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对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影响及对策
撤机的护理

撤机的程序及护理一、撤机的定义机械通气撤离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
由于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转变成完全依靠患者自身的呼吸能力来承担机体的呼吸负荷,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阶段,大部分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经过这一阶段而成功撤机。
二、撤机前的评估1.评估引起患者呼吸衰竭并行机械通气的原发疾病是否已得到控制。
倘若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尚未解除,即使暂时能脱离呼吸机,原发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失代偿性呼吸衰竭,可能再次插管依靠呼吸机。
2.评估患者感染控制的情况。
感染得到控制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颜色变白,粘稠度变稀,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降低或者在正常范围,X线胸片好转,胸片显示急性炎症出现吸收,无明显肺水肿、肺不张或气胸、胸腔积液等。
3.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
理想的情况是患者清醒、合作,在进行自主呼吸时能努力配合,不过度烦躁、紧张、疲劳、失眠和不安等。
4.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肌力。
营养不良常造成呼吸肌无力及疲劳。
低磷、低镁常伴肌无力,妨碍自主呼吸的恢复。
患者应表现为全身状态有所改善,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及血电解质接近正常;患者应该有足够的吸气触发能力和咳嗽咳痰能力。
5.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撤机前患者应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
6.评估患者的通气和氧合能力。
患者通气和氧合的能力,是肺功能状况的主要体现。
通气能力包括患者的呼吸力量或幅度是否足够,TV、VC或MV所能维持的水平等;氧合的能力是反应肺内气体交换的情况。
通气和氧合的能力可依据一定形式的客观数据或指标进行观察,如通气功能可以依靠床边肺功能测定,氧合能力可以依靠动脉血气分析。
三、撤机的方法(一) 撤机的指证1.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和稳定,神志清楚,感染控制,循环稳定。
2.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3.血气分析稳定,血红蛋白维持10g/dl以上。
4.酸碱失衡得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09-07-27T10:34:4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邴方珍 (鸡西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 [导读] 在给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撤机时,需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脱机方式【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139-02 【关键词】呼吸机作为一项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1].有些患者出现呼吸机信赖,导致撤机失败,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给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撤机时,需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脱机方式,有的患者不需要过渡阶段,可直接从机械通气转致自主呼吸,有的则需要相当长的过渡,反复试验才能成功。
1 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应用呼吸机病例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20~80岁,其中顺利脱机45例,脱机困难27例,因脱机失败导致死亡8例。
2 撤机失败原因(1)不具备撤机的条件,仓促撤机。
患者一般情况差,神志未清醒,血气分析不稳定,水电解质不平衡。
(2)呼吸功能改善,呼吸肌长期失用,不能负担长期的自主呼吸。
(3)痰多不能自行排出,咳嗽无力,气道肺部感染加重。
(4)撤机方式有误,病情观察不仔细,丧失脱机时机。
(5)心理因素: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信赖,对自主呼吸信心不足,尤其是晚上撤机,患者会产生恐惧感。
3 护理对策3.1 严格掌握撤机的条件和标准(1)原发病基本控制,病情稳定。
(2)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气血分析指标符合标准。
(3)神志好转,感染控制,咳嗽有力。
(4)酸碱失衡纠正,患者配合。
如果不够撤机条件,仓促撤机,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外,加强营养支持很重要,因为应用呼吸机患者,病情重,消化功能弱,心肺功能差,入量受限,以及应激激素增加,干扰代谢,最终引起全身营养不良甚至耗竭。
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时护理技巧探讨

SMV P V I + S  ̄果更 好 。术 前心功 能低下 ,复杂病 变 ,撤机 时应尤为 慎重 。需用 同步 间断强 制换气 ( I V ) 式做 阶段式 的过 渡 ,参 SM 模
照R so o 制定 的临床 撤机综 合指 标 :① 临床症 状及血 液动力 学参数 i f
呼 吸肌 功能有 重要 作 用 ,低钙 、低 镁 可降低 呼吸肌 收缩 力 ,必 须
【] 倩 健 , 嫣 . 手术 室 护 理 [ . 海 : 海 科 学技 术 出版 5钱 周 实用 M] 上 上
社 。0 55 2 . 2 0 :3 3
维持 酸碱 平衡 及 纠正 电解 质紊 乱 ,必 要时 监测 及补 充微 量元 素 ,
53 44
吉林医学2 1年l月第3 卷第3期 00 0 1 O
呼 吸机依 赖患者 撤机 时护理技 巧探讨
姜 傲 ,马丽萍 ,杨红艳 ( 吉林 大学中 日联谊 医院 ,吉林 长春 10 3 ) 303
【 摘 要]目的 :总 结 呼吸 机依 赖 患 者撤 机 时 的护 理技 巧 。方 法 :3 呼吸 机依 赖 患 者应 用 自主 间歇指 令 通气 加 压力 支 持辅 助 通气 例
式为SMV<4 mi,P V<5 m HO ( m no 0 9 k a I 7 n S  ̄/ c : 1 c := . 8 P ),持 0
生 明显 的心 理及 生 理依 赖 ,采取 间 断脱 机 、锻 炼 呼吸 肌 、心理 】
支持 等护 理措 施 ,均成 功脱 机 。 2 术 前 护 理
医学 ,0 51 () 6 2 0 ,66 : . 5
常 和负 氮平衡 ,导致 全 身 陛营养不 良。营养 不 足 时 ,肌 体靠 分解
呼吸机支持治疗7例脱机失败及对策

呼吸机支持治疗7例脱机失败及对策2006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支持治疗危重患者中,对7例脱机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3~77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例,其中2例分别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及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心肺复苏术后1例,给予持续动态监测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首次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4~45天,首次停机时间1/10~40小时,再次上机时间4~25天,呼吸机支持治疗总时间8~70天。
2结果除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未能脱机外,其余患者均成功脱机。
3讨论3.1脱机失败原因3.1.1对呼吸机产生心理依赖:本组2例患者上机时间近2月,病情已控制,呼吸情况好转,达到停机指标[1],但一旦停机则表现呼吸困难、焦虑、胸闷等,且SpO2进行性下降,再次上机后症状很快缓解,SpO2很快升到停机前水平,经1周反复试停机均未成功,在排除基础疾病因素后,考虑对呼吸机产生心理依赖,经反复心理引导及1周左右间歇性停机练习后,成功脱机。
3.1.2重要器管功能受损仍在继续:本组1例产妇于社区医院分娩后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接入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电击除颤等心肺复苏治疗,25分钟后心跳、呼吸相继恢复,次日,神志清楚,治疗4天,一般情况可,停机24小时内病情稳定,40小时左右出现呼吸困难、烦躁、血压下降、口唇发绀、肺部大量湿性啰音等左心衰表现,再次呼吸机支持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查心肌酶进行性增高,肝功明显异常,脱机失败与MODS有关,加强营养心肌及保肝等治疗20天,心肌酶及肝功能正常,予脱机。
3.1.3病情反跳: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反复洗胃、解毒药物应用及呼吸机支持等治疗4天后,病情好转,阿托品减量到1 mg/h,予停机,24小时内病情稳定,30小时左右便出现流涎、呼吸困难、意识障碍、肺部啰音,考虑病情反跳,立即建立人工气道(本组1例次日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及加大解毒药用量等治疗1周后脱机。
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护理问题

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护理问题标题: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护理问题一、引言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呼吸功能,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呼吸机可以说是救命的存在。
然而,呼吸机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护理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监测。
二、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1.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呼吸机病人呼吸的通道,因此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维护气管插管的清洁和通畅,避免插管脱落或堵塞。
2. 皮肤护理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压疮,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翻身,并给患者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3. 饮食护理呼吸机病人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4. 情绪护理长期卧床和使用呼吸机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呼吸机病人的护理问题1. 呼吸机相关肺炎长期使用呼吸机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气压损伤呼吸机使用时,过高或过低的气压都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损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机的气压参数,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3. 呼吸机脱落呼吸机脱落是一种严重的护理事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连接情况,确保呼吸机的稳定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呼吸机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综合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护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尽可能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
总结:呼吸机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对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和护理问题的探讨,相信读者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浅析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浅析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护理进展摘要:现在呼吸机技术在医疗临床方面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缓解病人的痛苦方面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成果。
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有更多的疾病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的衰竭,面对这样的状况,采取机械通气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但是也在临床方面也存在也一定的问题,呼吸机撤机的失败率与其他的临床技术相比失败率较高。
针对呼吸系统的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的原因展开分析,并且寻找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呼吸机依赖;护理;完善引言:现在疾病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情况下会引发呼吸系统的综合症,使得医院在对于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
但是有大多数的呼吸系统的病患在使用呼吸机以后就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据有效统计在呼吸系统的监护室中,发生呼吸机依赖的概率为13%,这就使得在撤机时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成为了呼吸监护临床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在源头上进行分析,找到方法进行解决,减少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
一、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的原因(一)在生理方面的原因1.长期使用呼吸机会产生呼吸肌疲劳所谓的呼吸肌疲劳广义上就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呼吸肌舒缩活动不能维持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所需要的胸腔压力,肌肉本身可以表现为肌肉的肌力和舒缓速度的下降,这个过程可以使得肌肉可以休息恢复,但是如果休息后没有恢复就是呼吸肌疲劳。
在狭义上讲的呼吸肌疲劳指的就是膈肌疲劳。
就是由于呼吸肌疲劳,从而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就更加严重,它们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加剧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
2.原发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都是由其他方面的病症引起的并发症,由于这些原始的病症在治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使得呼吸衰竭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加重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
比如:心衰就会引发呼吸衰竭,在撤机后产生的毛细血管的压力对心室产生压力就会引起肺顺应性的下降,耗氧量就会增加,在撤机后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除去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原发病的原因。
老年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老年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依赖呼吸机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
方法:以我院478例依靠呼吸机帮助呼吸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有245例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其中成功撤机218例,死亡27例,有9例患者是因病情严重、年龄较大造成呼吸衰竭而死。
结论: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加强呼吸肌的锻炼并合理把握撤机时机是防止与治疗老年患者依赖呼吸机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机依赖;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67-01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临床上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维持呼吸通畅的主要手段。
但治疗时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容易产生呼吸机依赖,将要撤机时需要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具体病情、耐受力、心理状况等给予连贯、系统、全面的护理,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中,笔者就我院老年患者依赖呼吸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研究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以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478例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呼吸机2周以上者327例,男275例,女203例,年龄59-86岁,应用时间最长的为97d。
所有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有298例,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有180例。
2.结果478例患者中有245例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通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患者的积极配合,成功撤除呼吸机218例,死亡27例,有9例患者是因病情严重、年龄较大造成呼吸衰竭而死。
3.呼吸机依赖成因分析3.1 心理问题:长时间依靠呼吸机的患者容易因病情、环境等因素导致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使用呼吸机的初衷是辅助患者呼吸,减轻其自身负担,但长时间使用容易使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
3.2 生理问题:生理原因主要有三点:①呼吸肌缺乏锻炼会使其收缩能力不足,耐受力下降,无法抗衡呼吸肌承载的压力,甚至无法产生足够的驱动压以维持肺泡通气量,这是对呼吸机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
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原因

汇报人:日期:•患者相关因素•机械通气相关因素•撤机困难评估与预测目录•撤机困难处理措施•撤机后管理与随访•总结与展望01长时间机械通气导致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
呼吸肌疲劳原发病未控制心理依赖如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导致撤机困难。
患者对呼吸机产生心理依赖,撤机时产生焦虑和恐慌。
030201患者因素如通气模式、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撤机困难。
呼吸机设置不当长时间机械通气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影响撤机进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因素过早或过晚撤机都可能导致撤机困难。
如撤机速度过快、未进行适应性锻炼等。
撤机策略不当撤机方式不合理撤机时机选择不当其他因素患者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撤机进程。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导致撤机困难。
患者相关因素长时间机械通气导致呼吸肌疲劳,撤机后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不足。
呼吸肌疲劳气道分泌物、痰栓等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撤机困难。
气道阻塞机械通气过程中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未控制时撤机困难。
肺部感染呼吸系统状况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撤机后不能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
心肺功能不全机械通气过程中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导致撤机困难。
电解质紊乱长时间机械通气和疾病消耗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呼吸肌功能和免疫力,撤机困难。
营养不良全身状况及并发症患者对撤机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导致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影响撤机过程。
焦虑和恐惧患者对机械通气产生依赖心理,撤机后缺乏自主呼吸的信心和能力。
依赖心理心理和认知因素机械通气相关因素通气模式选择不当如长期采用控制通气模式,导致呼吸机依赖,影响撤机进程。
参数设置不合理如潮气量、呼吸频率等设置过高,造成呼吸肌负荷过重,影响撤机。
通气模式与参数设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过程中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致撤机困难。
气道损伤与狭窄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导致气道损伤和狭窄,影响撤机进程。
撤机策略与操作技巧撤机时机选择不当如在患者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时过早尝试撤机,导致撤机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肌是呼吸过程的动力泵,呼吸肌的收缩做功转换为胸膜 腔压力的变化,使肺容积改变产生肺通气。在正常呼吸过程中,吸 气是主动过程,需吸气肌收缩做功才能完成;而呼气过程常是被 动的,依靠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使肺回到功能残气位,不需要呼 气肌做功,故吸气肌更容易发生疲劳。常见的呼吸肌疲劳征象有: 患者示意或表现呼吸困难,并伴有呼吸浅促费力、节律不均匀;自 主 潮 气 量 小 于 250 mL;与 撤 机 前 相 比 ,呼 吸 频 率 ,心 率 每 分 钟 增 加 10~20 次以 上 ,出 现 胸 腹 矛 盾 呼 吸 ;动 态 血 气 分 析 提 示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PaCO2)逐 渐 升 高 ,浅 快 呼 吸 指 数 大 于 130[5]。呼 吸 肌 疲 劳 是造成呼吸机依赖的直接原因,实质是呼吸肌肌力和呼吸及耐力 下降。
1 呼吸机依赖的判评标准及原因
参照传统撤离呼吸机指标及临床实践经验,在病情基本得到 控 制 的 情 况 下 ,有 以 下 指 征 称 为 呼 吸 机 依 赖 :(1)自 主 呼 吸 频 率 大 于每分钟 25 次,心率大于每分钟 120 次,通气量大于每分钟 10 L, 氧合指数(FiO2)<40%,氧分压(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
·3439·
态,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能量消耗和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出现 负氮平衡并很快导致营养不良;原发性疾病导致的胃肠道淤血、 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引起消化功能下降,往往导致食欲减退,加 上一些常用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影响食欲,长期摄入不足也会导 致慢性营养不良;机械通气时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限制正常 进食,能量物质和必需营养素的量、成分摄入受限制;正压通气时 胃 肠 道 血 液 灌 注 和 回 流 受 阻 ,pH 值 降 低 ,上 皮 细 胞 受 损 ,加 上 机 械通气本身也可作为一种应激性刺激使胃肠功能受损,这些都影 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对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影响及对策
胡维书(重庆市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10)
【关键词】 呼吸,人工; 通气机,机械; 营养不良; 通气机撤除法; 呼吸机依赖 文章编号: 1009-5519(2012)22-3438-03 中图法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使用呼吸机 2 周以上的患者,对于呼吸机会产生明显的依赖 性 ,造 成 脱 机 困 难 ,称 为 呼 吸 机 依 赖 。其 死 亡 率 达 60%[1],是 机 械 通气主要并发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营养不良可致呼吸肌疲劳, 造 成 呼 吸 机 依 赖 ,撤 机 困 难 [2]。合 理 有 效 的 营 养 支 持 可 改 善 呼 吸 肌 结 构 及 功 能 ,大 大 提 高 呼 吸 机 依 赖 患 者 脱 机 的 成 功 率 [3]。 本 文 就 营 养不良与呼吸机依赖的关系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引起重 视,降低撤机失败率。
(2)在脱机 1 h 内,导管内 FiO2<40%,患者出现 缺氧和 呼吸劳 累 拒绝拔管,有强烈上 机通气愿望。(3)停机拔管后 72 h 内 因病 情恶 化 再 次 插 管 行 机 械 通 气[4]。目 前 普 遍 认 为 呼 吸 机 依 赖 的 原 因 有 : (1)营养不良 ;(2)呼吸肌疲劳 ;(3)心肺功能不全 ;(4)心理因素 。 其中营养不良是呼吸机依赖的基础性原因,也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肌疲劳是呼吸机依赖的直接原因。
4 呼吸肌疲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有文献报道使用呼吸机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 率为 40%~80%[10], 其原因有:(1)基础疾病的高消耗伴低蛋白性 营养不良 ;(2)使用 呼 吸 机 时 不 进 食 ; (3)使 用 呼 吸 机 的 高 代 谢 状 态 。
关于营养状态的评价,目前尚未找到一种单一指标可以客观 评 价 患 者 的 营 养 状 态 ,可 从 动 态 和 静 态 两 方 面 进 行 分 析 测 定 ,综 合评价,作为患者营养支持的检测指标。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1)营 养 指 数 (IBM%):清 晨 空 腹 便 后 分 别 测 量 体 质 量 和 身 高 ,根 据身高推算体质量预计值;计算实测体质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IBM%),体质量低于 90%IBM 即存在营养不良;周玉华等[11]提出 体 质 量 预 计 值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身 高 (cm)-100]×0.9。(2)脂 肪 储 备 , 三头肌皮脂 厚 度 (TSF):用 皮 脂 厚 度 计 测 理 仪 测 量 患 者 左 手 肩 峰 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的皮脂厚度。(3)用全自 动 生 化 分析 仪 测 定 血 清 总 蛋 白 (TP)、血 清 蛋 白 (Alb)含 量 。(4)肌 酐/身 高 指 数 ,即 (患者 24 h 尿肌酐/相同性别、身高 24 h 尿肌酐标准值)×100%; (5)氮平衡,系摄入氮与排出氮之差 ,正值为正氮平衡 ,负值为负 氮 平 衡 ,负 氮 平 衡 表 示 营 养 不 良 ;(6)热 量 消 耗 量 ;(7) 淋 巴 细 胞 总 数 ; (8)尿 去 甲 基 组 氨 酸 。
2 呼吸机依赖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
目前一般认为呼吸机依赖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严重 的应激和分解代谢状态、能量物质摄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增加、 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和营养不当等多因素 造成。
呼吸机依赖患者由于各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性疾病,往往处于高分解状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1月30日 第28卷第22期 J Mod Med Health,November 30,2012,Vol.28,No.22
呼吸肌力包括呼吸肌肌力和呼吸肌耐力。对呼吸肌力的评估 是指导是否撤机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评估呼吸肌肌力的方法有 最 大 吸 气 口 腔 压 (MIP)、最 大 呼 气 压 力 (MEP),还 有 最 大 跨 膈 肌 压 (pdimax)测 定 、 肌 电 图 (EMG)、 口 腔 闭 合 压 (PO.1) 等 , 其 中 最 大 口 腔 吸 气 压 (MIP)、最 大 口 腔 呼 气 压 (MEP)的 测 定 具 有 方 法 简 便 、重 复性好、无 创 伤 的 优 点 ,但 测 定 方 法 及 正 常 值 尚 无 统 一 标 准[6]。钟 发平等[7]报道每个实验进行 3 次,取最佳值分析,均由同一个技师 进行所有测试,控制误差 5%以 内 。对 呼 吸 肌 耐 力 的 测 定 方 法 ,周 怡等[8]提出用记录连续 5 次最大呼吸(肺活量,VC),2 次实验间隔 30 s 的方法,如肺活量逐次下降,则表明呼吸肌耐力下降。呼吸肌 力 下 降 的 严 重 程 度 与 呼 吸 机 的 使 用 时 间 呈 正 相 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