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检测题新人教版选修33(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检测题新人教版选修33(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A 级抓基础1.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房间内打开冰箱门,冰箱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将(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取房间内气体及电冰箱(有散热装置)为系统,外界消耗电能,对系统做功,系统总内能增加.答案:B2.如图所示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 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00 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200 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600 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00 J解析:对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可知,ΔU=800 J+(-200 J)=600 J,ΔU 为正表示内能增加了 600 J,对气体来说,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势能为零,内能等于所有分子动能的和,内能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选项 A 正确.答案:A3.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W+Q 中关于ΔU、W、Q 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 为正,吸热时Q 为负,内能增加时ΔU 为正B.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 为负,吸热时Q 为正,内能增加时ΔU 为负C.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 为负,吸热时Q 为正,内能增加时ΔU 为正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 为负,吸热时Q 为负,内能增加时ΔU 为负解析: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 为正,反之为负;吸热时Q 为正,反之为负;内能增加时ΔU 为正,反之为负.故 C 正确.答案:C4.(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膨胀,同时吸收热量,下列关于该气体内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减少B.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减少C.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将不变D.如果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吸收的热量,气体内能可能改变解析:体积膨胀,则气体的压力一定对外做功.W<0,吸收热量Q>0,所以气体内能的变化要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由W+Q=ΔU 可知 A、C 正确.答案:AC5.对于一个大气压下 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内能增加,对外界做功,一定是吸热B.水的内能不变,对外界做功,从外界吸热C.水的内能减少,对外界不做功,向外界放热D.水的内能增加,对外界做功,向外界放热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又因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增加,由此判断可知 A 对.答案:A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缓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空气一定( )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解析:本题考查气体性质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由于不计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且整个过程缓慢进行,所以可看成温度不变,即气体内能不变,选项 B、D 均错.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ΔU=W+Q,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式中W 取正号,ΔU=0,所以Q 为负,即气体向外放热,故选项 A 错,C 对.正确选项为 C.答案:CB 级提能力7.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故天然气的温度升高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又天然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不需要考虑分子势能,而气体质量不变,气罐内天然气分子数不变,所以气体分子总动能增大,故内能增大,A、D 项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体积不变,内能增大,则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 项对;天然气体积不变,随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C 项错.答案:B8.(多选)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A 错;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氢气对氧气做功,由于隔板导热,最终温度相同,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最终温度等于初始温度,B 错,C、D 正确.答案:CD9.分别以p、V、T 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1=T0);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V2>V0,则( )A.p1>p2,T1>T2B.p1>p2,T1<T2C.p1<p2,T1<T2D.p1<p2,T1>T2解析:过程①是等温膨胀,遵守玻意耳定律,过程②是绝热膨胀,系统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故 A 正确.答案:A10. 某校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同学选用导热良好的气缸将其开口向下,内装理想气体,并将气缸固定不动,但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他把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他把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由此可确定( )A .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 .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D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大解析:因细沙慢慢漏出,沙桶重力减少,故活塞上移,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气缸导热性能良好,细沙是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又不变,故此过程气缸内气体及时向外界放热而保持缸内气体温度不变.答案:B11.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经等压过程到状态 B .此过程中,气体压强 p =1.0×105 Pa ,吸收的热量 Q =7.0×102J ,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V A V B解析:等压变化,T A =TB ,对外做的功 W =p (V B -V 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解得ΔU =5.0×102 J.答案:ΔU =5.0×102 J1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沸腾时,1 g 的水由液态变成同温度的水汽,其体积由 1.043 cm 3 变为 1 676 cm 3.已知水的汽化热为 2 263.8 J/g.求:(1)体积膨胀时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W ;(2) 气体吸收的热量 Q ;(3)气体增加的内能ΔU.解析:取1 g 水为研究系统,1 g 沸腾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汽需要吸收热量,同时由于体积膨胀,系统要对外做功,所以有ΔU<Q 吸.(1)气体在等压(大气压)下膨胀做功:W=p(V2-V1)=1.013×105×(1 676-1.043)×10-6 J=169.7 J.(2)气体吸热:Q=mL=1×2 263.8 J=2 263.8 J.(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2 263.8 J+(-169.7)J=2 094.1 J.答案:(1)169.7 J (2)2 263.8 J(3)2 094.1 J。

高考人教版选修物理3-3热学专项练习

高考人教版选修物理3-3热学专项练习
【答案】BCD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考人 教版选 修物理3 -3热学 专项练 习(共 2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考人 教版选 修物理3 -3热学 专项练 习(共 22张PPT)
(3) (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 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A.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B .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分子势能增加 C.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 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故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定吸收热量 E.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一-定比该温度下未饱和汽压大 【答案】ABD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届 高考人 教版选 修物理3 -3热学 专项练 习(共 22张PPT)
(2) (5分)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 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外界向气体发生热传递,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不可能把热从低温气体传到高温气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C.如果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当压强增大时,气体的密度- -定增大 D.若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E .该气缸做加速运动时,汽缸内气体温度一定升高
A . 图中连线说明炭粒在做机械运动; B . 图中连线是炭粒的运动径迹 C . 图中炭粒的位置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D . 图中连线的杂乱不足以说明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 E . 图中连线的杂乱无章间接说明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高三物理热学专题测试题

高三物理热学专题测试题

热学专题训练班级 姓名 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56分)1、观察布朗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 .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 .悬浮颗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构成悬浮颗粒的物质的分子热运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 .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因为气体分子比固体和液体分子更容易发生扩散C .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 .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C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功是可能的4、一木块从斜面上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不考虑木块的热膨胀),则木块的( ) A .分子势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B .机械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C .机械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D .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5、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m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m v N A ρ= ②∆=A N μρ ③A N m μ= ④A N v =∆ 其中(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②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6、已知阿佛伽德罗常数为N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kg/mol ),该物质的密度为ρ(kg/m 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ρNB .1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MNρC .该物质1个分子的质量是N ρ(kg ) D .该物质1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NM ρ(m 3)7、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0,0<>F F 为斥力为引力,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则( )A .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B .乙分子由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b 时速度最大C .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 .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8、如图所示,密闭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 E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 A .P E 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 .P E 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 .P E 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 .PE 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9、图中气缸内盛有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但不漏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 第3章 第2-3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 第3章 第2-3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3章第2-3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B.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 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加D. 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3. 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气缸和活塞组成。

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A. 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 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 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 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4.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 b和T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

则A. T b>T c,Q ab>Q acB. T b>T c,Q ab<Q acC. T b=T c,Q ab>Q acD. T b=T c,Q ab<Q ac5.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W+Q中关于ΔU、W、Q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正,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正B.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负C.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正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负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A. 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C. 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不变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初状态,现要使它的温度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的温度,用下列哪些过程可能实现A. 先等压膨胀,再等容减小压强B. 先等压减小体积,再等容减小压强C. 先等容增大压强,再等压增大体积D. 先等容减小压强,再等压增大体积8. 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火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综合练习

(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综合练习

热力学定律综合练习1、关于热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在自然条件下,只要不违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热传递的过程总是可逆的B.在自然条件下,热传递过程是可逆的C.在自然条件下,热量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在自然条件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外界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D。

物体放热,内能有可能增加。

3、如图所示,用锯条在木板上锯出一道缝.已知拉动锯条所用的力F=200 N,所锯的缝长为0.5 m,锯出这样一道缝需要来回拉动锯条50次,拉动锯条所做的功有50%用来增大锯条的内能.则在锯这道缝的过程中,锯条内能的增量是(D )A.100 J B.50 J C.2500 J D.无法确定解释:设来回拉动一次锯条,通过的路程为s,则来回拉动锯条一次力F做的功为W1=Fs.锯出这道缝,力F做的总功为W=50W1=50Fs,由于s未知,故无法确定锯条内能的增量.4、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用同一种特殊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球的体积就明显增大,如果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热膨胀后体积也相等,两球也不上升,则(B )A.A球吸收的热量多B.B球吸收的热量多C.A、B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不能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解释:因为水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对A、B两球浸没深度相同,所以B球所受压力大于A球.要使B球膨胀到等于A球体积,B球克服压力做的功多,故吸收热量也多.5、以下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BC )A.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不变;B.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不变;C.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内能不变;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内能不变。

6、能源利用的过程实质是( C )A.能量被消耗的过程B。

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热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热学专题复习二1、(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导热性能良好的足够长的气缸,两气缸内各有一个用轻杆相连接的活塞,活塞和气缸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均为d,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轻杆无压力,大气压强为p,现锁定两个活塞,使右侧气缸与一个恒温热源接触,使右侧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为原来的2倍,求:(i) 若右侧气缸的温度升高后,右侧气缸内的气体压强变为多大.(ii)若保证右侧气缸与上述恒温热源的接触,解除两侧活塞的锁定,求稳定后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

2、(9分)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ABCDE,CD部分水平,其余部分竖直(B端弯曲部分长度可忽略),玻璃管截面半径相比其长度可忽略,CD内有一段水银柱,初始时数据如图,环境温度是300K,大气压是75cmHg.现保持CD水平,将玻璃管A端缓慢竖直向下插入大水银槽中,当水平段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DE竖直管内时,保持玻璃管静止不动。

问:(i)玻璃管A端插入大水银槽中的深度是多少?(即水银面到管口A 的竖直距离)?(ii)当管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低到多少K时,DE中的水银柱刚好回到CD水平管中?3、(9分)如图所示除气缸右壁外其余部分均绝热,轻活塞K与气缸壁接触光滑,K把密闭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温度均相同的同种气体a和b,原来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0、温度为27 ℃、体积均为V.现使气体a温度保持27℃不变,气体b温度降到-48℃,两部分气体始终可视为理想气体,待活塞重新稳定后,求:最终气体a的压强p、体积V a。

(完整word版)热学高考大题

(完整word版)热学高考大题

热学高考大题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的粗细均匀的小平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

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

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

(2010·山东)36.(8分)[物理—物理3—3]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 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0p 。

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K T 3000=升至K T 3501=。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K T 3501=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0p 。

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2)(8分)如图,容积为1V 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

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

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2V 。

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O P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

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 1。

ρl 4l2l0ρg(2011·全国卷)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测定分子大小的油膜实验中,下面的假设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A.油膜的体积等于总的分子体积之和B.油膜为单层分子且都是球形C.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它们间的间隙可忽略D.油膜中分子沿直线排列2、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3、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4、气体的温度升高了30℃,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了()A。

30K B。

273+30K C。

243K D. 303K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C.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都可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冰熔解成水,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6、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热学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共 10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布朗运动的发现,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A.说明了悬浮微粒时刻做无规则运动B.说明了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说明悬浮微粒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说明液体分子与悬浮微粒间有相互作用力2、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A.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B.布伞有孔,但不漏水C.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弧形3、物体从高处落下,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它的:A.机械能减少,内能也减少;B.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C.机械能增加,内能也增加;D.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

4、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靠近甲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B.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C.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5、一定质量的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有:A.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B.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少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所有分子速率都会增大;B 、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加;C 、气体在降温时,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一定会引起其他变化;D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8、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 O 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 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A. 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5mB. 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0mC. 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0mD. 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5m9、已知阿佛伽德罗常数为 N ,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M (kg/mol ),该物质的密度为ρ (kg/m 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ρNB. 1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 NMC. 该物质 1 个分子的质量是(kg )ND. 该物质 1 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 M N(m 3)10、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有:A、分子的平均速率 B、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C、气体压强D、分子总数1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四项论述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12、如图所示,A、B 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 用同一种特殊材料制作。

当温度稍微升高,球的体积就明显增大,如果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热膨胀后体积也相等,两球也不上升,则:A、A 球吸收的热量多B、B 球吸收的热量多C、A 球最后的内能大D、B 球最后的内能大13、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观点分析判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体积越大,压强越小B、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越高,压强越大C、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D、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压强减小14、根据气体分子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是反映了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按速率大小划分区间(m/s)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温度为0ºC 时温度为100ºC 时100 以下 1.4 0.7100~200 8.1 5.4200~300 17.0 11.9300~400 21.4 17.4400~500 15.1 16.7500~600 9.2 12.9600~700 4.5 7.9800~900 2.0 4.6900 以上0.9 3.9 根据表格有四位同学总结出了以下规律,其中错误的是:A、不论温度有多大,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分子B、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发生改变C、某一温度下,速率都在某一数值附近,离开这个数值越远,分子越少D、温度增加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小了15、如下现象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液体放在一起会自发的相互渗透B、正在行驶的汽车刹车时,机械能自发的转化为内能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理论说,空调机的效率可以做到 100%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全部内能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16、下列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B、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是等效的C、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17、如图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成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1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处于某一初态, 现要使它经过一些状态变化后回到原来初温, 下列哪些过程可能实现:A.先等压压缩, 再等容减压B.先等压膨胀, 再等容减压C.先等容增压, 再等压膨胀D.先等容减压, 再等压膨胀1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始终不变,则在这过程中:A.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B.气体可能对外界做功,并从外界吸收热量C.气体的内能不改变D.气体的压强可能增大,而体积减小20、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缸内活塞可以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桶内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在把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缓慢流出,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则:o C B AD xo C BAD xP o C B AD xTVt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 .气体对外界作功,气体温度可能降低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D .外界对气体作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加21、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A.氧气的内能较大B.氢气的内能较大C.两者内能相等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22、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气体实验定律实验》中,分别得到如下四幅图象。

则如下的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PP P VOOOO图 a图 b图 c图 dA、若甲研究的是查理定律,则他做的图象可能是图 a B、若乙研究的是玻意耳定律,则他做的图象是图 b C、若丙研究的是查理定律,则他做的图象可能是图 c D、若丁研究的是盖·吕萨克定律,则他做的图象是图 d23、如图甲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 ,乙分子位于 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甲中曲线所示。

F >0 为斥力,F <0 为引力。

A 、B 、C 、D 为 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图乙中 A 、B 、C 、D 四个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 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 图甲vaEABCD图乙Fo C BAD xo CBAD xTpA D TCBS24、在一个带有可自由移动活塞的密闭容器内,贮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在使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密度不变 B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密度不变C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密度增大 D 、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密度增大 25、如图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四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D→C,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 B 、C→B,气体放热 C 、A→D,气体对外做功D 、B→A,气体吸热二、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2 分) (1)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试验简要步骤如下:A. 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 S 。

B. 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带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 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 用浅盘装入约 2cm 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 用公式 d= V 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E. 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 。

F. 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置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上述试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2)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 M ,密度为 ρ,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质量为 m ,一滴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扩散后形成的纯油酸油膜最大面积为 S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A 。

以上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对于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分子数量有如下判断: ①油酸分子直径 d = MS②油酸分子直径 d = mS③ 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子数 n =M N m A ④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子数 n = mNM A以上判断正确的是27、(12 分)(1)气体对外做功 1650J,与此同时它又从外界吸热 800J,则它的内能了焦,因此它的温度将。

(2)液晶电视机由于对人眼伤害小、耗电低等优点,现被人类大量推广。

液晶电视机的主要成份是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是由液晶制成的。

下面有关液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C、降低温度,液晶可能将会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D、混浊的液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28、(13 分)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密封住,外力通过活塞对密闭气体做功 85J,里面的气体内能增加了 70J。

问:(1)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压强是。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2)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交换的热量是多少?29、(13 分)(1)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海水可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