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育种哲学

合集下载

棉花育种方法

棉花育种方法

棉花育种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棉花育种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那棉花就像是我们的宝贝孩子,我们得精心呵护,想办法让它长得又好又壮。

那怎么做到呢?这就好比做菜,得有合适的材料和方法。

咱先说杂交育种吧,这就好像把两个不同的优点集合到一起,就像把跑得快的马和耐力好的马配在一起,生出更厉害的小马驹一样。

咱把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棉花品种凑一块儿,让它们的基因相互结合,说不定就能得到超级厉害的新品种呢!这是不是很神奇?还有诱变育种,这就像是给棉花来一场特别的冒险。

用些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办法,给棉花来点小刺激,说不定就能让它发生奇妙的变化呢。

就好像一个人突然经历了一些特别的事情,然后变得与众不同了。

选择育种也不能小瞧呀!这就像是在一群孩子里挑出最优秀的那个。

我们在棉花地里仔细观察,把那些长得好、性状优的棉花挑出来,让它们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那棉花能不好吗?咱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得实际去操作呀!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知道理论可不行,得亲自上去骑一骑。

在育种的过程中,咱得细心再细心,耐心再耐心。

咱得时刻关注棉花的生长情况,这就跟照顾自己的宠物一样,得时刻留意它有没有不舒服。

要是发现了问题,咱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而且呀,这棉花育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儿,这是个长期的大工程呢!咱得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能半途而废呀!想想看,要是我们成功培育出了特别好的棉花品种,那得多有成就感呀!那棉花做出来的衣服、被子得多舒服呀!总之,棉花育种这事儿啊,有趣又有挑战。

咱可得好好对待,就像对待我们自己的宝贝一样。

让我们一起加油,让棉花变得越来越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呢?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五中校友

五中校友

许予甲:著名历史学家,历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山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山西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梁园东:著述颇丰的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山西师范学院首任院长、九三学社太原分社主任委员杜任之:著名哲学家、政治家。

牺盟会创建者之一、华北学院政治系主任、山西省商业厅厅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学、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范若愚:著名教育家、社会科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任之恭:著名物理学家,以无线电和微波物理学的研究著称国际。

曾为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物理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基础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王绶: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农业教育家。

金陵大学农学系主任、农艺研究部主任、西北农学院教务长、农业部粮食生产司司长、山西农学院院长郝钦铭:我国早期棉花栽培育种专家。

曾为金陵大学农学系主任、农艺研究部主任高长虹:中国著名现代作家、杂文创作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莽原社的重要成员。

30年代致力于救亡宣传活动贺凯:出色的文学史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中共早期革命家。

曾任山西大学中文系主任董寿平:当代著名水墨画家、书法家,善画梅竹,书法豪放。

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协会员、山西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赵延绪:著名国画画家,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马泉:著名画家。

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协会员,作品蜚声海外刘运祚:著名物理学家。

曾任吉林大学原子能系核物理专业教研室主任、物理系主任曹美:版画家。

山西省画院一级美术师郭桂蓉:陆军中将,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为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现任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谢克昌:知名煤化学工程专家,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李洪钟:著名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化工冶金研究所党委书记阎守胜: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所著《固体物理基础》已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课本赵沁平:著名计算机学家、现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原教育部副部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计算机系主任胡小唐:中国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第一个博士生、现任天津大学副校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曹丁:我国当代著名的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谢小青:中国第一位书法女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导翟隽:投资银行家,麦格理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曾为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中国区联席主席李显东: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李晓英:法籍经济学家,法国第戎大学教授李笛安:著名新锐作家,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获得者,代表作有《西决》、《圆寂》等张虎生:著名新闻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办公厅研究室负责人、新闻局局长、办公厅新闻发言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奇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广受欢迎的笑星,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获得者孙君鸿:澳华科技协会名誉会长、董事会主席、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朔:广受欢迎的著名作家,编剧,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以特有风格的小说闻名,著作颇丰王瀛:大革命前后山西青年和进步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共临时山西省委宣传部长,1927年光荣牺牲张友清:卓越的中共革命先驱,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书记、中共北方局统战部部长和秘书长、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等职高君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北京和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者、国民党一大代表王振翼:中共早期革命先驱,曾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长、北方区委工委书记、顺直省委工委书记,1931年光荣牺牲贺昌:山西早期革命活动的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团中央劳动部长、北方局书记、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分局委员李毓棠:山西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中共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人、太原第一个中共党小组负责人彭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棉花育种

棉花育种

棉花育种棉花的主要产物是棉纤维,它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与羊毛、丝绸相比)、吸湿、通气、保暖性好、不带静电、手感柔软(与人造纤维相比)等特点。

一、棉区划分;1)河流域棉区2)江流域棉区3)北内陆棉区建国后我国自育棉花品种改良过程:(1)亚洲棉及陆地棉改良阶段(20-50年代)(2)以提高丰产性为主(50-70年代)(3)丰产、优质、抗病性的综合提高阶段(80-90年代)(4)高强纤维、转基因抗虫棉育种阶段(90年代后)二、当前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品种多而乱(二)纤维品质不适合纺织工业的要求1.细度、强度、长度单一,不符合多档次要求2.三丝含量高(“三丝”:我国棉花质量的天敌,它指的是异性纤维,主要是指在棉花中混入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纤维 )(三)抗灾力弱(四)病虫害重(五)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落后(六)植棉效益低三、当前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一)提高产量 (二)改良纤维品质(三)提高抗枯、黄萎病能力 (四)提高抗虫能力四、棉花育种主要方法:四1.引种2.然变异选择育种3.杂交育种4.杂种优势利用5.其它育种方法(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等)五、当前棉花育种面临的困难(一)黄萎病 (二)优质品种的选育(三)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四)杂种优势制种技术改进六、概念种质,遗传学为基因:能够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又称基因库。

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及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材料种质资源的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七、4个栽培种:海岛棉(G.barbadense)、陆地棉(G.hirsutum)、草棉(G.herbaceum)、亚洲棉(中棉,G.arboreum)八、提高单位面积皮棉产量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从选育高产新品种和改革栽培技术入手。

《棉花研究方法》课件

《棉花研究方法》课件

棉花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 对国际贸易和全球棉花市场具有重要 影响。
棉花是重要的农业作物
棉花是许多国家的农业支柱产业,对 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 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棉花研究的领域
棉花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 ,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棉花 品种。
棉花栽培技术
研究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 规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05
棉花收获与加工
棉花收获技术
手工采摘
01
手工摘除棉铃,优点是灵活,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缺点是效率
低,成本高。
机械采摘
02
使用采棉机进行大规模采摘,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
可能对棉花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化学脱叶
03
使用化学物质促使棉叶脱落,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可能对
环境和棉花品质造成影响。
棉花加工工艺
03
棉花品种研究
棉花品种分类
01
02
03
04
陆地棉
适应性强,纤维长,产量高, 是最常见的棉花品种。
海岛棉
纤维细长,品质优良,但适应 范围较窄。
亚洲棉
耐旱、耐盐碱,但纤维品质一 般。
非洲棉
耐高温、高湿,但纤维品质不 稳定。
棉花品种特性
生长习性
不同品种的棉花在生长习性上有 差异,包括生长周期、株高、分
在医药领域,棉花研究方 法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和制 备,以及医疗器械的研发 。
未来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 展,棉花研究方法将会有更加广泛的 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 术的应用,棉花研究方法将会更加精 准、高效和智能化,为各领域的发展 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棉花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比较及展望

棉花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比较及展望

棉花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比较及展望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棉花的基本情况,并对新疆棉花在常规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其以后的发展。

关键词:棉花常规育种分子育种棉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战略资源,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棉花育种的成果,对于棉花的增产和产业的兴旺都有至关重要的科技贡献份额。

遗传变异度的开拓和对多育种目标性状的和谐组合,是衡量育种方法科学性的客观尺度。

近半个世纪,国内外不少学者探索产生这种难度的遗传障碍和改进育种方法的途径。

从1983年美国科学家获得第一株转基因作物到现在,短短的20多年里,转基因作物迅猛发展。

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走进了大田,而转基因棉花则是至今转基因作物中商业化运作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目前总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O ,植棉面积、皮棉单产及总产、调出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首位。

据统计,新疆植棉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5~70;农民纯收入中35 来自棉花。

因而新疆棉花在满足企业对国内原棉的需求、增加棉农收入、稳定经济等方面均发挥着重大作用。

新疆棉花产业优势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优越。

日照时间长、光强度大、热量丰富、空气干燥,为棉花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1)棉田多年连作,造成枯(黄)萎病愈发严重,蚜虫、红蜘蛛危害加剧,棉铃虫不定期暴发,病虫害造成棉花减产15 ~20 ;2)水资源短缺,干旱区缺水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3)恶劣气候过程影响较大,棉花生育期内南疆干热风、倒春寒,北疆冰冻雨雪天气发生较频繁,气候因素造成棉花减产10 ~2O 。

上述不利因素最终造成新疆棉花产量徘徊,抗枯(黄)萎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干旱、盐碱、寒害等)形势更加严峻。

对此,常规育种技术遇到了瓶颈,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

转基因植物技术及其产品是当今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是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棉花种植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棉花种植的成功离不开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只有保护好棉花种质资源,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才能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是保证棉花种植的基础。

目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不同的种类、品种以及居群。

通过建立棉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和研究不同棉花种质资源,可以保护好这些重要的遗传资源,防止资源的丧失和退化。

同时,加强对野生棉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有助于棉花产业的绿色发展。

其次,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择和培育适应不同气候、病虫害抗性和高产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耐病虫害能力。

此外,通过遗传改良,开展一系列定向育种工作,可以提高棉花纤维质量、品质和加工性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有用基因,可以培育出对抗新出现的病虫害的抗性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农的收益。

另外,棉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加强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科研机构应与棉花种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同时,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市场需求,为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更精确的方向。

产业界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实际需求和资源支持,共同推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也是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策略。

各地棉花种植区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加强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加快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在保护与利用棉花种质资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大对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棉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棉花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引种2、系统育种法3、杂交育种法4、单交5、复交6、回交育种法:7、远缘杂交育种法:8、诱变育种法9、高新技术10、胚珠培养11、体细胞培养12、花药培养13、种质资源:14、棉花遗传15、芽黄16、等基因系17、衣分18、籽指19、衣指20、低酚棉21、棉花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22、短季棉23、拟抗性(农作物的回避)二、填空题1、世界各主要产棉国都以培育新品种作为提高单产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

2、在20世纪初世界五大产棉国或地区——中国、美国、中亚、印度、巴基斯坦。

3、棉花品种、品系性状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彷徨变异。

4、棉花的天然异交率一般可达,高的可达50%以上,天然异交率的高低常因品种、地点、年份及传粉媒介多少而异。

40%5、根据参与杂交的亲本类型,杂交育种可以分为和。

品种间杂交、种属间杂交6、杂交育种中常见的杂交方式有、、、。

单交、双交、测交、回交7、棉花杂交育种种中一般常用的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分为和。

系谱法混合种植法8、在棉花育种中,除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法外,也经常应用其他一些育种方法,如、、及等。

远缘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高新技术育种9、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目前正在应用和继续进行研究的制种方法有以下五种: 1.;2.;3.;4.;5.。

人工去雄杂交应用指示性状制种化学杀雄二系法三系法10、组织培养按所用的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和。

胚珠培养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11、当前我国自育品种突出的缺点是、、。

纤维强力差细度偏粗不抗黄矮病12、在植物分类学上,所有野生和栽培的棉种都属于被子植物的锦葵目、锦葵科、棉属。

其中除4个栽培棉种外,其余均是野生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大地区。

棉花是、作物(对光温的要求)。

锦葵锦葵棉喜温喜光13、棉属有四个栽培种中,二倍体棉种有、;四倍体棉种有、。

草棉亚种棉陆地棉海岛棉14、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

《棉花育种学》课件

《棉花育种学》课件
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全球范围内的棉花种质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科研机构中,通过 国际合作和交换,可以丰富和扩充各国棉花种质资源库。
棉花遗传学基础
棉花基因组结构
棉花是一种二倍体植物,其基因组大小约为5000-6000Mb,由26 条染色体组成。
棉花基因定位与克隆
通过遗传学分析,可以将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 的特定位置,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棉花生态育种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棉花生态育种将成为未来育种的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研究棉花的生态适应性、耐逆性和生态修复能力,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棉花品种 ,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生态育种还可以促进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03
如抗虫、抗病、抗逆等性状的遗传改良,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
质。
棉花品种改良与选育
棉花品种改良的目标
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改进纤维品质等。
棉花品种选育的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和品系比较,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进行繁殖和推 广。
棉花品种改良的成就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抗逆性 强的棉花新品种,为棉花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抗虫性育种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因为害虫的抗药性会 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来应对。
棉花抗病性育种
棉花病害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抗病性育种也是棉花育种的重要方 向。
抗病性育种主要是通过常规育种手段选育对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等主要病害具有抗 性的品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育种哲学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科学技术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一起得到蓬勃发展,哲学加速进入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哲学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

作者在棉花育种的科学研究中深有同感,并尝试总结。

一、何谓棉花育种哲学哲学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达致智慧人生,造就智慧群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经院哲学而是生活哲学、大众哲学、实践哲学、应用哲学。

哲学产生以后,它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挥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棉花育种哲学就是用哲学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棉花育种学。

包括用哲学的理论开拓棉花育种科技创新途径,用哲学思维去规划棉花育种战略,用哲学的原理去总结棉花育种关键技术,提升其理论高度。

二、棉花育种战略的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开拓棉花育种战略思想的法宝。

1、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棉花育种技术体系建设实行差别化战略(5,6)。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其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1,P.297)。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1,P.299),这就是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的哲学含义。

就棉花育种技术而言,表明棉花育种技术体系并非只有一种最佳模式。

如特种棉育种,育种材料的基础工作较差,又由于某种特殊要求,要求采用最快速稳定的技术路线,采用轮回选择和改良混合选择相结合,以求短期内实现个体群体基因型协调育成实用品种。

早熟棉育种,由于耕作制度只能允许棉花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生长,要求采用增进亲本感温性的方法确保棉花耐迟播,快发稳长,集中结铃,集中吐絮,选育出霜前花产量高的棉花品种。

高产高效棉花育种,要求采用品系间杂交的技术路线,选育出产量和抗枯萎病性能协调的棉花新品种。

高抗多抗棉花育种,要求采用二段育种的技术路线,即实行综合指数法选育和改良混合选择法繁育相结合,育成产量高,既抗棉花枯萎病,又兼乃黄萎病,乃至抗某种害虫的棉花新品种。

我们在棉花育种工作中,采用差别化战略,形成由一个母技术,四个子技术,十二个孙技术组成的系统结构。

图一: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系统结构图2、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棉花育种目标的选择要抓主要矛盾。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在复杂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或阶段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P.310)。

棉花开花结铃有固定规律,在气温条件能够满足的情况下,生育日数越长,可能结的棉铃就越多。

棉花早熟品种,由于生育日数受限不能结更多的棉铃,而棉花的衣分变化较小,于是棉花早熟品种构成产量三要素的主要矛盾在棉铃大小;而棉花高产品种,相对来说它的生育日数受限小,可能结的棉铃较多,于是构成产量三要素的主要矛盾则是结铃数。

棉花遗传学的研究也支持同样的观点,周有耀教授的研究指出,皮棉产量和单株结铃数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6542,并计算出铃数的遗传进度高达46.36%。

承弘良研究员评价棉花遗传改进潜力大小的顺序是,单株结铃>衣分>单铃籽棉重。

张凤鑫教授认为株铃数与衣分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在早熟棉育种中,先后育成了南通棉12号,南通棉13号和84—239(品系),由于选准了棉铃大小这个突破口,这类品种棉铃都较大,单铃籽棉重4.50—6.00克,比当时对照品种高0.2—1.00克,生育日亩产量比当时对照品种增产9.30—18.18%。

在高产高效品种选育中,育成的扬子棉1号,苏棉7号和苏棉13号,由于抓住了结铃数这个主要矛盾,他们单株结铃数比相应对照高6.05—8.75%,于是它们的产量就比当时的对照品种增产3.75—12.19%,并达显著水平。

3、根据矛盾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P.315),处理高产和抗性的关系,实施遗传平衡法。

棉花品种的枯萎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皮棉亩产量,是两个互为反相关的一对数量性状。

周有耀教授研究指出,枯萎率与铃重,籽棉产量是极显著正相关。

中国棉花研究所对43个棉花抗感病品种,枯萎病指数和皮棉亩产量的相关系数进行测定,轻病地为0.441,重病地为-0.659,一正一反,差别很大。

就广大棉区而言,轻病地是多数。

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对棉花品种的抗病性要求的太高。

张凤鑫教授也认为低的枯黄萎病病指有利提高皮棉产量。

遵循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一切矛盾着的东西相互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1,P.318)。

棉花品种的高产特性和对枯黄萎病的抗性,它们是相反的两个事物,但是它们有同一性,能够处于一个棉花品种这个统一体中,前提条件就是找出产量和病率病指之间遗传平衡点。

扬子棉1号,苏棉7号,苏棉13号抗枯萎病性能适中,病率病指均远远低于常规高产品种泗棉2号,分别只相当于泗棉2号的9.02%和5.19%,但略高于高抗品种盐棉48号和苏棉11号,病率分别高2.30—3.10个百分点,病指分别为其的1.39和1.92倍,皮棉亩产量分别比当时的对照品种增产3.75—12.19%,实现了高产和抗枯萎病性能的统一,育成了高产高效的棉花品种。

三、棉花育种关键技术的哲学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亲本选配技术实行有益因素积累法。

美国T.W culp博士来华讲学时详细介绍了品系间杂交法。

周雁声在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体系研究中,阐述了随亲本数和杂交次数的增加,有利基因不断积累的观点。

美国D.E.Rasmusson博士认为用亲本产量平均数预测后代产量平均数的办法是普遍有效的,他还把获得一个优良性状或提高产量的一个性状的亲本,再用于组合育种中去,最后可得到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高产品种,并把这种方法称为超越育种法。

这些表述与我们的看法十分吻合。

运用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树立棉花高产育种亲本选配新观念。

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事物的量和质也处在变化之中,这就是量变和质变(2,P.143)。

质变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有量变做准备,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发生质的变化(2,P.145)。

棉花高产高效育种中,我们采用的品系间杂交的亲本选配方法,新一代的品系总比老一代的品系的有益因素多,有益因素的水平更高,我们不断选用更新的品系相互交配就能不断促进有益因素的积累,也就是用量变促进质变,从而能不断育成更具新水平的棉花高产品种来。

1992—199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称区试,下同)的苏棉10号,来源于盐棉48×冀20—9,两年多点试验平均(下同)亩产皮棉74.67Kg,生育日亩产量0.51Kg,分别比盐棉48增产18.24%和21.43%。

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的苏棉13号,来源于88—40×87—6588(即苏棉10号),亩产皮棉89.45Kg,生育日亩产量0.66Kg,又分别比苏棉10号增产9.80%和29.41%,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有益因素积累的效果。

2、认识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合理设计棉花育种的改良混合选择法。

辩证法的否定,是为了发展自己而进行否定,是为了克服对自己发展的不利因素,保留对自己进一步发展有利的因素(3,P.123)。

哲学认为,事物发展表现为一个经历着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即经历着“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的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和自己完善的三个过程(3,P.123)。

我们把改良混合选择法的实施过程,设计为三个年度,每个年度都是对上一个年度工作的否定。

每个年度就是一个育种阶段。

在每个年度内,我们把具体工作分为三个步骤,即初选单株自交,再选单株收自交花和考种后选高品质单株混合留种,我们把它称之为一个轮回。

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年度完成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的整个过程的基础上,又在三个年度(轮回)再度完成了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棉花育种过程。

最终育成了绿絮棉新品种98—8588,其产量和纤维品质指标达到我国唯一通过审定的绿絮棉品种天彩三号水平。

3、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推出生育日亩产量法。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现象入手,从而发现其中的本质,而且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3P.127)。

对农作物的产量的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亩产量(更准确的表示应该是生产季亩产量)。

自从开展棉花早熟品种选育以来,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之间的生育日数有了较大的差距,生育日数反映的既是对单位面积土地占有的时间数,又是反映对该土地上太阳辐射能利用量的差异。

在面积相同的田块间,种植生育日数差别大的棉花品种,一年内可安排的熟制数就不尽相同。

对早、中、晚不同熟期棉花品种均用生产季亩产量来进行生产性能比较是不公平的,而且生育日亩产量互相比较就可以消除这种不公平性。

“产量”是现象,“生育日亩产量”才是本质。

本项目组选育的南通棉13号,苏棉7号和苏棉10号等三个品种的生育日数,皮棉亩产量和皮棉生育日亩产量分别为117.3d,140.9d和147.0d;60.74Kg,59.74Kg和74.67Kg;0,52Kg,0.42Kg和0.51Kg。

苏棉7号和南通棉13号的皮棉亩产量相近,但由于苏棉7号的生育日数长23.6d,使得它的皮棉生育日亩产量比南通棉13号低0.10Kg。

苏棉10号同南通棉13号相比,由于生育日数的增加幅度(25.32%)和皮棉亩产量的增产幅度(22.93%)同样很大,所以生育日亩产量却仍然变化不大。

苏棉10号和苏棉7号相比,由于生育日数的增加幅度不大(4.33%),而皮棉亩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24.99%),皮棉生育日亩产量也有了较幅度的提高(21.43%)。

这就表明生育日数和皮棉亩产量联动对皮棉生育日亩产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