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诗词曲五首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2.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习题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习题

部编版九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习题班级:姓名:说明:整理了本课古诗词资料,内容有【原文】【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习题答案】第23课《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卷(2).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卷(2).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 课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卷(2)一.课内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

(2)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2.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 和“零丁洋” 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二.课外拓展训练3.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乙卯重五①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 1195 年,这年作者71 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② 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

23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诗词曲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边塞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写景的句子:前十句。

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

一个“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

接着,诗人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何等新奇,格调多么豪迈! 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下面两句诗仍追逐着雪花来写,不过情景一转,由户外写到室内。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还真有几分梨花的神韵。

但“狐裘不暖锦衾薄”的严酷现实也提醒人们,寒冷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

将军不能弯弓,不能披战衣,怎么带兵打仗呢?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这样的无助和无奈。

展现出边塞奇寒、艰苦的环境特点。

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示例:这两句直抒胸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抒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参考答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心中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

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改写《十五从军征》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连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已凋落。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简答题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1、答: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诗词曲五首 (含答案)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诗词曲五首  (含答案)

课时作业(二十三)[23诗词曲五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松柏冢.()累累(2)狐裘.()不暖锦衾.()薄(3)山河破碎风飘絮.()(4)兔从狗窦.()入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B.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C.干戈..寥落四周星(代指战争)D.坐断..东南战未休(坚持)3.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语句描写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一个“聚”字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个“怒”字将黄河拟人化,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让读者耳边不禁回响起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该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巧妙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处境和心情,可谓史上之绝唱!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借古讽今,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4.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刻画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表达其悲痛之情的句子是:,。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喻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成为咏雪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含蓄地表明词人渴望恢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句子是:?。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两句,表现出了诗人的坚贞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过零丁洋》中的“,”两句,用凄凉的自然景象比喻国势衰微,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5.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诗海泛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冢.()雉.()狗窦.()舂.谷()羹.()罗mù()狐裘.()锦衾.()阑.干()yuán()门风掣.()兜鍪.()liáo()落潼.关()峰luán()踌躇..()()宫阙.()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松柏冢累累..(2)不知饴.阿谁(3)瀚海阑干..百丈冰(4)中军置酒饮.归客(5)风掣.红旗冻不翻(6)何处望神州..(7)坐断..东南战未休(8)零丁洋里叹零丁..(9)留取丹心照汗青..(10)望西都,意踌躇..参考答案1.zhǒng zhìdòu chōng gēng幕qiúqīn lán辕chèmóu寥tóng峦chóu chúquè2.(1)众多的样子。

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2)同“贻”,送给。

(3)纵横交错的样子。

(4)宴请。

(5)拉,扯。

(6)中原地区。

(7)占领,占据。

(8)孤苦无依的样子。

(9)这里指史册。

(10)迟疑不决。

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重点1.分析《过零丁洋》一诗的写作特色。

这首诗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20岁时,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颔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全诗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2.《过零丁洋》中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何能成为振聋发聩的千古绝句?①本诗前六句已经把个人和朝廷的艰危困厄渲染到了极致,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十五从军征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冢.()窦.()雉.()舂.()羹.()饴.()2.《十五从军征》节选自,由代所编。

被称为“乐府双璧”(又名长篇叙事诗双璧)的两篇是为与。

3.默写。

,。

,。

二、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问题。

4.对《十五从军征》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个服役六十五年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满目惨况的悲惨遭遇。

B.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人的凄凉;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C.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情景,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D.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5.作者返乡的经历如何?情感有何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6.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7.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积累运用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代诗人。

他与高适并称为,同为派的代表。

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写。

2.默写。

(1)散入珠帘湿罗幕,。

(2)纷纷暮雪下辕门,。

(3)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4)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以下问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二字用得巧妙,不禁写出了大雪来得急骤,而且表现出诗人的心情。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

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5.“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朝的。

诗题中的“乐天”是的字,“酬”这里的意思。

2.《赤壁》选自,作者是(朝代)。

3《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朝代)。

4.《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他是我国朝————作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名。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长精神()低绮户()折戟()琼楼()婵娟()踌躇()宫阙()涟漪()
三、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
B.山河/破碎/风/飘絮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四、解释加点的词。

(1)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2)折戟沉沙铁未销销:
(3)自将磨洗认前朝将:
(4)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5)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行:
(6)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7)高处不胜寒不胜:
(8)不知天上宫阙宫阙:
五、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3)沉舟策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六.请将下列人物和他们写的诗及所处的朝代用直线连接起来。

张养浩《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元朝
苏轼《赤壁》宋朝
刘禹锡《过零丁洋》宋朝
杜牧《水调歌头》唐朝
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唐朝
七.根据提示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壮大的道理的诗句,。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

5.《赤壁》中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提出了有异于史家评价的诗句,。

6.《赤壁》通过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诗句,。

7.《赤壁》中借咏叹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抑郁不得志,有才能而未得机遇的诗句
,。

8.《过零丁洋》中用比喻的方式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项链的诗句,。

9.《过零丁洋》运用地势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

10.《过零丁洋》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诗句,。

11.《过零丁洋》中直抒胸意,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的诗句,。

答案:一、1、唐刘禹锡白居易以诗相答
2、樊川诗集唐杜牧
3、《文山先生全集》南宋文天祥
4、张养浩元散曲曲牌
二、zhǎng qǐ jǐ qiong chán juān chóu
chú què lián yī
三、D
四、(1)增长、振作(2)销蚀(3)拿起(4)两种兵器,这里指代战争(5)经过(6)特
制史册(7)经受不住(8)宫殿
五、(1)对偶(2)比喻、对偶(3)对偶(4)借代、
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
苏轼《水调歌头》宋朝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朝
杜牧《赤壁》唐朝
文天祥《过零丁洋》宋朝
七、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7、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