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1)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2)3 一般规定3.0.1 阐明能满足不同脱氮除磷要求的,可供选择的处理工艺。
生物脱氮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物化学过程组成。
氨氮在好氧池中通过硝化菌作用被氧化成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池中通过反硝化菌作用被还原成氮气逸出。
硝化菌是化能自养菌,需在好氧环境中氧化氨氮获得生长所需能量;反硝化菌是兼性异养菌,它们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最终受体,将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
由此可见,为了发生反硝化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硝态氮;2)有有机碳源;3)基本无溶解氧(溶解氧会消耗有机物)。
为了有硝态氮,处理系统应采用较长泥龄和较低负荷。
缺氧/好氧法或低负荷SBR法可以满足上述要求,适于脱氮。
生物除磷由吸磷和放磷两个过程组成。
聚磷菌在厌氧放磷时,伴随着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
若放磷时无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则聚磷菌进人好氧环境中并不吸磷,此类放磷为无效放磷。
生物脱氮和除磷都需有机碳,在有机碳不足,尤其是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不足时,反硝化菌与聚磷菌争夺碳源,会竞争性地抑制放磷。
生物除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厌氧(无硝态氮);2)有有机碳源。
厌氧/好氧法或高负荷SBR法可满足上述要求,适于除磷。
同时脱氮除磷,要求系统具有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
A/A /O 法可满足这一条件,SBR法可通过变化运行方式创造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两者都可同时脱氮除磷。
脱氮和除磷是相互影响的,脱氮要求较低负荷和较长泥龄;除磷却要求较高负荷和较短泥龄。
脱氮要求有较多硝酸盐供反硝化,而硝酸盐对除磷却有较大影响。
设计时应根据氮、磷的排放标1R准等要求,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3.0.2 污水在进人生物处理系统前应先经过预处理,包括沉砂池除砂,格栅去除漂浮物以及撇渣设施去除浮渣等,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对此有阐述。
浮渣中含有大量油脂,会在厌氧池、缺氧池和SBR法的反应池中积累。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摘要:在陈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的基础下,简单分析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
关键词:脱氮除磷;机理;工艺1 前言城市污水中的氮、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 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产生毒害。
上述危害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环境正常功能的发挥, 并使城市缺水状况加剧,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体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环境工作者对一些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或设计出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脱氮除磷工艺。
2 生物脱氮原理【1】一般来说, 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氨化作用, 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
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 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 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第二步是硝化作用, 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 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然后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
第三步是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
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
反应方程式如下:( 1) 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总反应式为:( 2) 反硝化反应:另外, 由荷兰Delft 大学Kluyver 生物技术实验室试验确认了一种新途径, 称为厌氧氨( 氮) 氧化。
即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由自养菌直接将氨转化为氮, 因而不必额外投加有机底物。
反应式为:NH4+NO2→N2+2H2O3 生物除磷原理【1】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
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最新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水污染课程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水污染课程设计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目录1.设计任务书 (3)2.设计说明书 (4)2.1 工程概况 (4)2.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污水水质 (5)2.2.1 设计规模 (5)2.2.2 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 (5)2.3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5)2.3.1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要求 (5)2.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6)2.3.3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0)2.4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2)2.4.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12)2.4.2污水处理厂总高程设计 (15)2.5 各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说明 (16)2.5.1粗格栅间 (16)2.5.2水提升泵房 (17)2.5.3细格栅间 (18)2.5.4曝气沉砂池 (18)2.5.5氧化沟 (19)2.5.6二沉池 (19)2.5.7 接触池 (19)2.5.8加氯间 (20)2.5.9污泥回流泵房 (21)2.5.10污泥浓缩池 (21)2.5.11污泥脱水间 (21)2.5.12其他建筑物 (22)3.设计计算书 (22)3.1 设计依据 (22)3.2设计流量 (23)3.3格栅设计 (23)3.3.1设计参数 (23)3.3.2设计计算 (23)3.4曝气沉砂池 (28)3.4.1设计参数 (28)3.4.2设计计算 (28)3.5氧化沟 (30)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3.5.1设计参数 (30)3.5.2设计计算 (30)3.6辐流式二沉池 (36)3.6.1设计参数 (36)3.6.2 设计计算 (36)3.7消毒池 (38)3.7.1设计参数 (38)3.7.2 设计计算 (38)3.8液氯投配系统 (39)3.8.1设计参数 (39)3.8.2设计计算 (39)3.9计量堰 (39)3.10泥回流泵房 (40)3.11浓缩池 (40)3.12泥脱水间 (41)4.污水厂成本概算 (41)4.1 水厂工程造价 (41)4.1.1 计算依据 (41)4.1.2 单项构筑物工程造价计算 (41)4.2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 (43)参考文献 (4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课程设计任务书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其他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2)画出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图内容;(3)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图4 ANAMMOX反应塔现场实物
•2021/6/20
•16
•2021/6/20
•17
ANAMMOX
随着氮素污染的加剧,除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 氮素污染物的控制中,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的热点 集中在如何改进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从微生物学的角度看,硝化和 反硝化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生化反应.前者借助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氨氧化 为硝酸,需要氧的有效供给;而后者则是一个厌氧反应,只有在无氧条 件下,反硝化细菌才能把硝酸还原为氮气.此外,在环境中存在有机物时 ,自养型硝化细菌对氧和营养物质的竞争能力劣于异养型微生物,其生 长速度很容易被异养型微生物超过,并因此而难以在硝化中发挥应有的 作用;但要使反硝化反应顺利进行,则必须为反硝化细菌提供合适的电 子供体(通常为有机物如甲醇等).最近发现,氨可直接作为电子供体进行 反硝化反应,即所谓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这一重大的新发现为改进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提供了理论依 据.若能开发利用厌氧氨氧化进行生物脱氮,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硝化 反应的充氧能耗,免去反硝化反应的外源电子供体,而且还可改善硝化 反应产酸,反硝化反应产碱而均需中和的状况.其中后两项对控制化学试 剂消耗,防止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③控制简单,通过氧化还原电位与溶解氧可有效地实现过程稳定, 尤其利于对负荷的控制。
④与常规污水厂相比,其污泥产量减少了10%,从而进一步减少 了污泥的处理费用。
⑤利用DPB实现生物除磷(测定结果表明,约50%的磷是由DPB 去除的),使碳源(COD)能被有效地利用,从而使该工艺在 COD/(N+P)值相对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使除 磷所需的化学药剂量大大减少。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最新版本

生物法除磷的理论基础: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能够过量地,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 排出系统外,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
有机磷 ADP ATP 无机磷 无机磷 ATP ADP 有机磷 释放 聚磷 聚 磷 菌 → 聚 磷 菌 合成 降解 溶解质 ATP ADP PHB PHB ADP ATP 无机物 厌氧段 好氧段 聚 磷 菌 的 作 用 机 理
.
该反应的微生物属自养型厌氧细菌,生长速率非常低,但将氨氮厌氧转化能力非常高,可以达到4.8kgTN/(m3·d),最佳运行条件: 温度为10~43℃,pH值为6.7~8.3。
.
自养型氨厌氧氧化菌生长慢,启动时间非常长,为使ANAMMOX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并得到足够的生物量,需要有效的污泥截留(由此建议用生物膜反应器)。另外ANAMMOX过程的营养需求,是否出现羟胺、肼类化合物,二氧化氮等代谢中间产[HJ]物和二次污染问题等都是新工艺实际运行中要解决的问题。
.
图1 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装置 1.污水 2.亚硝酸盐溶液 3.4.5.泵 6.取样口 7.ANAMMOX流化床反应器 8.恒温水浴 9.水封 10.湿式气体流量计 11.出水
.
该工艺的本质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造成两类细菌不同的增长速率,利用该动力学参数的不同造成“分选压力” 。使用无需污泥停留(以恒化器方式运行,其SRT=HRT)的单个CSTR反应器来实现,在较短的HRT(即SRT)和30 ~40℃的条件下,可有效地通过种群筛选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并使硝化过程稳定地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以 NO2-为硝化终产物。SHARON工艺适用于含高浓度氨(>500mg/L)废水的处理工艺,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

第 7 章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处理对象:残存的有机物、悬浮物,除N ,P ,脱色,除臭,杀菌 处理目标:污水再用—中水,补充地下水、工业冷却水、水源水、农灌 主要处理技术:--- 混凝沉淀、过滤、吸附、氧化、生化、膜分离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一、 脱氮技术1. 概述:污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机N ,NH 4-N ,NH 3-N ,NO -2 –N ,NO -3-N 二级处理水中氮的存在形式:NH 4-N ,NH 3-N ,NO -2 –N ,NO -3-N 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对氮的去除率较低:H O H y n CO x n NO H C O z y x n nNH O H nC n z y x ∆--+-+→--+++2227523)4(2)5()()524(如进入曝气池的BOD 为120mg/L ,按微生物的营养平衡式: BOD :N :P=100:5:1如果BOD 去除90%,去除量约为 100mg/L ,以除碳质COD 为目的的生化反应过程仅能够去除 5mg/L 的N 。
(一般城市污水的氨氮在20-80mg/L ,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氨氮小于15mg/L 。
传统活性污泥法氮的去除率位20-40%,磷的去除率5-20%)含氮污水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高浓度含氮废水( NH 3-N >100mg/L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吹脱法,离子交换,不连续氯化等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NH 3-N <100mg/L )--生物脱氮法2. 生物脱氮原理1) 氨化与硝化:(1) 氨化反应:(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氮) 3222NH CO RCOOH O COOH RCHNH ++→+氨基酸 氨化菌(2) 硝化反应:NH +4+3/2 O 2----(亚硝化菌)--NO -2+H 2O+2H + -∆F NO -2+1/2 O 2--(硝化菌)---NO -3-∆F总反应:NH +4+2 O 2----NO -3+H 2O+2H + -∆F(3) 硝化菌是化能自养细菌(不需要有机性营养物,从CO 2获取碳源,从无机物获取能量)(4) 硝化反应正常进行的环境条件∙充足的溶解氧和保持一定的碱度1g 氮完成硝化需氧 4.57g (由上式)H +释放,降低PH 。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PPT.

A2/O工艺
▪ 除磷脱氮工艺在涉及泥龄上的矛盾:
▪ 1)除磷需要泥龄短
▪ 生物除磷主要靠排出剩余污泥而带走磷, 因此,如要除磷效率高,就必须加大污泥排 泥量。
▪ 从θ=VX/ΔX 可以看出,VX是系统效率的基 本参数, ΔX可以看作变量,调整ΔX可以调 整泥龄。
▪ 2)脱氮需要泥龄长
▪ 脱氮的关键步骤是硝化,硝化过程不充分, 则无法提高脱氮效率。
▪ 总反应
▪ NH4+ + O2 + HCO3- →
▪
NO3- + H2O + H2CO3 + 微生物细胞
▪ 反硝化反应如下:
▪
▪ NO3- + CH3OH + H2CO3 → ▪ N2↑+H2O + HCO3-+微生物细胞 ▪
生物脱氮工艺
▪ 传统生物脱氮存在问题?
▪ 首先,需要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 要消耗大量能源(因为曝气);
▪ 硝化作用
▪ NH+4 + 1.5O2 →→→→ NO-2 + H2O + 2H + ▪ NH+4 + 2O2 →→→→ NO-3 + H2O + 2H+
▪ 节约O2 25%
▪ 脱氮作用
▪ 6 NO-2 + 3CH3OH + 3CO2 →→→→ 3N2 +
6HCO3- + 3H2O
▪ 6 NO-3 + 5CH3OH + CO2 →→→→ 3N2 +
▪ 如果能使反硝化细菌同时具有生物摄/放 轮毂上的品牌
师:有一天,冬冬应邀参加动物王国大会,国王视冬冬为上宾,给冬冬端来了苹果和香蕉,冬冬用眼一瞧,苹果上有一些斑点,香蕉 也不是青黄色而是灰黑色,冬冬暗自高兴:动物王国,就是动物王国,连吃的水果和我们都不一样,冬冬于是饱餐了一顿,兴高采烈 的回到家里,可是这时他感到肚子非常痛,并且有呕吐的感觉,同学们想一想,冬冬饱餐一顿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工艺

铭源凯德过滤设备(北京)有限公司过滤器技术创新点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间隙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一种变型。
该工艺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和生物选择器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中,每一操作循环包括进水-曝气阶段、沉淀阶段、撇水阶段和闲置阶段等几个过程。
在操作循环的曝气阶段(同时进水)一步完成生物降解过程(包括降解有机物、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过程);在非曝气阶段完成泥水分离功能。
排水装置系移动式撇水堰,籍此可将每一循环操作中所处理的废水经沉淀阶段后排出系统。
1前言随着污水处理除氮脱磷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运行日益复杂化,污水处理的投资及其运行费用也随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下面简要介绍由教授和奥地利SFC 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推广应用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其优异的除氮脱磷性能基础上,能大大地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为一间隙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法过程按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不断重复进行。
该法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进行。
C-TECH 方法是一种"充水和排水"活性污泥法系统,废水按一定的周期和阶段得到处理,故C-TECH 方法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型。
C-TECH工艺在七十年代开始得到研究和应用,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控制的日益普及,间隙运行的C-TECH工艺由于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性能高超,尤其是其优异的脱氮除磷功能而越来越得到重视,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本文将简要介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的主要特性及其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方面的应用。
2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C-TECH工艺)的基本组成及运行方式 2.1C-TECH工艺的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ActivatedSludgeTechnology,简称C-TECH工艺)是间隙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一种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目录1.设计任务书 (3)2.设计说明书 (4)2.1 工程概况 (4)2.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污水水质 (5)2.2.1 设计规模 (5)2.2.2 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 (5)2.3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5)2.3.1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要求 (5)2.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6)2.3.3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0)2.4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2)2.4.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12)2.4.2污水处理厂总高程设计 (15)2.5 各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说明 (16)2.5.1粗格栅间 (16)2.5.2水提升泵房 (17)2.5.3细格栅间 (18)2.5.4曝气沉砂池 (18)2.5.5氧化沟 (19)2.5.6二沉池 (19)2.5.7 接触池 (19)2.5.8加氯间 (20)2.5.9污泥回流泵房 (21)2.5.10污泥浓缩池 (21)2.5.11污泥脱水间 (21)2.5.12其他建筑物 (22)3.设计计算书 (22)3.1 设计依据 (22)3.2设计流量 (23)3.3格栅设计 (23)3.3.1设计参数 (23)3.3.2设计计算 (23)3.4曝气沉砂池 (28)3.4.1设计参数 (28)3.4.2设计计算 (28)3.5氧化沟 (30)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3.5.1设计参数 (30)3.5.2设计计算 (30)3.6辐流式二沉池 (36)3.6.1设计参数 (36)3.6.2 设计计算 (36)3.7消毒池 (38)3.7.1设计参数 (38)3.7.2 设计计算 (38)3.8液氯投配系统 (39)3.8.1设计参数 (39)3.8.2设计计算 (39)3.9计量堰 (39)3.10泥回流泵房 (40)3.11浓缩池 (40)3.12泥脱水间 (41)4.污水厂成本概算 (41)4.1 水厂工程造价 (41)4.1.1 计算依据 (41)4.1.2 单项构筑物工程造价计算 (41)4.2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 (43)参考文献 (4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某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其他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2)画出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图内容;(3)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二、设计资料1.设计规模及水质(1)原始资料该城镇要求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污水处理规模6万m3/d,资料显示经由城镇下水道系统集中起来的污水,称为城镇污水。
一般城镇下水道系统不仅有住宅,医院,公共场所等处的生活污水排入,而且还有工业污水的排入。
(2)设计进水水质:BOD5 = 250 mg/L,TSS = 300 mg/L,VSS =240 mg/L,TN=60 -N=40 mg/L,TKN=58 mg/L,TP=6 mg/L;mg/L,NH3(3)设计出水水质:BOD5 = 20 mg/L,TSS = 20 mg/L,NH3-N=6 mg/L,TP= 3mg/L, --N = 10 mg/L。
NO32、城市自然状况气候:大陆行季风气候主导风向:西北风3、污水处理厂厂区概况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该污水处理厂为新建污水厂,根据规划位于城市下游,城市海拔高度340.0m,规划用地长宽分别为:350mx200m,场地平整.污水厂进水口位于厂区西南角,进水污水管的标高为336.0m;出水靠重力排入厂区东侧500m处某河,该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河水最高水位336.0m.地下水位深度:3-4m.4、通过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主要有一下几点看法:(a)城市污水处理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污水处理方法比起其他行业污水处理,也相对比较固定。
目前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的主要工艺有A2/O工艺、CASS工艺、氧化沟工艺,这几年来,随着对出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处理工艺也在原有基本工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改革,使工艺更完善、高效。
在设计的过程中,除考虑工艺本身的处理效率和经济价值外,主要应该考虑的,应该是工艺在当地的可实现性问题,即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
(b)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是各个工艺阶段之间、各个工艺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的协调性问题,设备的发展推动了工艺的进步,工艺的进步又反过来带动了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是无坚不摧的团队。
(c)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已经初具规模,但对剩余污泥的处置一直停留在填埋的阶段。
据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干污泥约20万吨,以湿污泥计约为380万~550万吨,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有机物及N,P,K等营养元素,同时还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及病原菌等有害物质。
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不仅对环境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
目前,由于对污泥的处理并没有做到无害化,仅是简单填埋,这对当地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d)污水处理的资源化问题是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北方缺水城市,更成了一条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再处理,出水达到市政用水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及某些工业用水指标,可以用于市政绿化、清扫街道、农业灌溉、某些工业原水、冷却水、循环水等。
大大减轻了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压力。
目前在中水回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水管道系统的不完善问题。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平衡关系,处于系统循环中的东西才是不灭的,所以不论是污泥处理,还是污水回用,让其回到原有的系统中是最佳的终极处理办法。
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在应用于农业时污泥最为可行和现实的处置方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2.设计说明书2.1 工程概况设计名称:某城镇6万m3/d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规模:日处理城镇污水6万m3,包括生活污水和城市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处理工艺为奥贝尔氧化沟设计内容:污水处理厂一座,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包括综合楼、配电室、锅炉房、传达室、食堂、浴室、篮球厂等。
本设计污水处理厂出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标准),排入厂区东侧500m处某河,该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
、2.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污水水质2.2.1 设计规模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万m3/d。
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2.2.2 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进水水质:BOD5 = 250 mg/L,TSS = 300 mg/L,VSS =240 mg/L,TN=60 mg/L,NH3-N=40 mg/L,TKN=58 mg/L,TP=6 mg/L;出水水质:BOD5 = 20 mg/L,TSS = 20 mg/L,NH3-N=6 mg/L,TP= 3mg/L, +-N = 10 mg/L。
NO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2.3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3.1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要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污水处理后必须达到排放标准。
(2)要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可靠的、效率高的处理技术。
(3)防止处理污染物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或污染转移。
(4)要充分利用和回收能源。
污水处理高程安排应尽量考虑利用自然地势。
(5)设计中应考虑节能、节水。
尽量选择能耗底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设计中应尽量较少用水,并考虑经过处理后重复循环利用。
(6)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减化流程,节约资金。
2.3.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此废水具有如下特点:废水N、P含量较高,出水N、P应符合要求。
有机物含量较少。
(2)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污水处理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功能:(a)具备一定的脱N除P功能,使出水N、P达标;(b)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基本达到稳定。
(3)生化处理工艺选择目前处理城市污水应用较多的生化工艺有氧化沟,A2/O法,A-B法,SBR法等。
为了使本工程选择最合理的处理工艺,有必要按使用条件,排除不适用的处理工艺后,再对可以采取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
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和CASS工艺三种工艺均能达到处理要求。
在设计可行性分析阶段,对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和CASS 工艺的比较分析:(a) A2/O工艺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一般在A2/O工艺中,为同时实现脱N除P的要求,必须满足如下条件:BOD5/TKN=5-8 实际进水中:BOD5/TKN=170/60=2.8<5BOD5/TP≥15 BOD5/TP=170/4.5=37≥15通过比较,采用传统A2/O工艺,脱N所需碳源不足,影响脱N效果,为此采用倒置A2/O工艺。
污水先进缺氧段再进厌氧段,或厌氧、缺氧段同时进水,这样既解决了缺氧段的碳源不足的问题,使脱N能够很好的进行,同时也有利于除P,聚磷菌在厌氧段释放P,同时聚集能量,利用厌氧段聚集的能量,在好氧段进行好氧吸P过程,厌氧段结束后立即进入好氧段,能够使聚磷菌在厌氧段聚集的能量,充分用来吸P,加强了除P过程。
(b)CAST工艺该工艺是在SBR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加了厌氧段、缺氧段,可实现脱N除P。
运行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c)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处理工艺成熟,结构、设备简单,管理运行费用低。
CAST工艺与氧化沟工艺比较如表2-2:CAST工艺与氧化沟工艺比较方案一(CAST工艺)方案二(奥贝尔氧化沟)单池间歇多池连续。
多座反应池交替运行保持进、出水连续连续进水,连续出水。
有机物降解与沉淀在一个池子完成,无需设独立的沉淀池及其刮泥系统。
在氧化沟中完成有机物降解,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需设独立的沉淀池和刮泥系统。
通过每一个周期的循环,造成有氧和无氧的环境,对氮和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氧化沟系统三个沟道的DO值呈0-1-2的梯次变化,脱氮效果好,除磷效果一般。
固体停留时间较长,可抵抗较强的冲击负荷。
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可抵抗冲击负荷。
污泥有一定的稳定性污泥有一定的稳定性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采用鼓风曝气,曝气器均布池底,动力效率高;能耗较低;间歇运转须采用高质量的膜式曝气器,设备的闲置率较高,曝气器寿命较短,维修及维护量大。
采用表面曝气,设有转碟曝气设备,转碟分点布置;设备少,管理简单,维护量小,但能耗较高。
自动化水平高,对电动阀门等设备的可靠性需求较高,控制管理较复杂。
设备少且经久耐用,控制管理简单。
耗电量较小,运行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