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详解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导管口有气体生成, 酸性KMnO4溶液的 颜色不褪尽(或不褪 色,或不褪成无色)
C中加入的试剂是 足量酸性 KMnO4 溶液 ,作用是 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 。 D中加入的试剂是 澄清石灰水 ,作用是 检验 CO2 。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 。

CaCl2+2NH3↑+2H2O
NH3· 2O+CaO=Ca(OH)2+NH3↑ H CaCO3+2HCl=CaCl2+CO2↑+H2O
确定实验方案
仪器、药品
CaCO3、HCl
饱和NaCl
浓氨水、生石灰
CaCO3、HCl
饱和碳酸氢钠
饱和NaCl
浓氨水、生石灰
CaCl2或P2O5
2-+2NH + === 2NH ↑+H SiO ↓ Si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 2 3 _________
[即时应用]2.(2012· 安阳高三综合检测)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 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
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证明 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 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 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装置应加在 F 与 G 之间
(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 淀粉KI溶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 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无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 减小 (填“增 大”“不变”或“减小”)。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整合 38张ppt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整合 38张ppt

+Y 【解析】 分析“ H+ Cl2→ W――→紫色溶液”, 可知“ H + Cl2→ W”为化合反应, 并且考虑到三价铁离子遇苯酚溶液显 紫色。联想到常见的反应: 2FeCl2+ Cl2===2FeCl3,可知 H 为 FeCl2,W 为 FeCl3,Y 为苯酚。由 G+ W(FeCl3)→B(淡黄色固 体 )+ X+ H(FeCl2)知, G 为还原剂, 固体 B 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可联想到 H2S 与 FeCl3 的反应,从而断定 G 为 H2S,B 为 S,X △ +盐酸 为 HCl。“B+ F――→E ――→ H(FeCl2)+ G(H2S)”中的 F 为 Fe, E 为 FeS。 “ A+ X(HCl)→B+ C(气体 )+D” 中的 A 为 Na2S2O3, C 为 SO2, D 为 NaCl。
(对应学生用书 P74)
一、主干知识网络
非金属
非金属
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碳、硅及其化合物
2.氯及其化合物
3.硫及其化合物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其重要化合物
无机框图题的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 无机框图推断题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于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条件隐蔽性强、思维容量大、试 题区分度高等特点,是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该题型能较 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从历年高考考生 答卷情况来看,无机框图推断题仍为考生的“软肋”。
从物质 A 的水溶液出发, 有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参加反 应或反应生成的 H2O 没有表示出来)。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E________, X________, Y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练含答案

山东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练含答案

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过关练考点1 无机非金属材料1.(2023广东,1,2分)“高山流水觅知音”。

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 C2.(2022河北,1,3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 A3.(2019课标Ⅰ,7,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 A4.(2023湖北,3,3分)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B.1 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答案 B考点2 卤族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5.(2023江苏,3,3分)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A.制取Cl2B.除去Cl2中的HClC.收集Cl2D.吸收尾气中的Cl2答案 C6.(2021浙江6月选考,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避免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B.工业上可用离子交换法提高海带中碘的提取率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D.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减少含碳量,能得到耐腐蚀的钢答案 C7.(2023全国乙,11,6分)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 )6FeSO4+O2+2H2O 2Fe 2(SO4)3+2Fe(OH)2↓Na2S+2O2 Na2SO44Br2+4H2O HBrO4+7HBrCuSO4·5H2O CuSO4+5H2O答案 D8.(2023浙江6月选考,16,3分)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 A考点3 硫及其化合物9.(2023北京,7,3分)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滚动检测 第04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解析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滚动检测 第04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题号第I卷17 18 19 20 总分得分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氢氟酸具有酸性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B SO2有氧化性SO2可用于漂白纸浆C NH3极易溶于水NH3可用作制冷剂D ClO2具有强氧化性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考点:考查物质性质与用途的有关推断2.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布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①CO、O2②C12、CH4③NO2、O2④N2、H2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德国有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争辩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王水、双氧水都是纯洁物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C.磷酸钙中所含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D.肯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分类、组成的学问。

4.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难,严峻地威逼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削减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接受新能源,比如氢能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食盐(NaCl)廉价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它的部分性质见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NaNO2)B.N2H4极易溶于水,由于它是极性分子且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C.NaNO2与N2H4生成NaN3的反应方程式为:NaNO2+N2H4 = NaN3 + 2H2OD.上图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酸盐Na2Fe2Si3O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②③B.①③C.①④D.④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消灭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3C.将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D.既可用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CO2和SO2,不行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卤素单质与氢气都能反应,反应产物是卤化氢(X2+H2=2HX),这是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但其反应条件不同,从“黑暗中即可剧烈爆炸”→“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这是其性质的递变性,其性质递变性原因是()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双原子分子C.电子层数不同D.卤化氢中卤素都是-1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是由于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引起的,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逐渐降低,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结构和性质关系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特别是元素周期律变化实质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2014重庆市重庆一中5月高三月考理综化学试卷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C.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若甲是Al、Fe单质,丙是Fe2O3,则丁是Al2O3所属的物质类别是两性氧化物。

错误。

B 若甲为金属Fe,丙是H2O,乙为非金属单质H2,则丁是Fe3O4。

错误。

C.2C+SiO22CO↑+S i。

正确。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为:Zn +CuO ZnO + Cu.。

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关系的知识。

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D.硅是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解析】试题分析: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故A正确;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故B正确;水玻璃为硅酸钠,不支持燃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C正确;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为碳酸钠,碳酸钙,二氧化硅,所以硅是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错误的,故D为本题的答案。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

第1讲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课程标准]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考点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氯气的物理性质色、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25 ℃)特性黄绿色气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有毒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氯气易液化[点拨]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Cl2飘进鼻孔。

(如图所示) 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氧化性。

4.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1)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关系 ①Cl 2+H 2O HCl +HClO ②HClO H ++ClO -③H 2OH ++OH -(2)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可得出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①三种分子:H 2O 、Cl 2、HClO 。

②四种离子:H +、Cl -、ClO -和OH -。

(3)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点拨] ①干燥的Cl 2没有漂白性,但Cl 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 。

②1 mol Cl 2与强碱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而1 mol Cl 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 A (可逆反应)。

5.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1)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ClO=====光照2HCl +O 2↑。

(2)次氯酸盐①漂白液——“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它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会立即产生氯气,其离子方程式为ClO -+Cl -+2H +===Cl 2↑+H 2O 。

最新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

最新高考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详解

专题(八)非金属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知识总结】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

(1)从位置出发,以Cs为例。

位置:第六周期,IA族。

→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

→比Na、K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

→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Cs2O。

(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

(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O2。

→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ⅦA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F-氧化成F2。

分析:归纳:2.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归纳思维过程:位置→最外层电子数→成键情况→实际价态→化学式即:位置→结构→性质3.以结构为主线,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联系类型、掌握递变。

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1.22种非金属元素,有6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周期序数。

2.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

三、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

2.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分子晶体:除B、C、Si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

3.溶解性:除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2、Br2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

全国版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碳硅及

全国版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碳硅及

全国版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碳硅及----b6b2bc1c-6ea9-11ec-bf7e-7cb59b590d7d第1节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描述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命题规律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经常在高考中被考查。

检查方法包括: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定律选择题型,检查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以新材料和新技术为背景,结合工艺流程图,通过填空考察了碳和硅化合物的性能和应用。

考点1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1.碳的存在、性质和使用2.硅单质的存在、性质和制备(1)结构及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能被浓硫酸、浓硝酸等强氧化剂氧化,只能与f2、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o2、cl2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

写出以下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制备高温反应原理:①制粗硅sio2+2c=====si+2co↑,高温3.碳和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可作为气体燃料和冶金工业的还原剂。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高温② 粗硅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的提纯。

(1)硅与碱溶液反应时,硅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

高温(2)不能依据反应2c+sio2=====si+2co↑来说明c的还原性比si强,也不能依据反应高温sio2+na2co3=====na2sio3+co2↑来说明sio2水化物的酸性比h2co3强。

(3)高纯度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用作光纤材料。

(4)sio2是碱性氧化物,但能与hf反应,因此盛放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要用特制的塑料瓶。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sio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

[基本分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2O ·SiO2 Al2O3 ·2SiO2 ·2H2O K2O ·Al2O3 ·6SiO2
例:硅酸盐可以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注意金属氧化 物在前,非金属氧化物在后,低价在前,高价在后, H2O一般写在最后)
(1)许多含氧酸及其盐类类似地改写为氧化物形式,
请改写下列物质:
HNO3: N2O5• H2O
⑵CO2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
大于空气,可排放,易液化。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 于人工降雨。温室效应主要原因。低碳指降低CO2排放。
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注意CO2的收集,检验
⑶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石英、水晶 都是SiO2
2、碳族元素的特征: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 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 键。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 (如金刚石、晶体硅)。 3、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 其中铅+2价稳定,其余元素+4价稳定。
4、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 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变化非常典型。其中碳是非金属,锡、 铅是金属,硅、锗是半导体材料。

H2SiO3==SiO2+H2O
3、硅胶:刚制得的硅酸是单个小分子, 能溶于水,在存放过程中,它会逐渐失水 聚合,形成各种多硅酸,接着就形成不溶 于水,但又暂不从水中沉淀出来的“硅溶 胶”。如果向硅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则它 会失水转为“硅凝胶”。把硅凝胶烘干可 得到“硅胶”。烘干的硅胶是一种多孔性 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且吸水后还 能烘干重复使用,所以在实验室中常把硅 胶作为作为干燥剂。
; HCOOH:
;
CO • H2O
KAl(SO4)2•12H2OK2O•Al2O3•4SO3•24; H2O
(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Fe在Cl2中燃烧可以生成
Fe3Cl8,它可以改写成FeCl2• 2FeCl3。类似地碘与Fe
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Fe3I8,则它可以3F看eI作2 • 是I2

6、H2SiO3性质
Na2CO3,CaCO3
碱性氧 CaO 化物
CaO
有人认为SiO2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所以认为 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因为SiO2只和HF反应其 它的酸不反应,这是它的特性。 SiO2是酸性氧化物。
3.碳酸盐的性质规律
(1)溶解性规律:如果碳酸正盐的溶解度较大,则酸式盐的 溶解度小(如Na2CO3> NaHCO3);如果碳酸正盐的溶解度小, 则对应的酸式盐的溶解度较大(如CaCO3 < Ca(HCO3)2) (2)稳定性规律:难溶性的碳酸盐及碳酸的酸式盐(包括铵盐) 受热易分解;可溶性的碳酸盐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考纲 解读
1.Si和SiO2的结构和性质, 2.C、CO、CO2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3.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4.硅酸及常见硅酸盐的性质 5.常见的硅酸盐产品的特性与应用
一、基础知识
1.碳族元素:______C_(碳__) _S_i_(硅__) _G_e_(锗__)_S_n_(_锡_)_P_b_(_铅_)_________。
2、CO2和SiO2性质对比:
CO2 水 微溶于水
SiO2 不溶于水且不反应
酸 强碱 盐
不反应
反应(注意量的问题)
Ca(OH)2+CO2=CaCO3↓ +H2O(用于检验CO2)
Na2CO3,Ca(ClO)2等
只和HF反应
SiO2+4HF=SiF4+2H2O (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容器中)。
SiO2+2NaOH=Na2SiO3+H2O (碱溶液不能在使用磨口玻璃塞 的试剂瓶中)
0.5+y
5.了解硅酸盐的特点
➢是构成地壳岩石和矿物的主要成分 ➢绝大多数硅酸盐难溶于水
1、硅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名水玻璃,粘
性很強,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胶。
2、粘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 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组成
(1)硅酸钠 (2)高岭石 (3)正长石
Na2SiO3: Al2(Si2O5)(OH)4 KAlSi3O8
5、碳族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自然界里碳有游离态 和化合态两种;硅在地壳里无游离态,主要以含氧化合 物的形式存在
6、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 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
金刚石或 硅单质
石墨
C60
二氧化硅
制取 非金属单质
二.碳、硅单质性质
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2(量的问题)
SiO2+2C
O2 F2 Cl2
高三总复习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碳族)
高考 说明
1.了解碳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 碳酸盐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初 步了解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3.掌握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 的关系。 4.了解硅酸盐工业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 质与应用。
1、硅酸:硅酸有多种形式,如H4SiO4、H2SiO3、 H2Si2O5等。一般用通式xSiO2·yH2O表示,由于 “H2SiO3”分子式最简单,习惯采用H2SiO3作为 硅酸的代表。 2、硅酸酸性比碳酸还弱,由下列反应可证明: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SiO32-+2H+= H2SiO3↓
Si+2CO↑
一些氧化物 酸
CO2 、H2O、SiO2、 Fe2O3等
强氧化性酸
只和HF

Si+2NaOH+H2O= Na2SiO3+2H2↑
三、氧化物性质
1、基础知识 :
⑴CO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
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 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CaCO3
考虑:NaHCO3在溶于水或处于熔融状态(常压)时,都存在
的离子是( C )(已知碳酸氢钠的熔点高于其分解温度)
①Na+ ②H+ ③HCO3- ④CO32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4.碳酸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现有Na2CO3溶液2mol/L500mL、HCl溶液 2mol/L750mL.若①向HCl溶液中逐滴加Na2CO3溶液 , ②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HCl溶液,分别产生CO2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