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法施工工艺
TL顶推施工法工艺介绍

TL顶推施工法工艺流程1.施工法概要作为预应力桥的架设方法,西德的Fritz Leonhordt博士研制的顶推施工法,称为“Taktshiebe Verfa Hren”,在欧洲开展起来。
但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取得功绩。
TL施工法的名称,是取Taktshiebe和Leonhardt两组字第一个字母组成的。
该法的顶推设备,包括向前方产生推力推动预应力梁的(顶推装置)和大梁制作场的前方墩台上,在各支点上设置的使梁滑动的(滑动支承)。
顶推装置有(垂直,水平千斤顶方式)同(牵引筋方式)两种,根据架设情况分别使用。
顶推装置,安置于大梁制作场的前方桥台或桥墩上(参照图1)。
滑动支承,有架设时专用的(完成时的支座、须另设置)滑动支承,和架设及完成时兼用的滑动支承;但顶推架设的方法及原理,完全是一样的。
亦即在滑动支承上面,贴上不锈钢板,中此板上与主梁下面之间,插入称之为“滑板”的有聚四氟乙烯贴面的橡胶板,使不锈钢板面与四氟板面间进行滑动(参照图2)。
滑板包括在镇上的补强铁板之间的硬质橡胶板面上,烧结有聚四氟乙烯作为40~60cm的方形板,随着大梁的顶进,向滑动支承板前方移动,掉落下来之后,再顺序插入,如此反复作业直到大梁顶推完成。
2.最近的施工例子用TL顶推施工法的预应力桥梁,自昭和48年北海道幌萌大桥开始施工以来,有不少的施工成果。
在这期间,各种桥梁施工中,相继进行了新技术的研制。
现将最近的施工例子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技术介绍如下。
(1)上越新干线新后闲桥,此桥位于上越新干线进入高跨站前的上野测。
该桥应特别说明之点,列举于下:(i)桥长442米,是我国(日本)采用顶推施工法中最长的一座桥梁。
(ii)是R=3500m的曲线桥。
(iii)是临时接会顶推不同梁高组成行列的连续梁。
(iv)本桥跨越县道、市道、国道三主要路线,不能使导梁的顶部停留在道路上,要一次顶推通过道路。
这时,道路上的作业完成之后,梁的制作设备,不进行移动,用固定式的模板部分制作梁的节段,然后向前梁拉出与已制成的节段进行连接,其后顺次按标准操作方法反复进行。
桥梁顶推施工工艺及方法

桥梁顶推施工工艺及方法1、工艺流程:顶推法施工框图2、操作要点:2.1预制场地2.1.1预制场地是预制箱梁和顶推过渡的场地,预制场的场地包括主梁节段的浇制平台和模板、钢筋、力筋的加工场地,混凝土搅拌机以及砂、石、水泥的堆放和运输路线用地。
预制场一般应设在桥台后面的引道上,当为多联顶推时,为加速施工进度,可在桥两端设制场地,从两端相对顶推。
2.1.2预制场地长度应考虑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梁段底板与腹(顶)板预制长度、导梁拼装长度和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制作业线的长度;预制场地的宽度应考虑梁段两侧施工作业的需要。
2.1.3预制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使梁段预制作业不受天气影响,并便于混凝土养护。
2.2预制节段2.2.1节段的预制对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起决定作用。
由于预制工作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进行周期性生产,所以完全可以依照工厂预制桥梁的条件设临时厂房、吊车,使施工不受气候影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2.2.2预制梁段时,应注意:1.严格控制预制梁段的截面尺寸、底面平整度和梁段部的垂直度;2.严格控制钢筋、预应力钢材的孔道位置、预埋件位置和混凝土浇筑质量;3.配制混凝土在必要时可使用早强水泥或掺入早强减水剂,并采用蒸汽养护,以提高早期强度,缩短顶推周期。
2.3梁段施加预应力2.2.1梁段预应力钢材的布置、张拉次序、临时束的拆除次序等,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
2.2.2在桥梁顶推就位后需要拆除的临时预应力钢材,张拉后不应灌浆,锚具外露多余预应力钢材不必切除。
2.2.3梁段间需连接的永久预应力钢材,应在两梁段间留出适当空间,用预应力钢材连接,张拉后用混凝土填塞。
2.4导梁和临时墩顶推过程中,结构体系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每个截面来说,正负弯矩交叉出现。
通过计算得知,顶推施工的弯矩包络图是由小到大呈阶梯形,它与连续梁使用状态的弯矩包络图相差较大,为减小施工的内力,扩大顶推施工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从安全施工和方便施工出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临时设施,如导梁、临时墩等。
第9章顶推施工

3、钢索引伸量旳计算
• 为降低顶推过程中主梁旳受力,在梁体前端设有导梁,跨中设有 临时墩。
• 因为全桥共为三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每联之间在施工中无连 接。为此,全联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完毕后,需装上尾导梁,作 长距离旳全联顶推至预定旳孔跨。
• 全联顶推到位后,拆除首尾导梁,即按设计环节张拉后期束,先 期临时束拆除,各临时墩支点卸载。
(6)力筋张拉顺序:先临时索后永久索;先长索后短索; 先直索后弯索,上下交替,左右对称进行;
(7)根据受力需要,可设置三向预应力筋。
(三)施工验算旳内容
1、各截面旳施工内力计算和强度验算
将每跨梁体分为10~15等份,计算各截面在不同施工状态产 生旳内力并验算截面强度。
验算荷载:梁体自重、施工机具重力、预加力、顶推力、 地震力;其他影响原因(梁底不平、临时墩弹性压缩)
顶推旳工作原理
水平——竖直千斤顶法 顶梁—推移—落竖顶—收水平顶
拉杆千斤顶法
拉杆穿入千斤顶柱塞和锚碇架内,并用夹片夹住,开启千 斤顶移梁
使用与永久支座合一旳滑动支承
临时滑动支承
顶推施工中横向导向
位置:在预制梁段刚离开预制 场旳部位;在顶推施工最前端 旳桥墩上
降低顶推施工时内力旳措施
•主梁前端设导梁 •跨中设临时墩,缩小顶推跨径(至40~60米) •桥墩顺桥向设临时撑架,缩小顶推跨径 •主梁前端设临时塔架,以斜缆索系于梁上锚固 •当中孔跨径较大,又无法设临时墩,则变单向顶推 为双向顶推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一看就会!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一看就会!
筑龙路桥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筑龙路桥”
筑龙宝哥说
更多知识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0:52 桥梁顶推法施工来自筑龙路桥
一、定义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顶推法施工是沿桥纵轴方向,在桥台后设置预制场浇筑梁段,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加预应力,向前顶推,空
出底座继续浇筑梁段,随后施加预应力与先一段梁联结,直至将整个桥梁梁段浇筑并顶推完毕,最后进行体系转换而形成连续梁桥。
2、顶推法施工是钢桥拖拉法架设原理的应用,所不同的是滑动和施力装置不同。
二、施工工艺
顶推施工的基本思路是:在桥台后的预制场地预制15米-30米的
梁单元,并不断预制接长.同时将它通过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将其顶推至最终位置,从而实现无支架施工。
1、预制场
点击学习更多桥梁施工必备技能↓↓↓↓↓这里哦。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建设大跨度桥梁的施工
方法,它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和临
时支撑结构的搭建。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顶推机械设备和
相关的施工材料。
2. 安装顶推设备:将顶推机械设备安装在临时支撑结构上,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制作顶推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制的桥梁段(也称为
顶推段)通过临时支撑结构推至预定位置。
在推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顶推段的水平和垂直度,以及与已建好的桥
梁段的连接。
4. 固定顶推段:当顶推段到达预定位置后,需要及时进行
固定,以确保其稳定性。
通常采用临时钢筋、螺栓或混凝
土浇筑等方式进行固定。
5. 拆除临时支撑:当顶推段固定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撑结构,以便进行下一段的顶推。
6. 重复顶推:重复以上步骤,逐段进行顶推,直到整个桥
梁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可
能会因桥梁类型、施工条件和设备选择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顶推施工的施工流程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
2021-01-26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桥下交通的正常通行,有时会采用桥梁顶推法进行施工,主要是在桥梁一端设置预制梁场,然后利用千斤顶纵向对预制梁进行顶推进行预制梁板的架设安装,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顶推法,天路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
1、顶推法施工工艺
桥梁顶推法是在桥头沿桥纵轴线方向将逐段预制张拉上的梁向前推出使之就位的桥梁施工方法。
须紧靠桥台后部开辟预制场地,每预制一个节段即用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借助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模压板组成的滑动装置,将梁逐段向对岸顶推,待全部顶推就位后,再落梁,之后更换正式支座,完成桥梁施工。
2、顶推法施工流程
桥梁顶推法施工主要分为三部分:
(1)预制:在桥轴线端部设预制场制梁;
(2)顶推:待砼达到强度后,张束,向前顶推;
(3)制作安装:梁就位后,整体顶梁,安装正式支座。
具体流程为:预制场准备工作→制作模板与安装钢导梁→顶推设备安装→预制节段→张拉预应力筋→顶推预制节段→管道压浆(循环第4-7步骤)→顶推就位→放松临时预应力筋及拆除辅助设备→张拉后期预应力筋→管道压浆→落梁与更换支座→桥面工程→验收。
顶推法施工流程

顶推法施工流程顶推法施工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顶推法施工之前呀,那得有好多事儿要忙乎呢。
得先把场地给收拾好,这场地就像是我们要表演的舞台,得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
还有那些个施工设备,像千斤顶之类的,就跟演员要准备好道具一样,得好好检查检查,确保它们都能正常工作。
材料方面也不能马虎,各种梁体材料得质量过关,要是材料不行,那后面的活儿可就全乱套了。
而且施工人员也得提前安排好,大家都得知道自己要干啥,就像一个足球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
二、梁体的制作。
梁体制作是顶推法施工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要按照设计要求来打造梁体,这个梁体就像是一座桥的脊梁骨。
制作的时候呀,得注意精度,不能这儿大一点那儿小一点的。
模板的选择也有讲究,要那种能够保证梁体形状准确的模板。
混凝土的浇筑也是个技术活,得均匀地浇筑,就像给蛋糕抹奶油一样,要抹得平平整整的。
而且在梁体制作过程中,还得时不时地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小问题,要是发现了小裂缝之类的,就得赶紧处理,可不能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三、设置临时墩和滑道。
临时墩和滑道就像是梁体前进的小助手。
临时墩要搭得稳稳当当的,它可是要承受梁体的一部分重量呢。
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得放对位置。
滑道呢,要做得光滑,这样梁体在顶推的时候才能顺利地滑动。
在设置这些的时候,得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不能死板地按照图纸,毕竟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小变化。
比如说,要是场地有点不平,那临时墩的高度可能就得微调一下。
四、安装顶推装置。
顶推装置那可是顶推法施工的关键所在。
这个装置就像一个大力士,要把梁体一点点地往前推。
安装的时候呀,得把各个部件都连接好,就像给机器人组装零件一样,一个螺丝都不能少。
而且还得调试一下,看看这个大力士有没有足够的力气,能不能按照我们想要的速度和方向来推梁体。
要是顶推装置出了问题,那梁体就只能在原地干瞪眼了。
五、梁体顶推施工。
终于到了梁体顶推这个激动人心的环节啦。
RS顶推施工法工艺流程

RS顶推施工法工艺流程RS式顶推施工方法必须具有两个主要装置:①滑动装置:使桥梁滑动的装置;②顶推装置:使桥梁向前移动的装置。
RS顶推施工法也促进了这两种装置本身的发展,通过基础实验和与实桥大小相近的桥梁顶推实验,认为本施工方法已可进入实用阶段。
下面,将RS式顶推施工法的滑动装置和顶推装置一并介绍,并叙述它们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一、RS顶推施工法概要RS顶推施工法在顶推工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特点就中滑动装置及顶推装置上。
本施工方法因为采用滑动带作为滑板,故命名为RS式(RibbonSliding method)顶推施工法。
1.滑动装置滑动支座和桥梁建成后作为永久支座的功能,即所谓兼作滑动支座用的两用式支座。
在RS支座上使用了垫板支座的构造,即:在RS 支座中,通常垫板支座的上部是由底板⑤、连接板④、上支座③三部分所构成,施工完成时,将这三部分连成整体后就起通常支座的作用。
另外,在顶推施工时,在其上面设置滑板(聚四氟乙烯板)以后,把支持板⑥与上支座固定,这样就起滑动支座的作用。
此外,关于垫板②及下支座①,则采用与一般支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构造。
滑带是用0.6毫米厚的不锈钢板和3毫米的橡胶板粘结而成的,不锈钢板构成滑板(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面,橡胶板可起使支承压力均匀分布的作用。
另外,滑带可简单的连接,也可以切断,每顶推一个梁段,由于可用转换开关的方式更替卷动滚筒和供给滚筒,故只要预先准备好与施工梁段长度差不多长的滑带就够。
卷动装置由卷动滚筒、供给滚筒、橡胶滚轮构成,用弹簧紧压在桥梁下面,由于橡胶滚轮的转动而产生一定的拉力,借此便可自动地卷动滑带。
如设滑带长为10米,则在通常的卷动状态下,卷动滚筒及供给滚筒的直径约为φ350毫米。
现将使用上述滑动装置时(从顶推施工到永久支承就位)的一系列施工程序说明如下:通常的顶推状态,顶推施工时大部分均属这种状态。
而且,在制作工厂预先埋在梁内的底板里,其高度与梁底一致,并自由地在RS支座顶部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推法施工工艺6.1.1工艺概述顶推法施工是预先在桥台后面的路堤(或引道)上、亦可在桥梁中部设置预制平台逐段拼装或浇筑桥跨结构,待达到预定强度的设计强度后,安装临时预应力索,用顶推装置逐段通过墩顶滑移装置将梁顶出,安装一段,拼接一段,直至全部就位,全部顶推就位后拆除临时预应力束,安装永久预应力束,拆除滑移装置,安装永久支座,完成预应力连续梁的安装施工。
由于不需要使用膺架,可不中断桥下交通,省去大量施工脚手支架,减少高空作业,便于集中管理和指挥,施工安全可靠。
顶推法适用于跨越城市、深谷、较大河流、公路、铁路的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施工。
多用于跨径 30~60m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架设,顶推法可架设直桥、弯桥,坡桥。
采用顶推法架梁时,梁前端呈悬臂状态,与后部相比断面受力较大。
为降低梁前端这种临时架设的断面力,可在梁前端安装导梁,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桥墩间设置临时支墩以降低架设时梁的断面受力。
在中间跨度大,又不能设置临时支墩时,也可用导梁从两侧相对顶推,在跨中连结。
顶推方法主要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两种:单点顶推方法是把千斤顶等顶推设备设置于 1 处——桥台或桥墩上。
其它墩上布置滑道,边顶推边使梁滑动的方式,这种方式有用水平、竖向两台千斤顶和用穿心式水平千斤顶配以拉杆两种方法。
多点顶推是在各墩上均设置千斤顶等顶推设备的顶推方式,这种方式可将水平力分散作用于各墩上,对长大桥尤为有利。
目前大多使用此种方法。
6.1.2作业内容顶推施工作业内容主要如下:1.施工准备;2.箱梁节段预制及早期预应力张拉;3.箱梁节段顶推、导梁拆除;4.预应力箱梁后期预应力束安装及张拉压浆、前期预应力束拆除;5.体系转换,包括滑道拆除以及支座安装等。
6.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1.4工艺流程图6.1.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导梁预制场是预制箱梁并把它推向主跨的过渡场地。
所以,预制场施工场地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顶推法施工的效果、速度和质量。
(1) 顶推平台位置的确定 根据桥梁结构及线路特点,顶推平台的位置一般布置于桥台后的引线上,桥台台后设置有困难时亦设于第一孔跨内。
顶推平台沿顺桥向的长度至少不小于一个最长节段的长度,同时平台后方应留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长度 10~20m 以上。
如图 6.7.5-1a 、6.7.5-1b 。
图 6.7.5-1a 预制厂施工平面布置图 6.7.5-1b 顶推施工立面布置图(2) 顶推法施工场地除预制平台外,还包括钢筋车间、模板整修车间、预应力材料下料车间、混凝土工厂等,另外还需布置固定或移动式起吊材料设备,如塔吊或龙门吊等。
这些施工场地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可设于预制平台的后方,也可以设于桥位两侧。
2. 顶推平台 (1) 预制平台的要求:顶推法施工对箱梁预制平台要求严格,以保证箱梁的制作质量,为顶推架设创造顺利条件。
①严格控制纵横梁的下挠、节点的压缩、临时支墩的沉降。
要求平台总下沉量不超过 5mm。
②严格控制底模板的平整度。
梁底滑道部位差值不能超过±1mm,其它部位不超过 5mm。
顶升底模时,用精密水准仪严格操平。
③平台底座的联结,要求牢固可靠,整体性好,使平台受力均匀,并避免多次升降而受破坏。
④要求台底底模重量大于底模与梁底混凝土的粘着力,以便支点下降时,底模能自动脱离。
从而避免因敲击脱模而损伤混凝土,影响箱梁底部的平整。
(2)顶推平台构造由支墩及其基础、平台、活动底模及升降设备、支墩顶活动底模或滑道等组成。
由于节段预制集中在一个场地进行,可按照工厂化作业的方式在平台顶面搭设雨棚,使施工时可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平台结构见图 6.7.5-2。
图 6.7.5-2 预制平台横断面图①平台支墩及基础:顶推平台支墩基础应根据桥位地质条件采用扩大基础或桩基础,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控制基础的沉降量满足要求。
平台支墩根据平台高度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管材料。
支墩分为支撑平台和支撑梁体两种,两种支墩可分离亦可共用。
②平台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底模和侧模,平台包括纵梁和横梁。
③底模顶推平台上的底模分为两部分,箱梁中间部分整块大底模是可以升降的,底模一般用钢模,钢模下设纵梁,底模升降通过纵梁与平台之间的千斤顶来完成,为保证箱梁底板的平整度,且便于顶推,底模面板厚度用得较大,一般在 8~10mm 以上。
底模箱梁腹板下方每个支墩处为小块活动底模,此处底模的设置方法有两种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大底模在此处开口设一活动底模,在箱梁节段顶推前,先拆除此活动底模,安装顶推滑道,顶紧梁体后再降落整体底模,开始顶推;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支墩上的滑道当底模使用,并在其上方铺设滑板,滑板顶面与底模相平,在顶推节段前直接降落底模即可进行顶推,采用此种方法主要要注意滑板与底模接口之间的平整。
3.预制梁模板预制梁的模板除前述的底模外,主要还有外侧模、内模。
外侧钢模板为固定式,每节长可为 6~8m,由钢支撑固定,大螺杆调整侧面坡度,见图 6.7.5-1b 所示,钢内模分顶模侧模两种,顶模呈“冂”形,安装及拆除均靠轮子预纵向驱动,侧模呈片状,靠内、外模间对拉螺栓及与的栓接以固定位置。
见图6.7.5-3。
锚座侧面锚座正面箱梁下层内模板图箱梁上层内模板图图 6.7.5-3 箱梁内模布置示意图4. 纵向顶推设施 顶推作业的核心是纵向牵引。
牵引设施主要有墩顶水平液压千斤顶、精轧螺纹钢筋或钢绞线、梁体锚固座等。
纵向牵引可分为单点牵引和双点牵引,单点牵引即在梁中心线上设一个牵引设备,双点牵引为在梁体中心线两侧平行设置两套牵引设施进行牵引,目前一般用双点牵引较普遍。
牵引设施优先采用连续千斤顶和钢绞线,可保证顶推作业连续不间断进行,可缩短顶推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减少劳动强度。
采用双牵引顶推时,每墩上沿梁体中心线对称设置两台牵引千斤顶,牵引千斤顶安装于固定在墩顶的托架上。
梁体上牵引锚固点的设置方法,有以下三种方法:(a ) 在箱梁顶底板预留垂直孔,插入钢制锚柱,锚柱下设钢横梁与牵引拉杆相连。
见图 6.7.5-1d图 6.7.5-4 锚杆牵引布置图(b )在箱梁腹板外侧面预埋锚板,并在锚板上设有螺母套,以便于安装牵引锚固装置。
见图6.7.5-1e 。
图 6.7.5-5 牵引锚座示意图(c )箱梁顶推拖拉采用钢绞线时,将锚固点设于箱梁的底板上,在箱内底板上设一锯齿块,并沿铰链垫板滑块8T螺旋千斤顶反力支架箱梁垫木滑道垫石锚固螺栓桥纵向设预留孔至梁底,钢绞线通过预留孔自梁底穿入梁内锚固于锯齿块端部,达到牵引锚固的作用。
安装大样图图6.7.5-6 锯齿块锚固示意图纵向顶推设备的牵引力计算:顶推总水平力一般按梁体重量的 8%加梁体重量在纵坡的水平分力。
5.横向导向设备整个梁体在顶推过程中的方向由靠墩顶旁的导向架控制,正如有轨车辆靠轨道导向一样。
每个墩顶两旁都安装此种导向架,此导向架需能承受最大的横向推挤向一侧导向架时,可将梁体渐渐推向他侧,故导向架与墩顶的连接应有足够的强度。
导向架于梁体之间一般和滑倒设置方法一样,采用不锈钢板和滑板,亦可采用在导向架上安装滚轮作为导向。
导向架主要控制梁体的前端和尾部,根据顶推进度可以拆下倒用。
图6.7.5-7 导向结构示意图6.临时滑动支座梁体在顶推过程中,各墩顶及平台支撑梁体的支墩顶均要设临时滑动支座,临时滑动支座在永久支座未安装之前不但起到传递水平力和竖向力的支座作用,同时还起到墩顶滑道的作用。
滑动支座一般由型钢座、厚钢板和不锈钢滑板组成,其上固定带弧形的不锈钢板,在不锈钢板与梁体之间填塞滑板。
墩顶滑动支座一般为不可调临时滑移支座,墩顶临时滑动支座布置在支承垫石上,位于箱梁腹板底下,底部为框架式型钢梁,上面布置δ=30mm厚钢板,钢板前端作成坡角形式坡角与导梁前端相吻合,以便钢导梁及梁体容易滑移上墩,其上固定不锈钢滑板,临时支座固定在已浇筑完成的支座垫石上,防止顶推过程中水平力使其移位。
7.钢导梁推顶法的梁前端应设置导梁,导梁的长度一般为顶推跨度的 0.6~0.7。
为了使推顶时的挠度小,则采用钢板梁,同时导梁的刚度一般为主梁刚度的 1/15~1/9,由于推顶时其下翼底面在滑动支座上通过,所以在设计时应保证它的平滑性和对支点反力有足够的强度。
为了使导梁的前端在推顶时能在各滑动支座上顺利地推出,则需装滑履,导梁与混凝土梁的连接,一般用预应力精扎螺纹钢筋筋连接,并且将导梁埋入梁端一部分,作为连接处承受抗剪应力。
8.墩顶导梁接引千斤顶钢导梁端部一般有较大的挠度,顶推时不能够直接上前方墩顶滑道,因此,导梁端部除前述说的设置滑履外,在顶推接近墩顶时,以千斤顶接应之,设计制作导梁时需在导梁前端设置接引牛腿。
9.临时墩设置临时墩的目的是较小顶推跨径,改善主梁受力,或在预制厂范围内增设过渡孔。
是否设置临时墩需在总体设计中考虑。
临时墩由于仅在施工中使用,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造价要低,且便于拆除。
临时墩上可考虑设置或不设置顶推装置,通常不设置顶推装置而设置滑移装置,为减少临时墩承受的水平力和增加临时墩的稳定性,在顶推前用粗钢筋或钢绞线将临时墩与永久墩拉紧,效果较好,且施工方便。
二、节段预制施工同一联箱梁梁体节段由于预应力束道位置,块件受力部位,长度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节段缝一般设于 1/4 跨弯矩最小位置,端部及尾部节段长为 1/4 跨长,中间节段均为 1/2 跨长。
箱梁节段浇筑方法分为一次浇筑和两次浇筑。
一次浇筑即在钢筋模板全部安装完成后一次性浇筑梁体混凝土,两次浇筑即先绑扎安装底板和腹板钢筋后,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内顶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
1.模板安装(1)顶升底模板底模是一大块整体模板,用螺旋千斤顶顶至设计高程,并精确测量、调平,千斤顶的升降可将底模和支撑托起或下降,起落幅度在20cm 以上。
底模各块钢板间不允许有错台和凹凸不平处,尤其腹板下方更要做到光滑平整。
(2)安装侧模板侧模一般用6~8mm 钢板铺在型钢焊成的框架上。
侧模板通过内侧的一排铰固定在平台上,外脚的下部为一排可升降的丝杆,通过下端的铰固定在平台上。
安装或拆卸模板时,只需将丝杆旋转,侧模即以内脚的铰为中心,产生一个转角,就可以达到拆装模板的目的。
为使侧模加紧底模,在两个侧模之间上下设置拉杆,将相对的侧模拉紧。
(3)安装内模内模为拼装式钢模,内模支撑在与底板混凝土土通后的混凝土垫块上,调整就位后,与外侧模永福班拉杆螺栓拉紧,内外侧模中间用混凝土短柱顶撑,保证腹板混凝土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