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作业解析(1)

第一次作业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历史语言学

从纵的方面研究某一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的语言学。

2、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3、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4、语言的二层性

语言是由一定的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5、社会现象

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三大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20分,每小题2分)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注:语言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有阶级性的。(×)

注:语言是没有

..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50分,前5题各8分,第6题10分)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作用: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联系:第一,语言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第二,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级,一视同仁地为全体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音义关系是非本质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如前所述,世界上为什么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渔阳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关系。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马、牛、鹊、雀、燕、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

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于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 、dao 、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予以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害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

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火攻——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意义?

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图音位、词)之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梁总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掌握好这两种关系,对于语言运用——学习语音(如普通话声韵配合)、恰当进行词义的搭配、准确选择同义词等——具有重要意义。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语言符号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其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成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二是运转规则。表现在组合和聚合。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它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都可以在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位置。

语言学概论作业解析(2)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元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3.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收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因素。

4.自由变体

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5.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二.填空(17分,每空1分)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通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解释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空中。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 c h

B. 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高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 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颚。

D 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 C)是正确的。

A 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 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 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 ê-[e]

B.j-[y]

C.h-[x]

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A)

A.[g]-[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 A)是错误的。

A 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 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 a和q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 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B)

A.[x]-[h] B.[t]-[d] C.[c]-[ch] D.[z]-[ts]

12.下列说法,( 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四.分析题(40分)

(语言部分大家可参考《现代汉语》黄廖本P46页前后内容,后附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数码标出元音的位置。

①.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Λ]

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

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

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

⑥.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本题考察学生对元音发音特点的认识及在舌位图上的表示方法,所以按照题意要求,不必直接写出元音,而将代码放在舌位图上相应位置即可,即使要写元音,也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很多同学解此题时,在舌位图前放一排元音,在后面放一排元音,这种情况要么没有理解题意,要么根本不懂舌位图的含义。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x]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②[ξ]舌根清擦音。

③[b]双唇浊塞音。

④[t?]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 t ]—[ t?]发音方法不同,[ t ]不送气,[ t?]送气

②[ l ]—[ s ]发音方法不同,[ l ]浊音,[ s ]清音

③[ ts ]—[ ts?]发音方法不同,[ ts ]不送气,[ ts? ]送气

④[ y ]—[ i]发音方法不同,[y]圆唇,[i]不圆唇

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10分)

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uo m?n t???? xuo t??u? man ia? kuɑ?]

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

[t?i t?i ts?an t?ia uɑ??ɑ??y??i ]

六.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解题提示:本题要求结合音高原理阐述。

男女,大人和小孩的声音差别主要是音高不同。

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而频率的大小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少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的时间,物体振动次数的多少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形状,长而厚的物体振动次数少,振动频率小,声音就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次数多,振动频率大,声音就高,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说话声音高,男子的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所以我们能分别男女和大人小孩的声音。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音高可以形成不同的非音质音位调位,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例如同样的音节“shumu”,加上不同的声调,使音节发生不同的音高变化,可以表示“书目”,“树木”,“数目”等不同的意义。

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如:汉语普通话的[t-ts’ ts-ts’tφ-tφ’ ]

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出现的环境互相补充,彼此出于互补关系中。如:汉语普通话[a A ā]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但不会有对立现象,是互补的。

4.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这是因为,这三个音节中的a,具有互补关系,不产生对立,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区别意义的作用,互相替换并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所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分析说明:很多同学答这道题都说到了它们是互补关系,但没有进而明确它们没有区别词形和意义的作用,因此至少要扣1分。

语言学作业解析(3)

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直接成分

是指语法组合的每一个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3、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

是指完全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词。

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 、(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 、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 、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 、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 、(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一个新词。

8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9 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做(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词干)。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 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 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 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 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 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3 、(C)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A 句子

B 词组

C 词

D 语素

4 、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D)是正确的。

A .work是词干

B.er是词尾

C.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work和er都是构词语素

分析说明:很多人选择了A。实际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是词干,所以A是错误的。

5 、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B)

A 领导大街 reader

B 国家月球 railway

C 老师刷子 unlike

D 考虑作家 classmate

分析说明:其余三个选项中都有词缀,不符合复合词的构成条件。

6、下列说法(D)是正确的。

A “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

B “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

C “变化、广大、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

D “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分析说明:要搞清楚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的内涵,这样才能正确选择。

7、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C)

A 太阳红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

B 吃干净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

C 看电影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

D 金色的年华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

8 、下列词组(B)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

A 休息几天太可笑

B the red sun a warm welcome

C 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 祖国富强人民幸福

9 、下列词组只有(D)没有歧义

A 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 看打球的小女孩

D 折断了猎人的枪

10 、英语动词“be”有八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B)使用正确

A He be good child.

B I am a teacher.

C They is parents.

D You was workers.

11 、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D)

A 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 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C 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 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2 、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

A He am a student.

B She is a student.

C I were a student.

D You are a student.

13 、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变化。

A 性

B 数

C 格

D 体

14 、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C)

A 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 The sun rise.

D Worker and peasant.

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A)

A 8种

B 4种

C 7种

D 6种

16 、“Jho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C)

A 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hon.

B The newspaper is by Jhon reading.

C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hon.

D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hon.

分析说明:很多同学选择了A,被动语态的动词必须使用过去分词形式,而这里使用了现在分词形式,显然是错误的。

17 、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B)

A 他在甲板上写字。

B 他在黑板上写字。

C 他在屋顶上写字。

D 他在地上写字。

18 、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B)

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

C.那里的月季很多

D.那里的玫瑰很多

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 ”中的动词writes 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C)

A.性

B.数

C.人称

D.格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速

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

D.汉语属于屈折语

四.分析题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6分,每小题3分)

(1)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

主谓

︳︳︳︳

述宾

︳︳︳︳

偏正

︳︳︳︳

偏正

︳︳︳︳

主谓

分析说明:本题比较突出的错误有两处:第一,第一层从“这是”切开,分出主谓关系,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第二,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切分为“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其中直接成分“一个鲜花盛开”是没有意义的单位,所以是错误的切分。

(2) a. 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 | | |

述宾

| | | | | || |

偏正偏正

| | | |

联合

b. 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

偏正

︳︳︳︳

述宾

︳︳︳︳︳︳︳︳

偏正联合

分析说明:第2小题是一个歧义词组,要进行不同的层次分析,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看出来。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他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哨兵发现了敌人

(2)关心的是个大群众

我们关心的是个大群众

关心我们的是个大群众

4、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的构造方式(4分,每小题1分)

中肯—支配式自卫—陈述式表态—支配式金黄—限定式

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4分,每小题2分)He has many things to do.

has 表示数,人称的范畴,表示第三人称单数。

things 表示数的范畴,表示复数。

Laowang gives me a book.

gives 表示数、人称、体的语法范畴,表示第三人称单数、普通体。

me 表示格的语法范畴,表示宾格(宾语)。

五、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举例说明什么事词缀、词尾,并简要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前缀粘附于词根的前面,如dislike、rebuild、informal、disagree、enlarge(扩大)、unhappy、老乡、阿爸、第一,等等。中缀:位于词的中间,比较少见,有人认为汉语“糊里糊涂、罗里啰嗦、肮里肮脏”中间的成分是中缀。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面,例如“记者、读者、西化、年头、鼓手、凳子、really、teacher、widen、happiness”。

词尾:词尾是粘附在词(词根或词缀)后面,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比如“reader”加上词尾s表示复数,“working”加上词尾ing表示进行体。词尾的变化可以改变词的形式,但不是构成不同的词,如works、worked,仍然是单词work,没有变成别的词。

词尾不同于词缀:从位置看,词尾只能出现在整个词的后面,不能出现在其它位置上,这个词可能是词根构成的,也可能有后缀,那么词尾只能在后缀的后面,而词缀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在词的前面,少数还在词的中间;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部分,是固定在词的结构中的,是构词的语素,词尾不是词的构成成分,不能构成新词,它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词尾一般只在具体的句子中发才出现,单独一个词,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词尾。汉语没有词尾。

2.形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具体说明。

形态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附加词尾,例如“books”其中的词尾s表示数的语法范畴,表示语法意义是复数;第二,内部屈折,即词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例如“man”是单数,如果是复数,其中的元音a要变成e,写作men;第三,异根,即采用不同的词语形式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第一人称单数,作主格用I,作宾格用me。

3.举例说明说明是级,以及级的构成方式。

级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是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意义。级一般可分为原级(positive 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 degree)、最高级(superlative degree)三种。英语的级的构成情况是(后一组是多音节词的变化):

warm(原级) usefull(原级)

warmer(比较级,加er) more usefull(比较级,加more)warmest(最高级,加est) most usefull(最高级,加most)

构成规则如下:

1.单音节词尾加er,est构成,如末尾是e,只加r,st,如great.brave.fine

2.闭音节单词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要先双写,如big.hot

3.以-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变成i,再加er,est,如happy

4.其他双音节和多音节在前面加单词more,most表示,如difficult

以上是规则变化,不规则变化是:

Good, well——better, best

Bad——worse, worst

Many, much——more, most

Little——less, least

Far------farther, further, farthes, furthest.

多音节形容词前加上less,least,分别表示“较不”和“最不”

汉语表示级的意义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比如表示比较级,用“比较,更,更加,特别”等表示,表示最高级用“最”表示,有点类似于英语多音节词的形式。

4.“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红太阳”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太阳红”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语序(词序)

语言学概论

第四次作业解析

第五章——第九章

一、填空(20分,每小题1分)

1.(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7. 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8. 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1分)

解题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2.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说明:本题很多同学打错,可能简单的将单音节词与单义词对应起来了。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小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6.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7.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8.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9.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分析说明:本题很多人选择对,这很不应该,社会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动力,即使语言内部因素相互影响到了语言的变化,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的发展变化。

10.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11.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12.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13.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14.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一题1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填入空中。

1,下来每组词全部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look、do、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分析说明:稍微具备一些英语知识,就会选择c了。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D)。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B)。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C)。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分析说明:本题很多人选择了D,但这里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风格不同。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彼即彼的一组是(D)。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A)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的表示语素。

A,山峰音乐事理委员

B,沙发吉他卡片罗马

C,葡萄玻璃枇杷纱门

D,蜘蛛窈窕逍遥逃遁

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乐文字的是(A)。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B)。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9.从造字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D)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 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 表意兼表音——表意——表音

D. 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10.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C)文字。

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11.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A)是形声字。

A.赶妈想视

B.赵看部路

C.汉地使翼

D.庙春鸡叹

12.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C)。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语言内部的因素

C. 社会的发展变化

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分析说明:在判断正误中,第17题很多人选择正确,实际上回答错了,而在这里选择了C,既然这里选择了C,判断正误就应该做出正确选择,同样的内容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判断选择呢?这种矛盾的选择说明在做题时没有认真思考。

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D)

A.语法

B.词汇

C.词义

D.语音

14.统一语系中的语言可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A)

A.语族语支语群

B. 语族语群语支

C. 语群语族语支

D.语支语族语群

15.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C)

A.雷达足球沙发椅

B. 卡车电话哈巴狗

C. 纳粹吉他吉普车

D.沙龙朝廷艾滋病

16.下列各组词只有(C)是意译词

A.雷达马达咖啡

B. 啤酒苜蓿哈密

C. 西装篮球胡瓜

D.槟榔浪漫坦克

17.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C)

A.世界共同语

B. 洋泾浜

C. 国际辅助语

D.克里奥耳语

18.古汉语声母中有[b] [d] [g] [p] [t] [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C)

A.腭化规律

B. 清音浊化规律

C. 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19.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s或es表示,但(A)组词不能这样类推。

A. knife man leaf woman

B. chair pen book friend

C. pound bag sort weekday

D. hero pig room source

20.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C)

A.语音 B.词义C.词汇D.语法

四、总合分析题(16分)

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6分,每小题1.5分)

A.批评—批判:词义轻重不同,“批评”词义轻,“批判”词义重。

B.发挥—发扬:搭配功能不同,“发挥”同“作用、功能”等搭配,“发扬”同“风格、作风”等搭配。

C.牺牲—死亡—完蛋:感情色彩不同,“牺牲”是褒义词,“死亡”是中性词,“完蛋”是贬义词。

D. 成果—结果—后果:感情色彩不同,“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褒义词。

2. 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演变情况(10分,每小题2分)

A. 墨水:原意指书写用的黑色液体,今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

从指称一种颜色的液体到指称所有书写液体,属于词义扩大。

B.牺牲:原指祭祀用的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献身。

从指称牲畜到指称正面的人物的死亡,属于词义转移。

C.deer:原意指动物,今指鹿。

从指称所有动物到指称动物中的某一物,属于词义缩小。

D. 事故:原意泛指事情,今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即不幸的事情。

从泛指变成特指,属于词义缩小。

E.泰斗:原意指泰山北斗,今指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受到尊重的人。

从指称自然界事物到指称人,属于词义转移。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全民常用,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第二:稳固性。所谓稳固性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一方面,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不至于影响交际,如果基本词汇时时处于变化中,人们时时要学习新的词语,那么这种交际工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所以可以说,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词汇所记录的客观对象或观念,本身就是比稳固很少变化的。当然,基本词汇的稳固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仍然有变化,有新旧词汇的替换,只有这种很小的变化。第三,有构词能力,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在的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2.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简要说明这些表现形式的内涵

词义的概括性,是指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应是概括的反应。其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第一,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性具有一般性概括,这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名称是用来标志一类事物的

符号。个别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如果名称相同,彼此的差别就被略去,整类事物的共性以及和他类事物的差别就突出来。所以有了名称,人们就能够把现实现象中特殊的东西当做普遍的、一般的东西,把复杂的当做简单的东西来掌握。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这就是概括所完成的工作。不经过这种由繁到简的过程,词义便无从形成,词也无法成为交际的筹码,用来指称同类事物中各个具体的、特殊的东西。

第二,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什么是“夜间”,从几点到几点算“夜间”,是模糊的。

第三,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全民性。在阶级社会中,有些事物例如人、军队、国家、监狱、士兵……都有强烈的阶级性,但是反应这些现象的词义却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

3.举例说明什么是拼音文字、音位文字、意音文字。

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如:英文。

音位文字是拼音文字的一种,字符可以记录语言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

意音文字是用符号记录语素的文字,在一个符号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如:汉字。

4.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语言发展有两大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渐变性是指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

不平衡性是指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所以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

这两个特点,都是由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功能所决定的。

5.哪些因素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因。首先,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次,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思维的工具,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因此必然要发生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种因素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要求,或收到其他语言的影响,或由于孩子学话的偏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总之,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的交际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在这一条件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它决定着每一语言发展的特殊的方向。

6.词汇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词汇的发展具体地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新的事物有联系。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旧词的消亡也是语言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旧事物的消失是引起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词汇系统的变动,认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旧词的消亡。

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的因素,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也可以引起词语的替换。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复杂,难以一一例举,不过总的来说,现实现象的变化、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都可以引起词义的发展。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自测题及分析

导言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史语言学

说明: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要注意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找到答案。

解题分析及答案:

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解题分析提示:

第一,这个题不能简单地只答教材第一页的得一句话,应该把内涵简要的答出来:

第二,如果要求举例,可以举普通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3.专业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解题分析提示:

第一、解题需要参考网上疑难问题解题析辅导文章(导言部分),适当归纳综合,切忌照搬。第二、举例可以举现代汉语,英语等。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来研究语言。

解题分析提示:

第一:解题可参考网上辅导文章导言部分。

第二:举例可举现代汉语、英语。

5.历史语言学:从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解题分析提示:

第一:解题可参考网上辅导文章导演部分。

第二:举例可举汉语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分析:语言就是有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构成的,这是语言学研究的主题内容。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5.具体语言学可以从(历史)、(共时)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史)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

分析:需要参考网上疑难问题解析辅导文章进行归纳。

6.(历史)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第六次作业

习题九 一、选择题 9-1.C语言程序由函数组成。它的。 A.主函数必须在其它函数之前,函数内可以嵌套定义函数 B.主函数可以在其它函数之后,函数内不可以嵌套定义函数 C.主函数必须在其它函数之前,函数内不可以嵌套定义函数 D.主函数必须在其它函数之后,函数内可以嵌套定义函数 9-2.一个C语言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主程序B.子程序C.函数D.过程 9-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 )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9-4.已知函数abc的定义为: void abc ( ) { ....... } ?则函数定义中void的含义是。 A.执行函数abc后,函数没有返回值B.执行函数abc后,函数不再返回??C.执行函数abc后,可以返回任意类型D.以上三个答案全是错误的 9-5.在以下对C语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C语言中调用函数时,只能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形参,形参的值不能传递给实参B.C语言函数既可以嵌套定义又可以递归调用 C.函数必须有返回值,否则不能使用函数 D.C语言程序中有调用关系的所有函数都必须放在同一源程序文件中 9-6.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C语言中,函数中的自动变量可以赋初值,每调用一次赋一次初值 B.在C语言中,在调用函数时,实参和对应形参在类型上只需赋值兼容 C.在C语言中,外部变量的隐含类别是自动存储类别 D.在C语言中,函数形参的存储类型是自动(auto)类型的变量 9-7.说明语句"static int i=10;"中"i=10"的含义是。 A.只说明了一个静态变量B.与"auto i=10;"在功能上等价 C.将变量i初始化为10 D.将变量i赋值为10 9-8.C语言中的函数。

C语言第七、八章补充作业-答案

第七章数组补充作业 【1】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C 。 A)整型常量B)整型表达式 C)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D)任何类型的表达式 【2】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D 。 A)int a(10); B)int n=10,a[n]; C)int n; D)#define SIZE 10 scanf(“%d”,&n); int a[SIZE]; int a[n]; 【3】若有说明:int a[10];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10] B)a[] C)a(5) D)a[10-10] 【4】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int a[10]=(0,0,0,0,0); B)int a[10]={}; C)int a[]={0}; D)int a[10]={10*1}; 【5】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B 。 A)int a[3][]; B)double a[1][4]; C)float a(3,4); D)float a(3)(4); 【6】若有说明:int a[3][4];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2][4] B)a[1,3] C)a(2)(1) D)a[1+1][0] 【7】以下不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 int a[2][3]={0}; B) int a[][3]={{1,2},{0}}; C) int a[2][3]={{1,2},{3,4},{5,6}}; D) int a[][3]={1,2,3,4,5,6}; 【8】指出下面各说明语句中哪些是合法的:(多选) A. int abcd[0x80]; B. char 9ab[10]; C. char chi[-200]; D. int aaa[5]={3,4,5}; E. float key[]={,,1,0}; F. char disk[]; G. int n,floppy[n]; H. int cash[4]={1,2,3,4,5,6}; 答案: ADE 【9】下面程序中有错误的行是 D (每行程序前面的数字表示行号)。 1 main()

第六次c语言作业

第六次课作业 下次课默写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 习题6-1 题码:章节:数组考查点: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及格式输出难度:2 编写一程序p717.C实现以下功能 输入10个整型数存入一维数组,输出值和下标都为奇数(数组第1个元素的下标为0)的元素及其个数。编程可用素材:printf("Input 10 integers.\n")...、printf("count=...\n"...、 printf("a[...]=...\n"...。 程序的运行效果应类似地如图1所示,图1中的2 45 34 56 78 12 41 55 86 37是从键盘输入的内容。 图1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习题6-2 题码:章节:数组考查点:一维数组定义、输入和输出的掌握,对递推算法的掌握难度:2 编写一程序p725.C实现以下功能 利用数组,求斐波拉契数列的前n(n的范围为:3~20)项,并输出到屏幕上(数和数之间用字符'\t'隔开),斐波拉契公式:f(1)=1,f(2)=1,f(n)=f(n-1)+f(n-2) (n≥3)。编程可用素材:printf("input a data(3--20): ")...。 程序的运行效果应类似地如图1所示,图1中的11是从键盘输入的内容。 图1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习题6-3 题码:章节:数组考查点:一维数组的应用难度:2 编写一程序p718.C实现以下功能 有一递推数列,满足f(0)=0,f(1)=1,f(2)=2, f(n+1)=2f(n)+f(n-1)f(n-2) (n>=2), 编写程序求f(n)的值(n由键盘输入,13>=n>=2)。编程可用素材:printf(“Input n (13>=n>=2): ”)...、printf(“\nf(...)=...\n”...。 程序的运行效果应类似地如图1所示,图1中的10是从键盘输入的内容。 图1 程序运行效果示例 习题6-4 题码:章节:数组考查点:键盘输入技巧的掌握和二维数组的应用,判断条件的设定难度:2 编写一程序p217.C实现以下功能 求任意的一个m×m矩阵的对角线上元素之和,m(2<=m<=20)及矩阵元素从键盘输入(只考虑int型,且不需考虑求和的结果可能超出int型能表示的范围)。编程可用素材:printf("Please input m: ")...、 printf("\nPlease input array:\n")...、printf("\nsum=...\n"...。 程序的运行效果应类似地如图1所示,图1中的5和 1 45 67 235 464 35 6 89 32342 8 347 9346 47 95 746 46 785 436 19434 634 3235 567 24 8465 25 是从键盘输入的内容。

C语言第5次作业 简单程序设计

单选题: 1、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int a=1234; printf("%2d\n",a); A.12 B.34 C.1234 D.提示出错、无结果 学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C 2、若有说明语句:int a,b,c,*d=&c; 则能正确从键盘读入三个整数分别赋给变量a、b、c的语句是 A.scanf("%d%d%d",&a,&b,*d); B.scanf("%d%d%d",&a,&b,&d); C.scanf("%d%d%d",a,b,d); D.scanf("%d%d%d",a,b,*d); 学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A 3、以下合法的赋值语句是 A.x=y=100 B.d--; C.x+y; D.c=int(a+b); 学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B 4、设正x、y均为整型变量,且x=10 y=3,则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printf("%d,%d\n",x--,--y); A.10,3 B.9,3 C.9,2 D.10,2 学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 5、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3; printf("%d\n",(a+=a-=a*a));} } A.-6 B.12 C.0 D.-12 学生答案: D 参考答案: D 6、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char s[]="\\141\141abc\t"; printf ("%d\n",strlen(s)); A.9 B.12 C.13 D.14 学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 7、下列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x='f'; printf("%c \n",'A'+(x-'a'+1)); } A.G B.H C.I D.J 学生答案: A 参考答案: A 8、下列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char x=0xFFFF; printf("%d \n",x--); } A.-32767 B.FFFE C.-108 D.-32768

c语言第六次作业

第五题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10][10],i,j,n; printf("Input n:"); scanf("%d",&n); printf("* "); for(j=1;j<=n;j++) { a[0][j]=j; printf("%d ",a[0][j]); } printf("\n"); for(i=1;i<=n;i++) { a[i][0]=i; printf("%d ",a[i][0]); for(j=1;j<=i;j++) { a[i][j]=a[i][0]*a[0][j]; printf("%d ",a[i][j]); } printf("\n"); } return 0; } 第二题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a[12]={31,0,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year,month,day,sum=0,i; printf("Input year,month,day:"); scanf("%d%d%d",&year,&month,&day); if(year%4==0&&year%100!=0||year%400==0) a[1]=29; else a[1]=28; for(i=0;i int main () { int n,i,j,a[6][6],index1,index2,index3,max; printf("Input n:"); scanf("%d",&n); printf("Input arry:"); for(i=0;i=max)

C语言作业

实验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简单程序编写(一)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VC++6.0集成环境的基本操作方法。 2. 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 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 打印输出你的姓名,年龄,地址信息。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出 ********************************************* C语言程序设计 ********************************************* 3. 编写程序,求2个整数的和、差、积、商。 实验二C程序的运行环境及简单程序编写(二) 一、实验目的 1. 编写运行简单的C程序,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已知长方形的长为8cm,宽为3cm,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在上一题的源代码中,用2种注释方法,添加注释内容: 这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 3. 编写程序,实现输出三行文字,第一行 Print: (1)\\\\\\\\\\ (2)&&&&&&&&&& (3)|||||||||| 实验三数据的存储与运算(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变量的定义及使用 2. 掌握整型数据在程序中的表示及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教材P19例2.1 2.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美金数量,然后显示出如何用最少的面值为20美 元、10美元、5美元和1美元钞票来付款。 运行结果: Ener a dollar amount:93 Result: $20 bills:4 $10 bills:1 $5 bills:0 $1 bills:3 3. 输入2个变量的值,交换这2个变量的值后输出。 Input (x,y):2,3 output(x,y):3,2 实验四数据的存储与运算(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整型数据在程序中的表示及使用 2. 掌握实型数据在程序中的表示及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教材P24例2.2 2.教材P46习题1 3.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两位数,然后逆序打印出这个数。 Enter a two-digit number:28 The reversal is :82 实验五数据的存储与运算(三)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符号常量、字符型数据、字符串的应用 2. 掌握强制类型的转换 二、实验内容 1.给出园半径,求园的体积v=4/3πr3 2.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并将其按字符和整数两种方式输出。 3.输入从午夜开始的秒数total_sec,请计算出等价的时间,用小时(0 ~23)、分钟(0 ~59) 和秒(0 ~59)表示。(建议使用%运算符) Enter total seconds:2590 Time:0:43:10 4.编程计算1/2+1/3+1/5的结果。 实验六数据的存储与运算(四)

c语言第六次作业解析

第六次作业:指针 (以下题目如无特殊声明,请使用指针技术实现,尽量不要使用数组作为形参,也尽量避免使用数组下标引用数组元素) 1.数组元素循环移位 有n个整数,使前面的各整数顺序向后移动m个位置,后面的m个整数则变成最前面的m个数。写一函数实现以上功能。 在主函数中输入n及n个整数,输入m (m void main() { void inv(int *p,int n,int m); int n,m,a[20],*p; printf("please input n="); scanf("%d",&n); printf("please input %d numbers:",n); p=a; while(p

2. 矩阵元素的排序 将一个5×5的整数型矩阵中各元素重新排序。排序规则为,矩阵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递增,即 4,41,10,14,03,02,01,00,0.......a a a a a a a a ≤≤≤≤≤≤≤。 要求编写一个函数实现上述排序功能。 在主函数中输入该矩阵,调用编写的上述函数,然后输出排序后的矩阵。 #include void main() { void inv(int (*x)[5]); int i,j,a[5][5]; int (*p)[5]; printf("please input an 5*5 array:\n"); p=a; for(i=0;i<5;i++) for(j=0;j<5;j++) scanf("%d",*(p+i)+j); inv(p); printf("the new array:\n"); for(i=0;i<5;i++) { for(j=0;j<5;j++) printf("%4d",*(*(p+i)+j)); putchar('\n'); }

C语言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习题一 1、C语言源程序最多可能由____ABCD____________部分组成? A) 预处理部分B)变量说明部分 C) 函数原型声明部分D)函数定义部分 2、一个完整的C语言源程序最少必须有___C____。 A)若干个主函数B)若干个函数 C)且只能有一个主函数D)一个函数 3、C语言以函数为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最主要有利于__B_____。 A)程序设计结构化B)程序设计模块化 C)程序设计简单化D提高程序设计有效性 4、要使得C语言编写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并得出正确结果,必须要先经过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编辑和链接B)编译和链接 C)修改和运行D运行并输入数据 5、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______A______。 A)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A______。 A)在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 B)C程序的每行中只能写一条语句 C)C语言本身没有输入输出语句 D)在对一个C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可发现注释中的拼写错误 7、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D_____。 A)一个C源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B)一个C源程序必须包含一个main函数 C)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函数 D)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 8、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是___A_____。 A)必须在最开始 B)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的后面 C)可以任意 D)必须在最后

北航大一上c语言第四五六七八次作业

3. 字母频率统计 【问题描述】 编写程序从标准输入中读入一段英文,统计其中小写字母出现次数,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其出现次数。 【输入形式】 在标准输入上输入一段英文文章(可能有一行,也可能有多行),在新的一行的开头输入ctrl+z键表示结束。 【输出形式】 在屏幕上依次输出表示每个小写字母出现次数的柱状图(以“*”字符表示柱状图,空白处用空格字符表示,某个小写字母出现多少次,就显示多少“*”字符;柱状图的高度以出现最多的字母次数为准),在最后一行依次输出26个小写字母。 【样例输入】 The computing world has undergone a revolution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1978. 【样例输出】 【样例说明】 在输入的英文短文中,小写字母a出现了6次,所以其上输出了6个字符"*"。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字母n,所以柱状图的高度为9个字符。字母j没有出现,所以其上都为空格字符。 【评分标准】 该题要求输出柱状图表示的字母出现次数,共有5个测试点。上传C语言文件名为bar.c。

【输入形式】从标准输入读取顶点坐标。格式为:第一行是点的个数N(3≤N≤15),后面紧接着N 行,每行两个数字(由空格隔开),分别表示该点的X、Y坐标(0≤X,Y≤32767)。所有点的坐标互不相同,且按顺时针次序给出。 输入数据确保该多边形是一个凸多边形。 【输出形式】向标准输出打印一个浮点数,是该多边形的面积。该浮点数保留两位小数。 【输入样例】 4 3 3 30 10 1 2 【输出样例】 5.00 【样例说明】输入数据表示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其面积为5.00。 提示:求三角形面积可用海伦公式,求平方根可用头文件中定义的sqrt函数。 【评分标准】结果完全正确得20分,每个测试点4分。提交程序名为:points.c。

C语言第7次作业

单选题: 1、若要求在if后一对圆括号中表示a不等于0的关系,则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表达式为________。 A.a < > 0 B.!a C.a=0 D.a!=0 学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D 2、若变量都已经说明,则以下程序段输出为( ) a=10;b=50;c=30; if (a > b) a=b; b=c;c=a; printf("a=%db=%dc=%d\n",a,b,c); A.a=10 b=50 c=10 B.a=10 b=30 c=10 C.a=50 b=30 c=10 D.a=50 b=30 c=50 学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B 3、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 -1,b=1; if((++a < 0)&& ! (b-- < =0)) printf("%d %d\n",a,b); else printf("%d %d\n",b,a); } A.-1 1 B.0 1 C.1 0 D.0 0 学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C 4、若执行下面的程序从键盘输入3和4,则输出是_______ main() { int a,b,s; scanf("%d%d",&a,&b); s=a; if (a < b) s=b; s=s*s; printf("%d\n",s); } A.14

B.16 C.18 D.20 学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B 5、下面的程序是______ main() { int x=3,y=0,z=0; if (x==y+z) printf("****"); else printf("####"); } A.有语法错误不能过通过编译 B.输出**** C.可能通过编译,但是不能通过连接,因而不能运行 D.输出#### 学生答案: C 参考答案: D 6、请读程序: main() { float x,y; scanf("%f",&x); if(x < 0.0) y=0.0 else if((x < 5.0)&&(x!=2.0)) y=1.0/(x+2.0); else if( x < 10.0) y=1.0/x; else y=10.0; printf("%f\n",y); } 若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2.0(表示回车),则上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0.000000 B.0.250000 C.0.500000 D.1.000000 学生答案: B 参考答案: C 7、执行下面语句后的输出为( ) int i= -1; if (i < =0)printf("****\n") else printf("%%%%\n") A.**** B.%%%% C.%%%%C D.有语法错,不能执行 学生答案: B

C语言第四次作业解析

第四次作业:数组 1.字符筛选 编写一个程序,先输入一个字符串str1(长度不超过20),再输入一个单独的字符ch,然后程序会把字符串str当中出现的所有的ch字符都删掉,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字符串str2,然后把这个字符串打印出来。例如: ●输入:字符串str1为:86-010-******** 字符ch为:- ●输出:字符串str2为:861062785001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0,length; char str1[21],str2[21],ch; printf("字符串str1为:"); gets(str1); printf("字符ch为:"); scanf("%c",&ch); length=strlen(str1); for(i=0;i<=length;i++) { if(str1[i]!=ch) { str2[j]=str1[i]; j++; } else continue; } puts(str2); }

2.数据合并 编写一个程序,能够输入两个预先从小到大排列的整数型数组(假设数组长度最大为20,数组输入时遇到数字0结束);要求将这两个数组的数字能够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整数型数据,并将新数组输出。例如: ●输入:请输入第一个数组:1,2,3,12,16,20,25,40,0 请输入第二个数组:4,5,6,15,18,20,21,22,25,38,45,0 ●输出:合并后的数组为:1,2,3,4,5,6,12,15,16,18,20,20,21,22,25,25,38,40,45 /*编写一个程序,能够输入两个预先从小到大排列的整数型数组(假设数组长度最大为20,数组输入时遇到数字0结束); 要求将这两个数组的数字能够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整数型数据,并将新数组输出。 例如: 输入:请输入第一个数组:1,2,3,12,16,20,25,40,0 请输入第二个数组:4,5,6,15,18,20,21,22,25,38,45,0 输出:合并后的数组为:1,2,3,4,5,6,12,15,16,18,20,20,21,22,25,25,38,40,45*/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t,k,m,n,r; int a[20],b[20],c[40];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数组:");

C语言程序改错第七次作业概要

第七次作业 ——程序改错 完成实验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中的程序改错题:一、P155——四、程序改错 1.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求出较大数并输出。 main() { int x,y,max; /**********FOUND(1)**********/ printf("%d %d",&x,&y); /**********FOUND(2)**********/ if(x>y); max=x; /**********FOUND(3)**********/ else(x<=y) /**********FOUND(4)**********/ y=max; printf("max=%d\n",max); } 2.从键盘输入一个实数,求其绝对值并输出。 main() {

/**********FOUND(1)**********/ int x,y; /**********FOUND(2)**********/ scanf("%f",&x) if(x>=0) /**********FOUND(3)**********/ y=-x; else /**********FOUND(4)**********/ y=x; printf("y=%f\n",y); } 3.从键盘输入x的值,求y的值并输出。main() {/**********FOUND(1)**********/ float x; scanf("%f",&x); /**********FOUND(2)**********/ if(x>0); y=1; /**********FOUND(3)**********/ else if(x=0)

中国大学MOOC哈工大C语言程序设计精髓第六周编程题答案

6.1 下面代码的功能是将百分制成绩转换为5分制成绩,具体功能是:如果用户输入的是非法字符或者不在合理区间内的数据(例如输入的是a,或者102,或-45等),则程序输出 Input error!,并允许用户重新输入,直到输入合法数据为止,并将其转换为5分制输出。目前程序存在错误,请将其修改正确。并按照下面给出的运行示例检查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score[100]; int flag = 0, i, s; char grade; printf("Please input score:\n"); while (1) { flag=0; scanf("%s", score); for (i = 0; i < strlen(score); i++) { if (score[i] >= '0' && score[i] <= '9') { continue; } else { flag = 1; break; } } s = atoi(score); if (s < 0 || s > 100 || flag == 1) { printf("Input error!\n"); printf("Please input score:\n"); continue; } else{ break; } } s = atoi(score); if (s >= 90)

grade = 'A'; } else if (s >= 80) { grade = 'B'; } else if (s >= 70) { grade = 'C'; } else if (s >= 60) { grade = 'D'; } else { grade = 'E'; } printf("grade: %c\n", grade); return 0; } 6.2 编程计算a+aa+aaa+…+aa…a(n个a)的值(4分) 题目内容: 编程计算a+aa+aaa+…+aa…a(n个a)的值,n和a的值由键盘输入。例如,当n=4,a=2,表示计算2+22+222+2222的值。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n,a,i,j; double p=0,q=0; printf("Input a,n:\n"); scanf( "%d,%d",&a,&n); for(i=1;i<=n;i++) { for(j=0,p=0;j

《C语言程序设计》第六次课外作业 (1)

数组程序设计(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以及数组的输入和输出方法; 2.掌握字符数组,以及字符函数的使用; 3.学习与数组相关的常见的算法,如:查找、排序等; 4.学习与矩阵相关的常见的算法,如:加、减、乘等。 二、实验预备知识 1.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 2.与数组相关的常见的算法。 三、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数据,找出其中的最大数。 2.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数据,找出其中的最小数。 3.定义一个有10个元素的数组,用其代表1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键盘输入10个成绩,统计平均成绩。 4.定义一个有10个元素的数组,用其代表1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键盘输入10个成绩,分别统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人数。 5.编写程序,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整数,分别统计其中的奇数和偶数的个数。 6.编写程序,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学生的成绩,分别统计各分数段的百分比。 7.定义一个有80个元素的字符数组,从键盘输入一串字符,将其中的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而将原来为小写的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其他字符不变。 8.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整形数据,将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后输出(用冒泡排序)。9.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整形数据,将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后输出(用选择排序)。10.由键盘任意输入10个数据,将它们倒序后输出。 四、实验分析 1.注意数组下标的起始值和终止值。 2.合理利用数组下标和循环变量的关系,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 3.注意利用字符数组处理字符的方法。 4.总结常见的算法。 五、实验报告 1.参考教材,注意自己的编程风格。 2.每做一题,保存该题的源代码文件(.C )。 3.建立自己的专属文件夹,文件夹名为:”学号+姓名”(如2015211234张三)。 4.将完成的源代码文件复制到自己的专属文件夹中,再上传上FTP指定的文件夹中。上传作业\冷金麟\ 本人的班级名。 如:上传作业\冷金麟\土木工程15-1。 交作业截止时间:2016.5.3,请大家及时上交到服务器上。 ⒒求100----200之间的所有能被3以及7整除的自然数的平方根 之和。12求级数a=2/1 + 3/2 + 5/3 +8/5 +13/8+21/13…的前30项之和13求数列41+n(n –1)

c语言第七次作业解析

第七次作业:结构体 1.计算日期的差值 (1)编写一函数,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并将其值返回。 日期以年、月、日表示。 “时间差”以天数表示。 注意考虑日期之间的闰年。 函数的输入参数为日期1和日期2, 函数的返回值为时间差,单位为天数。 (2)编写一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日期,调用上述函数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并将结果输出。 为了计算简便,假设用户输入的日期1总是早于日期2。 #include #include struct date {int day;int month;int year;}date1,date2; int totaldays(struct date *p,struct date *q) { int years,total=0,i; int monthday[12]={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years=q->year-p->year; if(years==0) { if(p->month==q->month) total=q->day-p->day; else {for(i=p->month;imonth-1;i++) total+=monthday[i]; total+=monthday[p->month-1]-p->day+q->day;} if(((q->year)%4==0&&(q->year)%100!=0)||(q->year)%400==0) if(p->month<=2||q->month>2) total++; } else if(years!=0) { for(i=p->month;i<12;i++)total+=monthday[i]; total+=monthday[p->month-1]-p->day; for(i=0;imonth-1;i++)total+=monthday[i]; total+=q->day; for(i=p->year+1;i<(q->year);i++) { total+=365; if((i%4==0&&i%100!=0)||i%400==0)

C语言编程第六章作业答案

1. 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辗除法——辗转相除法,又名欧几里德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乃求两个正整数之最大公因子的算法。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其可追溯至3000年前。它首次出现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第VII卷,命题i和ii)中,而在中国则可以追溯至东汉出现的《九章算术》。它并不需要把二数作质因子分解。 证明:设两数为a、b(a>b),求它们最大公约数(a、b)的步骤如下:用a除以b,余数为r 1。若r1=0,则(a,b)=b;若r1≠0,则再用b除以r1,得r2 . 若r2=0,则(a,b)=r1,若r2≠0,则继续用r1除以r2,……如此下去,直到能整除为止。其最后一个非零余数即为(a,b)。 例如,和7890 的最大公因子是6, 这可由下列步骤看出: a b a mod b 7890 5106 7890 5106 2784 5106 2784 2322 2784 2322 462 2322 462 12 462 12 6 12 6 0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a,b,num1,num2,temp;/*temp主要用来转换大小*/ printf("please input two numbers:\n"); scanf("%d,%d",num1,&num2);

if(num1 #include main() { char c; int letter=0,space=0,digit=0,others=0; printf("please input some characters\n"); while((c=getchar())!='\n') /*终端接收一个字符赋给c,然后判断此赋值表达式的值是否不等于’\n’,如果不等于,就执行循环体*/ { if(c>='a'&&c<='z'||c>='A'&&c<='Z') /*如果满足字符那么就在此条件范围内*/ letter++; /*字符累加*/ else if(c==' ') space++; /*空格的累加*/ else if(c>='0'&&c<='9') digit++;/*数字累加*/ else others++;/*其他字符累加*/ } printf("all in all:letter=%d,space=%d,digit=%d,others=%d",letter,space,digit,others); getch(); 评析:此程序最主要是用while,if复合语句 (利用while语句,条件为输入的字符不为'\n'.)

7~8次C语言上机作业

实验7 数组(1) 【实验题7-1】此程序的功能:给数组元素赋值并进行输出。但程序中有错误,请查找原因,并调试程序以实现程序功能。 【实验题7-2】以下程序的功能:求整型数组中元素的最大值及其下标。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入程序中空白处。 【实验题7-3】以下程序的功能:把整型数组里的元素按逆序进行排序并输出。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入程序中空白处。

【实验题7-4】编写一个程序,定义一个有五个元素的一维数组,从键盘对该数组的元素进行赋值后再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题7-5】编写程序对整型数组iA的各元素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实验题7-6】在数组iA和数组iB中分别存放了na和nb个由小到大的有序数。编写程序,完成把两个数组中的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归并存放在数组iC中。

【实验题7-7】假设数组iA中的元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存放。编写程序把数组iA中相同的元素删除至一个,然后按照每行六个元素的形式输出数组iA中的各个元素值。 【实验题7-8】在二维数组中,若某一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中最大,而在该列中最小,则该元素为该二维数组的一个鞍点。编写程序要求从键盘输入一个二维数组,当鞍点存在时,把鞍点找出来。 #include #define M 3 #define N 4 int main(){ int a[M][N],i,j,k; printf("\n请输入二维数组的数据:\n"); for(i=0;i for(j=0;j scanf("%d",&a[i][j]); for(i=0;i for(j=0;j printf("M",a[i][j]);

《C语言程序设计》第6章习题答案

1、选择题 (1)A(2)C(3)A(4)B(5)B(6)D(7)D(8)B(9)D(10)B 2、填空题 (1)a=10,b=20 a=20,b=10 (2)**pp=60 3、程序设计题 (1) #include char *month_name(int n); void main() { int n; printf("\nPlease enter 1 integer:"); scanf("%d",&n); printf("%d month :%s\n",n,month_name(n)); } char *month_name(int n) { static char*name[]={"illegal month", "Jan","Feb","Mar","Apr","May","Jun", "July","Aug","Sept","Oct","Nov","Dec"}; return ((n<1||n>12)?name[0]:name[n]); } (2) #include #define N 10 sort(int data[]) { int i,j,min_a,temp;

for(i=0;i void reverse(char *c); void main()

C语言作业

20.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入若干字符,分别统计数字字符个数,英文字母个数,输入换行符时输出统计结果,请填空. # include void main ( ) { char ch;⑴ while ( (⑵)! = …\n? ) { if (ch>=?0?&& ch<=?9?) s1 ++ ; if (ch >=?a?&& ch<=?z?⑶) s2++ ; } ⑷ } 5.下面的程序是在输入的一批正数中求最大值,输入0结束循环,请填空.# include main ( ) { int a, max=0 ; scanf (“%d ”,&a); while (⑴) { if (⑵) max=a ; scanf (“%d”,&a ) ; } printf (“%d”, max) ; } 8.下面的程序在输入m后求n使n!<=m<= (n+1)! (例如输入726,应输出n=6),请填空.⑴ void main ( ) { int ⑵; scanf (⑶); for ( n=2 ; jc<=m ;n++) jc=jc*n ; printf (“n=%d \n”,⑷); } 10.下述程序用“碾转相除法”计算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计算m和n相除的余数,如果余数为0则结束,此时的被除数就是最大公约数。否则,将除数作为新的被除数,余数作为新的除数,继续计算m和n相除的余数,判断是否为0,请填空。 # include main ( ) { int m ,n , w ; scanf (“%d ,%d ”,&m , &n ); while (n) { w=⑴; m=⑵; n=⑶; } printf (“%d”,m) ; } 12.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入1至100之间每位数的乘积大于每位数的和的数,例如23,其各位数乘积为2*3=6 .各位数之和为2+3=5,故23满足条件,请填空使程序完整. # inclu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