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

合集下载

俞孔坚_规划景观中国

俞孔坚_规划景观中国
俞孔坚提出“反规划”思想,以前讲规 划总想着如何把城市建全,而不是,把维护 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设施放 在首位。“我们要有水系,要有完整的湿地, 完整的绿地系统,人在绿色的环境中要有
完整的活动空间,自行车要有自行行走的 空间,而不是整天坐在汽车上,在高速公 路、马路上行驶。”其实,俞孔坚的视野远 不止于城市。“生态技术设施可以在不同尺 度上使用,在微观尺度上,可以在 10 平方 公里或小区里使用;在中观尺度上,可以在 一个城市、一个区域里使用;我希望更大尺 度由国务院来制定战略,在国家的尺度上 建立绿色网络。”现在,俞孔坚正带领他的 团队努力去建这个网络,他考察大运河的 绿色廊道,准备建立一个南北贯通的绿色 长廊,把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等综合实现。“沿着这个思路,现 在已做完了东营,正在做武夷山市,还准备 做山东荷泽市。都是用“反规划”的指导思 想去做。当然把这种思想变成政府的可实 施的行为,还需要让政府部门接受。
以俞孔坚为代表的许多教授,为圆明 园事件的“合谋”行动提供了专业的知识武 器。俞孔坚亲自去圆明园考察,发程, 仍然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他端着随身多年 的相机拍下了一组组触目惊心的镜头。富 有诗人激情的俞孔坚忍无可忍,“圆明园的 工程错误并不仅仅是东区的湖底防渗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破坏遗址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包括西区大量林灌砍伐和乡土植被的破坏 以及地形和护岸的破坏,也应该做出更全 面的整改,恢复乡土植被,用对待遗址的态 度来认真进行恢复工作。同时,有关部门应 该从技术之外的法律、管理等各个方面,更 彻底地纠正圆明园工程的违法破坏行为, 给全国人民一个更圆满的交待。”俞孔坚的 声音引起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重视,并专门 召开了研讨会。
质 量 人 物 ZHI LIANG REN WU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

过程阻力面
安全点和门槛值
高安全点 门槛值 低安全点
生态安全格局
廊道
核心区 源

关键点
28
生态约束下的规划途径:


国土空间规划


承载和框限
地质安全
生系 科 态统 学 优整 保 先合 护
水安全
用最少的土地,高效
生物安全 地构建生态基础设施
文化遗产保护
休憩资产保护
29
•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法体系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cross scales 建立跨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约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2006年
XL:National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zoning Based on EI 国土生态基础设施
历史时期洪水分析
安全格局方法论
提出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通过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来整合自然与人文过程
,实现精明的保护与精明发展。

The source
潜在表面 The potential surface
指标
The criteria
判别关键格局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curity patterns
共赢
生物保育
生活游憩
主要目标:构建代表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可持续的生
态安安全格局和蓝绿交织的国土生态基础设施,提供
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科学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再造秀
美山川。
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设计遵从自然,空间博弈论 )
途径和方法:逆向规划,建立跨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 和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总体空间规划的约束。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第37卷 第6期2023年6月Vol.37 No.6Jun.,2023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重大挑战。

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因此,亟待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的识别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基 础[1-2]。

1995年,俞孔坚[3]从景观生态学理论角度出发,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并引入水平生态过程分析作为景观格局优化的支撑[4]。

生态安全格局指的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某种由点、线、面的生态用地及其空间组合构成的潜在空间格局,其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起着关键性作用[5]。

本文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将其中的“面—生态源地”“线—生态廊道”“点—生态战略点”定位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

当前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直接选取生态源地[6]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

在我国多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区管控方案中,“优先保护单元”的划定多选择生态保护红线在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在这种直接选定的方式下,划定的区域过于宽泛,通常不能达到生态源地的标准[8]。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种指标的叠加,将筛选出的综合高值区作为源地,该方法可以定量地筛选生态源地,但若模式化地选取指标,可能导致识别的生态源地并不适用于当地的生态问题。

生态廊道识别方法主要有“最小成本路径”和“电路理论”等[9-11],但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结果只能停留在“线状走向”层面,而生态廊道的宽度容易被忽略或以主观判断为主,将导致生态廊道范围不明确,使得生态廊道面临与城市建设用地抢占空间以及生态廊道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

生态战略点的识别方法主要有“水文分析”“形态学分析”“电路理论”等[12-14],根据研究目的,可以选取不同的识别方法。

设计师俞孔坚和“反规划”(浙江金华)

设计师俞孔坚和“反规划”(浙江金华)

设计师俞孔坚和“反规划”(浙江金华)俞孔坚注定和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出生在浙江金华的他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

临行前,母亲为他从村前树林里取了一捧土,用红纸包好放进他的行囊。

从此,这捧来自家乡的泥土就一直伴随俞孔坚的人生之旅。

毕业后,俞孔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又留校任教、晋升教授。

在林大呆了五年后,他通过了TOEFL考试。

1992年,俞孔坚远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专业。

俞孔坚自称“土人”,其实这个留洋归来的中国第一个景观设计师有一堆耀眼的头衔: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作为业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强调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地方文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当被问到为什么以“土人”自居时,俞孔坚说:“土人至少包含了四层意思。

其一,指土地和人;其二,针对洋人而言。

我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但反对崇洋;其三,我对脚下的土地有一种特殊的眷恋,这种眷恋在我的设计中随处可见,也是我的作品中最受重视和肯定的华采之处;其四,土人的称谓缘于我的母亲。

她为我从家乡风水林采来一捧上,我带着这捧土到北京、到哈佛,到世界各地又再回到祖国,它是我灵魂的皈依。

”1997年,34岁的俞孔坚回国进入北京大学,创立了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开始了他“土人理念”的渗透与实施。

近几年,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不仅为国内外完成了几十项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还向数百名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广泛传播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开发思想。

“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建设“反规划”的提出,缘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包括: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

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_北京市东三乡之_反规划_案例_俞孔坚

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_北京市东三乡之_反规划_案例_俞孔坚

收稿日期:2008-08-06修稿日期:2009-02-20第一作者:俞孔坚(1963-),男,浙江金华人。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主要从事土地、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995年获哈佛大学博士,199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同年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土地、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把生态文明与城乡规划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城市”,在国际上提出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提出城市与土地的“反规划”理论,致力于国土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规划建设;分别7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应邀在世界30多所大学演讲。

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250余篇。

代表著作《生存的艺术》、《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和《反规划》(建工出版社),《理想景观探源》(商务印书馆),最近著作《回到土地》(2009,三联出版社)。

俞孔坚的规划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这些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精神为特色,曾五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和规划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优秀奖,两次获世界滨水设计最高奖,并获2008年世界建筑奖,2008首届国际建筑节优秀奖,2004年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E-mail:kj@turenscape.com通讯作者:乔青(1979-),女,河北南宫人,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生态方向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E-mail :qiao1979@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Vol.23No.3Mar.,2009第23卷第3期2009年3月Land Use Planning Guided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verse Planning ”in Land Use Planning of“Dong San Xiang ”,BeijingYU Kong-jian,QIAO Qing,YUAN Hong,YAN Bin,LI Di-hua,LIU Ke(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pproaches of integrating ecogical infrastructure ideas with conven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rse Planning methodogy.Methods employed include th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analysis,and GIS/RS technique.By taking Dong San Xiang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efines the method to buil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ecurity levels to divide zones forbidden for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北京市东三乡之“反规划”案例俞孔坚,乔青,袁弘,闫斌,李迪华,刘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将生态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俞孔坚

俞孔坚




2003 主持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入选全球竞赛仅有的三个优 选方案之一 2003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城市环境艺术 优秀奖” 2003 主持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 设计、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规划 设计一等奖” 2002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 荣誉奖(中国首次获得此奖) 2002 主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国际竞赛,获优秀奖 2001 主持的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项目,获中国建设部首届“中 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0 主持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 2000 主持中关村丰台科技园规划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 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 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 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 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 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 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 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 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 白话景观, “反规划”理论, 以及“天地-人-神” 和谐的设计理念,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俞 孔坚7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他对破坏生态、 缺乏人文的“城市化妆运动”的批判、他的生态 人文理念,挽救了大地母亲上的一条又条的河流、 一处又一处的文化遗产。 俞孔坚分别被中央组织 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 国人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 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设计新潮俞孔坚把田种进城里

【精品】设计新潮俞孔坚把田种进城里

【关键字】精品《设计新潮》:俞孔坚,把田种进城里俞孔坚,中国景观设计界风口浪尖上的人。

十多年来,他一直在设计师、学者、企业家、公共知识分子多个角色间忙碌奔走。

作为设计师,他的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自然生态与乡土原型,为中国景观设计赢得了国际声誉;作为学者,他提出的“回到大地”和“白话景观”设计理念,在学界引起广泛热议;作为“企业家”,他带领“北京土人’开疆破土,为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政府提供景观顾问服务;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他屡屡用言论挑战官员批评政府,激烈指出保护中国乡村原型的重要性。

无论哪一个领域,俞孔坚给人的印象永远是那么的豪情万丈和锋利激进。

带项目,做设计,全球巡讲,献言献计,强烈的使命感催促着他在有生之年里奔走不停,用行动挑战现有价值体系,也用行动面对诸多批评质疑。

出身农民2011年11月2日,第四届“世界建筑节”(WAF)开幕,“土人设计”(以下简称土人)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担任本届建筑节评委。

除此外他的头衔还有: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顾问、生态城市与规划理论专家。

“农民的儿子”,俞孔坚在各种场合这样强调自己的出身。

那些在浙江金华农村迂回曲折的弄堂和甘蔗地里捉迷藏的游戏,给了他最初也是最美好的空间体验,亦成为他日后作为职业景观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痴迷大地,热爱乡土,渴望把田种进城里,用“足下文化和野菜之美”去对抗今天城市化进程中的整齐划一。

对俞孔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是美国生态规划大师迈克•哈格(Mike Hager),这个参加过二战、当过上校的美国人哈佛毕业,后因不满哈佛景观学系的保守陈旧,辞职去宾夕法尼亚州牵头创立了风景园林设计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迈克•哈格的景观学论著《设计遵从自然》横空出世,其提出的“反规划”理论在学界掀起轩然大波,由此为景观设计学开辟出新的方向和道路。

早在哈佛求学期间,俞孔坚就敏锐地注意到迈克-哈格的思想,也许是同为“乡下人’的出身,让当年这位中国留学生本能地感到与大师心灵上的亲近。

俞孔坚

俞孔坚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包 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 垂钓、体育锻炼等。
个人成就
1999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 京土人景观与建筑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 知名设计院。
出版著作15部;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 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 科在中国的确立。
曾5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 规划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优秀奖, 并获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
其作品“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被国 际权威媒体评为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之一。
俞孔坚的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
俞 孔
的中国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 赢得国际声誉;他把城市与景观设 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

景观,“反规划”理论,以及“天

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赢得国
设 计
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俞孔坚7次被国 际景观设计师联盟, 美国景观设计 师协会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
设需要解决的。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场地原属高产农田,是东北稻的种植地,
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一场地特征在现场踏勘 时便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场地因建 筑施工而面目全非,但茂盛生长的稗草、水蓼等 乡土物种,仍然能告诉设计者,这里所适宜的植 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约束下的的市域空间规划与城市风貌,威海案例,2006年
水安全格局
生物栖息地安全格局
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游憩安全格局
视觉安全格局
综合安全格局
多层建设模式鸟瞰图
极值建设模式鸟瞰图
集中片状模式鸟瞰图
结语:
生物生产
国土空间的多规合一的本质: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 旱涝调节水体净化
• 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Hardin)
2.出路:系统综合的解决问题---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 本质是:多个利益代表的博弈 • 核心和关键是:空间的博弈
关键技术难点 空间博弈
土地有限!——如何用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
(如同围棋的空间布局)

6
竞争性空间 VS 非竞争性空间
两种解决途径
“最大—最优化” 途径(maximization--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最小—最大” 约束途径(minimax-constraint app roaches)”
3. 寻找最大-最优格局: 3.1 最大化:经济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常规的发展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土人设计Turenscape
1 问题导向:综合的症
城市蔓延: 55%城市人口, 乡村凋敝: 10%高产耕地消失
: 资源短缺 65%的城市缺水,
10%的可耕地
洪涝频发:70%人口在潜在淹没区
70%GDP在潜在淹没区
水土污染: 地表水、
城市土地污染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cross scales 建立跨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约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2006年
XL:National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zoning Based on EI 国土生态基础设施
历史时期洪水分析
栖息地消失:50%的湿地消失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规划满天飞的时代,因为要应对各种问题,因为有各个部门的分工
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 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等。。。。。。。。。。。
防涝规划
抗旱规划
环保规划
建设规划
结果
• 做小决策(部门或局部的) • “小决策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Odum)
控制的空间博弈: the objective of control
一般理论: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
William Warntz
空间不是平的:嵴、洼、峰、鞍、沟
William Warntz 1960s) Peaks, Pits connected by Ridges and Courses; creating Hills and Dales
过程阻力面
安全点和门槛值
高安全点 门槛值 低安全点
生态安全格局
廊道
核心区 源

关键点
28
生态约束下的规划途径:


国土空间规划


承载和框限
地质安全
生系 科 态统 学 优整 保 先合 护
水安全
用最少的土地,高效
生物安全 地构建生态基础设施
文化遗产保护
休憩资产保护
29
•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法体系
国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全国、省级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县、市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乡生态基础设施详细规划
乡镇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
生态设计
应用于多尺度的国土空间规划
•1、宏观 •(与总规对应)
• 2、中观 • (与控规对应)
3、微观 (与详规对应)
XL, L, M, S
• 全域尺度洪水调蓄安全格局 • 低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占国土总面积的0.8%; • 中安全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占国土总面积的2.2% • 高水平洪水调蓄安全格局, 占国土总面积的6.2%
• 生态约束下的国土城市化格局:浅山区战略
浅山区战略;The Foothills Strategy: where to build another 500 cities for 0.5 billion new immigrants (Kongjian Yu, Capitalizing on foothills: rest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Summer 2012, Vol. 34 (1); 40-45)
3.2 最优格局:设计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千层饼模式Layer Cake Model
4. 有约束的可辩护规划:寻找可接受的结果
寻找平衡点: 博弈论Game Theory
是研究具有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 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von Neumann Security level
John Forbes Nash Jr Nash equilibrium
收益
A
B
两方博弈

收益
A C
B
多方博弈

5. 生态约束途径:安全格局途径
空间中的水平过程
The Horizontal Processes across landscapes
共赢
生物保育
生活游憩
主要目标:构建代表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可持续的生
态安安全格局和蓝绿交织的国土生态基础设施,提供
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科学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再造秀
美山川。
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设计遵从自然,空间博弈论 )
途径和方法:逆向规划,建立跨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 和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总体空间规划的约束。
安全格局方法论
提出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通过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来整合自然与人文过程
,实现精明的保护与精明发展。

The source
潜在表面 The potential surface
指标
The criteria
判别关键格局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curity patter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