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心理分析—人的内容分析

合集下载

二年级女生自画像幼儿心理分析

二年级女生自画像幼儿心理分析

二年级女生自画像幼儿心理分析在心理学课程中,专门有一门儿童绘画心理学,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儿童绘画的认知缺陷观为代表,将儿童画视为儿童不成熟的世界概念的展现,认为儿童画是一种图形表达,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儿童心理的“输出资料”。

另一个方向则强调儿童绘画的投射意义,认为儿童画是儿童情绪的镜子。

不管哪个方向,都认为绘画反映了儿童的情感,从儿童画中可以看出一些儿童的自我特征,不过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单纯从画就做出判断,要结合实际情况。

投射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是指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反应到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也许你并无法言说,但通过绘画等方式就不自觉表露出来。

比如这幅儿童自画像,画的自己张牙舞爪,可能代表了儿童内心比较脆弱,想用可怕的外表来保护自己。

有趣的是,有学者认为一见钟情其实也是投射,在未了解对方的时候就爱上对方,其实更多的是将我们内心的幻想和需要加诸于对方身上,很大程度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在研究儿童的绘画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些问题儿童绘画中的共同特点,并将其进行了总结。

比如自闭症的儿童,他们的绘画往往刻板重复,色彩浓烈,有些孩子的画有很高的艺术性,就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颜色是常人无法轻易使用的。

比如我们之前在公众号介绍过的自闭症女孩Iris的画:儿童从学步期开始就会涂鸦,但这种涂鸦行为缺乏视觉指引(成人的写字、作画都是以视觉为指引的),很大程度上是由胳膊、手腕和手的机械结构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涂鸦无关紧要,实际上涂鸦令孩子感到骄傲,他们为自己能够留下行动痕迹而高兴,所以学步儿都热衷于在各处留下涂鸦。

同时涂鸦也为后续的表征化打下基础。

以前我们也说过,涂鸦还对后期的学习写字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涂鸦并非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在儿童涂鸦的时候询问他们的想法,像我家的番茄妹妹以前涂鸦的时候,通常都会给自己的画安上自己的意义。

专业知识 自画像心理分析

专业知识 自画像心理分析

自画像心理分析篇一: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

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我的自画像摘抄

我的自画像摘抄

我的自画像摘抄摘要:一、引言二、外貌特征1.身材2.面部特征三、性格特点1.乐观积极2.责任心强3.善于沟通四、兴趣爱好1.阅读2.旅行3.运动五、成长经历1.学业2.工作3.社会经历六、展望未来1.职业规划2.生活目标3.个人成长正文:一、引言大家好,这里是一篇关于我的自画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展示我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成长经历等方面的特点。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更好地了解我。

二、外貌特征1.身材我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体重适中,身材匀称。

平时比较注重锻炼和保持,所以看起来比较健康。

2.面部特征我的面部特征比较端正,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和微笑的嘴巴。

朋友们都说我的笑容很阳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性格特点1.乐观积极我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性格使我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2.责任心强我认为责任心是很重要的品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完成任务,并对结果负责。

这使得我在团队中得到了很高的信任。

3.善于沟通我擅长与人沟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这使得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从而赢得了许多朋友。

四、兴趣爱好1.阅读阅读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我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尤其是文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著作。

通过阅读,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2.旅行旅行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我喜欢探索不同的地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各种美食和文化。

旅行让我学会了独立和适应能力。

3.运动运动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打篮球等。

运动让我保持了健康的身体,也锻炼了我的毅力。

五、成长经历1.学业我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大学时期,我专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

2.工作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在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人类画像分析报告范文

人类画像分析报告范文

人类画像分析报告范文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对人类画像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对这幅画像的观察和解释:这幅人类画像描绘了一个年轻女性。

她的脸部特征显示出她年轻且健康。

她有一头黑色的长发,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副挺直的鼻子。

她的嘴唇微微上扬,似乎表达出轻松和愉悦的情绪。

从她的面部表情和姿态来看,她似乎是在微笑。

她的眼睛明亮而灵动,透露出一种友善和温和的氛围。

她的头部微微向一侧倾斜,或许正在聆听别人的话语或者是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的服装看起来简单而时尚。

她穿着一件淡色连衣裙,上面有些许花纹装饰。

这种衣物在她的肤色下显得特别鲜明,并强调出她的身材线条。

她没有佩戴任何饰品,给人一种简洁和自然的感觉。

在画中的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元素,暗示着她可能处于一个室内环境中。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推测她是在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可能是家中或者是一个友好的社交场合。

通过对画中细节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这个女性的推测。

首先,她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显示出她的情绪平和且积极向上。

她的姿态和服装也给人一种自信和优雅的感觉。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她是一个热情友好、善于沟通和有自信的人。

然而,由于这是一个画像,我们不能准确得出她的性格特点或者生活背景。

这只是一个瞬间抓拍的形象,不能完全代表她的全部。

因此,我们对她的评价仅仅是基于这幅画像所透露出的片段信息。

总的来说,这幅人类画像通过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形象。

通过观察她的面部特征、姿态和服装,我们可以初步推测出她的个性特点。

然而,这仅仅是从视觉上对她的影像进行的猜测,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交流来完整地了解她的真实意义。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4.自画像》教案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4.自画像》教案

教案: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4. 自画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自我观察和分析3. 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绘画工具、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著名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

2. 自我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和表情,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PPT和示范,向学生讲解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绘画实践:让学生根据自我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自画像的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我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画像2. 内容: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自我观察和分析、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绘画实践和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进行自画像的绘画实践。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创新。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自画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积极向上的自画像分析

积极向上的自画像分析

积极向上的自画像分析
画是当下的一种心理投射效应,代表着当时作画时的心情及最近的生活状态。

当然也会在画中流露出成长的印记。

自信开朗、做事果断。

这位小朋友的画中透露着细致,自信开朗的性格,目前正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与成长中,用笔有力而且线条基本都是一划到底,也表明着做事果断,明确,并能适度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画面整体大小来看,人物形象表达完整,可能表明对自身有比较完整的认识,能很好地整合自己并适应周围的环境,遇到问题会先靠自己来动手解决,而不是马上依赖别人。

好胜心强、肩负重任。

这幅画的作者自我评价较高,性格外向,有情绪化,躁动,甚至有攻击性。

嘴巴大张并画出了多颗牙齿,对嘴巴的强调说明平时就有非常强的表达欲,只是还不会很恰当地去表达一件事。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有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来讲,房子反映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他们与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对于结了婚的成年人而言,房子绘画则可能反映与配偶的关系。
在动态的图中,作画的先后顺序有不同的意义,最先画的部分对作者是最要的。
先画树
表明对作者而言,生命能量和成长最重要,作画者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那些在脑子里盘旋着“生还是死”问题的人,往往会先画树。
窗内完全拉上窗帘或者有百叶窗:反映个体退缩,对人际交往抵抗。
窗内的窗帘全部打开或开了一部分:个体倾向于控制与环境的关系,通常这种个体有一定的焦虑,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老练。
窗户的线条加粗:个体常常在口头表达上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出现在“肛欲期”过渡不良的个体中。
窗户在不同的墙上:反映个体在进行建构或组织时有困难,在早期的精神分裂症中常见。
强调鼻子
有主见;有攻击性倾向;有性方面的障碍。
大鼻子
有领导能力,独善其身。
小鼻子
协调性不强。
长鼻子
注重理论,缺乏执行力。
短鼻子
直觉强,易冲动。
鼻孔大
性格明朗开放,心胸宽广,粗枝大叶,精力充沛。
鼻孔小
气量小,懦弱多疑,比较吝啬、节俭,说话唠叨,处事狡猾。
嘴巴
强调嘴巴
强调说话和吃,追求感官享受,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嘴巴涂成红色强调女性特征。
种类
自由绘画
规定内容的绘画
完形绘画
01
画 人
02
自画像
03
对自我的评价及认同

家庭动力图
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情况 情感依赖情况
学生在学校中人际关系及情绪情感
学校动力图
画 树
人的成长历程和感受

房、树、人
人格整合程度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三)提问——关于房子
• 1、这间房子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 • 2、这房间附近,有别的人家吗? • 3、你绘画时,想的是谁的家? • 4、这是你从远处看到的房子呢,还是近处呢? • 5、住在这房子里的主人是怎么样的人? • 6、家庭气氛是温暖,还是冰冷? • 7、看见这房子、使你想起什么?想起谁? • 8、你想住在这样的家里吗? • 9、(特殊的房子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房子? • 10、(不可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 11、这张画上还想涂些什么? • 12、你是否成功地按自己的设想画?什么部分难画?画得好
➢(一)根据民族习惯、生活背景等来解释
➢(二)就来访者图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不乱 猜测
➢(三)多询问来访者
➢(四)必要时辅助其他投射测验的结果
(一)提问——关于树
• 1、这是什么树(常绿树、落叶树)? • 2、这是种在什么地方的树? • 3、是孤零零一棵呢?还是森林中的一棵? • 4、这画上的天气如何? • 5、这棵树的树龄有多少? • 6、这是活树,还是枯树?(何时,如何变成枯树的?) • 7、是棵坚强挺拔的树?还是弱小的树? • 8、(伤痕)这是什么?怎么会有的? • 9、(特殊的树)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树并画成的? • 10、(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 11、还想添点什么? • 12、画得成功吗?什么部分难画?画得不好?
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
型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整理ppt
8
六、适 用 范 围
1、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用于个体测 验。
2、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
3、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 面的信息。
4、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 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画像心理分析—人的内容分析
自画像心理分析—人的内容分析;各式绘画技巧;绘画艺术评定都评什么;图画心理学中的笔迹分析知识;儿童绘画发展与诊断;解释绘画作品的基本原则;流行漫画的心理治疗
意义;在画中读生命—“浅谈艺术治疗”。

(1) 性别:一般先画同性再画异性,先画异性者提示有性别认同的问题
(2) 人物大小:巨大表明自我膨胀,自制力低;很小,表明没有安全感,退缩,沮丧。

(3) 漫画人与抽象人:防御或拒绝态度,隐藏自己,不愿表露真实自我
(4) 性别判断的表现:如果画出与自己性别相反者表明性别自我认同还没发展好。

(5) 主题
(6) 头——智慧之源。

是产生行动、控制行动自我存在之器官、是幻想及对人及关系的象征。

大头表示对自己的智慧评价高;小头或占的比例小是缺乏感或无力感、自卑、人际或性方面有问题。

(7) 五官——漏掉五官是逃避人际关系;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五官模糊是退缩,在人际关系上畏缩和自我防卫;过分强调五官是用攻击性、交往中的唯恐天下不乱,我独尊来弥补自己的匮乏感和软弱。

(8) 眼、睫毛——眼为心灵之窗、是与外界接触的最重要的器官。

大眼强调用眼睛来观察世界;也有可能是妄想
(9) 眉毛——整齐有力的眉:洗练、潇洒;画出眉毛表示能比较好的照顾他人
(10)鼻——与自我意识有关,有主见;大鼻子是性感强的表现
(11)嘴——嘴是说话和吃的功能。

强调嘴可能有强烈的表达欲或想表达自己但表达不好。

没有嘴是不愿与别人沟通;可能表示情绪低落。

(12)齿——有攻击性,幼稚化表现
(13)头发——过浓密表明烦恼多;过稀疏或没有头发,表明体力不好或对身体的不认同
(14)耳—对耳的强调是对批评很敏感;没画耳朵是很少倾听别人的意见
(15)下巴—下巴强调:支配欲强,追求社会地位,攻击倾向
(16)颈部(脖子)——异常颈:不能理智的控制感情、冲动,分裂及冲突多
(17)臂——臂较腕粗: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
(18)手——最后画手:避免与外界事物或人物的密切接触、隐蔽自我无力;没有手表明缺乏行动力;模糊的手表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自信;非常大的手表示攻击性;涂黑的手表示焦虑和罪恶感;手握成拳表示攻击性和叛逆性;断手表示焦虑和无力胜任感。

(19)指——花形指:未成熟性,手笨拙;爪子似的,尖尖的手指,表明幼稚性,攻击性倾向。

(20)腿与脚——与人格安定及性的态度有关;没有脚表明不稳定,或缺乏准确的定位,或是有退缩的倾向。

(21)躯干:圆圆的表示性格上的被动,缺乏主动性,可能性幼稚或退化;棱角分明表明个性中的倔强;小得不成比例的表示自卑,或者压抑自己的欲求。

(22)肩:方正的肩表明攻击性,敌意;小小的肩膀表明自卑感或无力承受压力;女性画出宽肩或方肩表示必须肩负重任,好强,好胜
(23)衣服:裸体“违反社会规范,反抗性,现实理解差。

有口袋者显示心理方面的未成熟性,依赖性强,总感到物质上的不能满足和爱情方面的欲求不满;对领带的描绘是男性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心,显得矫揉造作,对性意向作出强烈的表达,有时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帽子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也是对外界敏感、多疑,由此影响社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