的申请要求在申请发明专利时,相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审查要求会更为严格,对于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等方面要求更高。
申请发明专利的材料和程序和实用新型专利类似,但要求更为严格。
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

什么是实⽤新型专利实⽤新型专利⼜称⼩发明或⼩专利,是专利权的客体,是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权的实⽤新型。
实⽤新型通常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什么是实⽤新型专利?店铺⼩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实⽤新型专利实⽤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实⽤新型专利申请应当是产品专利申请。
授予实⽤新型专利的条件: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过或者以其他⽅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新型由他⼈向国务院专利⾏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件中。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以前已有的技术相⽐,该实⽤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性:是指该实⽤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并且能够产⽣积极效果。
申请所须提交的材料:1、实⽤新型专利的名称;2、实⽤新型专利所属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3、完成本实⽤新型的⽬的;4、达到本实⽤新型⽬的的技术⽅案:产品实⽤新型要求详细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5、附图(⼀定要求有附图):能清楚看到产品的结构,分清各零部件的连接关系,可是分解图、剖⾯图等;6、具体实施例(完成本实⽤新型的具体的实施⽅式);7、本实⽤新型能够达到的最佳效果;8、申请⼈为单位的需要单位盖章;申请⼈为个⼈的需要个⼈签字;9、申请⼈为单位的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为个⼈的需提供个⼈⾝份证复印件;10、提供清楚的申请⼈名称、详细地址、电话、邮编、设计⼈名称等材料。
注意事项:1、专利名称应该简短、准确地表明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不应含有⾮技术词语、含糊笼统的词语,⼀般不超过25个字;2、要求保护的技术⽅案所属的技术领域,应当是所属或者直接应⽤的具体技术领域;3、背景技术部分尤其要引证包含实⽤新型专利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件。
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现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这个背景下,专利作为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在快速成长。
实用新型专利是我国专利制度的一种重要类型,其相比于发明专利有着更加灵活的审查标准和更短的审查周期,因而备受创新者的青睐。
实用新型专利的概念实用新型专利指的是依法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是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做出的适用于工业生产、便于推广应用且有较新的特点,不属于发明、而是属于工业界的新型技朋、新型工艺等创造。
实用新型专利不同于发明创造的在于其较低的创新高度和更短的技术距离,其突出特点是对技术方案的实质要求和对技术方案价值的审查。
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势相比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以下几点显著优势:1.审查周期短:成为实用新型专利的时间相比于发明专利更加迅速,可以更快地取得专利权。
2.审查标准宽松:实用新型专利对技术方案的创新要求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的创新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3.保护范围扩大:实用新型专利相对发明专利更加具有实用性,可以更好地保护技术方案的实施。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通过具体的申请途径向专利局提交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
2.实质审查:专利局对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标准。
3.公示:符合条件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个月。
4.颁证:经过公示期,没有异议的实用新型专利将会获得专利权颁发证书。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是指其专利权所规定技术方案的权利范围。
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特征: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是专利权的核心内容,包括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等。
2.获益: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他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赔偿经济损失等。
3.转让: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或者许可使用,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举例说明(3篇)

第1篇一、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它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三个基本条件。
以下是一个发明专利的例子:【例子】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动机该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动机,包括燃烧室、活塞、曲轴、涡轮增压器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 燃烧室采用新型材料,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油消耗;2. 活塞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发动机重量,减少摩擦损失;3. 曲轴采用新型耐磨材料,延长使用寿命;4. 涡轮增压器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进气效率。
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节能环保,降低汽车尾气排放;2. 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3. 降低汽车制造成本。
二、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它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条件。
以下是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例子:【例子】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家具该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家具,包括座椅、桌面、储物空间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 座椅和桌面采用可折叠设计,节省空间;2. 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舒适度;3. 桌面采用高强度材料,保证稳定性;4. 储物空间采用隐蔽式设计,提高美观性。
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节省空间,适应各种居住环境;2. 提高家具使用舒适度;3. 提高家具美观性;4. 降低制造成本。
三、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1. 保护范围: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较广,包括产品、方法及其改进;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较窄,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
2. 审查难度:发明专利的审查难度较大,需要满足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三个条件;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难度较小,只需满足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三个条件。
3. 保护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较长,一般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较短,一般为10年。
4. 法律效力:发明专利的法律效力较高,侵权行为容易界定;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律效力较低,侵权行为较难界定。
实用新型专利是什么意思

实用新型专利是什么意思摘要本文将介绍实用新型专利的定义、要求以及申请流程等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实用新型专利的意义和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创新的追求,专利制度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专利领域,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常见的专利类型。
本文将解释实用新型专利的定义、要求以及申请流程等相关内容。
实用新型专利的定义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或组织结构的新型设计”以及“产品的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保护的专利类型。
与发明专利相比,实用新型专利要求的创新程度较低,但仍然具备保护技术创新的作用。
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1. 新颖性要求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即在该领域内不同于现有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可通过进行专利检索和比对,确保与已有技术的区别。
2. 实用性要求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发明必须具备实用性,即技术方案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申请人需要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实用性,并提供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或实验数据作为证明。
3. 创造性要求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发明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
尽管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程度相对较低,但仍然要求申请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案有一定的区别。
该创造性要求的界定通常由专利审查部门或专利评估师完成。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1. 启动专利申请申请人首先需要启动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
申请人可通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书来启动申请。
2. 专利审查在申请提交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所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查。
审查过程主要关注申请发明的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
此外,如果申请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通常会要求申请人进行修改和补充。
3. 专利授权如果通过审查,申请发明被认可为满足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并且没有被发现与现有专利冲突,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授予该项专利授权。
申请人将获得实际的专利权益。
4. 专利维持和保护一旦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申请人需要负责专利的维持和保护。
申请人可以使用专利权来抵御他人对其技术的侵权,并在专利有效期内享受专利带来的经济利益。
实用新型专利的详细介绍

实用新型专利的详细介绍实用新型专利是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一种专利类型,它是相对于发明专利而言的。
那么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呢?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提出新方案,使其在功能上得到改进,而达到实用目的,并且比较容易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相较于发明专利,对技术要求较低,申请难度也较小。
以下是对实用新型专利的详细介绍。
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申请难度较低。
发明专利要求具备"新颖"、"创造性"和"实质性",而实用新型专利只要求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即可,不要求有技术最高水平或者技术突破性。
因此,实用新型专利更适合一些小巧的改进创新,比如一些对原有产品进行小幅度改进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与发明专利类似,包括申请、审查和授权等环节。
首先,申请人需要提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要求在申请书中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具体的描述,并提供所需的图纸。
然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主要检查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等。
审查通过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授权申请人享有专利权利。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时间一般为10年。
这个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势在于申请容易、审查速度快和成本较低。
相比之下,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更加复杂,审查时间也较长。
而对于一些技术改进或者小改进,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相对更为适合的保护方式。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技术领域。
所以,在实际申请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来选择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发明专利。
一般而言,如果技术改进较小,不涉及技术突破或者尚未达到发明水平,且只需要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组合进行改进,那么选择实用新型专利更为合适。
而如果技术改进较大,可能会引起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或者突破,那么选择发明专利更为合适。
专利 发明 实用新型

专利发明实用新型什么是专利?专利是一种给予发明者的权利,让其拥有对发明的独家使用权,以及防止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制造、销售或引入该发明的能力。
专利法保护各种类型的创新,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是专利制度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涵盖了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新的工艺进行保护。
发明专利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新颖性、非显性和工业适用性。
•新颖性:发明专利必须对技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来说是全新的,没有在任何公开的文献或先前技术中被揭示过。
•非显性:发明专利的内容必须不会被一个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想到,或是显而易见的。
•工业适用性:发明专利必须有明确的实用性,即能够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使用。
发明专利的申请通常包括详细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和相关的附图。
在获得发明专利后,专利持有人可以在专利授权的时间内独家享有该发明的权利,并有权把该专利许可或转让给其他人。
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除发明专利外,另一种常见的专利类型。
它专门针对一些在技术上有限的创新进行保护,这些创新可能只是一种改进或者新的形式,而不一定涉及到新的原理或核心技术。
与发明专利相比,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流程更为简单和迅速。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只需要提供简要的说明和附图,而不需要像发明专利那样详细论证复杂的技术原理。
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包括:•新颖性:与目前的技术方案相比,实用新型专利有所改进或者使用了新的形式。
•实用性: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必须有某种实际应用性,并能产生可观的效果。
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一样,一旦授予,专利持有人可以在专利授权的时间内享有对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独家权利。
然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通常较狭窄,一般只涵盖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和特定应用。
专利的意义和影响专利制度在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专利的意义和影响:1.保护创新:专利为发明者提供了一种保护其创新和技术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并为其创新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亨立等
ZL200320108397.3
2004.11.10
汽车手机网络报警器
陆小锋
ZL2003231899.5
2004.11.03
叠加字符信息于视频信号用芯片
张金艺、姜玉稀
ZL2002261485.0
2003.12.03
高速突发式时钟和数据恢复器
张瑞峰、李迎春、林如俭叶家骏
张娟
ZL200720068415.8
2008.02.06
基于分束光纤的三维变形测量系统
于瀛浩、王亮亮、张之江陈振宜、张淑萍、胡孔明周文静
ZL200620044106.2
2007.10.17
TMS320C6201/6701数字信号处理器精简开发平台
薛雷
ZL200620042150.X
2007.05.30
2010.03.17
基于OLED的植物生长光源
实用新型
魏斌、张勇曹进、张建华汪敏
ZL200920210224.X
2010.07.14
2008年以前的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名称
发明人
授权专利号
授权日期
试卷卷面手写体数字自动识别装置
薛雷、冯运亮、彭之威
ZL200720069313.8
2008.03.12
基于级联环形腔对结构的奇偶数信号分离器
ZL2002266787.3
2003.11.09
双波长四信道单光纤相向传输复用器
宋英雄、印永强、李力
ZL2001239233.2
2002.07.10
两信道单光纤双向传输复用器
宋英雄、李力
ZL2001239232.4
2002.02.20
具有无源无线传输功能的电流互感器
郑国莘、胡文
ZL200420114221.3
2006.01.25
数模混合型叠加图文信息于视频信号用芯片
张金艺、李娇、施慧何建波、卞爱琴、王俭
ZL200420022289.9
2005.07.20
塑料光纤耦合器
陈新桥、林如俭
ZL200420023681.5
2005.06.29
2009.09.02
煤矿井下无线安全监测系统用矿帽
实用新型
杨巧合、施惠昌张雪凡、严军
ZL20082.150440.5
2009.12.09
一种Ku波段高增益双折合微带天线
实用新型
董必勇、叶明林瑞进
ZL200920067847.6
2010.02.24
螺丝刀头钥匙
实用新型
金彦亮、缪慧俊张震、赵丽平
ZL200920067998.1
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发明人
申请号
授权日期
模数直算转换法与模拟-数字级联转换器及其应用
实用新型
朱明、江秋萍张金龙、叶明司霞
ZL200810201969.X
2009.03.25
过零检测器与边沿-脉冲转换器及其应用
实用新型
朱明、叶明张金龙、陈觉晓张英姿、司霞
ZL200810201970.2
2009.04.01
模拟-数字级联转换器
实用新型
朱明、江秋萍张金龙、叶明司霞ZL2008200575源自1.82009.04.08
过零检测器与边沿-脉冲转换器及其应用
实用新型
朱明、叶明张金龙、陈觉晓张英姿、司霞
ZL200820150886.8
2009.04.08
无线温度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
朱翔明、刘书朋陈林、常谦代丽丽
ZN20082015651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