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对抗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信息对抗新技术

信息对抗新技术
信息对抗新技术
主要内容
1、绪论 2、雷达对抗新技术 3、通信对抗新技术 4、网络对抗 5、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
1、绪论
1.1 信息战的定义与分类 1.2 电子信息战的特点
1.1 信息战的定义与分类
• 定义
信息战(IW)是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斗争。 信息控制权包括:信息获取权,信息传输权、信息处理权和信息利用权。
接收通道Rn1 接收通道RnLn
信号处理P11 信号处理P1L1
信号处理Pn1 信号处理PnLn
信号处理与控制P1
信号处理与控制Pn
综合信号处理与控制P
雷达侦察子系统的基本组成(1)
宽带测向天线阵
宽带宽波束测频天线
测向接收机
测频/测时接收机/窄带数字接收机 RF TOA PW PA F
信号处理机
▪ 宽频段(瞬时) 3KHz~300THz(波长100km~1m)
雷达对抗:3MHz~300GHz (波长100m~1mm,几乎连续) 通信与数据链对抗:3KHz~300GHz (波长100Km~1mm,但不连续)
▪ 大视场(瞬时) (宽方位、宽仰角、远距离)
雷达对抗:作用距离大于雷达探测距离的1.2倍 通信与数据链对抗:具有一定的作用距离
雷达侦察的技术特点
▪ 作用距离远(一般为雷达作用距离的1.2 倍以上)
▪ 安全、隐蔽性好 ▪ 获取的信息多而准 ▪ 要求敌方雷达发射 ▪ 不能测距,所以一般不能单站定位
雷达侦察系统的基本组成
子阵列1 宽带天线A11 宽带天线A1L1
子阵列n 宽带天线An1 宽带天线AnLn
接收通道R11 接收通道R1L1
雷达侦察的基本原理与条件
基本原理
侦察接收天线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第1章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4
1.1 信息时代的战争
信息战的目的是夺取信息优势
核心是保护己方的信息资源,攻击敌 方的信息控制
信息战的最终目标是信息系统、设施 赖以生存和运转的基础——计算机网 络。
第1章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5
1.1 信息时代的战争
信息战的本质是围绕争夺信息控制权 的信息对抗
第1章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22
1.6 理想战争
对人类破坏力最小的战争
依托国家综合实力和最新高科技进行 的战争
包括:机器人战争,克隆人战争,领 导人战争,外星球战争,虚拟战争, 鸦片战争,思想战争,传媒战争,思 维战争 。
计算机取证技术
23
计算机取证技术
数据恢复的原理是什么?当失手删除(按 SHIFT删除)文件后,该怎样恢复?启动后系 统不认硬盘如何恢复? 如何鉴定IP地址来源?
第1章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9
1.1.2 信息战的主要形式
进攻战与防御战的关系 :
要打赢一场信息战,关键在于如何有 效地保障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防御占9,进攻占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章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10
1.1.3 信息战的主要武器
进攻性信息战武器或技术主要有:
计算机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逻 辑炸弹、芯片陷阱、纳米机器人、芯 片微生物、电子干扰、高能定向武器、 电磁脉冲炸弹、信息欺骗和密码破译 等。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
1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内容安排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对抗概论 网络攻击技术 密码技术 信息安全工程 信息交换安全技术
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

第1章 信息对抗技术概述

第1章 信息对抗技术概述

第一章信息对抗技术概述1.1 信息对抗与信息战1、信息对抗信息对抗是指围绕信息利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和使用的意图、方法、过程、系统和人员等)而展开的攻防斗争,其目的取得信息优势,即通过能力竞争或攻防斗争,使自己在信息利用方面比竞争对手处于占优势的地位,从而为取得竞争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2、信息战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 是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对抗方法的一种作战方式✪ 是信息化战争的一种主要和特色作战形式信息战就是争夺制信息权(信息控制权)的战争✪ 信息控制权包括:信息获取权,信息传输权、信息处理权和信息利用权制信息权的内涵✪ 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信息的利用和控制、信息安全与防护3、信息战的分类根据信息武器系统的组成分类✪ 传感器网对抗,指挥控制网对抗,通信与数据链对抗,火力打击武器对抗根据信息对抗的技术措施分类✪ 信息攻击技术(IA),信息支援技术(IS),信息防护技术(IP)根据传统技术领域的分类✪ 电子战/电子对抗✪ 计算机网络战/网络对抗信息战的分类从对抗关系来分✪ 信息对抗可分为信息攻击和信息防御两大部分。

从对抗形式来分✪ 信息对抗包括电子对抗、计算机网络对抗、心理对抗、物理摧毁和信息安全等形式。

从攻击目的来分✪ 信息攻击手段可以分为三大类:窃密、扰乱和破坏4、信息战的作战样式✪ 情报战、电子战、心理战、网络战、物理摧毁1.2 电子战电子战是敌我双方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破坏敌方 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的利用或对敌方 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击、杀伤,同时保障己方 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 军事行动现代电子战:✪ ✪ ✪ 电子攻击(EA )电子防护(EP )电子战支援(ES )电子攻击(EA)电子进攻是指依据电子侦察获得的情报信息,对敌方使用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欺骗,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效能,甚至予以彻底摧毁的活动 目前实战使用的电子攻击主要有✪✪✪✪电子干扰电子伪装“隐身”直接摧毁等四种手段。

第一章 信息对抗概述

第一章 信息对抗概述

历史上的安全事件

1984年:成立汉堡Chaos计算机俱乐部(CCC)。

1984年:Lex luthor成立了非法侵袭者俱乐部‚Legion of Doom"(LoD)。
1984年:CCC成员Steffen Wemery竟然从Hamburger Sparkasse(储蓄银行)将1万美元通过Deutsche Telekom的 BTX服务器转移到CCC的帐户上。 1987年;CCC成员闯入NASA的SPAN网络。
网络安全环境
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络都建立在因 特网这个全球性平台上,这就为网络窃密、 网络攻击提供了路由。 例如,目前美国的金融、贸易系统已完全 实现网络化,60%以上的美国企业已进入 因特网,国防部的电信需求95%以上是由 商业网络提供。据统计,美国国防部计算 机网络系统每天要受到60~80次侵袭,每 年美国因受网络攻击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Internet商业化




80年代后半期,NFSNET建立。 1987年NFS招标:IBM提供计算机、MC提供长 途传输线路、 Merit负责管理。 NSFNET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1992年,ANS(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域网ANSNET。 ANSNET归ANS所有,而非联邦政府。 Internet商业化。


历史上的安全事件


1995年2月:FBI逮捕了Kevin Mitnick(31岁), 他被认为是头号侵袭者。指控他偷窃了数以千计 的文件以及非法使用2万多个信用卡。 1995年7月:俄国人Vladmir Levin,竟然从纽约 城市银行支取了7百多万美元。 1995年9月:在英国逮捕了伪造电话卡团伙的头 目。这一团伙以汉堡为基地,对Deutsche Telekom卡式电话中的电话卡的小程序进行分析, 研制出的电话卡在每次使用后仍为最初的25美元 (一点没有减少),私下销售这种卡,每张高达500 美元

信息对抗技术教学大纲-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

信息对抗技术教学大纲-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

《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541117课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2 实验:6上机:0适用专业:信息对抗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信息对抗技术原理与方法是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对抗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能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各种信息对抗形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关键技术,了解信息对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最新技术动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信息对抗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对抗的形式,掌握信息对抗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信息对抗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着重于信息对抗技术基础知识的讲授,教师应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一些典型的例题、习题以及典型的信息对抗技术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真正学以致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通信原理雷达原理光电子技术(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对涉及到的每一章节的内容应选典型题进行课上讲解及留做课后作业,在习题的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实验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信息对抗技术》,栗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信息对抗原理与方法》,郑连清,汪胜荣等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王成,牛弈龙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信息对抗理论与方法》吴晓平,魏国珩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对抗课程教学大纲(NetworkInformationConfront)学时数: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

学时课外学时:0学时学分数:2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网络信息对抗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信息对抗有基本的了解,掌握信息对抗基本概念、原理与作用;TCP/IP体系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以及网络风险分析的方法;网络攻击的方法、步骤,各种防护手段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的机制(PKI/PMI)O为以后从事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理解信息对抗基本概念、原理与作用;熟悉掌握TCP/TP体系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以及网络攻击的方法、步骤;掌握病毒防护和应急响应等手段的原理与实现技术和网络设施的安全机制。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述(2学时)一、基本内容(-)信息对抗的产生与发展(二)信息对抗的内涵与模型(≡)信息对抗的主要能力(四)信息对抗的主要样式二、基本要求(一)了解信息对抗产生和发展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二)掌握信息对抗的内涵和模型。

(三)熟悉信息对抗的主要能力和样式。

重点:信息对抗的内涵与模型难点:信息对抗的作战模型第二章理解TCP∕IP(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TCP/IP参考模型简介(二)部分TCP/IP协议简介(三)网络配置和网络访问文件(四)TCP/IP守护程序(五)TCP/IP实用命令二、基本要求(一)理解TCP/IP的参考模型和部分协议。

(二)熟悉网络配置和网络访问文件。

(三)掌握典型的TCP/IP守护程序和实用命令。

重点:TCP/IP参考模型难点:TCP/IP守护程序第三章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4学时)一、基本内容(-)安全漏洞概述(二)微软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三)UNIX系统的安全分析(四)风险分析与评估二、基本要求(一)理解安全漏洞的概念。

(二)了解微软操作系统和UNIX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前言信息对抗技术是指各种用于干扰、破坏或控制网络通信、信息存储和处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加剧,信息对抗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

本文将从原理、分类、应用和防御等方面详细介绍信息对抗技术。

一、原理信息对抗技术的原理是在网络通信、信息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引入干扰、攻击或欺骗,从而达到控制信息的目的。

这些干扰、攻击或欺骗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攻击:指利用各种手段破坏被攻击方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如入侵、拒绝服务(DDoS)、蠕虫、病毒等。

2. 欺骗:指通过虚假信息、伪装等手段欺骗、误导受害者,如钓鱼邮件、伪造网站、伪造身份等。

3. 干扰:指在信息处理和通信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干扰、阻碍正常的信息传输和处理,如干扰、窃听、拦截、篡改等。

二、分类信息对抗技术可以根据攻击的方式和目标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 网络攻击:指对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进行攻击,如DDoS攻击、入侵攻击等。

2. 网络欺骗:指通过各种手段欺骗、误导网络用户,如钓鱼邮件、伪造网站等。

3. 密码攻击:指通过多种手段破解密码或密钥,如字典攻击、暴力破解等。

4. 软件攻击:指对软件程序进行攻击,如病毒、蠕虫等攻击。

5. 信息干扰:指通过各种方法干扰、阻碍信息传输和处理,如窃听、拦截、篡改等。

三、应用信息对抗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于正常的安全防范,也可用于非法攻击的技术。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信息对抗技术的应用:1. 安全防范:信息对抗技术可以用于网络安全防范,避免黑客攻击、木马和病毒入侵等,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

2. 政治干扰:信息对抗技术可以用于政治攻击和宣传,如恶意抹黑、网络谣言等。

3. 经济竞争:信息对抗技术可以用于窃取商业机密、竞争情报等,对企业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4. 军事作战:信息对抗技术可以用于对敌方军事系统、设备进行攻击和破坏。

四、防御信息对抗技术的防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让用户了解信息对抗技术并知道如何预防和避免。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简称IAT,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来对抗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信息交流和信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威胁和攻击。

信息对抗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它既包括防御性的技术手段,也包括攻击性的技术手段。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而掌握和控制信息流动,就等于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因此,信息对抗技术在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对抗技术可以分为多个层面和方向。

首先是技术层面,包括网络安全、密码学、通信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网络安全是信息对抗技术的基石之一,涵盖了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

密码学则涉及到了信息的加密和解密,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通信安全则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其次是心理层面的信息对抗技术,包括信息操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信息操作是指使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篡改、伪造或者删除,以达到操纵信息传播的目的。

信息传播则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广泛传播信息,以影响和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舆论引导则是通过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操控,达到影响社会动态的目的。

最后是战略层面的信息对抗技术,包括战略谋划、战术部署和战场指挥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在信息战争中,战略谋划是制定信息对抗的整体战略和策略,确定战术目标和优先级的过程。

战术部署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信息对抗的具体方案和部署方案。

战场指挥则是在信息战争中指挥和协调各方力量的行动,以达到最终胜利的目标。

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对抗技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也使得信息对抗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

然而,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信息泄露、网络攻击、舆情危机等问题时常出现,给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对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信息安全和防御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对抗技术概述
1.1 信息对抗与信息战
1、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是指围绕信息利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和使用的意图、方法、过程、系统和人员等)而展开的攻防斗争,其目的取得信息优势,即通过能力竞争或攻防斗争,使自己在信息利用方面比竞争对手处于占优势的地位,从而为取得竞争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2、信息战
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
✪ 是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对抗方法的一种作战方式
✪ 是信息化战争的一种主要和特色作战形式
信息战就是争夺制信息权(信息控制权)的战争✪ 信息控制权包括:信息获取权,信息传输权、信息
处理权和信息利用权
制信息权的内涵
✪ 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信息的利用和控
制、信息安全与防护
3、信息战的分类
根据信息武器系统的组成分类
✪ 传感器网对抗,指挥控制网对抗,通信与数据链对
抗,火力打击武器对抗
根据信息对抗的技术措施分类
✪ 信息攻击技术(IA),信息支援技术(IS),信息
防护技术(IP)
根据传统技术领域的分类
✪ 电子战/电子对抗
✪ 计算机网络战/网络对抗
信息战的分类
从对抗关系来分
✪ 信息对抗可分为信息攻击和信息防御两大部分。

从对抗形式来分
✪ 信息对抗包括电子对抗、计算机网络对抗、心理对
抗、物理摧毁和信息安全等形式。

从攻击目的来分
✪ 信息攻击手段可以分为三大类:窃密、扰乱和破坏
4、信息战的作战样式
✪ 情报战、电子战、心理战、网络战、物理摧毁
1.2 电子战
电子战是敌我双方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破坏敌方 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的利用或对敌方 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击、杀伤,同时保障己方 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 军事行动
现代电子战:
✪ ✪ ✪ 电子攻击(EA )
电子防护(EP )
电子战支援(ES )
电子攻击(EA)
电子进攻是指依据电子侦察获得的情报信息,对敌方使用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欺骗,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效能,甚至予以彻底摧毁的活动 目前实战使用的电子攻击主要有
✪✪✪✪电子干扰
电子伪装
“隐身”
直接摧毁等四种手段。

电子防护(EP)
电子防护是保证己方电子设备有效地利用电磁频谱的行动,以保障己方作战指挥和武器运用不受敌方电子攻击活动的影响
电子防护包含:
✪ 电子抗干扰
✪ 电磁加固
✪ 频率分配
✪ 信号保密
✪ 反隐身
✪ 其他电子防护技术和方法
电子战支援(ES)
电子战支援又叫电子侦察,是利用专用的电子侦察装备对敌方雷达、无线电通信、导航、遥测遥控设
备、武器制导系统、电子干扰设备、敌我识别装置,以及光电设备等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截获、识别、定位和分析,确定这些设备或系统的类型、
用途、工作规律、所在位置及其各种技术参数,进
而获取敌方的编成、部署、武器配备及行动意图等
军事情报,为己方部队提供电子报警、实施电子干
扰和其他军事行动提供依据
现代电子战的特点
强调电子战的攻击性,因此包含了定向能武器;
电子攻击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敌方电子装备的性能,
而且是消弱、抵消或者摧毁敌方的战斗力。

攻击
的目标包括设备和操作人员;
电子防护包括对敌我双方的装备和人员的影响。

1.3 网络对抗
网络对抗:是指在信息网络环境中,以信息网络系统为载体,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为目标,围绕信息侦察、信息干扰、信息欺骗、信息攻(反)击,为争夺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网络对抗包括:网络侦察、网络攻击、网络防护
主动式网络侦察技术
✪ 包括各种踩点、扫描技术。

被动式网络侦察技术
✪ 包括无线电窃听、网络数据嗅探等。

在实施网络侦察过程当中,应尽量隐蔽自己的身份,重点截流信息网络的指令信息、协调信息和反馈信息,借助军事专家、情报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力量,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最大化地提高信息侦察的效益。

网络攻击就是指利用敌方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其电子设备的易损性,通过使用网络命令和专用软件,进入敌方网络系统,或使用强电磁脉冲武器摧毁其硬件设施的攻击。

网络攻击的目的都是围绕制信息权展开的。

从技
术层面上讲主要包括:
✪ 搜集信息
✪ 实施入侵
✪ 上传程序、下载数据
✪ 利用一些方法来保持访问,如后门、特洛伊木马✪ 隐藏踪迹
网络防护是指为保护己方计算机网络和设备的正常工作、信息数据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是矛与盾的关系,网络安全防护涉及面很宽,从技术层面上讲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
✪ 入侵检测技术
✪ 病毒防护技术
✪ 密码技术
✪ 身份认证技术
✪ (信源、信道)欺骗技术等。


4、网络对抗的特点
(1) 没有国界
(2) 没有痕迹
(3) 作战效果难以评估
(4) 鼠标点击就是扣动扳机
(5) 人民战争
1.4 信息对抗发展简史
早期的电子战形成,主要应用无线电通信侦察、测向和干扰光电对抗问世,发展了系统
的电子战作战理论、方式、
战术、技术、装备和组织,
电子战成为非常重要的作战
力量
现代信息战概念基本形
成,未来战争必将以夺
取全谱空间的信息优势
为主线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
世界大战
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越南战争
和中东战争
20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海湾战争
和科索沃战争
21世纪初阿富
汗战争和伊拉
克战争
雷达对抗应用于实战,在重大战役行
动中开始综合应用电子战反辐射武器问世,电子战装备成为作战武器。

这是电子战概念、理论、技术、装备和作战行动的重要发展士气,体现了现代战争中以电子战为先导并贯穿战争始终的战役/战术思想。

信息战初露端倪
6、信息对抗内涵的变化
通信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
预警雷达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制导雷达对抗:越南战争
反辐射攻击:中东战争
综合电子战:海湾战争
信息战:未来
1.5 信息战的作用和地位
1、一体化情报侦察贯彻战斗始终
2、综合电子攻击是实施“网电一体战”战法的关键手段
3、综合信息防护是实施攻势信息战防御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