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史讲义.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警察与警察法

第一章  警察与警察法

法律解释
作为警察法渊源的法律解释,一般仅指国 家机关的规范性的解释。这种规范性解释包括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解释、国家司法机关的解 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解释、地方国家权力 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解释。
条约和协定
近年来,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加强,我国 加入或签订了很多有关警察的条约和协定。如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章程与规则》、《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引渡条约》、《中 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引渡条约》、《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引渡条约》等等。这 些都是我国警察法的法源。
第二节
警察法
一、警察法的含义
警察法是关于警察 活动的法律规范,它是 调整警察权的行使或警 察职能的实现过程中的 各种社会关系的警察法 律规范的总和。
调整对象
警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法律关
系。 警察机关与其内部组成部分及警察人员 之间的法律关系。 警察机关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 的法律关系。
课后作业
1、查阅历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优秀人民警察,谈 谈自己的感受。 2、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法条,分析哪些是 警察的消极行政作用的体现,哪些是警察的积极 行政作用的体现,哪些是警察的协助诸般行政作 用的体现。
两百多年前的逮捕证
警察的历史源远流长。警察(police) 一词最早源出于古希腊,表示“秩序”、 “社会和平”的意思。
警察邮票 1891年萨尔瓦多邮资片 自由和平女神
(二)近代警察的发展
1800年拿破仑执政时期,在巴黎创建了巴黎警察
厅,这是近代第一个专设的警察机构。 1829年,英国建立伦敦警察系统,这是现代专制 警察制度的开端。 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创办湖南保卫局, 被认为是我国警察制度的萌芽。 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巡警部,这是旧中国 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912年,清政府将巡警改称为警察。

中国警察历史沿革(2)

中国警察历史沿革(2)

中国警察历‎史沿革一、中国古代的‎司法部门警察及其职‎务最早可追‎朔到距今2‎500年前‎的西周时期‎。

当时就曾出‎现过具有类‎似现代警察‎性质的职业‎。

朝廷分别设‎置了司民(主管人口户‎籍)、司稽(主管防盗)和司寇(主管监狱、刑罚及监察‎事务)等职,行使治安管‎理职能。

但严格说来‎,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地方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

二、近代中国警‎察的前身中国,最早的现代‎警察制度的‎引进,首推清末的‎改良派湖南‎巡抚陈宝箴‎、黄遵宪等人‎参照西方及‎日本的警察‎机关,在湖南建立‎的“保卫局”,这是中国现‎代警察的雏‎形,并第一个提‎出了警政理‎论——“警视之职,以备不虞,以检非为。

总局以外,分区置署。

大凡户数二‎万以上。

设一分署。

六十户巡以‎一人。

司者持棒巡‎行,计科受代。

皆有手札,录报于局长‎。

余考其职,盖兼周官司‎救、司市、司暴……修闾氏数官‎之职。

后世惟北魏‎时设候官,名曰白鹭,略类此官。

西法之至善‎者也。

”三、民国时期的‎警察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在这段时间‎,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得到‎了发展,不但进一步‎完备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警察网,使之更加趋‎于严密,而且逐步完‎善了警察的‎内部管理体‎制,还不断健全‎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

但国民党统‎治时期,警察制度的‎建设是畸形‎的。

全国警察总‎署是一个庞‎大的警察机‎构,但没有文化‎宣传机构,仅设了对内‎的教育部门‎,而且片面地‎发展和强化‎警察执行社‎会镇压的职‎能。

四、抗战时期解‎放区的警察‎1937年‎初,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进驻‎延安。

当时,敌特活动十‎分猖獗,土匪地痞也‎经常出没。

为保证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的安‎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1937年‎,我党在延安‎正式成立公‎安局,称为延安市‎公安局。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察机构
统一全国警察机构
南京政府时期
中央特科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 1927.12 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保卫组织,
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不是国家是保卫组织。
国家政治保卫局 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 1931.11 江 西 是“国家”的机关,不同于
保卫机关
赣 南 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的机关
苏区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人民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1938.5 延安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
4
行管理;②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③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④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 安全和道路畅通。
(5)外事警察 含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 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 管理的前提:进出我国(边)境。管理的对象:①外国人;②无国籍人;③我国公民。 主要职责:①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人 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②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处理;③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④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 财产安全。 (6)巡逻警察 含义: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 主要职责:①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②预防和 制止犯罪行为;③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④维护交通秩序;⑤接受公民报警;⑥劝解、制止 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⑦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 (7)督察警察 含义: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主要职责是监督。监督的具体事项是:①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 况;②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③治安突发事 件处置的情况;④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⑤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⑥使用武器、警械以 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⑦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⑧文明执勤、 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⑨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⑩履行职责、行使职 权和遵守纪律及其他情况。 (8)边防警察 含义: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②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 警卫;③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④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 (9)消防警察 含义: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②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③对企业专职消防 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④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能和公安机关的任务的关系:性质和职能决定任务,任务体现性 质和职能。 一、公安机关的总任务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ppt课件

PPT课件
25
民国冬装警察
PPT课件
26
民 国 警 察 分 局 局 长
PPT课件
27
女警在检查行人物品
PPT课件
28
女警在训练
PPT课件
29
当时的消防车
PPT课件
30
民 国 警 扣
民 国 警 察 帽 子
PPT课件
31
清末民国警察帽徽演变
PPT课件
32
• 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的警察,实际上是 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迫害进步人士,消除异己的一种合法化了 的工具。但从它的出现及其职业本身的意 义上来说,这是社会及其分工在进步和细 化了的表现,应该被予以肯定。
PPT课件
17
宣统年间,高等巡警学堂在各省省会 设立,这是其中一省的学堂
PPT课件
18
•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保留并加以完善了由袁世 凯在清末建立的现代警察制度,且借鉴和参考了 欧洲,特别是德国警察机构的运行模式,使警察 的职能、机构和警种更加趋于完善。
• 1914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创建了最早的武装警察 队伍——“保安警察大队”。它的成立名义上是 保安警察,实际却是北洋政府的内务部队性质的 武装,类似于今天的“武警”。
PPT课件
3
• 租界警察:巡捕房欧洲籍巡警 巡捕房中国籍巡警 巡捕房印度籍巡警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英国巡警
PPT课件
7
上海租界内的中国巡警仍然留着长辫子
PPT课件
8
两星期的训练-上海市警察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上海警察

中国警察的发展简史

中国警察的发展简史

中国警察的发展简史“警察”的称呼由来“警察”这个名词在历史上不是我国固有的。

警察(police)一词最早源出于古希腊,表示“秩序”、“社会和平”的意思。

而中国开始使用“警察”之名则始于清末。

意大利当代汉学家马西尼(Federico Masini)在《现代汉语语汇的形成》一书里,做过详细的考辨。

他指出,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清廷的总理衙门指示翰林院及六部,拟定了一份派遣高级官员前往外国访问考察的名单,要求他们撰写考察报告,俾作为改革的基础。

这一波大臣出洋考察以傅云龙为始,他去了日本、美国、秘鲁和巴西等四国,计为时两年。

傅云龙归来后写了许多考察记,在日本部分即有《游历日本图经》和《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两册,书中将日本以汉字书写的“警察”带了回来。

接着,中国第一代日本专家黄遵宪又在所著的《日本国志》里简介了日本的警察制度。

“警察”这个现代名词开始出现。

但中国正式的设置警察却比他们的著作晚了几年。

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联军除军事占领外,为维持治安而设了有警察之实的“安民公所”。

八国联军后的第二年,北京模仿联军之制而设“善后协巡营”,后来改名巡警总厅。

而于此同时,则是袁世凯也在河北的保定设“巡警分局”,置巡警这种职称,警察制度正式登场,取代了以前的保甲团练及捕快。

因此,现代的警察之称源于日本.在语言的形成上,这称之为回归借词,它的意思是,警察乃是汉字中原有的词汇,但汉字的这种用法早已被人遗忘,最后是兜了一大圈,再从日本那里重新找回。

在当代汉语中,这种“回归借词”举之不尽,通俗的“写真”、“人气”、“一级棒”,严肃的如“自由”、“进步”等均属之。

中国古代的司法部门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地方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

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西周时期,就有了明确的从事司法审判的司寇,在此之前的夏商时期只是有了监狱这种司法执行机关。

第二章 警察产生与公安机关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 警察产生与公安机关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警察的产生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与产生条件(一)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1.警察自然起源观。

警察与人类同生共存,是自然现象。

2.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

警察与国家同生共存, 是社会现象。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警察是国家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警察与国家一样古老;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一)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

2.阶级条件:冲突对立阶级间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

3.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对付犯罪的客观需要。

4.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和完善。

警察现象的产生与国家现象的产生有同样的历史条件。

二、警察的历史阶段与制度体系(一)警察的历史阶段1. 警察的萌芽时期:伴随国家形成发展的漫长过程。

2. 古代警察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家警察现象。

其特点是:(1)警察行为尚未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2)警察行为在法律上极不严格;(3)私刑普遍存在。

3. 近代警察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的国家警察行政制度。

1829年英国人罗伯特·比尔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是其最早的代表。

近代警察行政制度的出现,有其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的原因,其特点是:(1)警察行政职能独立化。

(2)警察组织专门系统化(3)强调法治。

(4)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和专用警械装备。

4. 中国警察行政制度:中国警察现象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警察行政制度始建于清朝末年。

1905年在北京建立的巡警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中央警察机关。

5.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警察机关:(1)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建立的治安委员会,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警察机关。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全俄肃清反革命与投机非常委员会(简称肃反委员会或“契卡”),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警察机关。

(3)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民警察机关建立的规律: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彻底砸烂一切剥削阶级的旧的警察机器,建立起真正属于人民的警察机关。

第三章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章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1801年法国又在全国各市、县建立起专门警察 机关,由政府的内务部统一领导,形成全国统一 的警察体系。
(2)英: 1829年,英国国会
通过了内政大臣罗伯特· 比尔提出的关于创建新 警察制度的提案,《大 伦敦警察法》,组建了 伦敦警察系统,开创了 现代警察历史的新纪元。
(3)美:
美国在1776年独立,地方治安仍保持 着居民分区守望制,在地方官领导下负 责维持治安。
第三节 中国公安机关的形成与发展
一.公安机关的形成
1 9 2 1年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 法租界召开 。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 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 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 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 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20世纪初,美国国际警长协会主席理查 德·西尔威斯特和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警 察局局长奥古斯特·沃尔默提倡并领导了美 国警察专业化运动。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 摆脱地方某些政治集团对警察的控制和干 预,促使警察成为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 专业化文职队伍。
(四)欧美国家率先发起警察现代化建设
(五)广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
第二节 警察的发展
古代警察 近代警察 现代警察
一、古代警察 古代警察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
警察职能的机构、力量及行为。 【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警察制度是一
种带有军事色彩的警察。
【地方行政官兼理司法、治安和税务。---司 法警务
【古英国采取地方官分派居民轮流义务值夜 守望,注意消防和治安。----自治色彩
1.近代警察组织开始有了自己的章程和制度。 警察权力源于法律,并向法律负责。

警察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讲义+题)

警察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讲义+题)

㊣监狱警察考试全套资料监狱专业基础知识(最新版)导论本章内容主要讲的是监狱的起源、监狱的历史类型以及新中国监狱的历史发展。

须重点掌握的考点有:1.监狱的起源(1)监狱的产生条件和产生时间。

明确监狱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监狱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监狱的演变过程。

着重记忆近、现代监狱理论和监狱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及其间出现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2.监狱的历史类型(1)监狱历史类型的概念。

记住其表述即可。

(2)监狱的几种历史类型以及各种历史类型监狱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其中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监狱的基本特征要对比记忆,明确其区别与联系。

3.新中国监狱的历史发展应记住新中国监狱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并着重掌握各个阶段的概况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监狱的起源一、监狱的产生(一)监狱的产生条件监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会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从人类阶级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监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而监狱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

同时,由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监狱现象又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情,都会产生不同的监狱理论和监狱制度。

(二)监狱的产生时间及过程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必须以共同劳动的形式才能维持生存,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公有制。

当时,没有阶级,没有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没有犯罪,也没有监狱。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产品出现了剩余,这些剩余的劳动产品逐渐成为氏族首领使用权力占有的私有财产。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劳动组织单位,生产资料由原始社会公有制逐渐转变为家庭所有制,劳动产品成为家庭的私有财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到1845年,参照伦敦大都市警察局模式成 立的美国第一个警察机关——800名专职警 察的纽约市警察局诞生。随后,芝加哥于 1851年、波士顿和费城于1854年、巴尔的 摩和纽瓦克于1857年都先后成立了新型的 警察机关。到1880年,美国所有城市都具 有了与纽约类似的警务体制。宾夕法尼亚 州于1905年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州警察机构。 很快,宾夕法尼亚州州警模式在其他各各 州推广开来。
警察史
警察的起源
•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 料归全体氏族成员所有,没有私有财产, 平均分配 产品,没有多余的产品可以被私 人占有或被盗窃,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 也就没有国家和警察。
警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在解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开始出现剩 余财物,这时便产生了私人占有、简单的 商品交换。由于私有财产出现, 原先的血 缘纽带和传统被打破了,从前的社会秩序逐 渐失去了作用,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国家 这个机关就产生了,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等机关也就随着国家一起产生了。
新中国警察发展史
•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时期,也设立了相 应的保卫制度。1927年秋天开始建立、逐 渐健全起来的。1928年11月14日,中共中 央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特科(按现在的 述语来讲是“内保”机构)。负责保卫党 的中央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 • 中央特科负责人——周恩来 • 中央特科情报科长 陈赓
警察的发展
• 整个警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古 代警察、近代警察和现代警察三种历史形 态。
古代警察
• 在西方的奴隶社会里,除古希腊有步行的和骑马 的弓箭手组成的真正的宪兵队外,古埃及的孟非 士与底比斯等古城有类似警察的保安队,在古罗 马,则有保护州长的警卫官,他们并负责逮捕人 犯,执行刑罚。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漫长的历史 时期里,仍是由地方行政官兼理司法、治安和税 务;有的采取地方官分派居民轮流义务值夜 守望, 注意消防和治安;还有的在居民中实行“联保联 坐”。英国从中世纪开始,就在居民中实行十人 为一组,十组为一个百人团的“联保联坐”制度; 在伦敦分二 十三个区,每区六人义务值夜守望。
近代警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法国在14世纪成立马巡队负责追捕逃兵、处理公 路上发生的一切犯罪行为。英国在16世纪已在郡 长下设保安官,指挥城镇居民的百人团,负责地 方治安。虽然这些措施使得治安管理职能逐渐专 门化,但还没有与军队、行政、司法完全分开。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17世纪的一些资 产阶级学者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天 赋人权”的口号和要求“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 以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反对封建主任意侵犯臣 民的权利,西欧各国才陆续制定了一些“警察条 例”和建立了“警察委员会”。
• 延安市警察队的警服从头到脚一身黑,帽子虽与 八路军的式样一致,可没有钉帽徽,领章是铝制 的,正面上的“边警”两个字,即“边区人民警 察”的简称,稍远一点就看不清楚……整体感觉 与国民党政府警察的警服差别不大。所以,队员 们刚上街时,老百姓竟把他们当成了国民党的“ 黑狗子”。从1938年至1947年,延安市警察队与 正规部队密切协作,共建钢铁长城,赢来了边区 人民长达10年的幸福安宁,保证了边区军民整风 学习及大生产运动的正常进行,并促成了工、农 、商、贸各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947 年春,胡宗南部队大举进犯延安,警察队整编到 战斗部队,投入到历史性大决战的战场之中。
• 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内务大臣罗伯特· 比 尔提出的警察法案,取消分区守望制,建 立专职警察。首先在首都伦敦建立警察厅, 下设十七个分局,由三千名专职警察日夜 轮流巡逻,维持治安。这是国际警学界公 认的近代警察建立的正式标志。1835年英 国议会又通过法案,要求其他城市也效法 伦敦建立专职警察,至1839年英国各郡才 普遍建立起专职警察。但在警察管理上, 除了伦敦警察厅直属内政部领导外,各郡 的警察机关归郡政府领导,受国家内务部 的监督,带有地方自治性质。
• 在我国,警察行为可追溯至夏商时期,距 今2500多年的 西周,就已有了类似现在治安管理的职能分工。当时国家 设有司民(户籍)、司稽(捕盗)、司寇(刑狱与纠察事 务)等机构。孔子就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鲁国 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司法部长。 像过警察的名人并不少:刘邦担任过泗水亭长——派 出所所长;刘备担任过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县尉,相当于县 公安局长;曹操,20岁任洛阳北都尉,相当于区公安分局 副局长——而且是高配,因为他是京城的分局长。 水泊梁山的108将里也有几个警察出身的:宋江上梁 山前,做过郓城县押司,相当于看守所长;武松打死老虎 后做了阳谷县衙的“都头”,相当于刑警大队长; 鲁智 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时候,在经略府做提辖,相当于 保安大队长;林冲的官最大,做过东京80万禁军教头,相 当于中央警卫局局长。
•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 进驻延安。当时,敌特活动十分猖獗,土匪地痞 也经常出没。为保证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的安 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1938年5月,党中 央决定成立延安市警察队。这支队伍后来成为全 国解放后成立的人民公安队伍的前身。市警察队 编制为35人,设正、副队长2人,政治指导员1人 ,下设3个班。如此精干的队伍,却要担负起维持 党中央所在地社会治安的重任,人员配备上自然 是优中选优。首任队长邹理智,曾担任过中央保 卫处特务队机枪班的班长;指导员陈昌奉,曾是 毛泽东的警卫员;副队长张智理也来自保卫处, 曾当过特务队2排5班的班长。为保证警察队的高 效运转,延安市公安局还对队员进行了3个多月的 公安业务培训。
• 直到1794年普鲁士的法学家才把福利事业与防止 危险明确地加以区别开来,提出“维护公共安宁、 安全与秩序,防止社会或其每一个成员遭受即将 发生的危险的必要机关,是警察机关”。这为建 立专职警察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 • 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据《人权宣言》建 立了市政警察;拿破仑执政时期于1800年创建了 巴黎警察厅,这是近代第一个专设的警察机构。 1801年法国又在全国各市、县建立起专门警察机 关,由政府的内务部统一领导,形成全国统一的 警察体系。法国作为西欧近代警政建设的创始国, 对其他资产阶级国家近代警察机构的建立产生了 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