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规则:图例和说明
棒球的规则

棒球的规则有关棒球的规则棒球的规则1. 棒球场在棒球场上有4个垒位,分别是1垒,2垒,3垒和本垒。
由这四个垒位所围成的正方形场地和附近区域成为内野。
由内野向外延伸的草地区域称为外野,外野的尽头是外野围栏,又叫本垒打墙,那是比赛场地的边界。
内野和外野合起来就构成了比赛的界内区。
进攻队的击球员要试图把球打进界内区,这样才可以开始跑垒,从而有可能最终为本队得分。
从本垒向外野围栏画出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称为边线,边线(含)以内是界内区,以外是界外区。
击球员如果将球击入界外区,就成为一个界外球。
击出界外球时击球员不能跑垒。
2. 基本规则棒球比赛的目的是通过获得更多的分数来战胜对手。
每场棒球比赛有2支球队参加,进行9局,每局分为上下半局。
在每局的上半句,一支球队进攻(击球)而另一支球队防守。
在下半局,双方交换攻守。
进攻(击球)队的目标是得分,而防守队的目标是使进攻队员出局。
进攻队的队员按棒次上场击球,直到有3人出局为止。
这时半局比赛结束,双方交换攻守。
当一支球队完成一次进攻和一次防守时,1局比赛就结束了,双方进入下一局。
整场比赛结束时得分最多的球队获胜。
3. 防守位置每场棒球比赛每队需要上场9人。
在防守时场上有9个防守位置。
每个垒位都有一名内野手负责:1垒手,2垒手和3垒手,还有一名内野手的防守位置在2垒和3垒之间,称为游击手。
有三名外野手分布在外野: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
余下的两名防守队员是投手和捕手。
投手的位置是位于内野正中,略高出地面的投手丘上,在他的对面,本垒后方是捕手的位置,捕手通常采取蹲着的姿势。
4. 击球员与投手在棒球比赛中,每队的9名上场队员都要进行击球。
比赛开始之前球队主教练要决定队员击球的固定顺序,整场比赛中击球顺序不能改变(替换上场的队员使用下场队员的击球顺序)。
当一名队员上场击球时,他要站在本垒旁边的击球区内,侧面对着投手站立。
当双方球员都准备好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比赛开始。
乐乐棒球规则.ppt

二、攻擊跑壘規定:
1、採打擊座比賽,打擊者可揮棒3次。 2、二好球後再揮空棒或擊成界外球,則判三振出局。 3、不可滑壘,滑壘不論結果一律判出局。 4、打者及進攻隊須踩橘色壘包,守備隊踩白色壘包。 5、一定要揮棒打擊,不可觸擊,違者判好球一個,繼續
打擊。 6、打擊者上壘後改踩白色壘包起跑,離壘或盜壘判出局。 7、跑壘員必須在打擊者打到球後才可離壘前進。 8、及球未超過本壘前5公尺亦屬界外,判好球一個。
二、跑壘者安全衝過二壘壘包,正回 頭走向二壘,看到守備球員拿球來觸 殺他,趕緊跑向三壘,結果被觸殺在 三壘前,算出局嗎?
解答說明:樂樂棒球特殊規則“沒有觸殺 出局”,每一個壘包都可以像一壘一樣衝 過去再走回來,因此,本狀況跑者無意奔 向下一個壘包,裁判應宣告“暫停”,判 跑壘員回二壘繼續比賽。
三、二、三壘已有跑壘員,只有一人 出局,打擊者擊出外野高飛球,外野 手接到球再回傳本壘時,二、三壘跑 壘員也都已跑回本壘,得分怎麼算?
適用 對象
壘 距
投 距
界 外
全 壘 打
備
註
國 小
15m 9m
5m 40m 採用打擊座揮棒比賽
參、樂樂棒球常見的問題球及判決說明
一、揮棒時打到球座也碰到球,球 緩慢滾進場內,算有效球嗎?
解答說明:算無效球,只要球是緩慢滾動, 未立即滾進內野有效區,裁判應立即宣判 無效球,記好球一個,打擊者回來重新揮 棒;但若已經是兩好球,此球算第
一、十人出場擊球制:
攻隊的全部及球員均擊球完畢後,才進行攻守交替; 換局後清壘,重新開始。
二、六人出局制:
攻隊完成六人出局後,進行攻守交替。
三、三人出局制:
攻隊完成三人出局後,進行攻守交替。
四、其它:
棒球规则:图例和说明

(图4)『界内球』图示说明第一图:击出之球虽然一度滚出界外,但是最后停止在内场界内地区(划线部分亦属界内),故为界内球。
第二图:击出之球着地后越过A或B点上空时不论进入外场界内地区或界外地区都是界内球。
第三图:击出之球只要碰触一、三垒垒垫,即为界内球。
第四图:击出之球最初的落点在一、二垒或二、三垒的垒线上或落点在外场界内地区时为界内球。
第五图:击出之球在内场界内地区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为界内球。
第六图:击出之球最初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不管守场员或裁判员的位置是在界内或界外,只要碰触点及其垂直线在界内地区即为界内球。
(图5)『界外球』图示说明第一图:击出之球虽然一度落在界内,但最后停在本垒、一垒或本垒、三垒线的界外地区,故为界外球。
第二图:击出之球着地后从界内在A或B点之前进入界外地区或从界外在A或B点之后进入外场界内地区均为界外球。
第三图:击出之球如果最初的落点在外场界外地区时,即使后来进入界内地区时仍为界外球。
第四图:击出之球在守场员接触前碰触投手板,然后在本垒或本垒一垒或本垒三垒间进入并停止于界外地区时为界外球。
第五图:击出之球最初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不管守场员或裁判员的位置是在界内或界外,只要碰触点及其垂直线在界外地区即为界外球。
第六图:击出之球在界外地区碰触守场员、跑垒员或裁判员时为界外球。
正式比赛说明(参考规则4.10-4.12)一、未完成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任务.而经司球裁判员宣布“中止比赛”时,原则上为“无效比赛”。
(例一)、(例二)二、后攻队未完成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任务.但其得分较先攻队多时(例三),或在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中得分将比分扳平时(例四),被宣布“终止比赛”,可成为“正式比赛”。
三、被宣布“终止比赛”时,后攻队在未完成的一局进攻中得分,使比分超出先攻队或将比分扳平时,为“正式比赛”。
(例五)、(例六)四、先攻队前九局的得分落后于后攻队前八局的得分时,可结束比赛。
为“正式比赛”。
棒球简易规则

棒球简易规则棒球简易规则循序渐进的棒球简介:1. 理解棒球主要是两个核心概念:得分(run)和出局(out)。
对于进攻方来说,目标就是在对方造成三个出局之前,尽可能多地让本方队员依次攻占一二三垒,最后安全地送回本垒,从而得到分数。
对于防守方来说,每导致三名进攻队员出局就可以终结对方的半局,让攻防关系逆转。
每支球队各进攻九个半局,游戏结束,谁得到的分数多谁就获胜。
2. 双方球员。
防守方上九个人,一个投手负责投球,一个捕手负责接住投手的球,这俩人是固定的,另外七位野手理论上没有限制,爱怎么摆就怎么摆。
不过棒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阵型——四位内野手加三位外野手。
进攻方在开始时只上一名击球员(打者),如果他安全上垒则转化为跑垒员(跑者),考虑到一共有本垒加三个垒包,进攻方在场上最多有四名队员。
3. 好球(strike)和坏球(ball)。
棒球比赛的基本环节是“投打对决”,也就是投手投出一个球,击球员决定是否挥棒打击。
这里先补充一个概念叫“好球带(strike zone)”。
好球带是一个虚拟的长方形,类似一个窗口。
纵向的上下限分别是击球员上半身的中心位置和膝盖下沿,横向的两侧边界是本垒板的两侧。
最简单的情况,投手投出三个好球,则击球员出局,称为三振(strike out),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则击球员保送上一垒(base on balls,也叫walk)。
如果投手投出的球直接命中击球员的身体,称为触身球(hit by pitch),也是保送上一垒。
那么好球和坏球如何定义?好球的情况1. 球的`飞行轨迹穿过好球带窗口,但击球员没有挥棒。
2. 任何情况下击球员挥棒落空,没打到球。
3. 击球员挥棒击中球,但球在边线外(以本垒为中心,夹角90度的扇形为界内,可以无限延伸)落地(这种称为“界外球”,英文foul),且此时的好球数小于两个。
坏球的情况1. 球的飞行轨迹没有穿过好球带窗口,且击球员没有挥棒。
乐乐棒球规则图解

南投縣105學年度第八屆普及化運動-樂樂棒球競賽規則一、打擊和跑壘規定:1、先發棒次不可相互調動。
【號碼衣的分配依打擊棒次,1-18號為先發,19號以後為候補球員】◎2、第1局由背號1-9號輪流上場打擊1次,不論出局數。
第2局由背號10-18號輪流上場打擊1次,局若有殘壘,則前一局原先殘壘上之跑壘員,須先上到壘包後,才開始比賽。
比賽無提前結束制,一律打完3局。
3、每一局殘壘都須記錄,下一局開打時,前一局的殘壘都先站上去原殘壘位之後才開打。
4、打擊者打擊時腳不能跨入紅色本壘板及其延伸線,違者計好球一個。
5、打擊時可以試比但不可超過球,違者計好球一個。
◎6、打擊時不可以助跑後揮棒,違者計好球一個。
(向前)即算助跑!】7、二好球後再揮空棒或擊成界外球,仍判三振出局。
8、進攻隊衝壘時,一壘、本壘採用嚴格規定踩橘色壘板,守備隊踩白色壘板。
二壘、三壘守備隊如因守備而踩在橘色壘板上,進攻隊可踩白色壘板。
如守備隊因為接球擋住所有壘板,造成進攻隊跑壘發生衝撞,則以「阻礙跑壘」之狀況來處置。
安打球跑壘員可以只踩白色繼續前進。
9、不可採用犧牲觸擊,違者計好球一個繼續打擊。
【如擊球員有完全揮擊則不算觸擊,是否有完全揮擊則以裁判認定為準。
】10、不可滑壘,滑壘無論結果如何一律判出局。
11、不可離壘或盜壘,跑壘員上壘後必須踩在壘板上等打擊者打到球後才可離壘前進,違者判出局。
12、擊球進場未超過5公尺判界外球,計好球一個。
【如擊出之球在5公尺內滾動中被守備員拾起,則算界外球,計好球一個。
】13、甩棒結果照算不判出局,但要警告再甩棒強制換人。
如第二次甩棒上壘也一樣要換人代跑。
14、跑壘員跑向下一個壘超過5公尺不可折返線,必須繼續向前推進,除非該壘板已有其他跑壘員。
【如超過5公尺線發現下一個壘有其他跑壘員時,必須盡速回壘;如守方先傳球回其應佔有之壘位踩壘時,則算該跑壘員出局。
】【跑壘員若有向下一個壘包前進之意圖者,守方可將球傳往該壘包之守備員,製造封殺出局】15、兩人同時站在同一個壘包上時,判後位跑壘員出局,若尚未踩壘包可退回原壘。
MLB大联盟棒球打击

大联盟教练教你打棒球(8) 打击(上)1.基本动作A.站立位置站于打击区内,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指向本垒板,注意不要踏出打击区的白线;右手正常握棒(详见下文),可以轻松量到本垒板的外沿为佳。
但不要站得离本垒板太近,以挥棒时可以覆盖整个好球区的跨度为准。
见图3-1-1,3-1-2。
图3-1-1 站立位置图3-1-2 站立位置B.握棒方式四指勾住棒根,大拇指松开,卷紧球棒。
如图3-1-3。
注意第二指关节成一条直线。
如图3-1-4。
两手握住棒根,两手间不留缝隙。
根据力量大小不同,握棒长短也不同。
对右打而言,右手握于左手之上。
如图3-1-5。
3-1-3 握棒指法3-1-4 第二指关节3-1-5握棒手法C.站立姿势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前脚掌用力,两膝微蹲。
注意两脚掌必须平行且面对本垒板。
(如图3-1-6)准备时,两手举至右肩处,注意握棒的两手在右膝上方(相对右打者而言)(如图3-1-7所示)。
3-1-6 两脚平行3-1-7手的位置准备打击时,头部转向左前方,眼睛看向投手(如图3-1-8)。
图3-1-9为一个标准的打击准备姿势。
3-1-8 头部转向投手3-1-9 优秀的打击动作记住打击准备动作的四个要点:脚(平行)、膝(微蹲)、手(在右膝上)、头(面向投手)。
D.打击动作准备挥击时,左腿先向前伸踏一小步。
如图3-1-10。
挥击时向左转体,右手向前推球棒,左手向左前方牵拉,保持棒面平行与地面。
棒头1 / 3处瞄准球的中心。
如图3-1-11。
3-1-10 左腿的伸踏3-1-11 棒面平行于地面转体时,左腿蹬地,右脚用力向内扣转。
如图3-1-12。
下身一定要站稳,挥棒时才能保证棒面的稳定,提高对球准确度。
图3-1-13。
3-1-12 右脚用力向内扣转3-1-13 下身要稳固地支撑住身体挥棒中球的一瞬间,注意图3-1-14中David教练的双臂并没有完全伸直,切记不可以将两臂伸得太直,否则打击时发不上力。
棒球入门课件

棒球规则投手投几个球

棒球规则投手投几个球棒球规则投手投几个球棒球规则投手投几个球投手于每局上场投球前或替补投手上场投球前,可以试投八个热身球。
试投时暂停比赛。
各主办单位可根据不同情况热身试投也可以少于八个球。
但不论试投多少,都不得超过一分钟。
但是,由于某种事故发生,投手如匆忙中被指派上场投球,没有机会进行准备活动时,司球裁判员可根据自己的判断,需要让投手试投其认为必要的次数。
合法投球合法投球有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
投手可随时选择其中的一种姿势投球。
投手应踏在投手板上接受接手所发暗号。
不得跨于投手板或站在投手板后接受接手的暗号。
【注】投手接受暗号后可以退板,但退板后不得迅速踏板投球,否则裁判员可判“急投”以不合法投球论处。
投手退板时必须将两手放下置于身体两侧。
投手不得每接受一次暗号都退板。
(A)正面投球姿势:投手应面对击球员站立,其一脚为轴心脚应踏在投手板上,另一脚可自由站立其位置不受限制,采用正面投球姿势后,投球动作一经开始,就不得中途停止,也不得改变投球姿势,而必须把球投向击球员。
投手投球前,任何一脚都不能离开地面。
但向击球员投球时,自由脚可以先向后退一步再向前踏一步。
投手的轴心脚应踏在投手板上,自由脚可自由站立,双手持球置于身前,就视为已采用了正面投球姿势。
【注1】采用正面投球姿势时,投手的自由脚的位置不受限制,可以踏在投手板上、投手板前、投手板后或投手板两侧延长线外。
【注2】投手踏板采用正面投球动作前,可以向击球员投球或自由脚向有跑垒员的垒上伸踏传牵制球。
也可以退板,但投手退板时,不能先退自由脚,而必须先退轴心脚。
必须向板后退,违者判“投球犯规”。
【注3】投手采用正面投球姿势踏板后就不能在投手板上改用侧身投球姿势或作投球的伸臂动作。
违者判“投手犯规”。
【注4】投手采用正面投球的姿势踏板后,双手持球一旦合手于身前,就视为投球动作已经开始。
投手除向击球员投球外,不得向垒上传牵制球,也不得退板,违者判“投手犯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
『界内球』图示说明
第一图:击出之球虽然一度滚出界外,但是最后停止在内场界内地区(划线部分亦属界内),故为界内球。
第二图:击出之球着地后越过A或B点上空时不论进入外场界内地区或界外地区都是界内球。
第三图:击出之球只要碰触一、三垒垒垫,即为界内球。
第四图:击出之球最初的落点在一、二垒或二、三垒的垒线上或落点在外场界内地区时为界内球。
第五图:击出之球在内场界内地区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为界内球。
第六图:击出之球最初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不管守场员或裁判员的位置是在界内或界外,只要碰触点及其垂直线在界内地区即为界内球。
(图5)
『界外球』图示说明
第一图:击出之球虽然一度落在界内,但最后停在本垒、一垒或本垒、三垒线的界外地区,故为界外球。
第二图:击出之球着地后从界内在A或B点之前进入界外地区或从界外在A或B点之后进入外场界内地区均为界外球。
第三图:击出之球如果最初的落点在外场界外地区时,即使后来进入界内地区时仍为界外球。
第四图:击出之球在守场员接触前碰触投手板,然后在本垒或本垒一垒或本垒三垒间进入并停止于界外地区时为界外球。
第五图:击出之球最初碰触守场员或裁判员时,不管守场员或裁判员的位置是在界内或界外,只要碰触点及其垂直线在界外地区即为界外球。
第六图:击出之球在界外地区碰触守场员、跑垒员或裁判员时为界外球。
正式比赛说明(参考规则4.10-4.12)
一、未完成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任务.而经司球裁判员宣布“中止比赛”时,原则上为“无效比赛”。
(例一)、(例二)
二、后攻队未完成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任务.但其得分较先攻队多时(例三),或在第五局下半局的进攻中得分将比分扳平时(例四),被宣布“终止比赛”,可成为“正式比赛”。
三、被宣布“终止比赛”时,后攻队在未完成的一局进攻中得分,使比分超出先攻队或将比分扳平时,为“正式比赛”。
(例五)、(例六)
四、先攻队前九局的得分落后于后攻队前八局的得分时,可结束比赛。
为“正式比赛”。
(例七)
五、在完成有效局数比赛以后的任一局中宣布“中止比赛”时,有下列情形者均成为“改期续赛”:
(一)先攻队于上半局得分.形成与后攻队平分的局面.而后攻队于下半局未得分被宣布”中止比赛”时。
(例八)
(二)先攻队于上半局得分并领先后攻队.而后攻队在下半局的得分未能扳平或超过先攻队
时,被宣布“中止比赛”时。
(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