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医堂 笙箍 望 鲞筮 Q
! !
! 旦 j d . L
1 一…— N . — Vl 3 o3 1 o2 …
・ 3・ 9
・
实 验 技 术 质 控 ・
起 由副溶 血 性 弧 菌 引起 食 物 中毒 的实验 室检 测 及 耐药 性 分 析
一
王 晓 红
中 图分 类 号 :115 3 ;1 7 . 15 . 1 1 38 3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0 7—0 3 (0 1 3— 0 3—0 9 1 2 1 )0 0 9 2
( 下转 第 9 6页 )
按照 2 0 0 6版美 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 协会 ( L I CS) 执 行标 准 ,质 控 菌 株 为 A C 2 9 3金 黄 色 葡 萄球 T C 52 菌和 A C 2 9 2大肠 埃希 菌 。 T C 52
作 者单位 :温州市龙湾 区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浙 江
温州 3 5 1 201
其 中厨 房 员 工 2份 。检 出 的 1 9株 可 疑 菌 经 A B T I 3 E鉴 定 ,均 为副: D2 血性 弧菌 。 3 抗 生素敏 感试 验 均 敏感 ,见表 1 。 表 1 1 剐溶血 性 弧菌药 敏试 验结 果 9株 1 9株剐溶 』 J 0陛弧菌 对环 丙沙 L
腐 干、 紫菜 汤 和 鱼 。1 O月 2f当晚 7点 次 f 1 i l 2 J
点先后 有 2 9例发 病 。主要 症 状 为腹 痛 、 泻 ( 腹 以水 样 便 为主 ) 恶 心 、 叶 和 头 昏。潜 伏 划 7 5~2 . 、 呕 . 35
h 平 均 1 . 经及 时治疗 , 者均 治愈 m院 。 , 5h 1 忠
兰 ( MB 琼脂 、硫 代 硫 酸 盐 柠 檬 酸 盐 胆 盐 蔗 糖 E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大学生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大学生食物中毒案例分析2010年9月3日,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头痛症状。
为了解本次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关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对本次疫情展开深入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定义⑴可能病例:9月1日以来,该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中出现腹泻(≥3次/24h)、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两项及以上者;⑵确诊病例:可能病例中粪便、呕吐物、肛拭子标本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者。
1.2 病例搜索⑴查阅该学校卫生所、大连市中心医院门诊日志;⑵在该学校开展宣传教育,要求出现腹泻症状的师生主动到医疗机构就诊;⑶通过询问就诊病例,获得其它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尚未就诊人员的信息,进行入户或电话调查核实。
1.3 现场卫生学调查⑴通过现场观察了解聚该校食堂卫生状况;⑵访谈病例和非病例了解就餐情况;⑶访谈厨师了解菜品制作过程;⑷访谈食堂采购人员了解原料来源。
1.4 病例对照研究⑴病例组:全部可能病例。
⑵对照组:可能病例同宿舍或相邻宿舍学生。
⑶调查内容:9月1日以来就餐情况,包括就餐时间、就餐地点、食物名称及食用量。
1.5 标本采集及检测共采集了10份样本,其中现患病例2人肛拭子;加工用具标本5份(菜刀2份,砧板2份,操作台1份);食物原料标本3份。
检测项目均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实验室检测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检测[1]。
2 结果2.1 发病情况截至9月3日16时,共出现病例12例,罹患率6.0%(20/200)其中可能病例11例,确诊病例1例。
2.2 临床表现12例病例,腹泻100.0%,腹痛91.7%,恶心75.0%,呕吐66.7%,发热50.0%,血样便8.3%。
2.3 流行病学分布2.3.1 人群分布⑴性别分布:12例病例中,男性8例,占67%,女性4例,占33%。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由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 ,生 化鉴 定条 、药 敏卡 和全 自动 细菌鉴 定仪 均
购 于法 国生物 梅里 埃 公 司 ,副 溶血 性 弧 菌 的 O、K
诊 断血 清 由 1本 D N A公 司生产 。 3 EK 3 分 离 方法 对所 采 样 品 按 照 G / 7 9— 0 8 B T 4 8 2 0
21 第2 00年 2卷第 1 O期
Z e agPeet eM dcn ,O t 00 c hi n rvni e i e c i v i .2 1 ,V 丝
: Q
一
起 副溶 血 性 弧 菌食 物 中毒 的实 验 室 检 测
李 月华 叶菊 莲 韦俊 超
中图分类号 :R 1. 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7—03 2 1 )1 0 7— 2 9 1(0 0 0—09 0
份 ,共 计 3 4份样 品 。未采集 到 7月 2 9日中餐 的剩 余食 品 。
2 试 剂与 仪器 各 种增 菌液 、分 离 培养 基 、系列
生化 管均 由北 京陆 桥生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生产 ,法 国
份病 例肛 拭 和 明虾 养殖 水 中检 出的细菌 其生化 谱完
全 一致 ,均为 4 4 1 7 (i = 9 . % , = . 6 ; 16 0 d 9 9 T 0 8 )
上 3℃培养 7 6 h并 自动读 卡 ,结 果为 :对氨 苄西 舒 巴坦 、哌 拉 西彬 他 唑 巴坦 、头 孢 替 坦 、头 孢 曲 松 、头孢 吡 肟 、氨 曲南 、阿 米卡 星 、庆大 霉素 、妥
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复
94 7 8 4 X
2 1 2 0 0 0, 2 1 0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
食 品 卫 生
・
一
起 由副溶 血 性 弧茵 引起 食 物 中毒 的 实 验 室 分 析
华玲 慧 (南京 市雨花 台区疾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 江 苏 南京 2 0 1 1 0 2)
【 献 标 识 码 】 B 【 图 分 类 号 1 R1 5 3 【 章 编 号 1 1 0 - 9 7 ( 0 8 0 - 0 4 - 0 文 中 5.1 文 0 6 0 0 2 0 )4 0 0 2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流行 病 学调 查 本 区 某 高校 2 0 . 0 7年 9月 1 6 日凌晨 1时左 右在 校学 生 中陆续 有人 发病 。患 者起
测 , 实 该 次 食 物 中毒 为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污 染 引起 。 证
收稿 日期 :0 8 0 — 1 20 - 9 8 作者简 介: 华玲慧 ( 9 2 )女 , 17 , 江苏扬州人 , 主管检验师 。
22 可疑 菌株 鉴 定 .
可 疑 菌株 经转 种 后 , S 在 S平
江苏预防医学 2 0 年 1 月第 e ,0 8 V 1 9 N . i gu e a P d D c2 0 , o.1 , o 4
・
4 ・ 1
病急, 周疼 痛伴 腹泻 、 吐。病人 发 热, 高至 脐 呕 最
3 . ℃ 。至 1 95 6日晚统计 共有 3 发 病 , 中经 输 2人 其 液 治疗 的有 2 人 。经 调查 所有 患 者 1 1 5日晚均在 该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在婚宴供应剩余 的 卤蟹脚 、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在 9份病例粪便 ( 肛拭 ) 样 品中 8份检 出副 溶血性 弧菌 。
讨
论
出现新发病例。1 7例病例经输液和对症治疗后症 状 很快缓 解 ,到 1 0月 5 日所 有 病 例均 痊 愈 ,无 死 亡 病例 。发病 年龄 最 小 为 8岁 ,最 大 为 7 5岁 ,平 均 3 . 9岁 。男 性 8例 , 占 4 .6 ;女 性 9例 , 70 70 %
2 现 场卫 生 学调 查 姜 某 在 自家 置 办酒 席 聘 请
《 物 中毒诊断 标准及 技术处 理 总则 》 ( B 43 食 G 198— 忙, 据对姜某家的食品加工场所检查发现 ,厨房面 9 )和 《 4 副溶 血 性 弧 菌食 物 中毒 诊 断 标 准 及 处 理 积约 1 m ,厨 房 内环境 卫 生 较 差 ,地 面 、墙 壁 及 0 原则 》 ,认定 这是 一起 食 用被 副溶 血 性 弧 菌污染 食 纱窗油腻 、污 秽不 洁 ;对 外 敞 开 的 门无 防蝇 设施 , 品引起 的副溶血性 弧菌食 物 中毒事件 。 每 视野可 见 5 0只苍 蝇 ;餐 具 、菜 桶 等直 接 放 置地 姜 某在 自家置办 酒席 前未 向行政 村或 当地 卫生 上 ;餐具 由本地 村 民租用 ,只经简单 清洗未 作任何 院进行农村家庭宴席的申报 ,聘请本村土厨师无健 消毒 ;洗菜、切菜均在露天院子里操作 ,砧板 、刀 康 合格证 明 ,食 品卫 生安全 知识 匮乏 ;食 品加工 场 具无标识,存在交叉使用情况。 所 面积过 小 ,环境 卫 生差 ,地面 、餐具未 作任何 消 1 2日晚餐 供应 的食 品有 卤蟹脚 、烤 鸭等 4 0月 毒 ;食 品加 工方法 不 当 ,砧板 、刀具 等加工 工具无 个 冷菜 ,虾 、肉 丸、牛 蛙 等 l 热 菜 类 。婚 宴 当 3个 标识 ,存在交叉使用情况,最终导致参加婚宴者的 天菜 肴 原料 是 l O月 1日上午 购买 的 ,运输 途 中无 集 体性 食物 中毒事 件 。 冷藏设施 ,卤菜进购后未冷藏处理 ,晚餐也未加热 通过 本次食 物 中毒事件 ,暴露 出农村 家庭 聚餐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检验报告

4 讨 论
急 性 肾衰 竭 (c t e a alr , a uern lfi e ARF) u 是一 种 临床 综 合 征 , 指 肾循 环 衰 竭 或 肾 小 管 功 能性 或器 质 性 变 化 而 引 起 的 突 发 性 肾 功 能 障
碍, 常由多种致病 因素 引起。 患者一旦发病。 其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以 致无法排 除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当肾脏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损 害时 , 就会导致毒索、 代谢废物和水积聚在体 内, 引起急性肾衰竭 。 当急性肾 衰竭患者 出现氮质血症、 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时, 应及时采用血
( )对本病例持 续进行心 电监护 , 3 监测其心率 、 血压 、 呼吸、 血氧
饱 和 度 ( 0 )神 志 , s z, P 尿量 , 异 常 及 时 予 以处 理 。 有
复苏急救 , 由急诊人院后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 。 继续脑复苏抢救 , 瞳孔
左 比右 =5 5 :mm , 光 反射 消 失 , 压 在 药 物 控 制 下维 持 在 正常 范 围 对 血 内 。 电监 护 显示 心律 不规 则 , 尿 。 肌 酐 、 钾 升 高 , 心 无 血 血 需要 紧急 进 行 血 透 治疗 。 由于 患 者 出现 了多 脏器 功 能 衰竭 , 因此 , 血透 是解 决 这 一 问 题 的较 好 方 法 。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 化(o t u u lo u i cto . B 作 c n i o sbo d p rf ain C P) n i
为一 种 急救 技 术 , 严重 烧 伤 合 并 急 性 肾功 能 衰竭 的治 疗 上取 得 了 良 在 好 的效 果 , 对 此 病 病 人 的 治疗 过 程 中 , 们 采取 了如 下护 理 措 施 : 在 我 () 1由专 人 操 作 , 求 操 作 人 员 熟 练 掌握 床 旁 血 液 透析 机 的使 用 要 和 血 液透 析 的操 作 方 法 。 () 病 人 无 法 移 动 , 法 检 测体 重 的情 况 下 。 点观 察 其 血 压 、 2在 无 重 尿量 、 VP C 及排 泄 物 。 无 出血 情 况 , 察 其皮 肤情 况 , 结 膜 水肿情 况 有 观 球 等。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结果报告

文章编号:1006-3110(2008)02-0576-02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结果报告罗 燕,雷卫蓉,李广兵,林丽君,刘孙杰 摘要: 目的 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相关实验检测。
方法 按照GBΠ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因子检测、动物毒力试验、药敏试验。
结果 4份患者肛拭标本分离出4株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KP溶血试验阳性,可致小白鼠7h内死亡,对氨苄青霉素类耐药。
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食源性疾病;检测中图分类号:R15513+1 文献标识码:B 2007年9月15日,邵阳市区某单位因办丧宴聚餐,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
我们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处理和采样检测,发病者均为聚餐人员。
14日下午6时进餐,自15日凌晨起陆续发病,发病人数约50余人,病人出现腹痛(以绞痛为主)、腹泻、恶心呕吐、且伴有发热等症状、大便为水样便。
由于现场丧宴次日清场,未能采集到当日剩余食物进行检测。
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中采集了4份现症病人大便标本进行了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副溶血弧菌检测,结果从4份大便标本中检出4株副溶血弧菌,其他致病菌均未检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丧宴聚餐发病患者大便标本,以肛拭法采集。
1.2 试剂及培养基 培养基、弧菌科细菌微量生化编码管、药敏纸片均由杭州天河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分离培养 检材采样后分别接种于GN增菌管、亚硒酸盐增菌管、肠道菌增菌管、氯化钠结晶紫增菌管、碱性蛋白胨水。
GN增菌管6h培养后,接种于麦康凯。
其余增菌管24h 后分别接种于对应平板:SS平板、EMB平板、TCBS平板、氯化钠蔗糖琼脂平板、庆大平板,做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分离培养。
一起厨师带菌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球菌 。5 留样食 品的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结果 , 份 见表 1 。
品 ,其余 4 份为 食堂加 工食 品 ,表 1 果 表 明其卫 生状 况 结 较差 。本次食物 中毒也 提醒学校 食 堂应加 强管 理 ,剩余 食
2 实 验 室 检 查
杆菌 ,两端浓染 。生长特性 :氯化钠 蔗糖琼脂平 板 :较大 、
蓝色 、光滑 、湿润。35 a I S:斜 面产碱 ,底层 产酸不 .N C%T I 产气 ,不产 S 。 3 2 副溶血性 弧菌 血清学分 型 . 菌均为 血清型 。 33 药物 敏 感试 验 阿莫 西林 、复 方 阿莫 西林 、哌 拉西 . 检 出的 1 副溶 血性 弧 O株
2. 样 品来 源 1
卫生监督人员根据 流行病学 调查后 收集 1 9
林 、复方哌拉西林 、复方替卡西林 、头 孢噻 吩、头孢 西丁 、 头孢他 定 、头 孢 吡 肟、头孢 呋辛 、美 洛 匹 宁、亚胺 培南 、
日加工的食堂冰箱 中留样食品 ( 红烧大排 、香 肠、蛋炒饭 、 霉菜烧 肉、毛豆豆 腐丁 炒 肉丝 、凉拌 豆 芽菜 、腊 鸡腿 、雪
菜炒鸡 、豆腐 炒 雪菜 、鸡 肉串 、茄子 炒年 糕 、炒包 心 菜 、 炸鸡腿 、荷 包蛋 、宫爆 鸡丁 、蕃 茄炒蛋 )1 6份、病人 肛拭 1 份 、病人呕吐物 3 、厨师肛拭 3份 。 1 份 2 2 检测方法 . 上 述样 品均检测 沙 门菌、副溶血 性 弧菌 、
复方磺胺 甲恶 唑、妥布霉 素、阿米 卡 星 、庆 大霉 素、奈替
腹痛 、腹泻等 急性 胃肠炎 症 状 ,部 分学 生 伴 发热 、恶 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摘要】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病原菌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方法按照
gB/T4789.-2008、GB4789-2010,对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24份、酒店厨师肛拭子、手表面涂抹样各4份、厨房间餐具等涂抹样17份进行致病菌检测。
结果 24份患
者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50%,其他样本未检出致病菌。
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副溶
血性弧菌引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2010年8月3日8:00本中心接报某酒店婚宴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
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2010年8月2日中午连云区某酒店举办婚宴,约370人用餐,发病人数36人。
最短潜伏期为10小时,最长潜伏期为25小时,发病高峰在餐后13-15小时,有近20人发病。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头痛、头晕,腹痛多是在上腹
部绞痛,腹泻次数多为7-10次/天,多为水样便。
经抗菌治疗和输液补水,患者
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
喜宴菜谱中有较多海产品(海虾、海蜇丝、鱿鱼、黄鱼等)及其他炒菜,由于酒店未对该餐次食物留样,未采集到剩余食品。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来源
患者肛拭子24份、酒店厨师肛拭子、表面涂抹样各4份、厨房间餐具6份、容器5份、冷菜间刀具2份、砧板2份,共计49件检样。
上述样品保存于缓冲
蛋白胨水中送样。
2.2 培养基与试剂
各种增菌、分离培养基、系列生化反应管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大肠O157显色
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均购自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纸片由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我萋氏琼脂由本实验室自制;均在效期内使用。
2.3 检验方法
对所采样品按照GB/T4789-2008、GB4789-2010方法对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
各种致病菌进行增菌及分离培养。
将缓冲蛋白胨水管置37℃培养2h后,转种各
种致病菌的相应增菌液,按所需时间培养后,接种相对应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
3 结果
3.1 检验结果
12份患者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0157、金黄色葡萄球菌。
厨师肛拭子、手表面、厨房间餐具等涂抹样均未检出副溶血性
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0157、金黄色葡萄球菌。
3.2 培养特性
所采标本经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增菌后,其中12份患者肛拭子增菌液呈均匀浑浊,有菌膜,接种各选择性培养基,经培养后可疑菌落形态如下:TCBS平板上:菌落呈圆形,蓝绿色;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上:为紫红色,中等大小菌落;血
平板上:为灰白色,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菌落。
3.3 涂片镜检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为G-无芽孢杆菌,无荚膜,呈多形态性,暗视野观察动力活泼。
3.4 生化反应
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12株副溶血性弧菌生化结果一致。
表1 副溶血性弧菌生化试验结果
生化反应项目反应结果生化反应项目反应结果
氧化酶+靛基质+
硝酸盐还原+甘露醇+
蔗糖-乳糖-
葡萄糖产酸+水杨苷-
葡萄糖产气-无盐胨水-
硫化氢- 3%盐胨水+
赖氨酸+ 6%盐胨水+
鸟氨酸- 8%盐胨水-
精氨酸- 10%盐胨水-
甲基红+尿素酶-
明胶+阿拉伯糖-
VP -溶血+
3.5 溶血试验(神奈川现象)
将副溶血性弧菌接种于我萋氏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菌苔出现溶血。
3.6 药敏试验
应用K-B纸片扩增法做药敏试验,药敏纸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有效期内使用,结果见表2。
表2 副溶血性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纸片药敏结果纸片药敏结果
氨苄西林 S 诺氟沙星 S
庆大霉素 S 环丙沙星 S
左氧氟沙星 S 头孢吡肟 S
复方新诺明 S 头孢他啶 M
阿米卡星 S 头孢克肟 S
阿莫西林 R 头孢噻吩 M
妥布霉素 S 氨曲南 S
注:R:耐药;M:中等:S:敏感
3.7 双份血清抗体检测
双份血清抗体检测依据《微生物与检验技术》中的检测方法进行。
用病例肛
拭子中检出的阳性菌株,检测5例发病当天和第28天所采集的双份血清的抗体
效价。
结果为:发病当天的5例病例血清抗体效价在1∶80-1∶160之间,第28
天的抗体效价在1∶10-1∶40之间。
4 讨论
4.1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由于未能采集到可疑餐次的剩余食品及用来加工食品的
原料,且病例也不能准确回忆当时进食情况,不能确定具体由哪种食物引起。
对
该酒店厨房间餐具、容器等样品涂抹采样均未检出致病菌,可能由于采样时该样
品均已浸泡消毒处理。
从实验室检查来看,本次食物中毒事件24例患者肛拭子
中检出12株生物学特性、药敏结果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5例病例的双份血清抗
体效价随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与文献报道相符;[4]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人
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
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1-1996),可以判定本次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4.2 通过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发现,通常食物中毒发生后,病人对及时采
集样本意识不足,通常到医院就诊时经医生要求后才采样,往往是在用药后,或
正在用药期间,因此采集的样本量很少甚至采不到合格样本,致病菌检出率低,
易漏检。
本次检验先将样本置缓冲蛋白胨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各种相对应的
增菌液,对提高致病菌检出率有一定作用。
4.3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沿海省份,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居细菌性食源性疾
病之首,多发于夏秋季的沿海地区,[5]中毒食品主要为加热不彻底的海产品,与
此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该菌冬季潜伏于海床沉积物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释放在
海水中,并依附在以贝类为主的浮游生物体内,[6]进而污染海产品鱼、虾等,食用含有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引发暴发性食物中毒。
由于连云港地处东部
沿海地区,居民大多喜食海鲜,且追求口味的鲜嫩,餐饮单位加工海(水)产品
时加热不够充分,增加了引发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
因此控制
和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应从海产品的加工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做起,增强食品从业人员法律观念和卫生意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提高供
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夏季高热、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加工海(水)产
品时要特别注意烧熟煮透,并低温储存食物,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做好餐
具及食品容器的清洗消毒,严格执行留样制度。
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
监测力度,加大食品卫生法规及相关知识宣传,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T4789.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副溶血性弧菌检验[S].
[2]WS/T81-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3]何晓青.卫生防疫细菌检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479-503.
[4]杨履渭.微生物与检验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579-580. [5]张宏伟,付建荣,苏东等.弧菌科细菌致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检验,1996,19-45.
[6]郁庆福.卫生微生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