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物流生产方式-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JIT生产方式是什么意思

JIT生产方式是什么意思

JIT生产方式是什么意思一、JIT生产方式简介JIT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其实质是保持物质流和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实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在恰当的时候进入恰当的地方,生产出恰当质量的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准时化生产JIT是二战以后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由于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因而曾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后来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和有效性,被越来越广泛地认识、研究和应用,人们才称为JIT。

二、JIT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日本汽车工业从其起步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技术设备引进对国产化----建立规模生产体制----高度成长----工业巨大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出口日增对全球战略这样一个过程。

但是,从一开始的技术设备引进阶段,日本汽车工业就没有全部照搬美国的汽车生产方式。

这其中除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市场环境、劳动力以及二次世纪大战之后资金短缺等原因以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丰田汽车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虽然已很先进,但需采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在20世纪后半期,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给制造业提出的新课题即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否则的话,生产过剩所引起的只是设备、人员、库存费用等一系列的浪费,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至于生存。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

JIT生产方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为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生产方式亦为世界工业界所注目,被视为当今制造业中最理想且最具有生命力的新型生产系统之一。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生产方式的优化和改进一直是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产生产方式中的现场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方法,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日产生产方式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探讨现场管理在日产生产方式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日产生产方式简介日产生产方式(Just-In-Time Production,简称JIT)是一种以实现生产过程无浪费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按需生产,通过准确把握客户需求、精准计划生产和调度物料,从而实现零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日产生产方式的目标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废品、库存和生产周期,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二、现场管理在日产生产方式中的作用现场管理对于日产生产方式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生产现场的平衡、规范和优化。

以下是现场管理在日产生产方式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 实时监控和调整:现场管理通过对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感知异常情况,并迅速调整生产节奏和资源配置。

这有助于减少生产中的延误和瓶颈,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提高效率和质量:现场管理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改进工序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它强调对生产现场的细致管理和精益求精,从而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不合格品。

3. 保证物料供应和调度:现场管理要求准确把握物料需求,做到按需而采购,及时供应到现场。

同时,它强调对物料的精准调度和使用,确保物料的流畅性和合理利用率。

4. 培养员工技能:现场管理注重对生产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现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5. 建立和改进绩效指标:现场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评价和激励。

这不仅可以有效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还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生产方式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三、现场管理在日产生产方式中的应用在实际的日产生产过程中,现场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来发挥作用:1. 5S管理:通过应用5S管理方法,对生产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培养,确保场地的整洁有序。

日产生产方式及物流改善介绍

日产生产方式及物流改善介绍

50%
27
27
与同行业其他公司间的共同运输:
共通/近邻部件供应商 类似的到货条件 去路/来路的组合
同行业 β社
A社
B社 集配
C社 中心
D社
被活用了的共同运输的构筑。
日産 E社
Z工場
同行业 α社
28
28
改善精神
・将固有观念全部抛开。 ・立即行动,不要辩解。 ・不用钱来解决,要靠发挥智慧取胜。 ・五次追问为什么,析出真因不放过。 ・现在还是最差的,改善永无止境。
Never ending quests to identify problems and put in place solutions
不懈地追求课题的显现化和改革
所谓「不懈地追求与客户的同期」,是指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信赖关系,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使客户成为日产忠实车主,需要从以下3个活动去努力。


装 生

N


线

自主装卸

N
卡车位 卡车位 卡车位
人行道
纳入管理板
・・・・・・・・・・ ・・・・・・・・・・
厂家 BOX
休息場所
返回部品 试作部品 初物部品
放置场
放置场
放置场
○○验收场 人行道
标准件放置场

空树脂容器放置场



待 机 场 ②
18
9.调达物流及改善的基本思路
运输改善① 1) 以部件需求工厂(本司的工厂)为单位作最合理物流网络的构筑:

输M 的
送H 流
包装

信 息 的 流 动

JIT的名词解释

JIT的名词解释

JIT的名词解释JIT(Just-In-Time)是一种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一种供应链管理的方式。

它追求减少库存储备、减少生产与供应链过程中的浪费,并通过按需制造的方式来满足顾客需求。

JIT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同时降低成本和风险。

1. JIT的起源和发展JIT最早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应用于生产制造业。

丰田公司在面对资源有限和市场需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JIT方法成功地实现了高效生产和灵活供应,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随后,JIT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2. JIT的原则和核心思想JIT的原则主要包括按需生产、零库存、减少浪费和持续改进。

按需生产是指根据顾客需求进行生产,避免生产多余的产品,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

零库存则是通过精确计划和实时配送,使库存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减少废弃和滞销风险。

减少浪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动作、运输、库存、等待和过度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持续改进则是JIT的核心思想,通过不断分析和改进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实现内部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3. JIT的关键实践和工具为了实现JIT的目标,企业需要采用一些关键的实践和工具。

首先,精确计划和预测是JIT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有效分析数据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减少过剩库存和生产。

其次,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协调也是JIT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及时的物料配送和供应。

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支持JIT的实施,如Kanban系统、流程图、六西格玛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益生产和流程优化。

4. JIT的优势和挑战JIT的实施可以带来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按需生产和零库存的原则,企业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其次,JIT可以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JIT也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波动。

拉动式与推进式生产模式资料讲解

拉动式与推进式生产模式资料讲解
拉动式与推进式生产模式
2、拉动式模式
拉动式模式是以日本制造业提出的JIT技术为核心的生产物流管 理模式。
基本思想:强调物流同步管理:
第一,在必要的时间将必要数量的物料送到必要的地点,整个 企业按同一节拍根据后道工序的需要进行生产。
第二,必要的生产工具、工位器具要按位置摆放挂牌明示,以 保持现场无杂物。
在管理手段上,把计算机管理与看板管理相结合
在生产物流方式上,以零件为中心,要求前一道工 序加工完的零件步。
在生产物流计划编制和控制上,以零件为中心,计 算机编制物料生产计划,并运用看板系统执行和控 制,以实施为中心,工作的重点在制造现场。
在对待库存的态度上,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系统中 的各种缺陷,所以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都视为浪费, 要消灭一切浪费。
总结
推动式强调的是市场供应量 拉动式强调的是市场需求量 两者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类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三,从最终市场需求出发,每道工序、每个车间都按照当时 的需要,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上游车间下达生产指令,前道工 序、上游车间只能生产后道工序、下游车间所需要数量的物品。
看板(Kanban),是一个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语,意 思是卡片或者某种形式的可见记录。
拉动式模式物流管理的特色
在管理标准化和制度方面重点采用标准化作业

日产生产方式的实施办法

日产生产方式的实施办法

日产生产方式的实施办法1.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高效且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日产生产方式(Just-in-Time Production;简称JIT)是一种优化生产流程的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物料供应和产量,实现最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本文将介绍日产生产方式的实施办法,并探讨在实践中的一些关键考虑因素。

2. 日产生产方式的概述日产生产方式最早由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开发并应用于其生产线上。

其核心思想是尽可能地减少库存和浪费物料,并通过精确控制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日产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去除浪费:通过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去除不必要的等待、运输、库存、过程和产能浪费。

•精确计划: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线上的物料供应和产量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灵活生产:通过灵活的生产调度和工艺优化,实现快速转变和生产多样化产品的能力。

3. 实施办法3.1 设定目标在实施日产生产方式之前,企业应该明确设定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并且要具体、可测量和可追踪。

例如,目标可能包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交付速度、提高产品质量等。

3.2 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在实施日产生产方式之前,企业需要对当前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并找出存在的浪费和瓶颈。

通过使用一些流程优化工具如价值流映射(Value Stream Mapping),企业可以识别出不必要的等待、运输、库存和过程中的浪费,并制定优化策略。

3.3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日产生产方式依赖于准确的物料供应。

因此,建立稳定和合作的供应链关系至关重要。

企业应与关键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其共享销售数据、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供应链上的物料供应与生产线上的需求保持一致。

3.4 建立可靠的生产计划精确的生产计划是日产生产方式的关键。

生产计划应该基于市场需求预测和物料供应的情况,包括所需的产量、交货日期和物料需求量。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经营环境的变化
本公司的问题
对本公司之影响
本公司将来方向定位
本公司的经营实况
应反映中期计划 之课题
年度活活动计划
中期经营计划
20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方针管理来自公司的经营计划
六、GK说明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说明: 1.GK(现场管理、日本语缩写) 2.日产采用全球通用的标准进行对班长培训,并进行现场管理水平的诊断。 3.每月系长和科长对班长进行诊断,每半年总经理对班长进行诊断。 4.班组管理水平高不高可以从GK诊断来说明。
八、TPM说明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TPM的含义 把创造追求无限生产系统效率化(综合性效率化)的企业体制作为目标 以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对象,在现场现物构筑 “零故障、零损失、零不良、零灾害”,预先防止所有损失的结构。 以生产部门为主﹑跨越现场、技术、管理等所有部门。 从公司最高领导层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 通过重复小集团活动来达到零损失的目标。
作业管理
安全卫生管理
生产
活动


设备
(D)
交期
(C)
成本
(Q)
品质
最少的资源
最大的效益
现场管理的体制
十一、结束语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1.日产作为世界级的公司,现场管理的经验。我们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2.现场做得好不好,关键是现场管理者的水平。 3.公司的体制及制度决定管理者水平的高低。
Nissan Production Way
日产现场管理说明
二、工作展开要点
制造 生产/物流管理 5S(安技环保)
GK(现场管理)
T P M
J I T
S Q C

丰田生产方式下的生产物流分析

丰田生产方式下的生产物流分析

丰田生产方式下的生产物流分析作者:韩秀元杨丹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8期【摘要】丰田生产方式下的生产物流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

其运用的方法很多都源于对生产现场的研究,无论是精益的生产物流管理理念还是个性化的改造,都促成了生产物流的敏捷性、准确性和高效率。

【关键词】丰田生产方式;生产物流一、生产物流概述(一)生产物流的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生产物流有不同的概念。

以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运动(即物料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活动)。

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

其过程大体为:原材料、燃料、外购成件等物料从仓库或者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端,再进一步伴随生产加工过程并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动。

流动过程中,材料本身被加工并产生一定的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结束,再流动至仓库。

基于本文研究对象为丰田生产方式,区别以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的生产物流概念。

定义生产物流为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即按照工厂布局、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实现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等物料在工厂内部供应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工序与工序、车间与成品库之间流转的物流活动。

(二)汽车制造业的物流特征汽车制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产品组装,而是集零部件开发、制造、运营、物流等一体化的制造工程。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协同性。

汽车制造业的物流涉及到多方的协同工作,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零部件来源具有多样复杂的特征,这里面包括零部件制造商、第三方物流、内部的零部件厂、整车厂、经销商等。

就因为汽车制造业的复杂,这种协同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有效的协同作业,才能确保整个物流圈中的不同企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复杂性。

相比其他行业,汽车制造企业在物流体系上显得更为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由于受到生产能力等生产方面的制约影响,一般每天的产量都设有一个上限。当天的订单数量如果超过了产量上限的话,就要将超过部分顺移至第二天。如此以来,生产等待周期就会延长。
设备的FMS化
所谓FMS,就是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的英文所写,是为了灵活对应市场变化的生产系统。这里的柔性指的是“多品种化对应(种类)”和“快速迅捷地应对计划变更(量)”,如何更加有效是其中的关键。
所谓间接时间,就是在实际活动当中,除了从事直接生产的直接时间活动以外的时间。间接时间包括早会、下班会、工休、教育和设备停工时间等。
标准时间(DST)
所谓标准时间,就是有零部件的数量、形状、焊接点数、油漆面积等设计构造特性决定的作业时间。
(DST:Design Standard Time的所写)
机械的本质安全
日产生产方式名词解释
术语
解释
ANSWER
ANSWER是“All Nissan Say Welcome to Every customer”的头字母缩写,也就是指生产销售信息系统,向每个顾客答复交货期,并将交货期反映到生产当中。该系统于1991年开始在日本市场导入。销售公司可以利用此系统每天在线发出订单,(整车厂)以此为基础每天确定生产计划。
STAR
(时间遵守率)
“Scheduled Time Achievement Ratio”的缩写,它是针对投入顺序计划制定的各工序终了时间点,其正负1小时以内整车通过的比率,也是衡量整车主要生产线的同期生产水平的一个指标。
下线STAR提高以后,整车生产的超前和滞后几乎都会消除,外购零部件的库存就能够削减道最小极限,并且还而且非常稳定。(管理图)
2工艺能力指数Cp值或者Cpk值适当。
Cp值:对照标准判断质量散差(稳定性)的指标。
(计算公式的意思是:反映上下限标准值的幅度与数据分布的幅度6S(标准偏差)相比较而言的富余的程度。)
库存天数
表示库存量有多少天份的指标。
库存天数=总库存量÷平均一天的生产(出厂)额
SQC
统计质量管理,是“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该术语的意思是:以数据为基础,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合理、经济地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SSAR
(顺序遵守率)
“Scheduled Sequence Achievement Ratio”的缩写,它是一项针对整车的投入顺序计划(Actual Schedule),各道工序在多大程度上遵守顺序的一个指标。
另外,生产部门的最后出厂的交货STAR的允许范围为正负2小时。
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写,即“全体人员参加的生产维护”。
(1)目标
通过消除设备的损失和浪费、追求设备的极限效益,提高企业的业绩和营造有生气的工作氛围。
(2)特征
TPM以追求设备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一般来说,有以下5大基石,再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展开。
①提高每台设备使用率;
②建立自我保养的体制;
③建立计设备维护部门的计划性的维护体制;
④提高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⑤建立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
作为一项表彰制度,日产专门设立了PM奖、持续奖、特别奖等奖项,以评价TPM的水平。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所写,意思是“全公司的质量管理”。
安全库存
为了保证对后续工序的供货,为了消除产量、生产计划的波动,有必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库存。
这里所说的安全库存是指因为过分担心生产线发生问题而持有的库存,是不应该保持的。
确定计划
指的是最终确定了整车各种款式的生产数量的计划。在日产,称它为主计划(Master Schedule)No.4,根据每天最新收集到的订单信息调整之后制作完成,在成品车被总装下线的6天前确定。
生产确定周期
整车主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确定(日产在整车下线6天前)以后到出厂为止的计划周期。
生产设计
生产设计指的是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统称。也就是在产品开发的初期阶段开始,开发部门就与生产部门通过同时活动的形式,为了用最少的成本创造优良品质,决定产品的式样、标准以及制造方法。
生产等待周期
订单车从接单直至反映到整车主生产线的顺序确定计划为止的等待时间。
设备应该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安全生产的因素,不能等到设计完成以后再来追加保护措施;另外,即使出现了不安全的条件,也要使得设备方面有保证安全的能力。具体来说:
①Fail Safe():即使设备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故障,设备也能够维持安全的状态
②Fool Proof():在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即使操作员工出现了错误,也要防患于未然,保证安全。
Actual Schedule
(投入顺序计划)
焊装、整车总装线、总成装配生产线的一天的生产顺序计划。
它是所有生查计划信息当中的最终决定性信息,在考虑了车种、式样的平准化等各项条件之后,于总装完成的6天前确定。
Initial Cost
在导入设备和工装夹具的时候必要的费用(包含安装时发生的费用)。
EVENT人员
确定计划重的订单汽车比率
暨在确定的计划当中,最终用户已经定好的汽车所占的比率。
在确定计划当中,有最终用户已经定好的汽车、经销商的库存车、汽车制造厂的库存车等几类,提高最终用户已经定好的汽车所占的比率是订单确定生产的一个目标。这可以通过缩短确定计划周期或者交货周期、提高生产的灵活性等方法实现。
间接时间
工程时间
所谓工程时间就是生产被设计的构造特性的整个过程所必须花费的时间。
工程时间用来定量地评价工艺设计并改善工艺。
工艺能力
暨:CP值(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SU-SI)/6S
SU:上限规格
SI:下限规格
S:标准偏差
在满足以下的2个条件的时候,才被评价为“有工艺能力”。
详细的定义如下:用比率的形式表示在各工序完工的时候,与投入顺序计划(焊装、油漆为车身计划,总装为下线计划)所制定的顺序相比的遵守(即完成)程度。它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整车主要生产线的同期生产水平的指标。
只要下线SSAR达到95%以上,通过使装配零部件与整车一样按照投入顺序计划供给生产,就能够与整车主要生产线实现一个单位的同期化,消除库存和工时方面的浪费。
多能化
指员工不能只是对某一种作业熟练,而是应该熟悉多种作业。
盘点资产利用率
指的是年度销售额与盘点资产相除得到的结果,是一项经营性指标,一般在年末结算的时候计算。
这项指标反映了在上一年中,库存周转了多少次。利用率高的话,说明资金运用的效果好。
准备时间
当生产品种、工艺内容等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更换工位器具、试生产、调整等准备工作,这些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称之为“准备时间”。
也是表现制造实力的结果的指标。
补充库存式生产
考虑到每个工序的实力(批量大小、故障等),保持所有种类车型的商品车的库存,从此开始将后一道工序用完的量用看板的形式向上一道工序传送生产指令,并生产,然后在保存库存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生产过剩,但是必须保留一定量的库存。“看板生产方式”就是这种方式的一种。
重体力作业
在作业中需要相当的体力①用手工搬运20Kg以上的重物;②虽然没有20Kg可是形状较大的板件或者其他零部件,而且1天的工作量很大(总重量超过15000kg)的作业形式。
助力装置
助力装置指的是:为了改善搬运重物和很困难的作业形式,通过引进传送带和平衡器以及改善工位器具,减轻重量、减少上下运动的幅度和搬运量的装置。
一般来说,JIT指的是“彻底消除浪费的思想和技术”的整体,专门针对的是生产部门;但是也有人以整个企业为研究对象。
MP设计
(Maintenance Prevention)
本术语是指在新设备的导入阶段,应该设计不发生故障、容易维护、安全易操作、不产生不良品的设备。为此,需要研究现有设备的弱点,将结果反映到设备设计中去,推进导入优良设备。
这样可以减少成品的库存空间和出货准备工作的工时。
Delivery
发货
指的是将成品车从工厂发交到销售部门的工作。
发货计划
指的是将每一台在投入顺序计划的基础上装配好的成品车从工厂送到销售部门的每台份的发货计划。
Running Cost
运行成本
指的是为了正常维护、使用设备和工装夹具所必须日常性的费用(能源、保养、点检、修理等)。
JIT
JIT是Just In Time的首写字母的缩写,有时译为“及时到位”,就是指“在必要的时候,生产、供给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
这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在“彻底消除浪费”这一思想指导下,由丰田汽车创造出来的生产方式。其特征是,当异常发生的时候,生产线会自动停止(又称“自动化”),然后立刻解决(即“目视管理”),目前这种生产方式正在广泛地被各个学会和产业界研究和实践。
(活动人员)
所谓活动人员,就是指相对通常的生产人员,与新车、新的总成等事件(EVENT)有联系的必要人员,也就是说,在新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前从事必要的试作、熟悉等生产准备人员以及在投入生产以后的需要熟悉工作的人员。
活动人员是临时性的,一旦此事件过程完毕,他们就不需要了。
Cash flow
(现金流)
现金流是指资金的流动,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马上使用的手头上的现金。
目前在(日本)海外也在用这个基本思想推进系统的改进工作。
FMEA
(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is)
FMEA可以通过以往掌握的情报,分析故障模式、故障造成的影响、推测原因、考虑该如何采取对策,在故障的预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对设计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手段。
在生产开始前,为了防止以往的质量、设备故障再次发生,以及预防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展,需要运用FM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