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一.实验设备硬件使用的是单片机SS-8051高级单片机实验仪,软件使用的是Keil uv2软件开发环境。

二.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的调试环境与指令系统三.实验内容自编一个汇编小程序,使用Keil uv2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程序。

Keil uv2 操作流程的简单说明:1.NEW PROJECT ↙,建一个新的项目,取项目名并存于F:盘下(最好在F盘下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Atmel/AT89c51 芯片型号;或者可以从File/ devices database 的对话框中选择芯片型号。

2.FILE/ NEW ↙,建立一个新文件,在打开的窗口下输入程序,取文件名并存盘。

3.选中Source Group1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中 Add Files to Group ` Source Group1`,将文件加入到项目中。

4.选中Target1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中Options for Target ` Target1`:●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output项的对话框,选中`Great HEX File`,以保证编译时能生成.HEX文件,为后续下载程序做准备。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debug项的对话框,选中`Use Simulator`,采用仿真方式。

5.Project/Build target或Rebuild all target files, 编译所输入的程序,检查语法错误,更改错误直至无错为止。

6.Debug/ ‘Start/Stop Debug Session’↙,开始调试程序,检查逻辑错误。

实验二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内容连线并编制程序,完成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功能;2. 了解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的硬件接口电路;3. 学会单片机和PC机串口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三.实验电路四.连线方法实验三V/F转换电路实验一、实验内容V/F转换电路的调试。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差动放大器实验实验二信号放大电路实验实验三信号运算电路实验实验四电压比较器实验实验五电阻链分相细分实验实验六幅度调制及解调实验实验七移相电桥实验实验八脉宽调制电路实验实验九调频及鉴频实验实验十开关电容滤波器实验实验十一开关式相乘调制及解调实验实验十二精密全波整流及检波实验实验十三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实验实验十四锁相环单元实验实验十五分频器单元实验实验十六锁相环应用实验––频率合成实验实验十七可控硅触发调压实验测控电路部分实验一差动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1-1是差动放大器的实验电路图。

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当 开关K 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

调零电位器Rp 用来调节T 1,T 2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i =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

图1-1差动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当开关K 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e ,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典型电路: (认为U B1=U B2≈0);I C1=I C2=½I E 恒流源电路: ;C321C2C1I I I ==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当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R E 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R E =∞,W 电位器在中心位置时,Pbe B CiOd R )1(21r R R U U A ββ+++-=∆∆=单端输出:diC1d1A 21U U A ==∆∆EBE EE E R U U I -≈||E3BEEE CC 212E3C3R U U U R R R I I -++≈≈|)|(d i C2d2A 21U U A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若为单端输出,则有ECE p be B C iC1C2C12R R )2R R 2)(1(r R R U U A A -≈++++-=∆∆==ββ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 0U U A iOd2=∆∆=,实际上由于元件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Ac 也不会绝对等于零。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

注意:接线时务必关闭电源,接好线检查无误方可打开电源开关,实验过程中不要使电源持续工作太长时间,以免造成芯片过热烧坏。

实验1 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仪器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

2.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电路原理一般来说,对于测量放大器,主要要求其放大倍数要高,以便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其输入阻抗要高,以便减少对微弱信号的影响;其共模抑制比要高,以便抑制线路上可能串入的共模干扰。

下面介绍两种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1.两运放仪器放大器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

一般采用差动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来抑制它,但是必须要求外接电阻完全平衡对称、运算放大器具有理想特性。

否则放大器将有共模误差输出,其大小既与外接电阻对称精度有关,又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共模抑制能力有关。

一般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可达80 dB,而采用由几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测量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可达100~120dB。

图5-1所示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共模抑制约100dB的差动放大电路――两运放仪器放大器。

图5-1 两运放仪器放大器由电路可得u o1=(1+>u i1, =所以u o=(1+>u i2-(1+>u i1因输入共模电压u ic=(u i1+u i2>/2,输入差模电压u id=u i2-u i1,可将上式改写为u o=(1->u ic+(1++>u id为了获得零共模增益,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必须为零,可取==此时,电路的差动闭环增益为Kd=1+这种电路采用了两个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因而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

2.三运放仪器放大器在自动控制和非电量系统中,常用各种传感器将非电量<温度、应变、压力等)的变化变换为电压信号,而后输入系统。

但这种电信号的变化非常小<一般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所以要将电信号加以放大,有的甚至放大上千倍或上万倍,因此都采用这种仪表放大电路<如图11-2所示)。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气工程学院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王武编写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贵州大学二OO 四年六月前言一、实验目的:测控电路是一门工程技术基础性质的课程,因此实验方法的学习是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目的为:(一)依据理论课的内容对重要的原理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形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熟悉典型测控电路的特性。

(三)熟悉电子线路的调试技术。

(四)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正确结论。

(五)学会查找实验故障,并排除故障。

(六)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即认真地按要求完成操作。

做到细致、周密,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

二、实验要求:(一)进入实验室以前,必须复习与此次实验的有关理论知识。

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仪器及注意事项等,并完成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做好预习报告。

(二)进入实验后,首先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三)实验中遇有异常气味和危险现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指导教师,只有在找出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实验室规则1 进入实验室后,按预先编号小组进入相应实验台,自觉遵守纪律,做实验时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不准做其他有碍实验的活动。

进行实验时,如违反实验室各项规定,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实验。

2 实验时一定要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对实验数据与波形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做以记录,善始善终。

对无故缺课者原则上不予补做,并以实验不及格处理。

3 测量数据和使用仪器时应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要特别小心,防止触电故事的发生。

4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爱护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按操作规程使用,不得无目的乱旋乱开,不得乱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对违章使用造成仪器、仪表损坏者,视情节轻重按学校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目录1、实验一: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42、实验二:有源滤波器设计······················································································63、实验三:压力测量仪设计······················································································123、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64、实验报告格式··········································································································17实验一: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实验学时:2-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测控专业测试技术试验指导书

测控专业测试技术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滤波器的特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 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特性2、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二、原理说明滤波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的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允许某些频率(通常是某个频带范围)的信号通过,而其它频率的信号受到衰减或抑制,这些网络可以由RLC元件或RC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也可以由RC元件和有源器件构成的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四种1、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指低频信号能通过而高频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图1(a)、(b)即为典型的二阶无源和有源滤波器原理图图1 (a)无源低通滤波器 (b)有源低通滤波器2、高通滤波器只要将低通滤波器滤波网络中的电阻、电容互换即可变成高通滤波器,如图2(a)、(b)所示,高通滤波器的性能与低通滤波器相反,其频率响应和低通滤波器是“镜像”关系。

图2 (a) 无源高通滤波器 (b) 有源高通滤波器3、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的衰减),而在其它范围内信号都能顺利通过。

常用在抗干扰设备中。

典型原理图为3(a)、(b)所示图3(a)无源带阻滤波器 (b) 有源带阻滤波器4、带通滤波器这种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只允许在一定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或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都被阻断。

典型电路的原理图如4(a)、(b)所示图4 (a) 无源带通滤波器 (b) 有源带通滤波器三、实验设备(1)二阶低通滤波器①无源低通滤波器首先计算其中心频率f。

实验电路如图1(a)所示,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令其输出为U1=1V的正弦波,改变频率,使其在中心频率左侧和右侧变化,并维持U1=1V不变,测量输出电压U2,记入表1-1(a)中。

表 1-1(a)实验电路如图1(b)所示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记入表1-1(b)中表 1-1(b)实验电路如图2(a)、(b),重复上面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数据表格自拟。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测控教研室刘宝华实验一 运算放大器应用一、 实验设备计算机、MULTISIM二、 实验目的1. 熟悉MULTISIM 软件的基本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绘制、器件参数设置。

2. 熟悉MULTISIM 软件的基本仿真分析方法。

3. 熟悉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设计,包括比例、加减、比较等电路。

三、 实验内容1.设计反向比例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K Ω,增益等于10+学号末位,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

2.设计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0K Ω,增益等于10+学号末位,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

3.设计减法电路,实现2123in in out V V V -=其中1in V 是峰值为0.1V ,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2in V 是峰值为0.3V ,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

用示波器记录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

四、 试验结果(要求:作出实验指导书中给出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结果的波形。

)1. 设计反向比例放大电路2.设计同相比例放大电路3.设计减法电路实验二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一、实验设备计算机、MULTISIM二、实验目的1.了解mulitisim软件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步骤。

2.熟悉和掌握调幅式电路的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

3.利用AD633AN乘法器验证调幅式电路的调制原理。

三、实验内容1.运用电子技术来设计AM电路,通过实验完成功能验证。

2.学会对电子电路的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四、试验结果(要求:作出实验指导书中给出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结果的波形。

)1.实验电路与波形(1)A M调制电路原理图(2)A M调制与解调原理图(3)利用AD633AN乘法器实现AM调制2、实验电路工作原理AM调制原理:是指对信号进行幅度调制。

该电路图是在原信号上乘以一个高频的余弦信号,在频域上的效果就是将原信号的频谱移动到ω处,以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频率范围。

测控电路实验

测控电路实验



3.设计实例 设计一个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1dB切比雪夫型低通滤波器,增益Kp = 2,截频(指纹波之间的终止频率)ƒc = 5KHz。设计步骤如下: 按上述快速设计方法得到标称的电容取C =0.01μF,对应的参数K= 2,也可以由式从下表中查出Kp=2时,电容C1=C=0.01μF,K=1 时的电阻值。 R1=2.602 KΩ, R2=5.204 KΩ, R3=8.839 KΩ。 将上述电阻值乘以参数K=2,得: R1=5.204 KΩ, 取标称值5.1K+104Ω R2=10.408KΩ, 取标称值10K+408Ω R3=17.698 KΩ。 取标称值15K+2.7KΩ或≈18K
检查电路是否完整,初始化数字输入端为“11111111”。实验首 先将信号输入Rfb端接零电平,然后在1,128,256三点不同增益下, 分别进行物理调零。采用数字万用表作为测量工具,使得三点的零 电位误差在0.1%之内。 选定一个放大倍数(推荐4、8、16),分直流、交流两种信号调 节输入Rfb端电平的幅值(即做两组实验),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 号幅值在哪些范围内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输出信号。 选定一个固定的输入幅值(推荐10mV、100mV、1000mV), 类似2的实验思路,找出可以准确放大的倍数范围。 总结实验规律,找出DAC0832/0830用于PGA的适用幅值、倍数 范围。 注意事项:在输入电压信号端口,接入“0”时应注意不要直接悬空, 应规范的接地。
(1) 先选择电容C1的标称值,电容C的初始值靠经验决定,通常以 下面的数据作 参考: f c ≤ 100Hz C = (10-0.1) μF ƒc = (100-1000)Hz C = (0.1-0.01) μF ƒc = (1-10k)Hz C = (0.01-0.001) μF ƒc = (10-1000k)Hz C = (1000-100)pF ƒc ≥ 100kHz C = (100-10)pF (2)所选择的电容C1的实际值,再按照下式计算电阻换标系数K 其中ƒc的单位为Hz;C1的单位为μF。 (3)表2-1中查出C1和K=1时的电阻值。 (4)再将这些电阻值靠标称的实际电阻值。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DOC)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DOC)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王月娥编写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目录实验一典型放大器的设计 (5)实验二精密检波和相敏检波实验 (8)实验三信号转换电路实验 (12)实验四细分电路实验 (14)《测控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根据本校《2011级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和《测控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测控电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任选课。

电路实验技能是从事测控行业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本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对《测控电路》课程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测控电路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1、如何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模拟运算电路、电桥放大器以及仪用放大电路。

2、幅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原理。

3、信号转换电路原理。

4、电阻链细分电路的原理。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搭接电路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典型电工电子学仪器的技能。

4、培养学生处理测量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学时、教学文件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占总学时的25%。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及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分。

以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人身安全,保护设备。

八、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注意事项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

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时,必须注意如下事项: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接线要认真检查,确定无误方可接通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杨君玲修订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重庆科技学院2016.06前言一、实验目的:测控电路是一门工程技术基础性质的课程,因此实验方法的学习是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目的为:(一)依据理论课的内容对重要的原理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形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熟悉典型测控电路的特性。

(三)熟悉电子线路的调试技术。

(四)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正确结论。

(五)学会查找实验故障,并排除故障。

(六)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即认真地按要求完成操作。

做到细致、周密,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

二、实验要求:(一)进入实验室以前,必须复习与此次实验的有关理论知识。

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仪器及注意事项等,并完成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做好预习报告。

(二)进入实验后,首先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三)实验中遇有异常气味和危险现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指导教师,只有在找出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实验室规则1 进入实验室后,按预先编号小组进入相应实验台,自觉遵守纪律,做实验时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不准做其他有碍实验的活动。

进行实验时,如违反实验室各项规定,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实验。

2 实验时一定要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对实验数据与波形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做以记录,善始善终。

对无故缺课者原则上不予补做,并以实验不及格处理。

3 测量数据和使用仪器时应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要特别小心,防止触电故事的发生。

4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爱护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按操作规程使用,不得无目的乱旋乱开,不得乱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对违章使用造成仪器、仪表损坏者,视情节轻重按学校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目录1、实验一:典型运算放大电路特性实验·········································································42、实验二:热电偶测温及三运放电路特性实验·····························································63、实验三:相敏检波电路实验·····················································································104、实验四:PWM及BUCK电路特性实验·········································································105、实验五: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选做)···································································106、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6实验一:典型运算放大器电路特性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同相、反相及差分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验证上述三种运放电路的直流放大特性。

二、实验内容1.分别用同相、反相及差分三种结构,分别设计一个放大倍数为10倍和100倍的电路;2.用仿真软件验证上述三个电路的特性。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实验参考电路图(自行设计)2.采用电路仿真软件仿真电路运行结果。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五、实验条件PC机及Protle软件或MultiSim软件。

六、实验步骤1.分别设计好同相、反相及差分放大电路,并在仿真软件中画好保存。

(运放:LM358)2.按放大倍数10倍左右标示好参数,然后输入不同的直流信号,观察不同的输出,记录在下表中:同相:反相:差分:3.按放大倍数100倍左右标示好参数,然后输入不同的直流信号,观察不同的输出,记录在下表中:反相:4.观察不同放大电路的交流响应情况(选做题)按放大倍数10和100倍左右标示好参数,然后输入不同的频率的正弦信号(f:10HZ~1M,100、1K、10K步进,V P-P:100mV、10mV:),观察不同的输出波形,记录于纸上。

七、思考题1.三种典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有什么特性?八、实验报告1.画出三种典型放大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2.按实验记录数据,画出每个电路的输入输出曲线图。

并分析其响应及线性情况实验二热电偶测温及三运放电路特性实验(请先仔细阅读P39温控仪表操作说明)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与应用2.了解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应用(特别是三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二、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回路,如果二种金属丝的两个接点有温度差,在回路内就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一种温差测量传感器,置于被测温度场的接点称为工作端,另一接点称为冷端(也称自由端),冷端可以是室温值也可以是经过补偿后的0℃、25℃的模拟温度场。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K型、E型热电偶、温度源、温度控制仪表、数显单元(2000型)或温度控制测量仪(9000型)。

四、实验步骤:1、将热电偶插到温度源两个传感器插孔中任意一个插孔中,(K型、E型已装在一个护套内),K型热电偶的自由端接到主控箱面板上温控部分的Ek端,用它作为标准传感器,配合温控仪表用于设定温度,注意识别引线标记,K型、E型及正极、负极不要接错。

2、将E型热电偶的自由端接入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上标有热电偶符号的a、b孔上,作为被测传感器用于实验,按图11-1接线,热电偶自由端连线中带红色套管或红色斜线的一条为正端,接入“a”点。

3、将R5、R6端接地,RW2大约置中,打开主控箱电源开关,将V02端与主控箱上数显电压表Vi端相接,调节Rw3使数显表显示零(电压表置200mv档),打开主控箱上温仪控开关,设定仪表控制温度值T=50℃,将温度源的两芯电源线插入主控箱温控部分的220V输出插座中。

4、去掉R5、R6接地线,将a、b端与放大器R5、R6相接,观察温控仪指示的温度值,当温度稳定在50℃时,记录下电压表读数值。

5、重新设定温度值为50℃+n·Δt,建议Δt=5℃,n=1……10,每隔1n读出数显电压表指示值与温控仪指示的温度值,并填入表11-1。

表11-1:6、根据表11-1计算非线性误差δ,灵敏度S。

7、将E型热电偶的自由端连线从实验模板上拆去并接到数显电压表的输入端(Vi)直接读取热电势值(电压表置200mv档),重复上述⑤过程,根据E型热电偶分度表查出温度值(加热源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值)。

8、计算出加热源的温度,并与温控仪的显示值进行比较,试分析误差来源。

附:热电偶分度表,请参阅实验软件光盘中的热电偶分度表内容。

五、思考题1、热电偶测量的是温差值还是摄氏温度值?2、图中所示的放大电路,是否还有更佳的实现办法?六、实验报告1.按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热电偶的理论及实测分度曲线图(X轴:温度,Y轴:mV值)。

并分析其响应及线性情况2.画出三运放典型放大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 相敏检波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相敏检波器电路原理及特性2、了解低通滤波器电路原理及特性二、基本原理:相敏检波电路如图(B-1):①输入信号端,②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③为输出端,④为直流参考电压输入,⑤、⑥为信号监测端。

(1)R430K R330K 22KRW147K T1D 231(6)3D36R222KR1300k1/2LF3531/2--+-15V+15V D(15)2CK7 R56SC +(3)LF35350.1uF (4)(2)C1图B-1相敏检波器的电路原理当②或④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开环放大器的作用使场效应晶体管处于开关状态。

从而把①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与控制信号有关的检波信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相敏检波器、移相器、音频振荡器、双踪示波器、直流 稳压电源、低通滤波器。

四、实验步骤:(1)了解相敏检波器的电路原理。

(2)根据图B-2的电路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0°输出端输出至相敏检波 器输入端①,把直流稳压电源+2V (-2V )输出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④把 示波器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和输出端③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图 B-2 相敏检波器电路接线图(3)调整好示波器,开启主控箱电源,音频振动器频率置4KHz,调整音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使示波器显示电压VP-P=4V,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度值关系。

(4)改变参考电压的极性(-2V),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

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和输出同相,当参考电压为负时,输入和输出相反。

(5)关闭电源,根据图B-3重新接线,将音频振荡器信号从0°输出端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并同时接入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②,把示波器的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和输出端③,将相敏检波器输出端③同时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起来,将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直流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电压表置20V档)。

(6)开启主控箱电源,音频振荡器频率置4KHz,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Vp-p),同时记录电压表的读数V0,填入表(B-3)。

图 B-3 相敏检波器电路接线图二表B-3:实验数据记录表用示波器比较:相敏检波器①、③端的波形,分析当输入信号①与参考信号②同相时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波形。

(7)关闭电源,根据图B-4的电路重新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信号从0°端输出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180°端输出接至移相器的输入端,把移相器输出端接至相敏检波器的参考输入端②,把示波器的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和输出端③同时与低通滤波器输入端连接起来,将低通滤波器输出端与直流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测量线路。

图 B-4 相敏检波器电路接线图三(8)开启电源,转动移相器上的移相电位器,比较示波器的两个通道的显示波形及电压表的读数V0(9)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Vp-p),同时记录电压表的读数V0,填入表(B -4)。

表B-4 实验数据记录表(10)分析一下,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与参考端信号相位不同时,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波形。

思考:(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相敏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移相器在实验线路中的作用是什么?(2)在完成第⑥步骤后,将示波器两根输入线分别接至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①和附加观察端⑤和⑥,分别观察⑥、⑤端波形来回答相敏检波器中的整形电路是起什么作用?信号相位如何?(3)电压表的读数什么时候达到最大值?3、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荡频率(3Hz~20Hz),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填入表(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