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0微课
《0的认识》课堂实录

《0的认识》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0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0的过程,会读、写0,了解0的不同含义。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得便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0也是一个数,一个数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教学准备:教师:0的头饰,0、1、2、3、4、5的数字卡片,课件。
学生:直尺、卡片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记得我们昨天学习的数字谣吗?好,让我们一起来说一下生:说数字谣: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摇;5像秤钩挂衣帽师:(根据学生说的在黑板上贴数字宝宝1、2、3、4、5)五个数字宝宝蹦蹦跳跳的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呀还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0”),请看,它很想和我们成为好朋友,那谁见过他呢,在哪见过啊?师:你真是个有心人,相信你在以后会有更大的发现,在我们生活中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在不同的地方还表达不同的意思呢!,你们想不想真正的认识它呢?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字宝宝0。
(板书:0的认识)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师:先让我们到兔妈妈家去找找它。
(出示课件)兔妈妈有四个小宝贝,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四个小宝贝约好一起到野外去采蘑菇,回到家里,妈妈问他们:“你们都采了几个蘑菇呀!”小兔洋洋高兴得说:“我采了三个蘑菇”,我们用几来表示。
谁知道?生:可以用3来表示。
师:你回答的很准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出数字3);小兔妞妞笑着说:“我采了两个蘑菇”我们用几来表示呢生:用数字2来表示。
师:对了,用识字2来表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出数字2);小兔玲玲说:“我采了一个蘑菇”我们用几来表示。
生:用数字1来表示。
师:是的,很正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出数字1),小兔笑笑垂头丧气的说:“哎,我一个蘑菇也没采到。
0的认识--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0的认识教学设计湖北省公安县狮子口镇剅口小学:洪光发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第30页“0的认识”及练习六的第1、2、3、4题。
二、教材分析《0的认识》教学是在1—5的认识和相应加减法后进行的。
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
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1、会正确书写0。
2、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六、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合作交流法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直尺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小猴吃桃的影片,想看吗?生:想。
教师:既然都想看,那么请同学们看影片的时候注意观察,看一看小猴在干什么,等一下老师找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画展示小猴吃桃。
(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教师: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你看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用2表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还剩几个,用几表示?(还剩1个,用1表示)小猴又吃了一个,这时盘子还有桃子吗?(一个也没有)该用几来表示呢?(用0来表示一个也没有)出示花盆里花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花盆的花分别有几朵,用几来表示。
教师: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0”?学生:书上、车牌号、门牌号、电话、尺子……2、教师出示直尺图,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表示起点。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0的认识”和第二章第一节“0的加减法”。
学生将学习0的定义、性质以及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0的概念,掌握0的性质,并能够熟练进行0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0的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0减去一个非0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正确进行0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情境,例如购物时找零的情景,引出0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0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教材讲解:我使用PPT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和例子,引导学生学习0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进行讲解和解释。
3. 例题讲解:我选择一些简单的例题,如0加1、1减0等,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练习题包括0的加减法运算和相关应用题。
5.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0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应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设计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0的定义、性质和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作业题,包括0的加减法运算和应用题。
作业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有了基本的掌握。
但我也意识到部分学生在理解0的减法时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如数学迷宫、数学故事等,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我也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0的运用,如购物时找零、填写统计表格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0的概念。
1.7认识数字“0”(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7 认识数字“0”(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数字“0”,并能够正确书写。
2. 让学生理解数字“0”的意义,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0”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0”的认识和书写,数字“0”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数字“0”的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数字卡片或数字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数字‘0’吗?”引导学生回答并简单介绍数字“0”。
2. 认识数字“0”(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数字“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0”的形状。
(2)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模仿数字“0”的形状,并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数字“0”。
(3)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电话号码、温度计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字“0”,并说出数字“0”的意义。
3. 理解数字“0”的意义(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字“0”,并说出数字“0”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字“0”的意义,如“没有”、“空”等。
(3)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具体的情境,如“我有0个苹果”、“现在是0度”等,让学生理解数字“0”的意义。
4. 练习数字“0”的书写(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数字“0”的书写范例,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习书写数字“0”,并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5. 总结和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数字“0”的认识和意义。
(2)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与数字“0”相关的趣味题目或游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十、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深刻理解了0的含义,掌握了0的书写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听课并提供反馈,通过同行评价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六、教学持续发展
1.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0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定期复习与巩固:为了加深学生对0的认识,教师应定期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避免遗忘。
(1)书写数字0。
(2)找出生活中用0表示没有的例子。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与0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0的概念。
2.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为0的物品,如空盒子、空瓶子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0的含义。
2.教学参考书:一年级数学教学参考书,提供教学建议和课堂活动设计。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教学视频、教案和课件,为教学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十三、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十一、教学反馈与改进
1.教学反馈:课后,教师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反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7《0》(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7《0》(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7节《0》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7页的例题和第38页的练习。
例题是关于0的认识,通过图片和数字的结合,让学生初步理解0的意义。
练习部分则通过各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巩固对0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了解0的意义,知道0表示没有;二是让学生能正确书写0,会读写“0”;三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运用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知道0表示没有。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书写0,会读写“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方面,我准备了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方面,学生需要准备好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然后我提问:“如果苹果都吃完了,图片里的苹果还剩几个?”学生回答:“剩0个。
”这样就引出了0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我分别在黑板上写下“0”字,并解释0的意义,让学生明白0表示没有。
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读写“0”,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0”。
3. 例题讲解:我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的例题,通过图片和数字的结合,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
然后,我让学生跟我一起回答例题中的问题,并解释解题过程。
4. 课堂练习:我让学生做教材第38页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并让学生跟我一起核对。
5. 课堂小结:我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0的意义:没有0的书写:0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5个“0”。
2. 请学生用0写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题,并计算出答案。
作业答案:1. 5个“0”2. 示例:我有2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我有0个苹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0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小猫钓鱼》。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
2、使学生理解0的两种含义:没有和起点,能正确地使用0和书写0,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引导学生感受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本节课,我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出发,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起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活学习兴趣。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2、出示5幅图片,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
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4、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寻找生活中的0,追寻数学的足迹。
1、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
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2、课件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三、情景引入,理解0的意义。
1、媒体出现画面(小猫钓鱼)讲故事:小猫一家一起去钓鱼,猫爸爸专心地钓鱼,不一会儿钓到3条鱼,猫妈妈钓到了2条鱼,连猫姐姐也钓到了1条鱼,而猫弟弟做事三心两意,一会儿去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
猫爸爸说:“孩子,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如果三心两意,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
1.7认识数字“0”(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7认识数字“0”(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7 认识数字“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一章第三节“认识数字0”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数字“0”的意义,掌握数字“0”的写法和读法,以及数字“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0”的写法和读法。
2. 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0”的意义,并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字“0”的意义,以及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数字“0”的写法和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数字知识。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数字0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数字“0”的写法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0”的形状,讲解数字“0”的写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0”。
(2)数字“0”的读法教师讲解数字“0”的读法,引导学生跟读。
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读数字“0”。
(3)数字“0”的意义教师通过实际情境,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引导学生理解数字“0”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 巩固练习(1)填空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入正确的数字“0”。
例题: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____个。
答案:2个(2)连线题请将数字“0”与相应的图片连线。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数字“0”的写法:____2. 数字“0”的读法:零3. 数字“0”的意义:一个也没有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0”写一篇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等形式。
2. 请家长协助,让孩子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