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技巧:素描静物默画中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零基础学素描
常见素描静物画法

静物素描中最常见的摆法:一个酒瓶、几个梨,葡萄、一个玻璃杯以及2块衬布组成,这样一组相对简单的静物素描组合,在练习素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练习相对复杂的外形轮廓,更可以练习塑造能力,空间表达能力等,也不至于太难。
所以大家在练习素描静物的时候,一定需要认真练习,做好每一步,在未来的更高阶段练习中起到很好的打底作用。
素描结构图
绘画步骤
一、起型,通过基础阶段练习的简单几何形状勾勒出静物形,注意勾勒出平面和背后立面衬布的边线。
二、铺大调子,确定黑白灰关系。
用较为清晰的线条勾勒衬布边线,并对各物体进行具体描绘,画出红酒瓶、水果的明暗交界线及暗面,同时画出玻璃盘底部、衬布褶皱的暗面。
三、加深明暗交界线,同时描绘阴影部分。
并对物体细节进行刻画,如梨的蒂头和玻璃杯的厚度及截面。
衬布的固有色区别也要拉开,用线条排出深色衬布的色块。
四、深入刻画,注意整幅画要保持一致的明暗关系。
五、整体调整画面,进一步刻画细节,完成作品。
素描静物组合知识点总结

素描静物组合知识点总结一、构图1.选择主题:素描静物组合通常有一个主题,例如水果、花卉、器皿等,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风格进行选择。
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到物品的造型、色彩和纹理等特点,以便于后期的绘画表现。
2.构图设计:构图是素描静物组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有张力和美感。
在设计构图时,要考虑到主题物品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使画面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3.构图方法:构图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金字塔构图、S型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可以根据主题和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适合的构图方法。
在构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或者虚拟辅助线进行辅助,使得物品的位置和比例更加准确,画面更加美观。
二、光影处理1.光影原理:光影处理是素描静物组合中的难点之一,掌握光影的原理对于绘画的成功至关重要。
光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线的照射和物体的反射而产生的,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会决定物体的明暗和形态,因此在绘画时要注意捕捉光影的变化和特点。
2.光影处理技巧:光影处理技巧包括透视、投影、明暗和过渡等方面,需要学员通过观察和实践去领会和掌握。
例如,透视可以通过线条的处理和重叠表现出来,投影可以通过阴影的处理和强弱的对比来表现,明暗可以通过距离和接触表面的物体明暗过渡来表现等。
3.光影练习:光影的绘画可以通过练习静物的观察和描绘来提高,学员可以尝试不同的光源和观察角度,观察物体的明暗、阴影和反光等特点,以提高对光影的理解和表现技巧。
三、材料和工具1.绘画材料:素描静物组合的绘画材料主要包括铅笔、素描纸、橡皮擦和修正液等。
铅笔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硬度的铅笔,比如H、HB、B、6B等,以满足绘画中对线条和阴影的要求。
素描纸要选择适合的质地和厚度,以便于描绘和保存绘画作品。
橡皮擦可以用于修改和擦除不需要的线条和痕迹,修正液可以用于修复和涂改绘画的错误部分。
2.绘画工具:素描静物组合的绘画工具主要包括传统的铅笔、橡皮擦等,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可以提高绘画的效果。
静物画的构图技巧

静物画的构图技巧静物画是绘画中的一种常见题材,通过描绘静止的物体来表达艺术家的观察和感受。
构图是静物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画面的平衡、层次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静物画的构图技巧,帮助你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一、主题选择在开始绘画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静物画的主题可以是任何静止的物体,如花朵、水果、瓶子等。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这样你会更有耐心和热情去完成作品。
二、构图原则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物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左右对称地排列。
这种构图方式给人一种稳定和平衡的感觉,适合表现庄重和安宁的主题。
例如,将两个相同的花瓶放在画面的中心,左右对称地摆放。
2. 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为两个不同大小的部分,比例为1:0.618。
将主要物体放在较大的部分,次要物体放在较小的部分,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和有趣的效果。
例如,将一个水果放在画面的左下角,另一个水果放在右上角。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将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感和层次感。
例如,将一束花朵从画面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
4.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将画面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将主要物体放在其中一个部分,次要物体放在另外两个部分。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创造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例如,将一个水果放在画面的左边,另一个水果放在画面的右边,中间放置一个花瓶。
三、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在静物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和表现力。
1. 弯曲线条弯曲线条可以创造出一种柔和和流动的感觉。
例如,将花朵的茎曲线地延伸到画面的边缘。
2. 直线条直线条可以创造出一种稳定和坚实的感觉。
例如,将瓶子的边缘用直线条勾勒出来。
3. 基本形状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可以帮助你组织画面和安排物体的位置。
例如,将几个水果排列成一个三角形,可以创造出一种平衡和层次感。
四、光影处理光影是静物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逼真感。
美术生学好静物素描必须掌握的4种基本构图

美术生学好静物素描必须掌握的4种基本构图
一幅好的画面,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
与铺垫,也就是画面的构图。
好的构图能看出
画面整体的关系,如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高低错
落之分、画面的空间关系等等,在画面中构图
是作画过程中的第一步。
静物素描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构图。
S形构图
S形构图,可使画面更富有动感及纵深感,空间关系更加明确,让画面产生一定的流动性,仿若一条舞动的蛟龙,画面生动性极强。
画面的布置富有节奏感、层次感,视觉中心处的物体在画面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其次的重点为中间部分,使画面十分均衡,重点突出;同时这两处的物体也是需要重点细致刻画的地方,有着视觉牵引的效果。
画面中水果的布置各自朝向不同,也就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性。
C形构图
也是在平常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构图。
该构图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使物体的摆放具有一定的动势。
主体物需要重点刻画,使其更加突出,画面更加富有节奏感。
O形构图
构图比较独特,视觉中心的位置较为偏上,O形的构图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主体物的位置上,其他物品辅助此趋势,从而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联系性,物体的摆放整体紧密而不零散。
三角形构图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视觉中心突出。
横向的构图、平行透视的视角更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性。
适合物体较少的情况,加强物体间的联系性。
总结:这是大家平时最常用的几种基本构图了,掌握好构图方法,
整个画面就会很舒服,分数也会节节高!。
静物结构素描构图完整PPT课件

精选课件
16
5、常见的几种构图样式
• 三角形构图
精选课件
17
常见的几种构图样式
• S 形构图
精选课件
18
常见的几种构图样式
• 梯形、四边形构图
精选课件
19
常见的几种构图样式
• 椭圆形构图
精选课件
20
六、三角形构图的静物作画步骤
(照片)
精选课件
21
步骤一
精选课件
22
步骤二
精选课件
23
小节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3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构图判断(过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选课件
8
构图判断(过于集中)
精选课件
9
构图判断(构图偏上)
精选课件
10
构图判断(过大过满)
精选课件
11
构图判断(正确构图)
精选课件
12
构图判断(过散)
精选课件
13
构图判断(构图偏下)
精选课件
14
四、构图的基本形式
1‘构图的样式分为两大 类:
对称式构图和均
衡式构图。
(1)、对称式构图:
主形置于面面中心,
非主形置于主形两边,起
平衡作用,底形被均匀分
割。
精选课件
15
均衡式构图
(2)均衡式构图:主形置于 一 边,非主形置于另一边, 起平衡作用,底形分割不均 匀,均衡式构图一般表达动 态内容。
精选课件
2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素描的手法和基本画法

素描的手法和基本画法素描是绘画中最基础的一门技法,通过细致观察和描绘,将物体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表现出来。
素描一词最早是源自于意大利文的“disegno”,意为“设计、描绘”的意思。
它是绘画的基石,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也是其他绘画技法和媒材的基础。
素描手法和基本画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线条、阴影、透视、构图和比例。
首先是线条。
线条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达手段,可以描绘物体的外轮廓、纹理和形状。
线条的表现形式有直线、曲线、粗细、轻重,通过不同线条的组合和运用,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可以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如铅笔、炭笔、笔尖等进行线条的勾勒。
在塑造立体感时,可以运用交叉线、并行线和斜线的技法。
其次是阴影。
阴影是素描中用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和质感的重要手法。
根据物体所在的光源位置和角度,通过阴影的明暗对比来表现物体的凹凸、纹理和形状。
常见的阴影技法有明暗对比、过渡、渐变等。
可以运用铅笔、炭笔或者按压力度来控制阴影的强度和深浅,在观察和描绘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物体的阴影部分,捕捉光线的变化和影子的形态,以获取准确的表现。
透视是指根据物体所在的位置和相对位置,通过线条的收敛或延伸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主要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通过将平行线汇聚于一个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效果。
两点透视是通过将线条延伸至两个不同的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倾斜效果。
三点透视是在基础上增加一个消失点,用来表现更复杂的角度和透视效果。
透视是素描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构图是指在画面的整体布局和组合上的选择和安排。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感。
常见的构图原则有对称性、平衡性、主次分明、黄金分割等。
可以通过改变画面的大小、重心、角度和比例等来达到较好的构图效果。
最后是比例。
比例是一种在绘画中用来描述物体相对大小和位置的概念。
要想画出准确的比例,首先需要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取物体各部分的长度、宽度和比例关系,然后通过线条和阴影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

素描静物构图规律一、为什要学构图?通过不同方式构图可以让画面更有效的表现出作画者的思想。
二、素描构图知识素描构图知识当初学者面对画纸时,第一个问题就是画多大,画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构图。
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题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三、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中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变化与统一所谓变化是指相异的因素并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明暗等形成的差异和矛盾就叫做“变化”。
变化趋于动感、对比,给人以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效果,但过分对比容易造成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构图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素描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作“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一种协调关系。
统一趋于静感,给人一种安定调和、有条不紊的感觉,过分统一容易造成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素描构图图1:静物摆放单调而乏味素描构图2图2:多样但有散乱感素描构图3图三:左右均衡,聚散得当,符合多样统一但原理。
对称与均衡对称形式分为相对对称和绝对对称两种,而在素描构图中要切忌使用绝对的对称形式。
对称的构图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
以下是三个构图案例:静物全部放到了后面,导致前面空,画面构图不平衡。
静物都集中放到了一边,画面构图不平衡。
画面中的静物摆放均衡,画面稳定。
四、构图的三个作用:1、主动引导观者。
2、主动表明主次。
3、主动传达情绪。
五、常用素描构图几种方法:三角形构图,素描静物中最常用到的三角形构图是最常见的和最稳定的构图形式,静物分成三组放在三个顶点上。
此类构图画面稳定、主体突出、层次明确、错落有致,适合静物数量较少的组合。
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由不同方向的直线合拢而成,而不同的线条组成不同形式的三角形,产生不同的趋势和变化。
如果你坐在静物正面中间位置,可能会更多采用三角形构图。
素描静物常见构图

圆形构图 C形构图 S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
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当圆形被拉长时,就会变成椭圆,椭圆形构图 不仅有静态效果,也会产生动态效果,同事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感。物体布局 围成一个圈,主体物偏向中央位置(看情况),常用于竖构图中。
圆形构图给人以饱满、均衡、完整的感觉。圆形间延伸感较强。常用于竖构图中。
S形构图形式给人以律动感,节奏感,增添画面活跃的氛围。常用于竖构图中。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型中最具有美感的线条。
三角形构图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主体物会显得比较突出,是最常见、最容易
掌握的构图,尤其在静物较少时,三角形构图是比较合理的。主体物一般放在三 角形最高点,其他两点分别摆放次要物体。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
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 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AC/AB=BC/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技巧:素描静物默画中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
零基础学素描
构图的形式很多,也很复杂,各种绘画形式有各种绘画形式的构图规律,就静物默画而言所采用的构图基本形式多为:水平、垂直、倾斜、曲直线形、金字塔形、三角形、圆形环状和十字交叉形等。
这几种构图各有各的审美特点:水平构图有安静、祥和感,垂直构
图有严肃、雄壮感,倾斜构图有动态感,曲直线形构图则有柔美、
变化感,金字塔构图有稳重、庄严感,三角形构图有稳定感,圆环
状构图有紧密感,而十字交叉形构图又会产生动中有静感。
下面就
是以这些构图形式画出的各种样式,它们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了这
些构图的表现方式,也基本上概括了素描静物默画中构图形式美的
一般法则。
考生应根据素描静物考题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来
完善作业,当然,精心经营和不断创造新形式的构图是艺术发展的
必然,也是我们通过对考生这样的直接辅导所希望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