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优势病种

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胸腰椎骨折是指根据Denis提出的三柱概念,椎体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在胸腰椎损伤中最为常见。
主要特征为椎体前方的楔形压缩(前柱损伤)和后方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中柱损伤)。
椎体后缘骨折片常常发生向后移位凸入椎管导致神经损伤,因此胸腰椎爆裂件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病名:胸腰椎骨折二、诊断(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胸腰骨折诊断标准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中相关诊断依据拟订。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3) 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正常形态,前后缘高度均变扁,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和棘突间分离。
CT表现:椎体显示多条低密度裂隙,走向不规则,椎体边缘皮质中断,碎骨向周围不同程度移位,后缘碎骨移至椎管内,造成不同程度椎管狭窄。
(二)辩证分型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早﹑中﹑后期。
三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的,临证时,必须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1、早期--气滞血瘀一般在伤后1~2周以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瘀退肿,以“下”﹑“消”法为主;若邪毒入侵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淤血攻心,则用“开”法。
2、中期--筋骨未续是在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3、后期--肝肾两虚为伤后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故后期多用“补”﹑“舒”两法。
三、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早期证属气滞血瘀。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三)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背部疼痛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仰卧硬板床,慎起居,避风寒,以免加重疼痛。
3.配合医师行持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一般在24~48小时内腰背痛可逐渐缓解。
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
4.遵医嘱腰背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垫枕复位:患者仰卧硬板床,于骨折脊椎平面垫约厚10cm 的软枕(杨氏万能包),并逐渐加高,在数日内加至15-20cm,达到使脊柱过伸复位。
6.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或镇痛药,减轻疼痛。
(二)肢体麻木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单纯胸膜椎背折中医临床路悝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o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血瘀气滞证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中期:营血不调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喑红,苔薄白,脉弦缓。
后期:气血两虚证淡苔白,脉虚细。
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2、新鲜骨折;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W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OOO 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30%;3、【类、II类骨折,III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 入院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2、 尿常规;3、 肝肾功能;4、 凝血四项;5、 心电图;6、 胸部透视或X 线片;7、 脊柱X 线片;8、 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 扫描;9、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血型、胸腰椎MRI 等。
(八) 治疗方法1. 早期(1) 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托板,进行腰背 肌功能锻炼。
(2)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如下:一、中药内服治疗:1.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祛瘀活血汤等,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2.骨结合方:如足三里汤、复方川芎枣胶囊等,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和修复,加快康复进程。
二、中药外用治疗:1.中药外敷: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进行外敷治疗。
例如,可以将活血化瘀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或醋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更换一次。
2.中药熏蒸: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熏蒸治疗。
如使用逍遥丸,将其研磨成粉末,加热后熏蒸患处,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三、针灸疗法:1.针刺穴位:可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如足三里、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位。
2.刮痧拔罐:可以用拔罐疗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在患处和相关的经络上进行刮痧或拔罐。
四、推拿按摩疗法:1.推拿按摩: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如揉、捏、推、拉等手法。
2.腰部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在胸腰椎骨折处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紧张。
五、康复锻炼:1.牵引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部牵引,通过适度牵拉脊柱,减轻脊柱的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压力调节: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
3.温和的体育锻炼:在疼痛减轻后,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
总之,中医治疗胸腰椎骨折主要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康复锻炼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缓解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验证报告

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验证报告【摘要】目的:我院骨伤科2010年3-5月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胸腰椎骨折协作组,实施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验证工作,腰椎牵引复位后腰部气囊托板固定支架保护行走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收治符合验证条件病例30例,其中30例观察满三周,23例观察满一个月,9例观察满三个月。
进行腰椎牵引、腰背部气囊托板固定、支架保护下行走、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全部得到治愈,未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结论牵引配合腰部气囊托板及支架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关键词】牵引;气囊托板;支架;胸腰椎骨折2010年3-5月我们对于30例屈曲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牵引配合腰部气囊托板及支架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48岁。
病变部位:T11骨折2例,T12骨折4例,L1骨折15例,L2骨折2例,L3骨折2例,L1骨折合并L2骨折2例,L2骨折合并L3骨折3例。
根据Ferguson分型I度9例,Ⅱ度6例,Ⅲ度15例。
所有病人损伤均为屈曲型单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合并脊神经症状,损伤后进行CT扫描检查椎管形态完整。
1.2治疗方法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利用腰椎牵引带做持续性腰椎牵引,牵引重量为左右各4-6公斤,持续牵引时间为3-6天,在牵引的同时受伤的椎体棘突后方以气囊托板打气逐渐垫高,所垫高度约5-14CM。
在牵引的过程中,拍床旁X线片,参考X线片随时调整牵引重量和棘突后方所垫高度。
经过3-6天的持续性牵引,使压缩的椎体恢复接近正常高度。
然后,仍在伤椎棘突后方垫高的情况下间断行腰椎牵引维持,每天2次,每次牵引30分钟左右,两周后停止牵引,在腰椎牵引一周后开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其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是:开始采用五点支撑法,以后逐渐采用三点支撑法及飞燕点水法,坚持每日三或四次,每次20-40次,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
单纯胸腰椎骨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骨伤科优势病种统计分析骨二区2012年2月自2011.01—2010.03我科共收治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病例25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18例,治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
有效率91.01%。
优良率88.88%。
差或无效11.12%。
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72%。
(一)、一般资料: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的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26岁-55岁5例,56岁—75岁6例,76岁以上7例。
男女比例1:1.25。
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无法耐受治疗者2例。
不同意接收中医治疗3例。
二、病期诊断及病情分类早期15例,中期2例,后期1例。
血瘀气滞证15例,营血不调证2例,气血两虚证1例。
三、入院检查项目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56岁以上有轻度到中度贫血比例 (24%).早期15例中6例wbc升高10*10以上的11/63(17.4%),尿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轻度异常4例。
心电图正常5例。
感染性疾病筛查;肺感染筛查,常规摄胸部正位片,老年组发现肺感染2例.X线片检查次数每人次2.0次,CT检查17例。
四、治疗方法口服中药制剂18例,牵引疗法8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封包、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18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8,物理治疗16例,运动疗法15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16例。
四、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骨伤科-单纯性腰椎骨折中西医诊疗方案

腰椎骨折中西医诊疗方案中医诊断:ICD编码创伤类病A03.06骨折病A03.06.01.胸腰椎骨折A03.06.01.26西医诊断:ICD编码腰椎压缩性骨折S32.000X002以及下属细目编码一、诊断1、诊断标准(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分型(1)、中医辨证分型;早期外伤血瘀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
如: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2)、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腰椎压缩性骨折。
部位分型:ICD编码根部不同椎体节段分型(如腰椎骨折L1,胸椎骨折T11/T12)二、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1)适应症:各类稳定性脊柱腰段骨折;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者;X线拍片、CT平扫显示椎体高度丢失<1/3,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30%者;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
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
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
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
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
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骨折集』中药方--胸腰椎压缩骨折中医综合疗法

『骨折集』中药方--胸腰椎压缩骨折中医综合疗法胸腰椎压缩骨折亦称“背脊骨折”、“背脊骨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屈曲型损伤多见,多发生于T11~L1。
单纯压缩骨折伤后即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
X 线片示椎体呈楔形改变,压缩程度小于1/2椎体。
CT示受伤椎体压缩骨折,无骨片突入椎管。
由于多属稳定性骨折,故一般无需采取手术,可选择中医正骨治疗。
中医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历史悠久。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云:“只宜仰卧,不可翻卧,大动后恐成损患。
”强调整复后须仰卧硬板床,骨折部垫软枕。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用“通木”与“腰柱”固定,类似现在的弹力腰围。
复位方法也颇多,如双踝悬吊法、垫枕法、攀索叠砖法、攀门拽伸法等,只有垫枕法现在还很实用,其余并不再用。
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这对恢复胸腰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和减少后遗症有积极意义。
临床观察,早期及时正确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垫枕法、中药内服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该病疗效满意,X线复查显示压缩骨折椎体可恢复到接近正常高度,功能恢复良好。
卧床休息一般应严格卧床4~6周,宜卧硬板床。
6周开始下床活动,须佩戴腰围保护。
伤后4月内应避免向前弯腰动作。
垫枕法伤椎垫枕利用患者体重使受伤部位脊柱恢复生理弧形弯曲,它能促使骨凸部位缓慢回复,而且通过垫枕使椎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使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产生被动的牵张力,从而维持伤椎的复位状态。
伤椎垫枕方法为伤椎下垫糜子枕,规格为30厘米×15厘米×8厘米,糜子枕不要装满,允许有滑动性。
另外,笔者曾使用3厘米厚的海绵折叠置于腰部,并可逐渐加高,使脊柱过伸,也可达到同样效果,且患者感觉较舒适、易接受。
练功法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维持复位、增强腰背肌肌力、降低腰痛复发率意义重大。
功能锻炼方法循序渐进,先在伤后1周内练习直腿抬高及五点支撑法,第2周开始三点支撑法练习,逐渐过渡到飞燕式,功能锻炼共持续6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蓬溪恒道中医(骨科)医院骨科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 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 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CT、MR佥查可排除陈旧骨折)。
( 4 )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 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
痛并见,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2. 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3〜4 周,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症见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 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 苔薄白,脉弦缓。
3. 后期(肝肾不足证):伤后4 周以上,损伤日久,正气必虚,筋骨不坚,症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分型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1. 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
折。
2. 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 A类骨折伴旋转;②C2: B类骨折伴旋
转;
③C3:旋转-剪切伤。
二、治疗方法
(一)骨折早期
1. 复位方法
(1)骨盆牵引: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给予间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每次牵引30〜60分钟,两次牵引间隔1小时,每天牵引6〜8次,一般在24〜48小时内腰背痛可逐渐缓解。
(2)腰背部垫枕: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病人入院后卧硬板床。
腰背部垫枕,并随腰背部疼痛减轻后逐渐增加腰椎垫
子高度,增加腰椎前突的程度,来促进骨折复位。
2. 运动疗法:适用于骨折早、中、后期
伤后48〜72小时疼痛减轻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3. 辨证论治(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复原活血
汤加减,药用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
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
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二)骨折中期
1. 复位方法及运动疗法同骨折早期
2. 辨证论治(营血不调证)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推荐方药:方用接骨
紫金丹,主要成分为: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煅自
然铜等。
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三)骨折后期
1. 固定疗法佩戴脊柱外固定支具逐渐下地活动,支具的佩戴时间为伤后90天。
2. 腰背肌功能锻炼。
3. 辨证论治
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推荐方药: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药用
独活、细辛、秦艽、肉桂心、防风、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
白芍、党参、茯苓、甘草等。
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四)护理调摄要点
1 .体位护理:患者平卧硬板床,在骨折部垫枕, 使脊柱背伸。
根据患者腰痛情
况调整高度。
2. 并发症的护理:双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褥疮。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v 5°,疼痛消
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2/3 v椎体高度恢复w 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v 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w 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二)评价方法
1. 测量矢状面Cobb角。
2.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评
分。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