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学试卷

合集下载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复习资料1.新闻的功用是报道和评价事实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新闻概括力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接近,融洽,沟通,激发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求同存异,心理共鸣采访方法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观察的直接性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隐性采访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瞬间印象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心理感应律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真实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增加真实感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新闻特写的写法。

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传记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16.新闻文采须从叙事突出动感、修辞强调实感、描绘富有美感方面着手。

17.述评性消息分为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18.综合性新闻常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对比衬托19.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带新、抓住被披露的事实变动、由近及远20.新闻主体写作中按逻辑顺序来写是指依据事实的主次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因果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对比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并列关系组织事实材料21.所谓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的内容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22.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

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23.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传媒2019年7月《新闻采访》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1答案

传媒2019年7月《新闻采访》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1答案

传媒2019年7月《新闻采访》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1.在通讯中写人用人随事出的手法是()的常用手法。

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C.工作通讯D.风貌通讯正确答案:B2.《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A.巡回采访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D.易地采访正确答案:D3.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A.少听多讲,广采博纳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正确答案:B4.20世纪30年代反映国内情况影响最大的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是()。

A.《中国的西北角》B.《饿乡纪程》C.《萍踪寄语》D.《新俄国游记》正确答案:A5.被西方新闻著作捧为第一代导语楷模的导语是()写的。

A.莫尔斯B.杰克?海敦C.麦尔文?曼切尔D.约翰?唐宁正确答案:D6.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

A.京报B.小报C.邸报D.手抄报正确答案:C7.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A.观察的综合性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直接性D.观察的敏感性正确答案:C8.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A.动态消息的结构B.简明消息的结构C.综合消息的结构D.经验性消息的结构正确答案:A9.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A.发行报纸B.采写新闻报道C.反映情况D.做群众工作正确答案:B10.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是()。

A.《时报发刊例》B.《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学》正确答案:D11.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

A.古代报刊时期B.近代报刊时期C.现代报刊时期D.当代报刊时期。

[南开大学]21秋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大学]21秋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大学]21秋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什么不符?()
【A.】受众需求
【B.】广告主需求
【C.】媒体需求
【D.】客观事实
[参考.选择]:D
2.()就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较重要的放在第二段,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一段
【A.】倒金字塔结构
【B.】横向结构
【C.】纵向结构
【D.】聚焦
[参考.选择]:A
3.好的新闻标题需要反复琢磨,下列哪个标题最好?
【A.】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B.】截断云雨锁大江
【C.】搬来石壁锁大江
【D.】衔来石壁锁大江
[参考.选择]:D
4.新闻的招牌广告是()
【A.】消息头
【B.】导语
【C.】主体
【D.】背景资料
[参考.选择]:B
5.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通讯的选材范围?
【A.】虚拟材料
【B.】细节材料
【C.】骨干事例
【D.】一般叙述性材料
[参考.选择]:A
6.单一式结构的新闻标题有何特点?()
【A.】只有一行
【B.】只有主题,没有辅题
【C.】可以有引题,不可有副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英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交际能力 B.词汇丰富 C.深入采访 D.浮光掠影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 B.广播记者 C.文字记者 D.摄影记者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C.《文汇报》 D.重庆《新华日报》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 B.深度报道 C.调查报道 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预知性新闻 D.目击式新闻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A.内参 B.素材 C.文献 D.简报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 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 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采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 B.易地式采访C.暗访 D.巡回式采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 B.新闻创造力 C.新闻发现力 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 B.发散思维 C.侧向思维 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之外,还有A.敏感性差 B.材料性差 C.显示性差 D.可靠性差13.记者采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采访形式是A.现场采访 B.人物访问 C.个别访问 D.即时采访14.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 B.引导式问题 C.开放式问题 D.闭合式问题15.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采访 B.蹲点采访 C.交叉采访 D.易地采访16.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 B.新闻准备 C.新闻策划 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 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 D.新闻内容描绘美18.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 B.新闻性 C.借鉴性 D.专业性19.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 B.设问 C.夸张 D.对比20.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是A.有很强的指令性 B.有较强的实用性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 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 B. 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 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 B.来信C.报告文学 D.工作研究23.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 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 D.新闻宣传者24.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 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 D.推送时间的选择第三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新闻学与传播实务考核试卷

新闻学与传播实务考核试卷
19.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
A.培养新闻人才
B.传播新闻知识
C.提高新闻道德
D.赚取经济效益
20.以下哪个不是新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理论研究
B.实证研究
C.比较研究
D.艺术研究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以下哪些是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
A.采集
B.编辑
C.发布
D.反馈
5.新媒体时代,传播者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A.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
B.从专业传播到全民传播
C.从控制信息到分享信息
D.从重视内容到重视技术
6.影响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
A.媒介的权威性
B.信息的显著性
C.公众的关注度
1.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哪些?()
A.准确性
B.时效性
C.重要性
D.娱乐性
2.下列哪些属于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A.熟悉采访对象背景
B.准备采访设备
C.预习相关资料
D.确定采访地点
3.新闻编辑在处理新闻时,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新闻价值的判断
B.新闻内容的核实
C.新闻结构的编排
D.广告内容的插入
A.报纸
B.电视
C.网络
D.文学
6.在新闻写作中,以下哪个原则是最重要的?()
A.生动形象
B.简洁明了
C.语言优美
D.结构严谨
7.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功能?()
A.记录现场
B.美化画面
C.说明事实
D.增强感染力

新闻采访学 试卷+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学 试卷+参考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05级新闻传播学类《新闻采访学》卷〈B〉命题老师:夏琼打印份数:15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记者新闻敏感采访准备正问法采访主题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什么是新闻线索?记者应怎样获取新闻线索?2、简述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作用。

3、记者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采访策划有何特点与作用?5、简述新闻观察的作用与方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根据你对目前新闻宣传报道政策的把握以及你对省级党报编辑方针的了解,你作为《湖北日报》的记者,试判断下列新闻线索采访后能否使用?并说明为什么?a)近日,全国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长江大学召开。

b)昨天,2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登山时失踪,这两名留学生都是湖北天门市人。

c)近日酷暑高温,某太阳伞生产企业,拟向马路上值班民警送去了一批该厂新产品,该企业经理向报社送来邀请信,邀请记者随行采访。

d)武汉市政府组团去香港招商引资,在港府协助下举办了大型的港台商人见面会。

e)湖北省枣阳市近日出台一项地方法规-----《枣阳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四、分析题(15分)联系本学期采访实训的体会谈谈怎样做重大题材的采访策划工作。

五、操作题(25分)近日世界杯足球赛已进入四分之一决赛阶段,市民们看球赛的热情不断高涨,大街小巷的人们每天都在谈足球,你作为《长江日报》体育版记者,就市民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个话题,策划做一个专版,请你制作一份详细的采访大纲。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05级新闻传播学类《新闻采访学》卷〈B〉标准答案命题老师:夏琼打印份数:150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讲,记者泛指一切新闻从业人员,包括新闻单位的社长(台长)、总编、编委、主笔、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等。

从狭义上讲,记者特指从事新闻采写活动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敏感:也有人称之为“新闻眼”或“新闻鼻”,它是成熟记者所特有的职业性敏感,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

《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

沱江之水为何突然变清?新华社成都5月15日电(记者孙闻)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15日在四川内江市资中县沱江边看到,这里的江水清澈见底。

而住在江边的一些群众告诉记者:沱江水是这两天突然变清的。

2020-2021《新闻采访》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记者在江边看到,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太太正在江水里洗衣服,不远处两位老汉正在垂钓。

资中县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从江中取水,现场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显示,江水中除氨氮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而据内江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沱江内江市流域水质有7个月处于四类或四类以下水平。

适用专业:闭卷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问答题(本题15分)对下面4条新闻事实(a、b、c、d)完成3个小题。

1、分别列出下列每条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新闻价值。

2、请将下列新闻事件按照新闻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

3、如果只能在以下新闻中选出两条刊登在当地新闻网上,请给出你自己的选择,并说明原因。

那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江里还没什么水,江心里的鹅卵石都露出来了,甚至有人从沱江大桥下的河床上步行过江。

“还没到丰水期,最近也没下雨,天晓得哪里来了这么多清水。

”老太太说,“上一次在沱江里洗衣服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a)在穿越市中心的洲际公路上,20分钟内发生了3起车祸,3人重伤,无人死亡,交通堵塞近2小时。

江边垂钓的一位老汉说:“这两天江里的鱼也突然多了起来,前些天江里还没什么水,这些鱼肯定是上游冲下来的。

”这位老汉身后不远,就是资中县一处生活污水排放口。

记者看到,灰黑色的污水夹杂着粪便,毫无遮拦地流入沱江。

对岸江边上有两个巨大的垃圾堆。

垂钓的老汉告诉记者,丰水期一到,这些垃圾就会被冲进沱江,流向下游。

b)外洲的公司收购了本市最大的食品加工厂,该厂是本市员工最多的工厂。

c)本市警方从“红狗酒吧”主人那里没收了300克摇头丸。

d)第一城市银行向本市一所大学捐赠了10万元。

Ⅲ.模拟试卷及答案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Ⅲ.模拟试卷及答案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Ⅲ.模拟试卷及答案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新闻史论模拟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在其他位置上无效新闻学概论部分(三个大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20世纪初,中国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的作者是()A、范长江B、戈公振C、邵飘萍D、徐宝璜2、新闻传播源于人们的()A、新闻欲B、好奇心C、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D、求知欲3、新闻的实质是()A、事实B、报道C、信息D、事实的变动4、人们对明星生活的关注主要体现了新闻价值的()A、重要性B、接近性C、显著性C、时新性5、报纸最早出现的形式是()A、手抄新闻B、印刷新闻纸C、印刷书D、电子新闻6、商业化经营获得成功的第一家大众化报纸是()A、《纽约太阳报》B、《泰晤士报》C、《每日新闻》D、《法国时报7、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是()A、沟通情况,提供信息B、进行宣传整合社会C、传播知识,提供娱乐D、作为企业,赢得利润8、BBC是属于哪种性质的媒介?()A、国营媒介B、公营媒介C、私营媒介D、国有民营媒介9、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闻媒介的管理采取的是()A、制度控制B、行政控制C、新闻控制D、法律控制10、明确正式提出党报党性原则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梁启超11、下列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中,属于非故意失实的是()A、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而歪曲事实B、由于粗心大意写错了新闻中的数字C、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回避部分事实D、报道某先进人物时编造感人事迹1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运行机制发生变革,新闻机构实行()A、机关化管理B、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C、商业化管理D、自由化管理13、关于新闻指导性的观点正确的是()A、寓指导性于知识、趣味之中B、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C、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D、寓指导性于信息传播之中14、为保障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执行,世界各国建立了新闻评议会,其中世界上最早、影响最大的的组织是()A、美国报业协会B、英国的报业总评议会C、意大利新闻荣誉法庭D、韩国报业伦理委员会1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新闻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的?()A、引进信息概念B、新闻媒介企业化管理C、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D、报业集团化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通讯员在内的新闻采访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也是一种专门性的(或称记者职业性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者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获取新闻线索是确定采访选题的先决条件。

采访策划: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侧问法:也叫迂回法,指记者不便从正面提出问题,而是从侧面入手,或者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客无关的问题,以引发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

观察法:所谓观察是指“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完成一定任务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则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

记者:记者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

是一种责任重、影响大的非常特殊的社会角色。

新闻敏感:称“新闻眼”或“新闻鼻”,它是成熟记者所特有的职业性敏感。

它能使记者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透过重重迷雾一下子“看到”、“嗅到”哪里有新闻发生,或者哪里会有新闻发生,从而迅速地去捕捉。

具体地说,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采访选题: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到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

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正问法:正问法是从正面提问,记者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社会的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是记者?记者应具备怎样的职业修养?
答题要点:1.记者是指从事新闻采写的专业人员,也叫外勤记者。

职业修养:a.“识”(就是眼力,就是远见卓识,识的修养就是要求记者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b.“学”(就是
学问,就是知识渊博,也可以叫做学力)c.“才”(就是才能,就是精通业务,才的修养要求记者要精通新闻业务,能熟练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闻采写的规律)
2、采访前为什么要准备?应如何准备?
答题要点:1.有助于记者明确采访目的和重点;有助于缩短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采访。

2.应做如下准备:a.学习相关政策,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b.分析已有报道资料,制订可行的采访计划;
c.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3、提问的方式与方法有哪些?
答题要点:1.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开放式与闭合式。

2.提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a.正问法;b.迂回法;c.激将法;d.设问法。

4、明确采访任务后怎样确定采访主题?
答题要点:采访选题确定的原则主要有三点:1.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辨证统一;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辨证统一;3.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辨证统一
5、简述观察在采访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观察的作用有四点:1.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与细节材料;2.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材料;3.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了解;4.在特殊情况下观察是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器。

6、怎样选好访问对象?
理想的访问对象:有“情况”的对象;有“特点”的对象;“整体”上合乎要求的对象
7、影响记者访问的心理消极因素有哪些?
1.动机的不稳定性。

2.情绪的两极性。

3.感知上的错觉。

4.首因效应。

5.光圈效果。

6.性格的内向型。

8、人物观察与现场观察各有什么要求?
人物观察: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现场观察:对事物现场的基本情况(即与所采访的新闻有关的基本事物)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等要观察清楚。

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要注意学会“透视”。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9、什么是新闻线索?记者应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含义:关于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可能具有报道价值的简明信息。

如何获取: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

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

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

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从各种广告以及气象预报中来。

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10、简述采访前准备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有助于记者缩短和被访问者的距离。

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要进一步学习同本次采访相关的政策。

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

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要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11、记者提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问得自然、合适、关键、策略、简明
12、采访策划有何特点与作用?
特点:采访策划的对象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

采访策划的目的是要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采访策划的内容安排上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采访策划的行为带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作用: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多出新闻精品。

有利于新闻传媒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13、简述新闻观察的作用与方法。

作用: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新闻观察可以成为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
器。

方法:要自觉养成对客观世界的强烈“关注力”。

要积极训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专注力”。

要刻苦磨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深沉的“思考力”。

三、判断题
根据你对目前新闻宣传报道政策的把握以及你对省级党报编辑方针的了解,你作为《湖北日报》的记者,试判断下列新闻线索采访后能否使用?并说明为什么?
a) 近日,全国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

不能报道。

不具备省级党报的宣传价值
b) 昨天,2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登山时意外失踪,日本警方正在进行搜索和寻找。

不能报道。

不符合省级党报的报道范畴
c) 近日酷暑高温,某冷饮厂向马路上值班民警送去了一批该厂新产品,并邀请记者随
行采访。

不能报道。

涉嫌给厂家做广告。

d) 湖北省政府组团去香港招商引资,在港府协助下举办了大型的港台商人见面会。

可以报道。

政府经济活动是省级党报目前的报道重点与热点。

e) 武汉市近日出台一项地方法规-----《武汉市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可以报道。

法律法规建设是目前的宣传重点。

四、分析题(15分)
联系本学期采访实训的体会谈谈如何做好人物专访。

答题要点:1.做好人物专访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2.结合本学期的采访实训内容谈自身感受与体会,
3.有观点、有见解、内容新颖、结构完整、表达流畅。

五、操作题(25分)
近日世界杯足球赛已进入四分之一决赛阶段,市民们看球赛的热情不断高涨,大街小巷的人们每天都在谈足球,你作为《楚天都市报》体育版记者,就市民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个话题,策划做一个专版,请你制作一份详细的采访大纲。

答题要点: 1、能基本按照采访大纲格式要求写;
2、问题设计合理,有针对性;
3、采访角度新颖,设计构思巧妙;
4、采访大纲能很好为主题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