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呼吸机上机和撤机指征

张莉
2014-6-26
NICU---呼吸治疗生命线
发达国家在过去四十年,先后建立和发展 了NICU、人工机械通气、PS替代、n-CPAP、 iNO和ECMO等高级呼吸救治技术。
这些技术的使用和循证医学依据极大地提 高了呼吸救治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和危重新 生儿的存活率
NICUs---雨后春笋
Where
I级新生儿科 II级新生儿科 III级新生儿科 IV级新生儿科
新生儿医疗网络
NICU任务和分级 新生儿转运(双向) 新生儿院前急救和转运 转运设施和团队 STABLE技术
Why---我国NRF病因分布
Apnea of prematurity
4.5% HIE 6.2% TT 7.5%
NICU---机械通气的应用指证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机械通气指证,关 于治疗性通气的指证,主要以病人的临床 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为依据。
国内指南如下:
NICU---机械通气的应用指证
治疗性通气的指征: 1.在FiO2:为0.6的情况下,PaO2:
<5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5 %,CPAP治疗无效,(紫绀型先心病除外); 2.PaCO2>60-70 mmHg伴pH值<7.25; 3.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 具备其中之一者。 已确诊为RDS者可适当放宽指征。
NICU---撤离呼吸机指征(LBW)
低出生体重儿自主呼吸弱,气管导管细, 阻力较大
故也可不经过CPAP而直接撤离呼吸机。 目前不主张拔管前应用CPAP,因为气管插
管CPAP增加患儿呼吸功
NICU---拔管后常见问题
上气道梗阻(包括喉痉挛,喉水肿,声带 麻痹,咽后壁塌陷,声门下赘生物)
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撤离呼吸机是指从呼吸机上移除患者,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过程。
以下是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1. 意识状态:患者必须具有清醒意识状态,并能够自主维持呼吸。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无法维持呼吸,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2. 气道通畅:患者的气道必须通畅,没有分泌物或其他障碍物阻塞。
如果气道存在阻塞物,就必须清除后才能撤离呼吸机。
3. 稳定的呼吸模式: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模式,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气时间等等。
如果患者的呼吸模式不稳定,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4. 适当的氧合与通气:患者必须能够维持正常的氧合与通气,这可以通过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来监测。
如果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与通气,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5. 稳定的循环状态:患者的循环系统必须稳定,血压、心率和心律必须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患者的循环系统不稳定,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6. 充分的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必须足够,才能够维持自主呼吸。
这可以通过
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和呼吸道阻力等指标来评估。
如果患者的肺功能不足够,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以上是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医生在进行撤离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确保患者在撤离呼吸机后能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呼吸机的「撤机」指征是什么?记住这9点

呼吸机的「撤机」指征是什么?记住这9点近年来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治疗患者原发病提供了时间,挽救了无数危重疾病患者的生命,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并发症。
早日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是呼吸支持管理的关键,也是判定临床治疗和机械通气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如何改善或维护肺功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完全脱离呼吸机,是在机械通气开始、维持、撤离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撤机指征是什么?撤机是一个缓慢、逐渐地降低呼吸支持的过程,20% ~ 30% 的患者出现撤机困难,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机依赖。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个完整的过程,占 MV 总时间的 40%,在某些特殊疾病状态下(如慢阻肺患者) 撤机时间可占总通气时间的 60% 左右。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若满足下列9 条标准,则具备撤机条件:(1)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得到控制;(2)氧合状况良好(PaO2/FiO2≥ 150~200 mmHg, PEEP ≤ 5 ~ 8 cmH2O);(3)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参考指标:HR ≤ 140 次/分,90 mmHg < SBP < 160 mmHg, 未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小剂量应用);(4)较强的自主呼吸能力、咳嗽能力;(5)无高热(参考指标:T < 38 ℃);(6)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7)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 8 ~ 10 g/dL;(8)精神状况良好;(9)代谢状态稳定(无明显的电解质紊乱,血糖水平正常)。
当然,撤机指征只是量化指标,在临床中,尽管有些患者不完全满足上述条件,我们也应综合考虑是否能进行撤机试验。
机械性地应用量化指标将会导致撤机时间的延长及并发症的产生,甚至导致无法撤机等不良后果。
选择何种撤机筛查试验?SBT 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撤机试验。
SBT 是指运用「T」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 min ~ 120 min)的动态观察,以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达到预测撤机成功可能性的目的。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患者从呼吸机上撤离,以及在撤离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呼吸机撤离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呼吸功能: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功能,包括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2.足够的氧合能力:患者需要能够维持足够的氧合能力,包括正常的氧饱和度和合理的呼吸机参数。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3.稳定的心血管状态:患者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包括正常的心率、血压和循环状态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4.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呼吸机的撤离应该是逐渐进行的,而不是一次性地停止呼吸机支持。
撤离过程中需要逐步减少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以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5.监测和观察:撤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重新启动呼吸机支持和给予氧气支持等。
总之,呼吸机撤离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疗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病情进展,判断撤离时机,选择合适的撤离方案,并进行适当的指
导和教育,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和离院。
呼吸机撤离

撤离呼吸机失败的原因
1. 未具备撤离呼吸机的条件,仓促撤机。
2. 呼吸肌长期废用,不能负担长时间的 自主呼吸。应加强营养,延长呼吸肌 锻炼时间。急于求成,事得其反。
3. 心理因素:病人产生呼吸机依赖。见 于长期使用呼吸机者,应做好病人的 思想工作,争取配合。对于呼吸机依 赖严重的患者,有时采用晚上睡眠时 减少呼吸机辅助,可利于撒机成功。
10ml/kg。 4. 第一秒用力呼出量>10ml/kg。 5. 静息MV>0.lL/kg,最大通气量大于2
倍静息MV .
6. FiO2=1.0 时 , P(A-a)O2<300~ 500mmHg。
7. FiO2=1.0 时 , PaO2>300mmHg。 8. FiO2<0.4 时 , PaO2≥80mmHg,
4. 病情不稳定,原发病加重,再度出现呼 吸障碍。这时不应强行撤机,即使撤机 即将成功时,若病情加重也应立即恢复 机械通气。
5. 痰多不易排出,气道及肺部感染加重时。 6. 病人发烧、循环兴奋等全身耗氧量增多
期间。
7. 在应用Biblioteka 枢镇静、安定药期间。气管导管的拔除
一、气管拨管的指征 二、拔管方法 三、拨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并发症及处
呼吸机的撤离及气管拔管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1. 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和稳定. 2. 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 3. 血气分析在一段时间内稳定. 4. 酸碱失衡得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 5. 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6. 向病人讲明撤离呼吸机的目的和要求,
病人能够予以配合.
撤离呼吸机的生理指标
1. 最大吸气压力超过一20cmH2O。 2. 肺活量>10~15ml/kg体重。 3. 自 主 潮 气 量 > 5 ml/kg, 深 吸 气 量 >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标准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标准引言在医疗系统中,老年人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
他们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
然而,一旦情况好转,医生可能会考虑撤机。
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老人无创呼吸机撤机的标准和步骤。
一、撤机的适应症1.病情稳定: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并且没有明显的恶化趋势。
2.自主呼吸:患者有足够的自主呼吸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3.氧合指标稳定:患者的氧合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的低氧血症。
4.呼吸肌力恢复:患者的呼吸肌力已经恢复到足够的水平,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5.患者合作:患者能够配合医生的指导,参与呼吸训练和康复治疗。
6.家庭支持:患者有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护理条件,能够在家康复。
二、撤机的禁忌症1.严重的心、肺疾病:如严重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
2.呼吸肌无力:如重症肌无力、脊髓损伤等。
3.慢性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纤维化疾病等。
4.精神状态不稳定:如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
5.危重病情:如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6.家庭不支持:如家庭条件不允许患者在家康复、护理水平低等。
三、撤机的程序和步骤1.评估患者的病情:医生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患者是否符合撤机的适应症。
2.预防性撤机训练:在撤机之前,医生要给患者进行预防性撤机训练,包括呼吸训练、肌肉锻炼等,以增强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
3.逐步减少辅助通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主呼吸能力,逐步减少无创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参数,如压力支持水平、PEEP水平等。
4.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撤机的过程中,医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评估撤机效果:在减少辅助通气的过程中,医生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撤机效果,包括自主呼吸能力、氧合指标、二氧化碳排泄等。
icu病人撤呼吸机标准

呼吸机撤机在临床上又称脱机,是指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支持水平逐渐降低,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增强,直至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辅助,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主要指征包括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生理指标标准、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功能改善。
1、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即诱发呼吸困难的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病症有缓解趋势;
2、生理指标标准:在撤掉呼吸机之前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如氧合分数>150-200mmHg;呼气末正压≤5-8cmH20;吸入氧浓度≤40%-50%;动脉血pH≥7.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pH>7.30,动脉血氧分压>50mmHg,吸入氧浓度<0.35,则表示指标归于正常;
3、血流动力学稳定:此时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酚丁胺等进行输注;
4、呼吸功能改善:此时有自主呼吸的能力及较好的气道保护能力,咳嗽有力,分泌物明显减少。
患者达到以上四个指标时,可考虑呼吸机撤机,在撤掉呼吸机前需进行预撤机,即暂停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维持自主性呼吸,且能坚持两个小时以上,代表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
要想撤掉呼吸机,必须要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进行撤机,部分患者在撤机后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机,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撤机失败。
因此,是否需要撤掉呼吸机,要根据医生对患者的具体判断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
(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
(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
(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
( 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
( 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
( 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 Fio2 ) <0.6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 >60mmH,g 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
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 时,下午3时---6 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 ---- 30min ,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
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 Sao2)变化,
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一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 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管理制度
手卫生制度
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口腔护理制度
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加强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
1、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严格执行洗手规则是预防VAP的基本措施。
每次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处理完冷凝水后均应有效地洗手;戴手套操作也要养成洗手的习惯,防止交叉感染.
2. 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1.ICU房间应有空气净化装置及通风设施。
室温保持在20~24C为宜,湿度保持在40%~50%为好。
2.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每天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床、桌、椅及
物品表面,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cm3 以下,可采用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及喷雾,达到消毒目的。
3. 严格探视制度出入更换专用工作衣、裤、鞋。
4. 严格掌握ICU病人的分房标准,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口腔护理制度
1 ). 每天两次给予口腔全面清洗,包括牙齿、口腔、舌、咽部和粘膜,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清洗次数。
2) . 口腔溶液选择2%氯己定(口泰),可减少口腔细菌的粘附、牙菌斑也可适当稀释的1%SB或过氧化氢。
3) . 对插管病人操作时,气囊充气后1 人固定插管,1 人清洗口腔。
根据插管正确位置,每次口腔护理前后记录插入深度,防止插管移位致气道损伤和感染。
4、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
1 ). 做好喂饲护理,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o -50o ,可减少胃、食管返流后的误吸。
2). 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进食前将气管囊充气,鼻饲时鼻饲量不过多,每次喂食量小于200ml, 并可采用恒泵持续滴入方式进行。
3).进食后30分钟内尽量不进行拍背、吸痰等操作。
5、加强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
1 ). 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消毒,接触患者及操作前后严格洗手,进行吸痰操作时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进行气管内吸痰的吸痰管一次一管,而且气管和口鼻的吸痰管不能混用;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减少细菌侵入的机会。
2). 适时有效地吸痰:反复频繁吸痰易增加气道损伤及感染机会,原则上应根据气道阻力、SP02肺部听诊情况等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吸痰时注意负压不要太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 秒。
痰多者插入吸痰管用由浅到深,不能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的细菌带到气管深部,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粘膜,采用密闭式吸痰。
3) . 气道湿化:建立人工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道原有的温湿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分泌物粘稠干涸,无法很好地清除分泌物,沉积于下呼吸道引发或加重肺部感染。
为保持警惕气道的湿化,常规开启呼吸机加温湿机器外,每2小时滴入生理盐水1-3ml ,禁止在雾化液中常规加入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或予以呼吸机雾化吸入,吸入气体温度控制在32-35 C,促使并加强对患者胸背的扣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促使痰液的稀释及排出。
4) . 呼吸环路的消毒及管理:每周更换管道一次,用含1%有效氯的健之素溶液浸泡消毒30 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备用,空气过滤器更换后高压消毒。
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要注意集水瓶要低于气管导管外口位置,并及时倾倒管道中的积水及集水瓶中的冷凝水,湿化器内的灭菌蒸馏水每天更换。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