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胸腰椎骨折是指根据Denis提出的三柱概念,椎体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在胸腰椎损伤中最为常见。
主要特征为椎体前方的楔形压缩(前柱损伤)和后方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中柱损伤)。
椎体后缘骨折片常常发生向后移位凸入椎管导致神经损伤,因此胸腰椎爆裂件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病名:胸腰椎骨折二、诊断(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胸腰骨折诊断标准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中相关诊断依据拟订。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3) 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正常形态,前后缘高度均变扁,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和棘突间分离。
CT表现:椎体显示多条低密度裂隙,走向不规则,椎体边缘皮质中断,碎骨向周围不同程度移位,后缘碎骨移至椎管内,造成不同程度椎管狭窄。
(二)辩证分型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早﹑中﹑后期。
三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的,临证时,必须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1、早期--气滞血瘀一般在伤后1~2周以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瘀退肿,以“下”﹑“消”法为主;若邪毒入侵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淤血攻心,则用“开”法。
2、中期--筋骨未续是在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3、后期--肝肾两虚为伤后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故后期多用“补”﹑“舒”两法。
三、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早期证属气滞血瘀。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及时采集病史,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内容要求全面、系统,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及伤后处理情况,尤其详细询问伤后胸腹症状。
【检查】1. 脊柱检查,要求入院后立即完成,包括脊柱畸形、压痛、肿胀情况,同时进行胸部及腹部检查,以防合并胸腹损伤的漏诊。
疑有胸腹部损伤者,即请有关专科会诊。
2. 神经系统检查: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在全面检查基础上,重视两下肢运动、感觉、反射的检查,切忌遗漏肛门及会阴部检查结果,并做好记录。
3. 辅助检查:(1) X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 CT或MRI检查以便观察骨折移位及对椎管、内容物压迫情况。
(3) 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诊断】1. 有明确外伤史。
2. 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压痛、叩击痛及功能障碍。
3. 根据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改变。
【治疗原则】1. 屈曲压缩型骨折。
(1)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20%,予卧硬板床及对症治疗3~4周。
•并尽早作腰背肌功能锻炼。
(2)椎体压缩,有无影响中柱、后柱等脊柱稳定性,来决定是否采用手术器械复位内固定。
2. 爆裂型骨折,脊椎前中柱均受破坏,且常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主张早期治疗,尽早行椎管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3. 屈曲牵引型骨折,多系脊柱后柱损伤,对不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者,主张卧床及对症治疗。
现仍多主张手术以加强。
4. 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此类型骨折常伴有关节突骨折或脱位,为恢复脊柱生理载荷,主张手术治疗。
5. 剪刀型脱位,主张手术治疗以恢复脊椎的稳定性。
6. 合并脊髓损伤者,作好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如褥疮、呼吸系及泌尿系感染等)。
7. 重视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指导及协助病人做康复锻炼。
【疗效标准】1. 痊愈:脊柱稳定性恢复,功能无障碍。
2. 好转:经治疗后脊柱活动功能部分障碍。
3. 改善:脊柱骨折治愈,对合并脊髓损伤者截瘫无恢复。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保守治疗仅限于A1及A2型骨折,其指征为:①无神经病损者;②脊柱三柱中至少两柱未受损;③后凸角度小于20°;④椎管侵占小于30%;⑤椎体压缩不超过50%。
保守治疗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主要方法是支具外固定或者卧床休息治疗,包括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直到全身症状的缓解,接着应用支具固定10~12周,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①有神经损伤;②所有C型骨折;③A3型及B型中成角超过30°、椎体压缩超过50%、椎管侵占超过30%;④MRI证实有椎间盘损伤。
与支具外固定或者卧床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有几方面的优点。
首先,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支具或者卧床的患者可以提供即刻的稳定。
在一个多发创伤的患者,长期的卧床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及时的外科手术稳定可以允许患者早期坐起和康复治疗;其次,外科手术可以很好的恢复脊柱的序列,纠正畸形;最后,解除对神经系统的压迫。
(2)手术目的①为脊髓恢复创造最佳条件;②恢复和维持脊柱的高度和曲线;③减少脊柱活动度的丢失;④保持脊柱的稳定性;⑤坚强固定以利早期护理和康复;⑥防止创伤后后凸畸形及神经病损。
(3)手术时机对脊髓或马尾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减压和稳定)的时机还不十分明确。
尽管人体临床研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可能存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可能<3小时),在该时间窗内减压可能会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急性外伤导致脊柱畸形、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当急诊接受手术,以恢复脊柱序列,给脊髓恢复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因后路手术是通过韧带整复缓解椎管压迫的一项间接减压方法,故在创伤早期能更顺利地进行。
在伴有四肢长骨骨折的脊柱骨折患者早期手术可以避免患者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如肺炎、压疮等。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骨科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病期诊断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三)症候诊断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未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治疗方案(一)分期治疗1.早期(1)腰背部垫枕,腰背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五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腰背部呈弓形挺起。
一般在伤后一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
(2)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复原活血汤加减,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加味。
(3)对于椎管内梗阻明显的指征明确的,亦可考虑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及其植骨融合等手术治疗方法。
2.中期(1)骨盆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
在床上可持续平卧位,持续骨盆牵引,并且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四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双手及双足承重,全身弓形挺起如拱桥。
此练功方法难度较大,青壮年患者经过努力,在伤后5~6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
)(2)辩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推荐方药:接骨紫金丹,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煅自然铜等。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胸腰椎骨折是指胸椎和腰椎骨折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坠事故、运动伤害等。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保守治疗是指通过保持患者的休息和平卧,配合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等手段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稳定的胸腰椎骨折,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和严重的骨折移位的患者。
在保守治疗中,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X线检查和脊柱CT 扫描,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和骨折线的稳定性。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和消炎药等。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床上功能训练、康复体位训练和功能锻炼等,旨在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是指通过手术干预来修复骨折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线不稳定、严重移位、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或合并其他严重损伤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和微创手术等。
内固定术是指将金属板、钢钉或螺钉等器械植入到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线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是指通过骨块植入和植骨融合的方式来修复骨折,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器械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此外,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脊柱的稳定性。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骨折类型和合并损伤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注意饮食调理和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脊柱功能的恢复。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如下:一、中药内服治疗:1.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祛瘀活血汤等,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2.骨结合方:如足三里汤、复方川芎枣胶囊等,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和修复,加快康复进程。
二、中药外用治疗:1.中药外敷: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进行外敷治疗。
例如,可以将活血化瘀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或醋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更换一次。
2.中药熏蒸: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熏蒸治疗。
如使用逍遥丸,将其研磨成粉末,加热后熏蒸患处,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三、针灸疗法:1.针刺穴位:可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如足三里、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位。
2.刮痧拔罐:可以用拔罐疗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在患处和相关的经络上进行刮痧或拔罐。
四、推拿按摩疗法:1.推拿按摩: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如揉、捏、推、拉等手法。
2.腰部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在胸腰椎骨折处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紧张。
五、康复锻炼:1.牵引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部牵引,通过适度牵拉脊柱,减轻脊柱的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压力调节: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
3.温和的体育锻炼:在疼痛减轻后,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
总之,中医治疗胸腰椎骨折主要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康复锻炼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缓解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骨伤科-单纯性腰椎骨折中西医诊疗方案

腰椎骨折中西医诊疗方案中医诊断:ICD编码创伤类病A03.06骨折病A03.06.01.胸腰椎骨折A03.06.01.26西医诊断:ICD编码腰椎压缩性骨折S32.000X002以及下属细目编码一、诊断1、诊断标准(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分型(1)、中医辨证分型;早期外伤血瘀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
如: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2)、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腰椎压缩性骨折。
部位分型:ICD编码根部不同椎体节段分型(如腰椎骨折L1,胸椎骨折T11/T12)二、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1)适应症:各类稳定性脊柱腰段骨折;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者;X线拍片、CT平扫显示椎体高度丢失<1/3,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30%者;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
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
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
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
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
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1范围本指南提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成人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 Simple thoracolumbar fractures凡因外伤引起的胸腰椎骨折并且无神经症状者均称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多见于T10~L2。
3诊断[1-3]中医病名:单纯性胸腰椎骨折。
西医病名:单纯性胸腰椎骨折。
3.1病史有外伤病史(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
3.2临床表现3.2.1症状 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肿胀。
3.2.2体征 局部可有压痛、叩击痛、活动受限,有时可见肿胀、后凸畸形等。
3.3影像检查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CT检查可见有无椎板骨折下陷,关节突骨折,爆裂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及其程度;MRI检查可显示压迫脊髓的因素和部位、椎管狭窄程度、脊髓损伤改变等。
老年患者可行骨密度相关检查。
3.4分类3.4.1Denis分型A类:压缩性骨折;B类:爆裂性骨折;C类:安全带骨折;D类:骨折脱位。
3.4.2AO分型[4]3.4.2.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
3.4.2.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4.2.3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A类骨折伴旋转;②C2:B类骨折伴旋转;③C3:旋转剪切损伤。
3.4.3根据损伤后脊柱的稳定性分类[5]3.4.3.1稳定性骨折:轻度和中度的压缩骨折,脊柱的后柱完整。
单纯横突、棘突和椎板的骨折也属于稳定性骨折。
3.4.3.2不稳定性骨折:①三柱中有两柱骨折;②爆裂骨折:中柱骨折后,椎体后部骨折块突入椎管,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③累计前、中、后三柱的骨折-脱位,常伴有神经损伤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病期诊断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三)症候诊断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未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治疗方案
(一)分期治疗
1.早期
(1)腰背部垫枕,腰背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五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腰背部呈弓形挺起。
一般在伤后一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
(2)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复原活血汤加减,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加味。
(3)对于椎管内梗阻明显的指征明确的,亦可考虑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及其植骨融合等手术治疗方法。
2.中期
(1)骨盆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
在床上可持续平卧位,持续骨盆牵引,并且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四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双手及双足承重,全身弓形挺起如拱桥。
此练功方法难度较大,青壮年患者经过努力,在伤后5~6周内达到此
练功要求。
)
(2)辩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接骨紫金丹,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煅自然铜等。
3.后期
(1)腰背肌功能锻炼
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三点式功能锻炼,用头和双足承重,全身呈弓形挺起,腰背尽力后伸。
一般要求在伤后2~3周达到此练功要求。
)
(2)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细辛、秦艽、肉桂心、防风、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川穹、熟地黄、白芍、党参、茯苓、甘草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
三、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
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四、难点分析
早期:诊断上要有明确的方案,临床症状确诊是否有神经症状,在有神经症状时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时腰注意保护神经。
晚期:护理要及时正确,确保患者护理质量的安全,但是晚期患者多数都在家中治疗,住院人数较少,给护理及疾病的恢复带来困难。
解决方法:在有骨折的病人,把CT平扫作为常规检查,确定骨折对椎管内及脊髓、马尾的压迫情况,制定患者后期的护理计划,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护理及治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