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战争中的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技术在军 事领域的应用分析

信息对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分析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军事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信息对抗技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对抗技术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电子战、网络战、情报战等,其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信息对抗技术的核心目标是获取、控制和利用敌方的信息,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安全。
通过干扰、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削弱其作战能力,而确保己方能够有效地指挥、控制和协调作战行动。
电子战是信息对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如雷达、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
电子战的主要手段包括电子干扰和电子摧毁。
电子干扰通过发射电磁信号,扰乱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无法准确获取和传输信息。
例如,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可以使其无法准确探测我方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从而降低敌方的侦察和预警能力。
电子摧毁则是通过强大的电磁能量,直接破坏敌方的电子设备,使其丧失功能。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广泛运用了电子战手段,对伊拉克的防空系统进行了有效的压制,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网络战是信息对抗技术的新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网络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
网络战的主要目标是攻击敌方的军事网络,获取情报、破坏指挥控制系统或者植入恶意软件。
通过网络攻击,可以使敌方的军事指挥陷入混乱,作战系统瘫痪。
同时,网络战也包括对己方网络的防护,防止敌方的入侵和攻击。
例如,某些国家的军事网络曾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大量机密信息泄露,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情报战在信息对抗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准确、及时的情报是军事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敌方的军事部署、作战计划、武器装备等情报,可以为己方的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情报战不仅包括传统的间谍活动、侦察监视等手段,还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情报收集和分析。
例如,通过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等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图像和数据,再通过先进的情报分析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对抗技术在军 事领域的应用

信息对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当今的军事领域,信息对抗技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对抗技术是指通过对敌方信息系统的攻击、防御和利用,来获取、控制和保护己方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军事目标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
在那个时候,情报的收集和传递就已经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对抗技术已经从简单的情报收集和传递发展到了复杂的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多个领域。
电子战是信息对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等方面。
电子侦察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敌方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号特征等情报,为后续的干扰和攻击提供依据。
电子干扰则是通过发射干扰信号,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失去通信、导航、侦察等能力。
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强大的电子干扰手段,使得伊拉克军队的防空系统陷入瘫痪,为美军的空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防御则是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己方电子设备免受敌方的干扰和攻击,如采用加密技术、跳频技术等。
网络战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对抗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了军事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重要支撑。
网络战的目的是通过攻击敌方的网络系统,获取情报、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体系,甚至直接控制敌方的武器系统。
网络攻击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攻击、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例如,某国曾通过网络攻击手段,成功获取了另一国的军事机密情报,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心理战也是信息对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通过宣传、舆论、欺骗等手段,影响敌方的心理状态,破坏敌方的士气和战斗意志。
在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运用。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向伊拉克民众播放宣传广播和电视节目,宣传自己的战争目的和政策,试图争取伊拉克民众的支持,同时打击伊拉克军队的士气。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知识库(4)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知识库(4)•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军事专家们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战。
信息战也叫指挥控制战,决策控制战。
旨在以信息为主要武器,打击敌方的认识系统和信息系统,影响制止或改变敌方决策者的决心,以及由此引发的敌对行为。
单就军事意义讲,信息战是指战争双方都企图通过控制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来把握战场主动权,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对敌方信息系统的实体摧毁、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并制造虚假的信息,影响和削弱敌指挥控制能力。
同时,确保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免遭敌人类似的破坏。
•综合法通信无线电台一点对多点采用广播发送、多点对一点采用专向上报的通信方法。
上级台用一部发信机以网路通信方法向数个下级台发信;同时设多部收信机以专向通信方法分别接收数个下级台信息。
用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雷达兵、髙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等的通信。
•网路通信“无线电网路通信”的简称。
三部以上无线电台之间使用相同的联络规定建立通信的方法。
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纵式网、横式网和纵横式网。
通信方式灵活,便于通播、转信,占用人员、器材和频率少。
多用于指挥通信和协同通信。
•装备保障通信为实施装备保障的组织指挥,按照装备保障关系建立的通信。
包括上下级装备保障机关之间,装备保障机关与装备保障部队、分队之间建立的通信。
由各级司令部统一计划,各级装备保障机关组织实施。
•后方通信为保障军队后方指挥和供应建立的通信。
包括上下级后方指挥所之间,后方指挥所同所属后方部队、分队及上级派出的供应机构、地方支前机构之间,供应机构同被供应单位之间的通信。
通常建立后方无线电台通信网(专向)和有线电通信网,或利用司令部统一建立的通信网实施。
报知通信为传递战略战役警报信号和空情、海情、气象、水文等情报信息建立的通信。
通常使用无线电台建立报知网,也可利用其他通信网发放信号。
有关单位按规定全时、定时或根据需要收听。
警报信号优先传递。
现代战 争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在当今时代,战争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情报收集到指挥控制,从武器装备到作战策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着现代战争的面貌。
信息技术在情报收集与分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情报的获取主要依赖于人力侦察和有限的技术手段,而如今,卫星、无人机、雷达等先进设备能够实时收集大量的情报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敌方的军事部署、武器装备情况,还包括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
通过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快速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为军事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支持。
网络战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的一个新领域。
网络攻击可以破坏敌方的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甚至瘫痪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
例如,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可以窃取敌方的机密信息,干扰敌方的军事指挥,或者直接对敌方的关键设施进行攻击。
此外,网络战还可以用于制造舆论压力,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虚假信息,影响敌方的民心士气。
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打击精度大幅提高。
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等技术,武器能够精确命中目标,大大减少了附带损伤,提高了作战效能。
例如,导弹可以在千里之外精确打击敌方的重要目标,无人机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高速、稳定、安全的通信系统使得作战部队之间能够实时传递信息,实现高效的协同作战。
数字化通信技术使得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能够在同一网络中传输,指挥员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战场态势,及时做出决策。
电子战则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通过干扰敌方的雷达、通信等电子设备,使敌方陷入“失明”“失聪”的状态,从而削弱敌方的作战能力。
同时,己方也需要加强电子防护,防止敌方的电子攻击。
在军事仿真和模拟训练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虚拟的战场环境,士兵可以在逼真的场景中进行训练,提高作战技能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现代战 争中的信息战策略研究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策略研究在当今的时代,战争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对抗,而是延伸到了虚拟的信息领域。
信息战作为一种新型的作战方式,其策略的运用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战的核心在于获取、控制和利用信息,以实现军事目标。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处理能力使得作战双方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战场态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然而,信息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一方面,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敌方可能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来迷惑我方,导致决策失误。
例如,在网络上制造虚假的情报,或者对我方的通信进行干扰和篡改。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关键问题。
敌方可能通过网络攻击、病毒植入等手段破坏我方的信息系统,使其瘫痪或失去作用。
为了在信息战中取得优势,首先需要建立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
这包括利用卫星、无人机、传感器等多种手段获取情报,并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读。
准确的情报能够让我方了解敌方的战略意图、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从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要加强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
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和漏洞修复,提高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在信息作战中,心理战也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通过宣传、舆论引导等方式影响敌方军民的心理,削弱其战斗意志。
例如,在敌方内部传播负面消息,破坏其民众对政府和军队的信任,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信息欺骗和伪装也是常见的信息战策略。
通过制造虚假的目标、信号和情报,误导敌方的判断和决策。
比如,设置假的军事设施,或者模拟出大规模部队调动的假象,使敌方做出错误的部署。
此外,网络攻击是信息战中的重要手段。
利用网络漏洞对敌方的关键基础设施、军事指挥系统等进行攻击,使其陷入混乱。
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攻击的使用必须遵循国际法和道德准则,避免造成过度的破坏和无辜平民的伤亡。
信息化作战网络战的信息战术

信息化作战网络战的信息战术在信息化作战中,网络战的信息战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息战术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与敌对势力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干扰和控制,以达到战略目标。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作战网络战的信息战术,并分析其应用和影响。
一、信息化作战网络战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网络战作为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高效、灵活和全球性的特点,已成为各国军事力量争相发展的领域之一。
信息战术则是网络战中的重要战略手段,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信息传播、干扰和控制等方式,对敌对势力进行信息攻击,以达到战争目标。
二、信息战术的分类信息战术可以按照作战方式和手段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信息战术包括网络侦察、网络干扰、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等。
1. 网络侦察网络侦察是指通过监视、搜集和分析网络信息,获取有关敌对势力的情报和战略信息。
网络侦察可以通过渗透攻击、信息收集、监控和破解等手段实施。
通过网络侦察,可以有效获取敌对势力的战略意图和行动计划,为己方作战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2. 网络干扰网络干扰是指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对敌对势力的信息流进行干扰、中断或破坏,阻碍其正常通信和指挥系统的运作。
网络干扰可以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数据篡改、网络攻击和电子战等手段实施。
通过网络干扰,可以使敌对势力陷入信息孤立,削弱其作战能力和战略决策效率。
3.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对敌对势力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非法访问、攻击和破坏,以获取敌对势力的敏感信息或瘫痪其作战能力。
网络攻击可以包括电子战、网络战和信息战等手段。
通过网络攻击,可以削弱敌对势力的战斗力和打击能力,为己方作战取得优势。
4. 网络防御网络防御是指采取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己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免受敌对势力的攻击和干扰。
网络防御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和密码加密等安全措施。
通过网络防御,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敌对势力的网络攻击,保护己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整理]现代化战争中的信息对抗
![[整理]现代化战争中的信息对抗](https://img.taocdn.com/s3/m/30e28a0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1.png)
试论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1.什么是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战争中的信息对抗就是指敌对双方为了取得战斗、战役以至整个战争的胜利,以信息为资源、目标和主要手段(武器),在信息空间内通过对信息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全面争夺,所进行的确立自己信息优势的过程。
这种对抗既可以表明为针对信息的生产、传递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有形对抗(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和系统实施的直接对抗),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对抗个体(或集团)的智力较量体现出来的无形对抗(?战略谋利、作战指挥上的谋略对抗)。
2.战争活动中信息对抗的主要形式(1)谋略信息对抗谋略信息对抗是指通过人们事先的筹划,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以某种信息的方式明确地传递给对方,使对方对已方的军事企图和军事实力产生迷惑,作出错误判断的对抗过程。
从总体上看,谋略信息对抗主要表现在威慑、欺骗、心量战和用间(情报战)等几个方面。
(2)电子信息对抗电子信息对抗是指为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电子信息对抗主要有射频对抗、光电对抗和声电对抗等形式。
(3)计算机对抗正如美国陆军原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所说:“21世纪地面作战的核心武器将是计算机。
”计算机因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对抗中往往成为无打击的目标,一旦计算机遭到破坏,以之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就将成为没有战斗力的一堆废铁。
因此现在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以计算机为作战对象而进行的干扰和反干扰、破坏与反破坏、窃取与反窃取、摧毁与反摧毁的对抗,也就是所谓的计算机战,一般来说计算机对抗主要有两种:计算机病毒战和计算机网络战。
3.战争中信息对抗的类型(1)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皆属隐蔽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如谋略信息对抗中的谣言等。
(2)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属于公开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这种活动类型的范围要广泛的多,除心理战外,还包括了威慑、欺骗等方面的内容。
战争中的信息对抗

战争中的信息对抗09011109 何俊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也迅速发展,现在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而现代军队中采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科技来提高军队的作战水平。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作用越来重要,因此信息对抗也变得异常重要。
对抗是指事物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斗争的一种形式,当这种斗争发展到最高阶段则表现为外部冲突,斗争的性质将发生改变。
信息对抗主要是指军事指挥领域里的斗争,敌我双方在整个战争空间相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指挥控制领域进行的斗争。
这种斗争形式,其外在表现较为平静,因为它并不是军事行动过程;而内在则异常激烈,因为它实为战争的前奏准备阶段,谁获得了战争的信息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敌我双方相持阶段,谁也没有掌握制信息权,某一方力量的优势并不表明能够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这时双方的外在表现为一种势的持衡,即相对稳定状态。
一旦这种势的持衡被打破,就会激发信息战争,即为争夺某种制信息权而采取军事行动。
战争中的信息对抗就是指敌对双方为了取得战斗、战役一至整个战争的胜利,以信息为资源、目标和主要手段(武器),在信息空间内通过对信息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全面争夺,所进行的确立自己信息优势的过程。
这种对抗既可以表明为针对信息的生产、传递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有形对抗(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和系统实施的直接对抗),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对抗个体(或集团)的智力较量体现出来的无形对抗。
战争活动中信息对抗的主要形式(1)谋略信息对抗谋略信息对抗是指通过人们事先的筹划,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智能和能力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以某种信息的方式明确地传递给对方,使对方对已方的军事企图和军事实力产生迷惑,作出错误判断的对抗过程。
从总体上看,谋略信息对抗主要表现在威慑、欺骗、心量战和用间(情报战)等几个方面。
(2)电子信息对抗电子信息对抗是指为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1.什么是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战争中的信息对抗就是指敌对双方为了取得战斗、战役以至整个战争的胜利,以信息为资源、目标和主要手段(武器),在信息空间内通过对信息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全面争夺,所进行的确立自己信息优势的过程。
这种对抗既可以表明为针对信息的生产、传递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有形对抗(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和系统实施的直接对抗),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对抗个体(或集团)的智力较量体现出来的无形对抗(?战略谋利、作战指挥上的谋略对抗)。
2.战争活动中信息对抗的主要形式(1)谋略信息对抗谋略信息对抗是指通过人们事先的筹划,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以某种信息的方式明确地传递给对方,使对方对已方的军事企图和军事实力产生迷惑,作出错误判断的对抗过程。
从总体上看,谋略信息对抗主要表现在威慑、欺骗、心量战和用间(情报战)等几个方面。
(2)电子信息对抗电子信息对抗是指为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电子信息对抗主要有射频对抗、光电对抗和声电对抗等形式。
(3)计算机对抗正如美国陆军原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所说:“21世纪地面作战的核心武器将是计算机。
”计算机因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对抗中往往成为无打击的目标,一旦计算机遭到破坏,以之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就将成为没有战斗力的一堆废铁。
因此现在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以计算机为作战对象而进行的干扰和反干扰、破坏与反破坏、窃取与反窃取、摧毁与反摧毁的对抗,也就是所谓的计算机战,一般来说计算机对抗主要有两种:计算机病毒战和计算机网络战。
3.战争中信息对抗的类型(1)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皆属隐蔽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如谋略信息对抗中的谣言等。
(2)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属于公开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这种活动类型的范围要广泛的多,除心理战外,还包括了威慑、欺骗等方面的内容。
如我们所熟知的“退兵减灶”、“空城计”等,都可以算作是比种类型的信息对抗活动。
(3)针对信息技术装备等进行的,并对信息技术本身造成损伤的信息对抗活动。
如电子信息对抗中的电子摧毁、计算机对抗中的计算机病毒战等。
它可以使信息技术装备失去作用,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作。
(4)针对信息技术装备等进行的,但不对信息技术装备本身造成损伤的信息对抗活动。
如电子信息对抗中的电子欺骗与干扰、计算机对抗中的计算机网络战等。
采用干扰、削弱和压制等方式进行的信息对抗活动,有时比摧毁信息技术装备本身具有列大的意义。
4.战争中信息对抗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从一般意义上讲,“数”是指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而“形”是指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
任何物质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存在,信息也不例外。
数反映了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所存在着的内在联系。
表现在军事上,数是标志力量及各军事要素大小、性质、变化、变换节奏关系的计量和计数,表现在信息处理上,数是信息储存、传递和重组的主要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切都意味着无论是在军事指挥中还是在信息对抗中,都越来越离不开数的使用。
形是表示事物空间形式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事物的存在主运动过程。
表现在军事上,形是力及各军事要素的配置编组、设置形式、所处位置、布势构图等方面的表现和外露。
在信息对抗中形也是实施对抗的基础要素之一。
这是因为:首先,形是获取敌我双方作战意图、军事要素、信息能力等诸多方面情况,达到知己知彼的必要手段。
其次,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这种传递方式显得更为直观。
最后,形也是进行威慑、欺骗、干扰等的基本方式。
5.信息对抗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正确处理高技术与低技术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更多的高技术,谁就将在信息对抗活动中占得更多的优势。
但是也要看到,一味地追求高技术,摒弃低技术,认为高技术是万能的思想和作法是要不得的。
在现代战争的信息对抗活动中,我们既不能忽视高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小看低技术的价值,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低技术的应用,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实现整体上的统一。
(2)正确处理信息对抗中谋略对抗与技术对抗的关系谋略对抗和技术对抗是信息对抗中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高技术战争的实践向我们昭示:先谋后战谋而后胜,仍然是战争中的普遍真理,只要这一真理没有变化,谋略对抗就不会消亡,而且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3)正确处理信息对抗与其他军事对抗之间的关系有人提出“信息致胜”的观点,认为在未来战争中,军事对抗的重点将完全由火力对抗转向信息对抗,战争将由打钢铁转为打硅片,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等。
我们认为片面强调“信息制胜”是不可取的。
我们在重视信息对抗的同时,丝毫不能忽视其他军事对抗手段的建设,特别是在军事发展战略上不能有重此薄彼的倾向。
不恰当的拔高信息对抗地位,对军队的建设是有害的。
(4)正确处理军事领域信息对抗与其他领域信息对抗的关系从更大范围上说,除军事领域外,其他非军事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信息对抗活动,只不过它们不象在军事领域中那样表现得那么突出、尖锐激烈和和复杂而已。
对待军事领域与非军事领域中信息对抗的关系问题上,应该使两方面在信息对抗的体系、方法和手段建议等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在对抗活动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取得对抗上的优势。
6.完善信息对抗机制,迎接未来战争的挑战在信息对抗中能否取得优势,一方面取决于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信息对抗机制的优劣。
因此完善信息对抗机制,是把握未来战争中信息对抗的关键。
(1)建立军事信息对抗的职能机构随着信息对抗活动在军事领域中全面展开,依靠单一、局部的信息对抗方式已经不可能夺取整个战场的信息控制权,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综合组织和全面实施信息对抗活动势在必行。
我军的信息对抗机构建设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军情,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信息对抗机构的设置应遵循系统性的原则,避免多个渠道、各自为政造成的重复建设。
在协调不同层次及不同军兵种之间信息对抗机构的关系时,可以考虑增设临地性的职能机构。
(2)加强对信息对抗人才的培养构成战斗力的各种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全的。
只有现代化的人,才能驾驶现代化的战争。
我们在培养信息对抗人才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正规化的培养环境。
二是要注意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是人才培养要具有的层次性。
既要培养信息对抗的高级人才,以满足未来战争中信息对抗的组织指挥等方面需要,也要培养信息对抗的中、初级人才,使他们成为具体实施信息对抗的骨干。
(3)补充修订信息对抗的条令条例信息对抗的条令条例应该反映出这些内容:一是要说明作战环境。
二是要确定作战的基本原则。
三是要分析信息对抗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四是要规定信息对抗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五具要明确军事与非军事信息领域的信息对抗、信息对抗活动与其他军事行动、信息对抗对战争与非战争行动的支援等方面的关系。
我们在制定信息对抗条令条例时,在框架上应该注意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和灵活性,这样既能全面地规定信息对抗活动的有关事宜,又能使条令条例具有可扩充性,可以适应信息对抗的新变化。
军队的建议水平往往与国家的建设水平是相对应的,信息领域也不例外。
如果一个国家整体的信息建议水平不高,就很难指望军事领域里的信息建设有高水平的发展,在信息对抗问题上也是这样。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也能引起各方面,尤其是非军事领域对信息对抗问题的广泛关注。
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特点如果说,以体能占主导地位的冷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近距离格斗;以物质能占主导地位的热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平面火力对抗;以物质能向化学能转变的机械化时期,战争表现为大兵团立体对抗;那么,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信息化时期,战争则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集中体现在运用具有一定规模、相互作用的行动实体,依托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进行的体系对抗。
战争不再是线式可叠加,在单一作战力量、武器平台之间进行,而是以非线性的样式呈现。
作战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形成体系对抗的物质基础以往的战争时代,由于受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作战体系的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达到理想的紧密程度,部队之间、武器装备系统之间“烟囱”林立,始终处于隔离状态,严重阻碍了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
战争实践表明,庞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完备的作战体系来聚合,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精锐力量,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信息化条件下,可以构建“要素通联、效能融合、运行顺畅”的作战体系,为体系对抗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现各作战平台、作战要素、作战系统、作战单元等实体高度融合,形成诸军兵种整体联动,从而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各军兵种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感知、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等系统融为一体,各个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整体对抗力量,进而促进作战方式由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对抗向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转变。
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为体系对抗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战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综合网络,通过它可有效地对作战诸要素链接为一个整体,以便更好发挥作战的整体效能。
工业时代的树状、纵向指挥通信系统,严重制约了战场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从而阻碍了作战力量的最优聚合,难以达成体系对抗。
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形成,能够按照“部署分散、效能聚合”的原则,实现诸军兵种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作战力量的融合无需再强调形式上的重组和空间上的集中,实时实现不同空间作战力量单元和保障力量单元的行动衔接与效能聚合,形成体系对抗。
当前,最为典型的网络化信息系统是美军的C4ISR系统。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信息栅格网、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多基侦察探测系统等综合信息网络的建成,这些具有广域分布、无缝链接、随机组合、动态开放等特点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将会加速作战向体系对抗方向发展,并将进一步提升体系对抗的烈度。
多种作战方式的形成为实现体系对抗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冷兵器时期和热兵器时期,人们的作战思想主要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主,作战方式单一,对抗力量有限,难以达成体系对抗。
信息化条件下,人们不再注重把歼敌、俘敌多少作为胜利的主要标志,而是着眼于破坏敌作战体系的整体结构,瘫痪其主要功能,进而使敌丧失抵抗意志和能力,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
依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战、网络战、信息火力战、特种战、心理战等作战方式显形战争舞台,成为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要害目标和关键节点的战法和手段,可有效地对敌信息网络节点、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交通枢纽等实施打击,造成敌信息不灵、指挥中断、雷达迷盲、武器失控、补给困难、机动受限,最终达成使敌作战体系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