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ICU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表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通过以下指征来判断是否可以撤机:原发病已经治愈或者稳定,营养状况和肌力良好,断开呼吸机后呼吸平稳,没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钟,潮气量大于300毫升,神志清楚,有张口和咳嗽反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或者基本控制,没有痰或者只有少量痰,吸入氧浓度小于0.6时,动脉血氧分压大于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三级检诊制度,严格把握撤机时机,以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经济利益。
在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指征时,医务人员应该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和步骤,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3时至6时,患者经过良好的睡眠后,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机时间为20至30分钟,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机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的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小时至2小时/次,每个白天3次至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在停机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肌锻炼和物理治疗。
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以考虑拔管。
对于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院需要实行手卫生制度、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口腔护理制度、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等措施。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简介呼吸机是医院常用的一种重要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正确操作呼吸机,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供相关人员使用。
使用方式在评分表中,将对呼吸机操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每项操作指标给予相应的得分。
最后将所有得分汇总,可以根据得分的级别来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评分表内容操作技术-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患者连接与断开呼吸机的正确操作;- 对呼吸机的基本参数进行调整的能力;- 正确选择呼吸模式和设定适当的初始参数;- 能够处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管路和设备管理-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确保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 对呼吸机管路的组装和拆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有效处理呼吸机故障和设备的维护问题。
呼吸机监测和数据分析-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准确理解呼吸机监护仪的参数和曲线;- 对呼吸机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相应的参数和模式。
评分标准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医护人员的呼吸机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0分以上: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情况;- 20-29分:基本掌握呼吸机操作,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0-19分:操作呼吸机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0-9分:操作呼吸机的能力有较大差距,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能力。
通过评分表的评估,可以发现并改进医护人员在呼吸机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ICU中心静脉导管 导尿管 呼吸机撤管指征评估表

需要
留置
继 续 留 置
导尿 管的 病因 好转 或临 床医 疗需
可 自 主 排 尿
尿 路 感 染 征 兆
导 尿 管 阻 塞
气 囊 破 裂
可 以 拔 管
更 换 导 尿 管
要已
去除
是;×=否) 管
时分 □普通导尿管
评价结论
继 续 留 置
评估人
ICU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呼吸机保留或撤机指征评估表
病人姓名:
床号: 病历号:
入院诊断:
是否院内感染:是 否 转出至科室:
转出日期:
(√=是;×=否)
导管种类
□气管插管(呼吸机)
□中心静脉置管
□导尿管
插管日期
年月日时分
□气管切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口插管
□经鼻插管
年月日时分
年月日时分
□锁骨下 □颈内 □股静脉 □肘正中 □双腔气囊导尿管 □普通导尿管
血
红 蛋 白 ≥ 80g /L
VT>5ml
/kg,
PaO2≥ 60mmHg
PaO2/F iO2>20 0mmHg
RR<2530次 /min,
PS<8cm
H2O
3min 自主 呼吸 试验
3min自 主呼吸 通过 后,继 续自主 呼吸30119min
确定脱 机成 功,准 备拔除 气管插 管。
可 以 撤 机
吸
延 缓 撤 机
可 以 拔 管
留置 导管 的病 因好 转或 临床 医疗 需要 已去
除
局部 动静 脉有 感染 征象 及置 管部 位红 肿化
脓
全身性 有感染 征象及 难以解 释的发 热怀疑 导管相 关性感
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管理评价表

2.遵医嘱合理设置各参数;听诊双肺呼吸音。
2
3.根据病情合理设定各项报警限,出现报警及时正确处理。
2*
4.使用主动湿化的及时更换灭菌注射用水。
2*
5.湿化器温度设置正确。
2*
6.人工气道气囊压力q4h监测,保持在25~30cmH2O。
2*
7.呼吸机管道妥善固定,及时正确倾倒冷凝水。
2
8.病情允许,抬高床头30°~45°。
2
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
4.严格掌握吸痰时间。
1*
5.选择合适的吸引负压和吸痰管。
1*
6.必要时吸痰前后给高浓度氧。
1
7.吸引动作熟练轻柔;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
8.吸引声门下、气囊上部分泌物,气囊放气前,先清除气囊上分泌物。
1
9.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
9.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
10.呼吸机管路一人一用,有污染及时更换,注明使用日期。
2
做好监测与记录
1.及时记录患者的吸氧方式,流量、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分泌物性状、量、咳嗽排痰能力等。
3*
2.使用呼吸机者及时记录接呼吸机时间,设定的模式及主要参数。
4*
3.严密观察各项监测参数,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调整参数后及时记录。
5*
呼吸管理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及标准
分值
监护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评估患者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10
每个患者床旁备有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并且各部件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呼吸机操作考核标准评分表

武侯区人民医院呼吸机操作考核标准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时间成绩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一、目的: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
2、纠正低氧血症。
二、适应症: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1、呼吸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5次/分。
如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②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的肺部感染;③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④心肺复苏等三、禁忌症:1、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2、中等量以上的咯血;3、重度肺囊肿或肺大泡;4、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5、急性心肌梗死。
四、呼吸机与患者气道相连方法及适用范围:1、面罩法: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肌的患者。
2、气管插管法:适用于神志不清的患者。
3、气管切开法:适用于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五、观察病情: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
六、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观察通气量是否合适,胸廓是否随机械呼吸而起伏,两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双肺有无闻及对称的呼吸音;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管路连接处有无脱落。
1、通气量不足: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多汗、皮肤潮红、血压升高、脉搏加速;2、通气过度:观察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碱中毒症状;3、通气量适宜:患者安静,呼吸合拍,血压、脉搏正常。
4、气道压力过低报警的常见原因:气囊漏气;呼吸及管道漏气5、气道压力过高报警的常见原因:呼吸道阻塞、痰液过多,管道积水过多,管道扭曲、受压。
七、加温湿化器:充分湿化呼吸道,防止患者气道干燥,分泌物堵塞,诱发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湿化罐内放蒸馏水,减少杂质。
八、使用呼吸机中记录:记录患者反应、呼吸机参数、时间、效果、特殊处理。
九、呼吸机撤离指征:1、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困难的症状消失,咳嗽咳痰有力缺氧完全纠正;2、血气分析基本正常,PaO2>60mmHg;3、心功能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icu病人撤呼吸机标准

呼吸机撤机在临床上又称脱机,是指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支持水平逐渐降低,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增强,直至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辅助,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主要指征包括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生理指标标准、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功能改善。
1、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即诱发呼吸困难的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病症有缓解趋势;
2、生理指标标准:在撤掉呼吸机之前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如氧合分数>150-200mmHg;呼气末正压≤5-8cmH20;吸入氧浓度≤40%-50%;动脉血pH≥7.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pH>7.30,动脉血氧分压>50mmHg,吸入氧浓度<0.35,则表示指标归于正常;
3、血流动力学稳定:此时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酚丁胺等进行输注;
4、呼吸功能改善:此时有自主呼吸的能力及较好的气道保护能力,咳嗽有力,分泌物明显减少。
患者达到以上四个指标时,可考虑呼吸机撤机,在撤掉呼吸机前需进行预撤机,即暂停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维持自主性呼吸,且能坚持两个小时以上,代表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
要想撤掉呼吸机,必须要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进行撤机,部分患者在撤机后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机,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撤机失败。
因此,是否需要撤掉呼吸机,要根据医生对患者的具体判断而定。
撤机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ICU 刘 宁
撤机(weaning)是一个缓慢、逐渐地降低 呼吸支持的过程, 20%—30%的患者出现 撤机困难,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 机依赖,总得来说,用来撤机的时间约占 整个机械通气时间的40%,而在某些特殊 疾病状态下(如慢阻肺患者)撤机时间可占 总通气时间的60%左右。
肺泡弥散功能:肺间质纤维化 通气/血流比例 死腔和分流
通气功能
PCO2<50mmHg
降低碳化合物的摄入 控制疼痛、激动、发热、震颤等减少肌肉 的负担
气道保护能力
意识是否清楚,能否配合治疗 自主排痰能力,气道保护能力
判断是否适合撤机
Criteria Objective measurements Description
Intensive Care Med. 1998 Dec;24(12):1277-82
f/VT
10 medical patients > or =70 years old who had failed weaning , 49 prospectively f/VT (< or =105) and f/VT( < or =130) predicting successful weaning ,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Serial measurements of the 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 in medical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a period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bility to be successfully weaned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 support.
呼吸机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撤机评估指标、无创正压通气的撤机程序

有创正压通气撤机评估指标,见表A.1。
表 A.1有创正压通气撤机评估指标
撤机基础
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撤机的筛查试验
1.足够的通气与氧合(如:PaO2/FiO2>200;FiO2<0.5;PEEP<10 cmH2O;pH>7.3,PaCO2<6.5kPa);
2.稳定的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稳定;不需(或最小限度的)血管活性药;
呼吸频率≤35次/min;
心率≤120bpm或比基础心率增加≤20%;
收缩压≥90mmHg或≤160mmHg或基础血压的改变<20%。
没有增加呼吸功的体征,包括胸腹矛盾运动,辅助呼吸肌的过度应用。
没有其他窘迫的体征,如出汗或焦虑的征象。
Hale Waihona Puke 附录B3.无高热;
4.无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
5.血色素正常或接近正常;
6.足够的精神活动(可唤醒的,没有连续的镇静剂输注);
7.稳定的代谢状态;
8.有足够排痰能力。
30自主呼吸试验
SaO2≥90%或PaO2≥60mmHg(在FiO2≤0.40-0.50)或PaO2/FiO2>150;
PaCO2的增高少于≤10mmHg或pH降低≤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