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烧伤

烧伤
可有或无水疱,基底苍白、水 肿,干燥后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感觉迟钝 ,常有 瘢痕增生
III °烧伤
third degree burns
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 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焦痂,腊白或焦黄、炭化, 坚韧,干后可见树枝状栓 塞血管,感觉消失
4/1/2011
14
烧伤深 度
I度
伤及层次
包扎疗法
(1)根据烧伤的面积、深度、部位及感染情况考虑 (2)从保持功能角度考虑。 (3)根据伤员神志及全身情况考虑 (4)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考虑。
(二)烧伤的初期处理
2.中、重度烧伤处理程序 ①注意生命体征及有无呼吸道损伤;②立即建立静脉输 液通道;③留置导尿;④清创,估算烧伤面积、深度。 ⑤广泛大面积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1%~30%;或Ⅲ°烧伤面 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 11%—20%;或Ⅱ°、 Ⅲ°烧伤面积虽不足以上百分 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 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
烧伤程度鉴别
创面苍白、焦黄 甚至炭化,痛觉 消失,常见树枝 状栓塞血管网。
如无感染, 四周内愈合, 一般留有疤 痕
除非面积很 小,一般需 手术植皮
4/1/2011
18
(二)九分法
部位
发部 面部 颈部 双上臂 双前臂 双手
躯干前 躯干后 会阴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臀 双足
占成人体表%
3 3 3 7 6 5
13 13 1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 层
水 疱 较 大 , 去 疱 皮 后 创 底 潮 湿 、 鲜红、水肿明显、感觉剧痛、 过敏 色素沉着 不留瘢痕

烧伤外科

烧伤外科

烧伤外科[单项选择题]1、烧伤创面外用药磺胺米隆的常用浓度为()A.0.5%~1%B.1%~5%C.5%~10%D.15%~20%E.20%~30%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全厚皮片的优点是()A.外观、功能较满意B.取皮面积不受限制C.供区能自行愈合D.易成活E.抗感染能力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全厚皮片包含皮肤全层组织,成活后的外观、质地和正常皮肤近似。

[单项选择题]3、头面颈、臀部、会阴等部位烧伤,创面处理应采用()A.包扎疗法B.暴露疗法C.暴露或半暴露疗法D.浸泡疗法E.湿敷疗法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女,4岁。

头、面、颈部烧伤,其烧伤面积为()A.9%B.13%C.21%D.17%E.5%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有关重度烧伤,不包括下列哪项()A.总面积达31%~50%B.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C.烧伤面积不足31%,合并休克D.烧伤面积不足31%,但为复合伤E.烧伤面积不足31%,伴剧烈疼痛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6、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A.局部红肿,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B.水疱较饱满,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C.水疱较小,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D.水疱扁平,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E.创面无水疱,感觉消失,皮温低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烧伤的致伤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电烧伤B.热力烧伤C.生石灰烧伤D.磷烧伤E.酸、碱烧伤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轻度烧伤指下列哪种()A.总面积≤10%,Ⅲ度烧伤面积≤5%B.总面积≤10%的Ⅱ度烧伤C.总面积≤5%,无Ⅲ度烧伤D.总面积≤15%,Ⅲ度烧伤面积≤5%E.总面积≤15%,Ⅲ度烧伤面积≤10%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9、伤及表皮层全层及部分真皮乳头层的烧伤深度为()A.深Ⅱ度B.浅Ⅱ度C.Ⅰ度D.Ⅲ度E.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0、女,20岁,煤气火焰烧伤面、颈、双手、前胸腹,则该患者烧伤面积为()A.30%B.28%C.37%D.24%E.49%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一成年男性,因倒开水时不慎摔倒,双上肢被烧伤,创面渗出明显,创基红白相间,有疼痛感觉;创周红肿,摸之温度较高。

烧伤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烧伤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烧伤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发热、疼痛、渗出液增多、呈脓性一、入侵途径1、烧伤创面途径烧伤创面由于存在大量的坏死与变性组织,细菌定植不可避免。

当细菌局限于表面渗出液或液化的坏死组织时,对全身的影响较小,但如果侵入到邻近活组织且达到一定菌量时,就会出现全身症状,一般称为“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或称“烧伤创面脓毒症”。

清创可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局部选用敏感的外用药也可以控制细菌创面入侵而发生侵袭性感染。

2、肠源性感染早期败血症的菌种与当时创面的菌种有时不尽相同,都为肠道常驻细菌。

因此肠源性感染途径很早就被提出,最近这一假说被证实。

3、化脓性静脉炎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静脉输血输液,静脉炎偶有发现,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常成为全身性感染的病灶。

由于感染灶比较隐蔽,细菌右源源进入血液而不被发现。

烧伤后静脉炎成为感染源的理要性应引起重视。

尸检提示静脉切开留置导管的静脉常有血栓形成或脓液,而生前未被觉察。

4、深部的肌肉组织坏死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肌肉坏死很易诱发感染,有时甚至发生气性坏疽威胁病员的生命。

引起深部肌肉坏死的常见原因有:①Ⅲ度烧伤致肌肉坏死;②环状焦痂致进行性肌肉缺血及坏死;③电烧伤常致深部肌肉坏死;④烧伤合并挤压伤;⑤继发于血管栓塞的肌肉坏死。

5、呼吸道感染吸入性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充血、水肿以及气管内膜的坏死脱落导致呼吸道感染与扩散,成为感染源。

此外,由于胸部焦痂的限制,长期卧床,痰液坠积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小儿及老年患者更易发生。

6、医源性感染由于医疗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民不可忽视。

常见的有:①输液、输血污染;②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不当所致的感染;③留置导尿管引起的逆行感染;④喂食、呕吐引起的误吸所致呼吸道感染。

二、感染分类根据烧伤感染的病原菌可以把烧伤感染分为以下三类:1、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是烧伤感染最常见的致病。

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随着敏感抗生素的出现,虽然发病率有所减少,但时有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烧伤

烧伤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TBSA= 30%~49%, III烧伤面积TBSA=10%~19%, 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TBSA>50%, III烧伤面积TBSA>20%,严重复合伤
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俗称呼吸道烧伤,燃烧情况下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兼有腐蚀和中毒作用,严重者常致呼吸功能衰竭,
愈合时间
I度烧伤:3-7天 ,短期色素沉着 浅Ⅱ度烧伤:1-2周,不留疤痕,短期色素沉着 深Ⅱ度烧伤:3-4周,常有疤痕 Ⅲ度烧伤:植皮修复
烧伤深度
以下照片可能引起您的不适
烧伤严重性分度
轻度烧伤:II烧伤面积TBSA<9% 中度烧伤:II烧伤面积TBSA=10%~29%, III烧伤面积TBSA<9%
4.全身冻伤的治疗:复苏、抗休克、复温
谢谢 THANK YOU
先快后慢
纠正休克指标
1.尿量>20ml,30~50ml为宜(小儿>1ml/h*kg) 2.安静 3.无口渴 4.P<120bpm 5.收缩压>90mmHg 6.呼吸平稳
注意调整补液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烧伤全身感染
创面感染 肠源性感染 肺部感染 医源性3.心率加快;4.呼吸急促 5.创面骤变;6.WBC变化
1.烧伤发生于相对密闭的空间者; 2.面颈部特别是口鼻周围有深度烧伤者; 3.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口腔红肿或有水疱; 4.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5.刺激性咳嗽,咳出物含炭粒; 6.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出现哮鸣音;
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感染期(回吸收) 修复期
2~3小时急剧 8小时高峰 36~48小时 补液先快后慢 早期创面 伤后2~3周(感染高峰) 及时纠正休克 深II:上皮岛融合修复 III:植皮修复

烧伤的诊断

烧伤的诊断

烧伤的诊断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或全身急性损伤性疾病。

1.临床表现(1)轻度烧伤:面积较小,一般无全身表现,仅有局部皮肤潮红、肿胀,剧烈疼痛,或有水疱。

(2)重度烧伤:面积大,多因火毒炽盛,人于营血,甚至内攻脏腑而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

病程一般分3期:①早期(休克期):往往发生在烧伤后48小时之内,主要为体液大量渗出和剧烈疼痛引起。

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出现反应性水肿,创面出现水疱、焦痂和大量体液渗出;患者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呼吸短促,尿少或恶心呕吐。

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身疲肢冷,淡漠嗜睡,呼吸气微,体温不升,血压下降,脉微欲绝或微细而数等津伤气脱、亡阴亡阳的危候。

②中期(感染期):烧伤后热毒炽盛,体表大面积创面存在,全身抵抗力下降,火毒内陷(细菌入侵感染),内攻脏腑,症见壮热烦渴,寒战,躁动不安,口干唇燥,呼吸浅快,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发斑,吐血衄血,四肢抽搐,纳呆,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红或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黑苔,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数等。

此时创面出现坏死斑或出血点,脓腐增多,脓液黄稠腥臭或淡黄稀薄,或呈绿色。

有焦痂者,焦痂软化潮湿,或痂下积脓。

以上症状多发生在3个时期,一是伤后3~7天的体液回流期,随着组织间液返回血管,火毒内陷(细菌进入血循环);二是烧伤后2~4周焦痂自溶脱痂期,大量焦痂脱落,出现新鲜创面,创面继发感染;三是烧伤1个月后的恢复期,患者体质消耗严重,气阴两伤,正气虚损,抵抗力低下,火热余毒乘虚内陷脏腑。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

com)③后期(修复期):邪退正虚,患者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白无华,纳谷不香,腹胀便溏,口渴心烦,低热,盗汗,口干少津;舌红或淡红,或舌光无苔,脉细或细弱无力。

此期创面基本愈合,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留有轻度疤痕。

Ⅲ度烧伤愈合后产生大量疤痕或畸形愈合;若创面较大时,如不经植皮,多难愈合,有时可形成顽固性溃疡。

烧伤1

烧伤1

9
手掌法:
以患者本人手指并拢后单侧手掌掌侧面积计为1 %TBSA。若测算者手掌面面积与患者的近似亦可 计为1%TBSA。 主要用于: a.小面积烧伤 b.大面积烧伤的散在面或需减去的正常部位体 表面积的计算。

10
中国新九分法:

方法: 把人体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 %,另加1% 。 不计Iº 面积。
21
22
浅Ⅱ。烧伤
痊愈后
23
深IIº: 可有水疱,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 痛觉较迟钝,3~4周愈,常有瘢痕增生。
24
深Ⅱ。创面
深Ⅱ。愈合
25
IIIº:焦痂如皮革,蜡白、焦黄或炭化,痛觉消 失;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或可见皮下、肌 肉、骨等,不能自愈。 创面修复有赖于植皮或上皮创缘健康皮肤生长。 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31
烧伤严重性分度总简表:
IIº 轻 中 重 <10% 11% ~ 30% <10% 11~ 19 % >20% 31~ 50% >50% 休克, 吸入性 损伤 严重并 发症
32
or IIIº
orIIº + IIIº
or并发 症
or合并 症
严重复 合伤

吸入性损伤诊断

燃烧现场相对密闭; 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
26
27
Ⅰ。
伤及层次 表皮浅层
浅Ⅱ。
生发层,真皮层 乳头层 多、大水疱 红润、潮湿 疼痛明显 1-2W 无瘢痕、但有 色素沉着
深Ⅱ。
皮肤真皮层
Ⅲ。
全层
水疱 创面
无 红斑状, 干燥 感觉 烧灼感 愈合时间 3-7D 愈合方式 脱屑愈合 无瘢痕

全身性感染课件

全身性感染课件
全身性感染课件
促炎症反应与抗炎症反应不平衡
促炎症反应
抗炎症反应
全身性感染课件
临床表现:
体温 心率 呼吸
白细胞计数
> 38℃或< 36℃ > 90次/分钟 > 20/分钟
或PaCO2 < 32mmHg > 12×109/L
或< 4×109/L 或未成熟粒细胞> 10%
全身性感染课件
预防及治疗
1、控制感染,减少炎症反应。 2、免疫调理治疗: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包括体温、呼吸、 心率及白细胞计数方面的改变,非感染所特 有,亦可见于创伤、休克、胰腺炎等情况, 是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 而引起的全身效应,即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
临床上出现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 体温>38 ℃或< 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 PaCO2 < 32mmHg; 白细 胞计数>12×109/L或 < 4×109/L, 或未成 熟粒细胞>10%,即称全身性为感染S课件IRS。
诊 断依据
血培养阳性
临床有感染证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 血培养可阳性 临床有脓毒症依据 合并器官灌注不足任一表现 :
低氧血症 血乳酸水平超过正常上限 少尿,尿量<25ml/h 全精身性神感染课、件 神志状况改变等
根据在原发感染灶的基础上出现典型脓 毒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初步诊断。
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及其脓液性状, 结合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可大致区分致病菌为革兰氏染 色阳性或阴性杆菌。但对原发感染病灶比较 隐蔽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人,有时诊断可 发生困难。另外,对临床表现如寒战、发热、 脉搏细速、低血压、腹胀、粘膜皮肤瘀斑或 神志改变,不能用原发感染病来解释时,也 应提高警惕。对这类病人应密切观察和进一 步检查,以免误诊和全身漏性感染诊课件。

烧伤的临床分析报告

烧伤的临床分析报告

烧伤的临床分析报告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经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困扰。

本文将对烧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烧伤患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病例回顾本次病例为一名31岁男性,因意外事故导致全身35%面积的烧伤。

患者误触高温金属物,导致头、胸、背、上肢和下肢等多处皮肤烧伤。

烧伤程度为Ⅱ度和Ⅲ度混合烧伤。

二、临床表现2.1 烧伤部位外观患者的烧伤部位呈现红肿、糜烂和溃疡的特征。

部分皮肤已经炭化,伴有明显的水泡形成。

烧伤程度Ⅲ度的区域表皮均已坏死,深达肌层甚至组织结构。

2.2 烧伤周围炎症反应烧伤后,炎症反应是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烧伤部位周围组织红、肿、热、痛,伴有局部渗出液体。

炎症反应常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

2.3 烧伤后休克烧伤后早期休克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烧伤面积大、程度高的患者常伴有低血容量和输液不足等状况,导致全身循环血量不足和组织灌注不良。

三、治疗方法3.1 早期伤口处理早期伤口处理是烧伤治疗的关键环节。

除了热带减温外,应及时进行清创和抗感染。

患者在入院后即开始进行伤口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污垢,减少感染风险。

3.2 外科手术对于深度烧伤伴有组织坏死的患者,常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包括去除坏死组织、植皮和创面闭合。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自体植皮和异体植皮,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3.3 液体复苏早期充分补液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患者在伤后即开始给予生理盐水、胶体液体和电解质的输注。

液体复苏可保持血容量稳定,改善全身组织的灌注。

四、康复情况4.1 伤口愈合烧伤后伤口的愈合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该患者的烧伤程度较高,使用了自体植皮和异体植皮的手术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伤口逐渐愈合,愈合情况良好。

4.2 功能恢复烧伤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形成常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

针对该患者,采取了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旨在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关节活动度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读:细菌性感染是烧伤感染最常见的致病。

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随着敏感抗生素的出现,虽然发病率有所减少,但时有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1、全身性感染的发病期
全身性感染根据发病时期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两者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不同。

⑴早期感染:烧伤后两周内发病者属早期感染。

这一阶段侵袭性感染发生率高,是全身侵袭性感染的发病高峰,约占60%左右。

发病急,特别在休克期发病者,其临床表现往往与烧伤休克相混淆,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应注意鉴别诊断。

早期感染的治疗较困难,病人死亡率较高。

烧伤早期感染发生率高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烧伤后两周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其次烧伤病人早期合并症多,如休克、肾功能损伤,肺功能损伤等。

休克期渡过不平衡的病人败血症发生率高。

另外早期水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肉芽组织未形成,局部防御屏障不健全,易于发生侵袭性感染。

早期感染多表现为低体温、白细胞减少,精神抑制等低反应状态。

⑵后期感染:烧伤两周以后发生的感染属后期感染,发病率比早期低,主要与创面处理不当和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关。

积极处理
创面,尽早切痂植皮覆盖创面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若脱痂后大面积肉芽组织裸露最易诱发侵袭性感染。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以造成机会菌感染。

另外全身营养支持疗法不当,蛋白及热量摄入不足,致使机体长期消耗衰竭,也是后期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后期感染多表现为高体温、白细胞增高,精神亢奋等高反应状态。

2、侵袭性感染的症状
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大致可归纳为高反应型和低反应型两种类型。

主要表现:⑴精神状态:高反应型病人可表现为高度兴奋、谵妄、幻视、幻觉,严重时出现狂躁。

低反应型病人为抑制状态,表现为少语、嗜睡、甚至昏迷。

⑵体温:体温表现高热或体温下降,严重烧伤病人由于超高代谢,体温常维持在37℃~38.5℃左右,并不一定说明正发生侵袭性感染,若体温高达39℃或降至36℃以下就应注意是否发生感染。

⑶脉搏:表现为加速可达150次/分以上,病危期脉搏缓慢提示预后不良。

⑷呼吸:呼吸变化是重要特征,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浅快或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症状。

⑸胃肠功能:食欲不振是普遍的症状,有的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较少见,若出现肠麻痹导致腹胀则是特异的特征。

⑹血压:血压下降多为脓毒性休克,说明病情较危重,但一部分病人血压无明显变化。

⑺创面变化:结合创面的变化可以诊断侵袭性感染,多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且有特殊气味,焦痂潮解脱落、
肉芽水肿溃烂,痂下积浓等。

⑻坏死斑:创面及正常皮肤可出现出血点坏死斑,呈暗红色或灰黑色,坏死斑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⑼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突然上升到20X109/升或下降到
4X109/升以下是诊断感染的较特异指征。

血小板突然降至低水平诊断价值较高,若并发DIC则血小板下降更明显。

侵袭性感染导致各脏器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如血糖升高,血胆红素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