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和谐的双边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调研、听课发现很多教师对教学方法未做细致系统地研究,只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利用传统方法简单地讲解,达不到理想效果。为此,现将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以介绍,以求共勉。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

讲述,是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方法。讲读,主要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有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讲演,是教师对一个完整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以此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检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古时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等都擅长运用这一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师生问答。谈话法主要有两种具体形式:传授知识的谈话: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事物、新的问题联系起来,经过积极思考得出结论,并作出正确回答,从而获得新知识。

巩固知识的谈话:即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经过回忆把所学的知识再次表达出来,以达到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的目的。

3、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

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也是贯穿于中小学教学全过程的一种

基本方法,各年级、各学科均要运用,但要求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有两种;1.泛读,即快速浏览的方法。为了迅速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概内容,或为了寻找某些材料,可采用这种方法;2.精读,即围绕一个中心系统而认真仔细地深入阅读的方法。通过精读,对所学的内容能深刻地、全面地理解和领会,以致融会贯通。

5、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事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演示的手段大体可分为三类:

▲实物或模型、标本、图片、挂图的演示。

▲用连续成套的模型、标本、挂图、图片或幻灯、电影等,进行序列性演示。

▲音乐、体育、劳动等课上教师的示范性动作或操作等。

6、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统一布置指导下,学生多次地、多方面地、创造性地应用已学过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可分为训练性练习与创造性练习。训练性练习是对所学知识再现性的重复运用,目的在于加深记忆,形成熟练技能和技巧。创造性练习是在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7、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在操作和观察中验证所学的知识或获得直接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8、陶冶法陶冶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使学生处于一种特定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寓教学内容于各种具体的、生动的、形象而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9、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是以自学为主并给予恰当指导,通过“自学—解疑—精讲—演练”的基本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自学,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学导式教学中,“学”是主体和本位,“导”是辅佐和条件。教要服务于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上,“导”是为了不“导”,使学生达到“会学”的境界。

10、自学辅导法自学辅导法是指通过指导学生自学获得知识、着眼于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的学习。

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启(教师启发学生阅读和思考)、读(学生阅读课文)、练(学生根据课文指导做练习)、知(学生核对答案,知道练习的结果)几个阶段,运用自学、自练、自批作业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11、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六个环节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六个基本环节是:一、目标诱因。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目标,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学教材。即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自学目标自学教材。期间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并且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三、讨论解疑。即教师将收集到的学生自学中疑难问题提出来,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答疑。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四、精讲重点。即教师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适当讲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讨论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是六步教学法的关键一环,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五、巩固复习。即教师在课内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六、效果反馈。即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布置给学生的自学目标进行简短的考查,并作出评价。然后再根据考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和学。

12、发现法发现教学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验证假设,学生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论。

(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