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规则(较详细)

合集下载

棒球比赛的计分规则

棒球比赛的计分规则

棒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棒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其独特的计分规则是其魅力所在。

本文将介绍棒球比赛的计分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项运动。

1. 比赛开始前在开始比赛之前,两支球队需要选出一位掷球手和一位捕手。

掷球手负责投球,捕手则负责接住投手出手的球。

2. 比赛的局(Inning)一场棒球比赛通常由九局构成,每个局有攻和守两个阶段。

攻方是进攻方,负责得分;守方则会设法阻止攻方得分。

3. 得分规则当攻方球队的打者(Batter)成功触垒后,他们可以尝试跑到下一个垒(Base)。

打者可以选择停留在一垒,或者继续跑到二垒、三垒甚至是本垒(Home)。

- 打者达到本垒并触垒后,攻方得到一分。

- 打者达到一垒,并且后面的打者依次也达到一垒后,攻方会得到连续的得分。

例如,打者达到一垒后,紧接着的打者将打者推进到二垒,那么攻方得两分,如果又一位打者将打者推进到三垒,那么攻方将得到三分。

- 如果守方捕手在球还未触及地面之前捕到投手出手的球,攻方打者出局,无法得分。

- 如果攻方打者击出球后出界(飞球出界或滚地球出界),攻方打者出局,无法得分。

- 如果攻方打者击出一个长打(例如界外击球或本垒打),所有在跑垒的攻方打者可以连续跑垒,这一击球可以使攻方得到多分。

例如,打者一棒,击出本垒打,攻方得一分;接着的一个打者是两垒打,攻方得两分;再接着的一个打者是三垒打,攻方得三分;再接着的一个打者是本垒打,攻方得四分。

4. 守方的表现守方的目标是阻止攻方得分。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拿下攻方出局:- 投手与捕手合作,投出三次未被打击者触垒的好球。

好球是指球员没有挥棒或触击球的球。

- 守方内野手捕获球后,将球传到被攻方打者所在的垒之前,可以将攻方打者出局。

- 守方外野手将击出的飞球接住,也可以将攻方打者出局。

- 守方投手在三振出局时,需要投出三好球并使打者没有挥棒或触击球。

5. 比赛的结果比赛通常以得分最多的一方获胜。

如果比赛结束时双方得分相同,则会进入额外的局(Extra inning),直到有一方得分多于对方。

棒球的规则

棒球的规则

棒球的规则有关棒球的规则棒球的规则1. 棒球场在棒球场上有4个垒位,分别是1垒,2垒,3垒和本垒。

由这四个垒位所围成的正方形场地和附近区域成为内野。

由内野向外延伸的草地区域称为外野,外野的尽头是外野围栏,又叫本垒打墙,那是比赛场地的边界。

内野和外野合起来就构成了比赛的界内区。

进攻队的击球员要试图把球打进界内区,这样才可以开始跑垒,从而有可能最终为本队得分。

从本垒向外野围栏画出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称为边线,边线(含)以内是界内区,以外是界外区。

击球员如果将球击入界外区,就成为一个界外球。

击出界外球时击球员不能跑垒。

2. 基本规则棒球比赛的目的是通过获得更多的分数来战胜对手。

每场棒球比赛有2支球队参加,进行9局,每局分为上下半局。

在每局的上半句,一支球队进攻(击球)而另一支球队防守。

在下半局,双方交换攻守。

进攻(击球)队的目标是得分,而防守队的目标是使进攻队员出局。

进攻队的队员按棒次上场击球,直到有3人出局为止。

这时半局比赛结束,双方交换攻守。

当一支球队完成一次进攻和一次防守时,1局比赛就结束了,双方进入下一局。

整场比赛结束时得分最多的球队获胜。

3. 防守位置每场棒球比赛每队需要上场9人。

在防守时场上有9个防守位置。

每个垒位都有一名内野手负责:1垒手,2垒手和3垒手,还有一名内野手的防守位置在2垒和3垒之间,称为游击手。

有三名外野手分布在外野: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

余下的两名防守队员是投手和捕手。

投手的位置是位于内野正中,略高出地面的投手丘上,在他的对面,本垒后方是捕手的位置,捕手通常采取蹲着的姿势。

4. 击球员与投手在棒球比赛中,每队的9名上场队员都要进行击球。

比赛开始之前球队主教练要决定队员击球的固定顺序,整场比赛中击球顺序不能改变(替换上场的队员使用下场队员的击球顺序)。

当一名队员上场击球时,他要站在本垒旁边的击球区内,侧面对着投手站立。

当双方球员都准备好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比赛开始。

关于棒球的比赛规则

关于棒球的比赛规则

关于棒球的比赛规则在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棒球的比赛规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棒球比赛规则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

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

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

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

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

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

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青少年打棒球的好处1.强身益智,坦然迎接未来挑战。

据国外相关机构调查,打棒球的学生不仅精力充沛,智商、情商水平更高,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残酷竞争。

2.学习交友,轻松对接国际世界。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性,棒球运动正是进行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的绝佳平台。

3.亲情交融,开心感受家庭温馨。

棒球运动是亲子活动的绝色载体。

与孩子共同运动,是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最佳桥梁。

4.培养特长,争得机遇加盟名校。

学生在棒球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能获得名校认可,平添入学竞争优势。

5.绅士风度,就算被人海嘲到心里全是眼泪,打完赛后还是要握手致意,大不了明天再找回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久而久之,球员们都会养成记吃不记打、谦虚谨慎的良好性格。

棒球比赛规则简介

棒球比赛规则简介

棒球比赛规则简介棒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是美国传统体育运动之一。

在棒球比赛中,两个队伍轮流进行攻守,通过击球、跑垒和守方人数为三人的守备塁间的击球跑垒达到得分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棒球比赛的规则,包括比赛的基本流程、击球和跑垒规则、守备规则以及比赛裁判等内容。

一、比赛的基本流程1.1 比赛开始棒球比赛通常由一名投手站在发球区,守备方的其他8名队员分布在场地内各个塁位上。

投手将球投向击球方,击球方的击球员试图击中球并尽可能远地跑向跑垒。

1.2 击球轮次击球方的击球员有三次击球机会,当击球员击出一个好球后,他可以开始跑垒。

如果他未能击中球或者将球击出界外,则被判为三振,表示该击球员出局。

1.3 守备轮次守备方的球员在击球手开始跑垒后,试图抢接球并尽可能地将球传送给其他守备队员。

当击球手被守备方击球员接住球后,被判为出局。

1.4 换边攻守双方队伍轮流进行攻守,上半局为上半回合,下半局为下半回合。

击球方在上半回合攻击,守备方在下半回合守备。

每回合结束后,比赛双方交换攻守顺序。

二、击球和跑垒规则2.1 击球规则击球手必须站在击球区内,试图用球棒击中投手投出的球。

如果击球员未能击中球或击出界外,则被判为出局。

2.2 跑垒规则击球员在成功击中球后,必须尽快离开击球区并跑向跑垒。

在跑垒时,击球员必须按照逆时针方向跑动,依次经过一垒、二垒和三垒,最后回到本垒。

击球员可以停留在垒上,但是如果守备方成功将球传送到对应垒上,在击球员未能回到本垒之前,他将被判为出局。

三、守备规则3.1 守备位置守备方的球员通常站在发球区附近的各塁位上,其中包括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和游击手等内野队员,以及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等外野队员。

3.2 投手规则投手是守备方的核心角色之一。

投手负责向击球员发球,并根据教练的策略选择不同的球种和投球位置,试图逼迫击球员出局。

3.3 守备集结守备方的球员在击球手开始跑垒时,必须迅速集结并尽可能地将球接住并传给其他队员。

棒球规则(较详细)

棒球规则(较详细)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

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

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

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

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

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

主要棒球术语如下:场地界内地区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界外地区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内场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

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队员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棒球比赛规则及赛制

棒球比赛规则及赛制

棒球比赛规则及赛制棒球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拥有一套详细的比赛规则和赛制。

下面是棒球比赛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赛制:比赛规则1. 球场:棒球比赛在一个菱形球场上进行,包括三个垒基和一个本垒板。

球场分为内野和外野两部分。

2. 球员:每队有九名球员,包括一个投手、一个捕手、四个内野手和三个外野手。

场上的球员必须按照轮次依次击球和守位。

3. 击球:击球队员必须用球棒击中投手投出的球,尽力奔向垒基。

如果击球手跑到本垒板并安全返回,则得分。

4. 守位:守方球员的目标是尽力将击球手的跑垒路线打断,通过捕接或触垒将击球手判为出局。

5. 出局:击球手未击中球、被三振、被接杀、被触垒或被擒抱出局。

每方连续三次未能成功击球,则守方轮换进攻和守备。

6. 局数:一场比赛通常分为九局。

每局包括攻守两队交替,每队有一次机会击球和守位。

7. 加时赛:如果比赛在九局结束时平局,可以进行额外的加时赛,直到有一方获胜。

赛制1. 单场比赛:两队进行一场完整的比赛,按照上述比赛规则进行。

获得更高得分的一方获胜。

2. 多场系列赛:两支或更多球队进行一系列的比赛,通常是三场或更多场。

每场比赛根据得分判定胜负,并最终确定获胜方。

3. 锦标赛:多支球队参加的比赛,分为预赛和淘汰赛阶段。

预赛通常采用循环赛制,淘汰赛阶段则根据胜负场次决定晋级球队。

4. 联赛:多支球队参加的长期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

常规赛中,每支球队和其他球队进行多场比赛,最终根据积分确定排名前几位的球队晋级季后赛。

这些是棒球比赛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赛制。

当然,具体的细节和变种规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和组织进行调整。

看懂棒球-规则、数据

看懂棒球-规则、数据

看懂棒球-规则、数据⽹上搜集理解整理棒球是⼀种以棒打球,以团队性、对抗性为显著特征的球类运动项⽬。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利⽤球棒和⼿套,在⼀个直⾓扇形的棒球场⾥进⾏⽐赛。

⼀:场地说明⽹上找的图⽚基本说清楚了场地和⼈员位置。

内场=内野,外场=外野,直⾓边的延长线内都是界内,外侧是界外⼆、规则说明棒球分为9局,每⼀局有上下两个半场。

场上分为攻守两⽅,⼀般主队先守,客队先攻,下⼀个半场攻守转换。

场上击打的队员为攻⽅,其余为守⽅。

每局双⽅各攻守⼀次,9局过后得分多者获胜。

若9局过后得分⼀样多则额外多加1局,直到出现1局得分不⼀样多则⽐赛结束。

防守⽅9⼈(捕⼿1名、投⼿1名、内野⼿3名、游击⼿1名,外野⼿3名);进攻⽅1⼈,最多可以有4名进攻⽅在场上(满垒情况+打者);防守⽅---接球、传球,⽬标阻⽌进攻⽅得分;进攻⽅----击球和跑垒组成,⽬标是得分。

攻守转换----⼀般是上半局客队进攻,主队防守。

客队有3⼈出局后,上半局就结束,开始下半局。

下半局是主队进攻,客队防守进攻棒次安排⼀般顺序是4、5、6的选⼿是强棒,能够帮助得分的选⼿;三、技术说明进攻、进垒技术1. 跑垒:A.⼀个垒包只能容纳⼀个⼈。

B.后⽅的跑垒员不能超越前⽅的跑垒员。

C.击球⼿打出界内球,必须开始向⼀垒狂奔;(垒上有⼈则强制进垒)2. 得分:进攻⽅在对⽅9个⼈的围追堵截下,沿逆时针⽅向,依次攻占⼀垒⼆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这样就能让进攻⽅得到1分。

3. Run-跑回本垒得分也叫run(最多⼀次得4分,满垒情况下打者打出全垒打);4. 保送:投⼿投出4个坏球,则打者⾃动进⼊⼀垒(⼀般在进攻⽅的强棒,避免形成全垒打或得分安打采⽤的战术);5. 触⾝:投⼿球直接接触到打者⾝体(犯规或战术),打者⾃动进⼊⼀垒;6. 安打:打者把球打出后,成功上垒,这次击球就是⼀⽀安打7. 全垒打:打者击出球后并顺利的依次跑过⼀垒、⼆垒、三垒,最终回到本垒从⽽得分。

棒球秩序册

棒球秩序册

棒球秩序册1. 比赛规则- 比赛时间:每场比赛9局制,每局3个出局,总共27个出局。

- 球场布局:棒球场应设置好标志,包括投球区、击球区、垒包等。

- 玩家人数:每队由9名球员组成,其中包括一个投手、一个接球手和七名场地球员。

- 出局规则:击球手未能击中投手投出的好球,或者投手投出前三个好球后击球手未能击中,都会被判为出局。

- 得分规则:队伍可以通过跑垒、安全垒、击打本垒或其他方式得分。

2. 比赛流程1. 投球:每局比赛开始时,投手在投球区投出好球。

2. 击球:击球手需要在击球区内尽力击中投手投出的好球。

3. 跑垒:击球手成功击球后,立即开始跑垒,同时其他队员也可以跑垒。

4. 出局:击球手未能击中好球或被场地球员接住击球后,会被判为出局。

5. 换场:每队在投手和场地球员的轮换中进行,直到比赛结束。

3. 球员装备- 棒球手套:用于接住击球。

- 球棒:击球手用来击球的工具。

- 保护装备:包括头盔、胸甲、护腕等,用于保护球员受伤。

4. 比赛裁判- 裁判员:比赛中的裁判,负责判断比赛中发生的事件并做出合理的判决。

- 参赛规定:裁判需了解比赛规则,并具备判断能力和公正性。

5. 球场安全措施- 安全网:设置在场地周围,以防止球飞出场地造成伤害。

- 观众席:观众应坐在指定的观众席上观看比赛,不得进入场地。

6. 比赛纪律- 球队纪律:球员应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的判决。

- 观众纪律:观众应文明观看比赛,不得干扰比赛秩序。

以上是棒球秩序册的完整版内容,旨在让参与比赛的球员和观众了解比赛规则和流程,保证比赛的公平、安全和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共同维护比赛秩序,享受棒球带来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

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

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

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

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

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

主要棒球术语如下:场地界内地区从本垒经一、三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界外地区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内场连结四个垒位所形成的正方形的界内场区为内场。

外场:内场以外的界内地区,即内场以外至连接两条边线末端的弧线所形成的扇形地区为外场。

边线:本垒至一垒及其延长线和本垒至三垒及其延长线叫边线。

垒线:连接垒间的线叫垒线。

垒位: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

投手区;直径为5.49米,高出地面0.25米,四周成斜坡,供投手投球的土墩为投手区。

土墩正中稍后为一平台,中置投手板(图7)击球员区:击球员击球时端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接手区:接手准备接投手投球时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跑垒指导员区:设在一、三垒外,供跑垒指导员指导本队队员跑垒和击球的地域叫“跑垒指导员区”。

队员席:为场上队员和不上场的替补队员及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野传球线:画在边线以外18.29米,至少与边线的本垒至一垒、本垒至三垒部分平行,用以区别比赛有效地区与无效地区的线叫“野传球线”。

队员守队、守队队员: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守队”;进行防守活动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主队或先守队: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地,该队即为“主队”。

按惯例先守,又叫“先守队”。

守场员;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都叫“守场员”。

内场手;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都叫“内场手”。

外场手:在外场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投手: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击跑员:击球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跑垒员:安全到达一垒后继续进行进垒、偷垒、得分等进攻行为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跑垒指导员:站在跑垒指导员区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队员或教练员叫“跑垒指导员”。

替补队员:未列在上场队员名单内、替换场上队员参加比赛的非开局队员叫“替补队员”。

投球投球: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正面投球;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

侧面投球:投手用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进行投球的姿势叫“侧面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投手踏触投手板投球时作轴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投手的自由脚:投手投球时不作轴而做伸踏的脚叫“投手的自由脚”。

“自由脚”也叫“伸踏脚”。

不合法投球:违反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

下列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触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时;突然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时;违反有关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的规定投球时。

投球无效:不判好球或坏球,攻守也无效的投手投球叫“投球无效”。

投手犯规则: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牵制跑垒员或投球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

这时,判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的膝盖上沿至腋部之间的立体空间,这个区域叫“好球区”。

坏球: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没有进入“好球区”或在进入“好球区”前已落地,而击球员又未击的投球叫“坏球”。

暴投: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注:球滚出野传球线或后挡网以外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漏接:接手失接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的投手投球,致使跑垒员多进一个垒的行为叫“漏接”。

突然急投: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的行为叫“突然急投”。

这是不合法投球。

责任失分: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叫“责任失分”。

攻守活动“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局:比赛双方各因三个出局而互换攻守条一次为“一局”。

只有一方三人出局而未交换攻守时为“半局”。

安全: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得分: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出局: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叫“出局”。

击球:击球员站在击球员区用球棒击投手投球的进攻行为叫“击球”。

不合法击球:击球员采取下列任一行为击出的球为“不合法击球”:(1)一脚或双脚全部落在击球员区外的地面上或一脚全部或一部分踏触本垒板挥击而将球击中时;(2)用不合规则规定的球棒将球击出时。

击:击球员击球未中、好球未击、两击前击成界外球、触击成界外球、击球末中而球触及身体、好主身体或击成“擦棒球”时都判为一“击”。

球:击球员坏球未击或投手不合法投球时判为一“球”。

界内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判“界内球”。

:(1)停止在本垒至一垒之间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的界内地区时;(2)地滚球越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向外场或滚出界外时;(3)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4)先落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内地区时;(5)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6)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在边线上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来判定,而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

腾空球落在第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仍为“界内球”。

界外球;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判“界外球”:(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2)内场地滚球经过一、三垒垒位,从垒位后界外地区滚人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时;(3)落在一、三垒位后的界外地区时;(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或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击出的球直接击中投手板,从本垒到一垒之间或本垒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腾空球: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地滚球: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平直球:异常快速,既不着地又不上升而直接飞向守场员的击球叫“平直球”。

擦棒球: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

触击球:有意等球碰棒或用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抢分触击;在二出局前,三垒有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牺牲打: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

“牺牲打”根据击球方法不同又分为“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内场腾空球;二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的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而守场员9包括外场手)又能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击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安打:凡守场员并无失误而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

“安打”按安全到垒的多少分“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本垒安打”(简称“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本垒打”)。

四球上垒: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滑动的占垒动作叫“滑垒”。

滑出垒位: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而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再踏垒:跑垒员按规定合法返回并踏触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守场员接触腾空球前离垒的跑垒行为,叫“离垒过早”。

被迫进垒:跑垒员由于击跑员上垒被迫放弃原占垒位而向下一垒位前进的跑垒行为叫“被迫进垒”。

偷垒;跑垒员在投入起动投球时迅速抢进下一垒位并获得成功的跑垒行为叫“偷垒”。

捷杀:守场员把击球员击出的腾空球或平直球在落地前合法接住,或接本队守场员的传球而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接杀”。

接住:守场员没有用帽子、护具或运动服装的任一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

投杀:击球员被判三“击”而取消其继续击球的权利的投球行为叫“投杀”。

触杀:守场员用手套或手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所持的球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传杀:守场员传球以协助本队其他守场员完成接杀击跑员或跑垒员的任务的防守行为叫“传杀”,也叫“助杀”。

封杀: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

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守场员选杀: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牵制传杀:投手踏触投手板对跑垒员进行牵制和传杀的行为叫“牵制传杀”。

夹杀: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双杀:守场员防守出色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

双杀有:(1)双封杀:封杀造成的双杀。

(2)封触双杀:铣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

三杀:守场员防守无失误而使攻队三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身体:指攻守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接触:接触场上队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叫“接触”。

失误:凡守场员经过正常努力可以接好或传好的球,但没能接住或传好致使攻队队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防守行为叫“失误”。

野传球:守场员传、接球失误致使球滚出野传球线或滚出前碰触障碍物或滚入看台、队员席等而成“死球”的传球叫“野传球”。

妨碍: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的行为叫“妨碍”。

阻挡: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挡跑垒员进行垒的行为叫“阻挡”。

沃球:继续比赛,攻守有效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活球”。

死球:暂停比赛的击球、传球、接球或投球叫“死球”。

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暂停:裁判员为暂时中断比赛所宣布的口令。

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申诉: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提出抗议;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裁判与记录判定:裁判员做出的判断叫“判定”。

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不合法:与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中止比赛:由于某种原因由主裁判员宣布结束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平局比赛:主裁判员宣布的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弃权比赛:因一方违反规则由主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