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_需要___课件

合集下载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

空气(0 C)
空气(15 C) 空气(25 C)
o o
o
331
340 346
海水(25 C)
冰 铜(棒)
o
1531
3230 3750
软木
煤油(25 C) 水(常温)
o
500
大理石
3810
5000 5200
1324 铝(棒) 1500 铁(棒)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声音是 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知识拓展
(6)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
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
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 ,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
答案: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左右,则秒表显示已经
过了约0.29s,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如果你是 小明你会怎么做?
(3)由此推想,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一:音叉的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用乒乓球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
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间接表现出来。
物体的振动 产 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 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当振动停止时,发 ______ 停止 。 声也______
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 水 。 空气 、马的声带 发声体分别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3.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 振动 而产生的。 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______
知识拓展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注 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视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归纳
知1-讲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1-讲
【例1】〈实验探究题〉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
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 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发__声__的__物_。体小在华振同动 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 没有看到桌子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 进方法是:_在__桌__面__上__撒__一__些__纸__屑__(_或__泡__沫__)_等__轻__小__物__体__。
知识点 2 声音的传播
知2-导
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 美好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 么我们不仅要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知2-讲
水波:一块石子投入 水中,水面会上下运 动,一圈一圈向外传 播。
与水波类似,音叉振 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 也像水似的,产生波 动,并向四周传播。
2 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 信息?
3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4 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 网,如图所示。鱼儿能听到音乐声说明( ) A.固体能够传声 B.液体能够传声 C.气体能够传声 D.固体、液体和蔼体都能够传声
5 “五·一”休假期间,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 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以九孔桥为参照 物,小羽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小 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 到耳朵的。

总结
知3-讲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共34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共34张PPT)
(3)…… 4.噪声的产生: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5.怎样预防噪声的危害:
(1)给发声物加装消声器
(2)在室内加装吸声材料或改变某些建筑物的结构。
(3)植树造林。
(4)控制人类活动。
(5)……
6.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
(1)不随便掏耳朵。 (2)防止水进耳道。
(3)防止打击耳部。 (5)慎用药物
(4)远离噪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现象:小球随着鼓声跳动。 其中的道理:
敲小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 面八方传播,其中一部分冲撞纸屏,使纸屏产生振 动,从而引起吊靠着纸屏的小球随着跳动。
6. 保护听力:不随便掏耳朵、防止水进耳朵、防止打击、远离噪声、慎用药物、……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B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人的听觉产生于( C ) A、听觉感受器 C、听觉中枢
B、耳蜗 D、鼓膜
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2、用手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 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否听到 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这种声音的传导 方式叫做骨传导。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课件ppt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课件ppt
2. 轻轻用鼓槌敲击鼓面,并可以在鼓面上放些绿豆; 3. 要敲击音叉的上方位置,然后靠近耳朵。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 注意事项

1. 观察方法不限于看和听,还可以用手触碰。

2. 完成活动手册。

3. 注意安全。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研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让橡皮 筋发出声音?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方法
你有什么发现? 拉伸
按压 揉搓 弹拨
是否发出声音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
这里还有钢尺、鼓和音叉,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观察它们发 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看一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 操作方法
1. 钢尺放在桌面的一端要用一本硬壳书对齐桌沿压紧,轻轻 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
问题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 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研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2: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你观察的所有物体在发声的时候都是这样吗?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成后同桌 之间相互订正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聚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 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如笑声。这 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你 的观点。
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பைடு நூலகம்一
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 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 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PPT课件

操作条件
直接敲击
在鼓面上放 盐粒
我看到的现象
鼓面上下振 动但不明显
盐粒上下 跳动明显
探索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如何让音叉发声?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
发声物体 操作条件 我看到的现象
直接敲击 音叉左右振动
但不明显
敲击音叉
在音叉旁用细 线悬挂一个乒
乒乓球振动
乓球
明显
探索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振动
专 有名词
振动
在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复运 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你有什么感觉?
它们在
振动
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 你的想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橡皮筋发声时在振动! 尺子发声时在振动! 鼓面和音叉在发声时在振动!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当吹奏竖笛时,竖 笛内的空气柱在力的 作用下就会振动,发出 声音,从不同笛孔中流 出的空气柱的长短不 同,振动频率也就不同, 音调高低也就不同。
探索一: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下列行为让橡皮筋发声了吗?
(1)拉伸橡皮筋 (2)按压橡皮筋 (3)揉搓橡皮筋 (4)弹拨橡皮筋
未发未声发声 未发声
未发声
发声
探索一: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橡皮筋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
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现象
弹拨橡皮筋 橡皮筋来回多次摆动
探索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 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声现象》课件ppt1

《声现象》课件ppt1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汇总复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2.声的传播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在空气中,声音以 看不见的 声波 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
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②声音可以在固体、
液体、气体中传播,一般传播速度是 V固>V液>V气。
①打击乐器中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 越快,音调就越高。 ②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发音弦的长短、粗细、松 紧程度有关,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 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 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③管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课件28张PPT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课件28张PPT
2、管乐器可分为笛类、簧管类和号类三种。它 们实际上是靠管子中的空气柱作为振动物体的。 它们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空气柱的振动频率。经 过研究,弦的振动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
真空罩中的闹钟
现象: 抽出空气声音变小,空气进入声音变大;
说明: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方法: 科学推理法(以实验为基础,科学推理)
③声音在15°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 ④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 温度 、 种类 有关 ⑤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⑥人耳能辨别能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课件28张PPT
2、区分乐音三要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课件28张PPT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 音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_裁__和__内__战_____的方针,
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栏

(2)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_和__平_____、反对内战”。
链 接
2.主要表现。
(1)中共中央提出“和平、________、团结”的口号。 民主
2.第二条战线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课堂小练习
• 某科学探测船想测出海底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 那么该处的海洋深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 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500m/s)
课堂小练习
•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 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 播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
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①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内容
包 括 改 组 国__民___政__府_________ 、 召 开 国 民 大 会 、 实 施 《___和__平__建__国__纲__领___》、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 丁: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响声明 显增大。
课堂小练习
• 木匠在房屋顶上敲打钉子,平均每秒钟敲4 次,小明恰巧看到木匠把钉锤举到最高处 时,听到敲钉的声音,问小明和木匠相距 至少有多远?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一、声音的产生
•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 2、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 。振动停止,

三大战役

(1)经过“________”,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
链 接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PPT课件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PPT课件

实验过程
方法
现象
方法
现象
锣鼓
敲、拍 鼓面颤动 按、压
不动
钢尺 拨、拍
抖动 用力弯曲 变弯
橡皮筋 弹、拨
颤动 用力拉扯 变长
发声时的共 同点
物体都在振动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发出声音时物体都在振动吗? 我们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
实 1.将击打过的音叉轻 触水面, 观察水面有
摸一摸等方法, 感受尺子、橡皮筋、发 出声音的时候, 本身有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表
“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第_____组
发声时不发声时ຫໍສະໝຸດ 实验过程发声时的共 同点
锣鼓 钢尺 橡皮筋
方法
现象
方法
现象
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表
“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第_____组
发声时
不发声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蓝色火焰多媒体工作
2

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
用什么方法使下列物体发出声音呢?
实验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利用材料制造声 音, 探究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实验相关注意
• (1)利用物体制造出声音时注意安全。 • (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 (3)注意观察: 通过听一听、看一看、
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 声音消失。
拓展作业
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 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猜猜它 在哪儿?
验 什么变化。 探 2.敲打鼓面, 观察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正误: • 1、物体没振动也会发出声音。 (×)
• 2、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 ) •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 ( ×) • 4、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 (√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大胆猜测、积极动手、 认真观察、勤于动脑。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做):
1、请同学们课外继续去观察各种声音是由什么物体 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呢?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物体停止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物体停止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1、在小组内自己设计实验。
2、请多找几样发声的物体去实验。
3、完成任务的小组请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
物体停止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 集体说话: “我爱科学”,边说边摸一 摸自已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喉咙处发声器官——声带 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记录表
发声物体 发声时的现象
振动 振动 振动
不发声时的现象
不振动 不振动 不振动
钢尺 橡皮筋 鼓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小组实验(3)
1、用手摸敲响后的音叉会有什么感觉?
2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
水面有什么变化?
注 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 敲击音叉的上端。
音叉——“振动”
敲击、拍打、按压 敲击、拍打、按压 拨动、弯曲 拨动、弯曲 拨动、拉伸 拨动、拉伸
橡皮筋 橡皮筋
小组实验(2)
1、使钢尺、橡皮筋、鼓发出声音,认真观察它们在 发声时的现象和不发声时的现象? 2、在小组内做好分工,每个实验安排一人使物体发
出声音,其他组员认真观察并帮助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3、每个实验都要重复多做几次,力求使观察到的现 象更准确,并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点。
温馨提示:为了便于观察鼓的发 生现象,建议同学们在鼓面上放 少许碎玉米颗粒并且眼睛的视线 要与鼓面平行。
记录表
发声物体 发声时的现象 不发声时的现象
钢尺 橡皮筋 鼓
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你能用 动作来形容一下吗?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 往复运动,在科学上我们用 这个词来描述。
“振动”
教科版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 上册
执教:民勤县蔡旗乡完全小学
杨秀林
清晨
用什么方法使下列物体发出声音呢?
小组实验(1)
1、怎样使钢尺、橡皮筋、鼓发出声音? 2、每个实验在组长的安排下每人都要轮流做一次。
3、完成任务的小组请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
你们小组是怎样让这三样东西发出声音的?
Hale Waihona Puke 鼓 鼓 钢尺 钢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