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
汉字的象征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的象征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从汉字的演变和使用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首先,汉字的象征意义体现在其形状和结构上。
汉字的形状多取自自然界的事物,如人、山、水、木等,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具有了生动的视觉效果。
比如,“人”字的形状像一个直立的人体,象征着人类的形象;“山”字的形状像一座山峰,象征着高大、稳固和坚定。
此外,汉字的结构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心”字由两个“忄”组成,表达了情感和内心的世界;“家”字由“宀”和“豕”组成,寓意着家庭的温暖和和睦。
这些形状和结构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视觉艺术和文化符号。
其次,汉字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字义和用法上。
汉字的字义往往富有象征意味,可以通过字义来揭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比如,“道”字的字义是指一条路,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还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又如,“仁”字的字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还代表了一种道德观念,即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此外,汉字的用法也有着象征意义。
例如,“福”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常用于春节期间的对联和装饰品,寓意着幸福和吉祥。
这些字义和用法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情感纽带。
最后,汉字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上。
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母语,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献还是文化传统,都离不开汉字的运用。
汉字的象征意义在这些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比如,在古代的诗词中,汉字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字词的组合和运用,传递着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被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60个汉字,洞穿中国文化,道破人生真谛!

60个汉字,洞穿中国文化,道破人生真谛!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商朝甲骨文、玛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伟大的,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而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
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是体悟人生之道,也是读懂中国文化。
13个最内涵汉字,道尽人生真谛“停”暂时的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
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人生的优劣,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汉字“劣”的构造就很有意思:什么是“劣”呢“劣”就是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就差、生来就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
上帝是公平的,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
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福”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福”,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
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与古人比较起来,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知要丰富多少,他们普遍有衣穿有饭吃,普遍实现了温饱;不少人还达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贵。
中国最有意思的汉字

中国最有意思的汉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字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其中有些汉字不仅形态奇特,还有着独特的含义和文化背景,让人们爱不释手。
下面介绍一些中国最有意思的汉字。
1. 龘 (dào):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汉字,由23个笔画组成,其形状独特,画面庞大,象征着龙的威风。
它是中文汉字中最复杂的一个,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文字之一。
2. 爱 (ài):这个汉字的形状简单明了,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感情之一。
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
3. 象形字: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字,它们的形状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有着相似之处。
例如,草字头的草,树字头的树,人字头的人等等。
这些汉字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历史和文化传承。
4. 心 (xīn):这个汉字的形状象是一个心脏,代表着爱、感情、思考等内在世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汉字之一。
在中国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心一词经常被使用。
5. 福 (fú):这个汉字代表着幸福、福气、好运等美好事物,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汉字之一。
在中国新年时,人们经常挂福字,希望能得到好运和幸福。
6. 竹 (zhú):这个汉字的形状象是一棵竹子,代表着高雅、清凉、宁静等美好品质。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植物,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7. 龙 (lóng):这个汉字代表着神秘、威严、力量等强大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最受欢迎的动物,被视为吉祥物和神兽。
这些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丰富文化的热爱。
材料作文“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由中华书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中华遗产》杂志社组织50余名中国历史、语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海选出具有中国文化意义的三四百个汉字,然后在中国国家地理网、汉字网等网站上征求网友意见,从中评选“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
“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网络评选中,排名靠前的汉字是:和、中、儒、汉、龙、礼、道、家、农、丝。
请从中选择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汉字来呈现你所了解的某方面中国文化,写一篇文章向外国人推介。
要求选好汉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休,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这位同学认为若践行儒家文化,我们将在当今生活中寸步难行。
但我认为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用飞云之楫。
儒家文化,也离不开日常生活。
正如同“圣人之道,无非百姓日用”。
儒家文化传承千年,离不开许多人的身体力行,而到了今天,人们却把它看作煌煌道德律例,而弃之迤逦。
实际上儒家文化教人谦逊知礼,使人聚魂凝魄,劝人奋发向上,而这些,不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渴求的吗?行儒家之道却挤不上公交,何解?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只注重自身利益,“哄抢热”,“无人扶”等现象,也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然而,这样就能说明儒家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存在着鸿沟天堑了吗?非也。
古人云“实仓廪而知礼节”,在人人都基本能维持饱暖的现代,正是“大道之行”的好时候。
试想,若人人都能行儒家之道,又岂会有一哄而上式的排队抢位,冷漠无情的见死不救呢?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道金斯曾说“自从文化出现,人类的终极任务就从生存变为了传承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所以如今社会人人为己、礼崩乐坏,是因为人民为了求生而挣扎得太久,而将儒道弃置不顾,但当我们将儒家文化变为精神家园的沃土时,下一代长出的,必是君子之树。
这并非一日之功,一人所能为,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付出努力,身体力行,才能让君子之风成为社会的底蕴,到了那时,则“振本而末存,行一而万毕矣。
如何向外国人介绍汉字50字

如何向外国人介绍汉字50字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体系,它们可以来表达一些单一的音和很多有意义的词汇。
中国的语言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汉字则一直是中文书写的基石。
以下是50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及其意义:1. 人–代表人类2. 天–代表天空3. 地–代表大地4. 水–代表水资源5. 火–代表火源6. 木–代表森林资源7. 金–代表黄金财富8. 石–代表自然石材9. 玉–代表珍贵宝石10. 风–代表自然风力11. 雨–代表天气变化12. 爱–代表人类情感13. 心–代表内在精神生命14. 命–代表人生命15. 生–代表生命力16. 死–代表寿终正寝17. 食–代表食品资源18. 酒–代表饮料资源19. 茶–代表茶文化20. 花–代表自然植物21. 鸟–代表自然鸟类22. 兽–代表自然动物23. 鱼–代表水生动物24. 虫–代表自然生态25. 语–代表人类交流方式26. 文–代表文学艺术27. 学–代表文化教育28. 知–代表知识智慧29. 智–代表人类思维能力30. 创–代表创新能力31. 道–代表哲学思想32. 气–代表天然气33. 部–代表组织部门34. 机–代表机器设备35. 车–代表运输工具36. 灯–代表照明工具37. 班–代表课程时间38. 公–代表公共事务39. 银–代表银行金融40. 店–代表商业服务41. 医–代表医疗服务42. 教–代表教育服务43. 度–代表温度体系44. 财–代表财务管理45. 政–代表政治理论46. 法–代表法律体系47. 军–代表军事事务48. 工–代表工业生产49. 商–代表商业贸易50. 果–代表果实成果这些字是中文书写的精华,它们富有深刻的意义,并能反映出中华文化和人类传承的精神。
尽管方块字的造型看起来极为简单,但这些字却可能蕴含着千百年的生命经验、哲学思想和美好价值观。
因此,学习汉字不仅只是语言学习,它也是学习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体验。
同时,近年来,中文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实用语言,很多外国人很愿意学习并掌握中文。
中国常用500个汉字表

中国常用500个汉字表【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的背景和意义2.汉字的演变与常用汉字3.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的具体内容4.这些汉字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5.结论:总结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的价值和影响正文【引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众多的汉字中,有 500 个汉字被认为是最常用的,它们构成了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
这篇文章将介绍这个汉字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它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汉字的演变与常用汉字】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形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筛选出了一部分较为常用的汉字,这些汉字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书写、阅读和交流的基础。
【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的具体内容】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是一份由教育部门整理并公布的汉字列表,包含了 500 个在我国最常用的汉字。
这些汉字按照笔画数目、拼音顺序和字义进行了分类,为广大民众学习和使用汉字提供了便利。
【这些汉字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常用 500 个汉字表中的汉字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不仅是构成古代典籍、书法艺术和民间习俗的基础,还是传播中华文明、增进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汉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论】总之,中国常用 500 个汉字表是一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汉字列表。
它不仅方便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使用,还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0个中国文化常识

50个中国文化常识1、三皇:伏羲、神农、女娲。
“三皇五帝”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华夏民族古文明的开创者,因此光耀史册。
2、五帝:黄帝、帝喾、颛顼、尧、舜。
远古时代五帝史料记载不一,这五帝较为后人认可。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从宋朝开始才如此称呼,都是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著作。
4、五经:《易经》、《诗经》、《春秋》、《尚书》、《礼记》。
相传有六经,由于《乐经》遗失,从汉武帝开始才把这几部著作并称为五经。
5、四维:礼、义、廉、耻。
这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6、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四维八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7、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现在是人人平等,这个“纲”就是“榜样”的意思。
8、五常:仁、义、礼、智、信。
在今天这“五常”并非象封建社会,现在人人平等,没有高低、尊卑之分。
9、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礼、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人伦关系是做人的根本,号称天下善道。
10、十义: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
这也就是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
11、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五湖四海广义是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12、四海: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13、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丰碑。
14、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中国四大发明影响世界。
15、文房四宝:宣笔(宣城)、徽墨(徽州)、宣纸(泾县)、歙砚(歙县)。
安徽的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正宗的原产地,因此也被称之“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16、汉字六书:形声、指事、象形、会意、假借、转注。
汉字形成的六种方式方法。
17、六子全书:《老子》、《荀子》、《扬子》、《列子》、《庄子》、《文中子》。
各大学派经典的总结。
18、唐初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唐代初年的文学家简称“卢杨王骆”。
最能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的100个汉字

最能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的100个汉字2010年,《中华遗产》杂志社组织50余名中国历史、语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先行海选出374个汉字,同时还在中国国家地理网、汉字网等网站上广泛征求网友意见,再进行终审,评选了“100个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
100个“最中国”的汉字中,既有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体现国家情怀的中、东、北、土、社、九、鼎、国。
《中华遗产》由中华书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
该刊主编黄秀芳原本预估评选结果会是见仁见智、千人千字,但最终却是令人意外的“英雄所见略同”。
“尤其是票数比较集中的汉字,若将它们排列起来,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
”“和”字赢得了网上投票的最高票数,也获得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贞德等专家的大力推荐。
侯书议所著的《最美不过是汉字》一书,以甲骨文作为切入点,对这100个最中国化的汉字,从其起源意义、历史演变、社会语境以及风俗民情等方面,截取其中的某些碎片,进行宏观式而非微观式的解读。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
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
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
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个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汉字神奇的中国文字,或飘逸,或沉郁,或雄健,或精细,山川风物尽皆蕴含其中。
50个“最中国”的汉字中,既有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体现国家情怀的中、东、北、土、社、九、鼎、国。
“和”字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
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
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
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
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
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
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
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
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
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耕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大进步。
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工“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
禾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禾,最初指北方的粟。
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
田经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丝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
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农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所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
家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
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道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法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的传统中国法律意识。
儒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悟“觉悟”,看见我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
佛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戒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以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
中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
“中”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
喜怒不过节,度量把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东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
自古以来,中国人观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认识,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
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
北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
“坐北朝南”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社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
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
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敬,对疆土的珍视。
九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
“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
鼎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瓷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
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就见惯不惊了。
国“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
帝“帝”字在战国以前专属天帝,战国以后是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
龙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
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权威。
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喜爱和亲近的神灵,丰富多彩的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
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仰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礼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作为教化体系,“礼教”十分受重视。
礼乐之道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
仁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义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一切文化。
荀子说“人能群而有义”,从而区别于禽兽,“义”就是文化。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仅是儒家提倡,现代也表扬。
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养之,死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一向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
祭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良好愿望的反映。
几千年来,皇帝祭天地,庶民祭祖先,百姓祭神灵,以至今天的祭黄陵、祭孔子,“祭”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了一道可观的风景。
福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
小篆的“福”,一人有田地,有吃喝(口旁),还有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仙仙人多住在山上。
中国人对仙有一种特别的向往,相信通过修炼可得道成仙,也可通过行善在死后上天成仙。
而如果在世时作恶多端,死后将下地狱。
因此,中国人把神仙的生活作为最理想、惬意的追求。
善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
上善若水,于柔中见刚,于纤中见强,是进取而内敛。
人生苦短,上下求索,但求止于至善。
在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中,有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
书甲骨文“书”是人手执毛笔。
毛笔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书写和绘画工具,因为它富有弹性,表现力强,因此也是形成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物质因素。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久远起源。
粮民以食为天。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粮食收成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
院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
“院”是本无言的书,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里长大的人,传统中国大家庭的形式得以延续数千年。
井懂得凿井,中国人得以脱离对大河的依赖,可以把生活的地带扩大到更远阔的地方;而均分井田,古制八家为一井,先公后私,“井”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人最为依恋的家乡的一个文化符号。
酒古老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沟通人神关系的巫觋,更要把酒作为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工具。
酒不仅是养生所必须,而且是最重要的药品。
酒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饮到尽兴时,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绝唱;饮到激昂处,将士游侠顾盼自雄,豪气干云。
民数千年来,中国的“民”扎根泥土,努力攀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管是一种理想状况,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其实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和在浩繁的汉字中,“和”结构简单,人人共识,但却又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它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把和看作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