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C .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也可能不含有

D .最简式为CH 4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柯尊国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答题时可能用到的原子相对质量:

H : 1 C : 12 0: 16

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择题(本题包括 9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18分。)

1 ?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下入列溶液中:①硝酸 ②无水乙醇

③石灰水 ④盐酸,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前者增加后者不变的是

A .②①

B .③②

C .①④

D .④③ 2.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 .分液

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 .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D .加入FeCl 3溶液后,过滤

3.

用180标记的CH 3CH 218OH 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180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 . 180存在于水中

C .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

D .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

5.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6. 下列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 CH 2OH B C 5H 11OH C CH 3CH 2CH 2OH

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则该有机物

4.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

(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A .碘和乙醇

B .丙醇和乙二醇

C .溴苯和水

D .乙酸乙酯和乙醇

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

()A .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

C .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也可能不含有D.最简式为CH4

&为了保证制取氯乙烷纯度较高,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9.苯甲酸(C 6H 5COOH )和山梨酸(CH 3— CH = CH — CH=CH — COOH )都是常用的食品 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

A.

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 10?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氧化后生成的醛有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11 .某酯的分子式是 C n+3H 2n+4O 2,它是分子式为C n H 2n-2O 2的A 与有机物B 反应生成物,B 的分子 式是

( )

A . C 3H 6O

B .

C 3H 6O 2

C . C 3H 8O

D . C 2H 6O

12. 1999年比利时发生奶粉受二噁英污染事件.二噁英是一类芳香族化合物的多氯代衍生 物的总称,结构稳定,难以被自然分解,是公认的最危险的致癌物 ci o Cl

质之一.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是其中的一种, 结构如右图.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的分子式为 C 12H 4O 2CI 4

B .它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C .它能发生还原反应

D ?此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

18个

13.

分子式

为 C 8H 16O 2的有机物A ,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B 和C ,且B 在一定条件 下能转化成C .则有机物A 的可能结构有

( )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14 .用丙醛(CH 3— CH 2 — CHO )制取聚丙烯 t CH 2= CH (CH 3^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①取代②消去③加聚④缩聚⑤氧化⑥还原 (

A .①④⑥

B .⑤②③

C .⑥②③

D .②④⑤

15 .某物质可能有甲醇、甲酸、乙醛、甲酸乙酯几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 现象:① 有银镜反应,② 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 与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烷与氯气反应

B 乙烯跟氯气反应

C 乙炔跟氯气反应

D 乙烯跟氯化氢反应

A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C.乙比甲的沸点高

D.乙和甲的最简式相同

B 有甲酸乙酯和乙醛

C 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乙醛

D 几种物质都有

16. 某气态化合物X 含C 、H 、O 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X 中C 的质量分数,②X 中H 的质量分数,③ X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 X 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 X 的质量。欲 确定化合物X 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17.

乙烯酮(CH 2= C =

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可表示为:

正确的是

A. 与HCI 加成生成 CH 3COCI

B. 与H 20加成生成CH 3COOH

C. 与 CH 3OH 力口成生成 CH 3COCH 2OH

D. 与 CH3COOH 加成生成 CH 5j —0—C —CH 3.

0 0

18?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 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

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

C 2H 4O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分子中C 的质量分数为40% 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

S" + ” hC 叮

T □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____ 班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___

第I卷答案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第U卷(非选择题,共55 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19. (8分)已知某有机物的式量为58,据下列条件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有机物只由碳、氢两元素组成,则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为含氧衍生物,且分子中有两个—CH3,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分子中有一0H,无C=C,则结构简式为,。

(4)若分子中无—CH3,又无—0H,但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0. (10分)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所示。乙醇与金

属钠反应,____________ 键断裂;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温度

升高到170 C时,_________ 键断裂而发生反应;在加热

条件下,用铜作催化剂与氧气反应时, _________ 键断裂而发生

反应生成(填有机物名称) ____________ ;与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酸共热时,_________ 键断裂; 与氢溴酸反应则________ 键断裂,发生 ______________ 反应。若欲使第④键断裂,则需将乙

21. (5分)22. (5分)在通常情况下,只含C、H、O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在足量02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室温后,其燃烧所消耗02的物质的量与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

等。

1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 。

2在符合条件的有机物中,若其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若分子中含二个碳原子,写出其含有- CH3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招贤纳士③曹操联合孙权④实行屯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 000多年漫长的 历史岁月中,涌现出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 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 刘备与孙权结盟,在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 3.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魏吴 D.蜀吴魏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他 是()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5.“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八王之乱”,这些历史史实导致的共同后果是() A.发展了西晋经济 B.巩固的西晋统治 C.加速了西晋的衰亡 D.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6.西晋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7.西晋初年出现了“八王之乱”,这场混乱的直接目的是() A.争夺地盘 B.争夺皇位 C.争夺人口 D.争夺国宝 8.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迁到辽宁、陕西及 河套地区的是() A.氐族 B.羯族 C.鲜卑族 D.羌族 9.公元383年,使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的战争是()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套试卷附答案9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RJ 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新教材】 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6 分)(导学号:28144060) 1.我了三圈儿也没找着他。 2.他这几天闷不乐,不知出了什么事儿。 3.我们都心这个子太重,他挑不起来。 4.花期一束,树上就满果子。 二、看拼音,写词语。(8 分) 三、写出含有下面部首的字。(6 分) 四、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3 分)(导学号:28144061) 块只棵张座把 一( )大树( )狐狸一( )椅子 一( )纸条一( )山一( )奶酪 五、一字组多词。(6 分)

六、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5 分)(导学号:28144062) 惊( )( )鸟( )( )如鼠狼( )虎( ) ( )飞( )舞漏网之( ) 如( )添翼 ( )( )狗吠害群之( ) ( )( )得水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 分)(导学号:28144063) 茂密密集 1.在( )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飘荡飘浮 2.山顶上再也看不到( )的风筝。 愿望愿意 3. 如果你( )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欢乐欢呼 4.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 )起来。 八、照样子,写一写。(4 分)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1.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2.小溪流到了大海里。 九、照样子,写句子。(4 分)(导学号:28144064) 例:老虎把狐狸逮住了。狐狸被老虎逮住了。 1.狐狸把奶酪掰成了两半。 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十、将下面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5 分) 1.兔子的尾巴——2.狗拿耗子—— 3.黄鼠狼给鸡拜年——4.猴子捞月亮—— 5.——里外不是人 十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分) 1.小熊兄弟俩之所以没有吃到奶酪,是因为。 2.松鼠在给小熊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这句话是: 3.狮子最后决定让小猴子做森林的新首领的原因是。十二、阅读训练。(28 分) (一)狐假虎威(节选)(14 分) 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 )摆( );老虎半()半( ),( )张( )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 呀□ 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人三组恰当的反义词,补全词语。(3 分) 2.在文中□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2 分) 3.查字典填空。(3 分) “狐假虎威”中的“假”用部首查字法去查,先查,再查 画;“假”在这里的读音是,它的另一个读音是,可组词;“假”在“狐假虎威”中的意思是。 4.大大小小的野兽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2 分) 5.“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4 分) (二)狐狸(14 分】(导学号:28144065) 狐狸怪自己的尾巴不好,因为有了这条尾巴才被认出是狐狸。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3.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 6.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7.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B.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D.两种管理制度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完整版)

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四 第d ì四s ì组z ǔ 课k è文w én 知zh ī识shi 盘p án 点di ǎn 班级 姓名: 一、会hu ì认r èn 字z ì聚j ù会hu ì(要y āo 求qi ú:注zh ù音y īn 并b ìng 组z ǔ词c í,完w án 成ch éng 后h òu 每m ěi 个g è字z ì读d ú两li ǎng 遍bi àn ) 秋( ): 的( ): 江( ): 气( ): 船( ): 南( ): 树( ): 两( ): 采( ): 叶( ): 在( ): 莲( ): 片( ): 看( ): 鱼( ): 飞( ): 见( ): 北( ): 会( ): 闪( ): 尖( ): 个( ): 星( ): 说( ): 春( ): 青( ): 蛙( ): 夏( ): 弯( ): 地( ): 就( ): 冬( ): 男( ): 关( ): 正( ): 反( ): 二、会hu ì写xi ě字z ì大d à全qu án (要y āo 求qi ú:组z ǔ词c í两个g è,完w án 成ch éng 后h òu 每m ěi 个g è字z ì读d ú两li ǎng 遍bi àn ) 了( )( ) 子( )( ) 人( )( ) 大( )( ) 月( )( ) 儿( )( ) 头( )( ) 里( )( ) 可( )( )

东( )( ) 西( )( ) 天( )( ) 四( )( ) 女( )( ) 开( )( ) 三、汉h àn 字z ì笔b ǐ画hu à集j í合h é(按àn 提t í示sh ì写xi ě出ch ū笔b ǐ画hu à )。 横h éng 钩g ōu : 竖sh ù弯w ān 钩g ōu : 竖sh ù钩g ōu : 斜xi é钩g ōu : 四、汉h àn 字z ì部b ù首sh ǒu 荟hu ì萃cu ì(写xi ě出ch ū一y ī个g è有y ǒu 此c ǐ部b ù首sh ǒu 的de 汉h àn 字z ì ) 木(木字旁): 口(口字旁): 人(人字头): 白(白字旁): 门(门字框): 氵(三点水): 艹(草字头): 讠(言字旁): 虫(虫字旁): 夂(折文): 第d ì四s ì组z ǔ 课k è文w én 知zh ī识shi 易y ì错cu ò题t í汇hu ì总z ǒng 一、读一读,说得对的画“√”,错的画“×”。 1.“儿”的第二笔叫竖钩。 ( ) 2.“头”共五笔,最后一笔是点。 ( ) 3.“月”共四笔,第二笔是横折。 ( ) 二、选一选,填一填。 ①闪闪 ②蓝蓝 ③弯弯 ④小小 ( )的月儿 ( )的船 ( )的星星 ( )的天 三、照样子,说一说。 例: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8题;共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5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分) 6题;共6分) )(____________) (1分) 止——加两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日——加一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日——加两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直——加两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直——加五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2题;共12分) 红彤彤(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无影无踪(ABA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我会补充。 (1)____________的话叫格言。(1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ù jué yúěr máo tíng lu? yì bù jué ( ) ( ) ( ) ( ) cāo z?ng b?i tuō huī yìng xi?o xīn yì yì ( ) ( ) ( ) ( )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打?√?。(6分) 1.花生的好处.(ch? chù)很多。 2.我们谈到夜深才散(s?n sàn)。 3.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ōng k?ng)地。 4.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蜘蛛网般交叉(chā chà)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5.我用吊兰长长的垂蔓(wàn màn)蒙盖在鸟笼上。 6.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ái āi)近。 三、在错别字下面画??,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5分) 1.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既飞回来。() 2.鱼竿突然据烈地抖动了一下。()

3.时装展如期开暮。() 4.父亲的话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上。() 5.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逢松的球儿。() 四、先补充成语,再看看有什么规律,并仿写词语。(6分) 1.()()不断( ) ()有味( )()不舍 我发现这一组成语中,这样的成语还有、 、等。 2.()然()物心()手()左()右() 我发现每个成语中所填的字,这样的成语还有、等。 五、给加点的词选合适的解释。(3分) 便宜:A.价钱低。 B.不应得的利益。 C.使得到便宜。 的人总是不能得到满足。() 1.喜欢占便宜 .. 2.花生的价钱便宜 ,谁都可以买来吃。() .. 了你。() 3.这件事不能就这么便宜 .. 六、读句子,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1.周总理的办公室(陈设陈列摆设)极其简单。() 2.冬天的山村到了夜晚格外(宁静平静寂静)。() 3.郭老对着画面(审查审视审核)良久,仍然没有发现画上何处写着主席的名字。()

第六单元测试密卷(附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密卷 ○内容:第6单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卷首语:山再高,只要敢于攀登,我们终将登上最高峰;路再远,只要勇敢前行,我们终将踏遍所有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冷静思考,过关斩将,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答一份满意的试题。祝你成功! 一、拼音天地,任我驰骋。(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憧.憬()鼻涕.()佐.料( ) 钹.( ) 2、读拼音,写汉字。 jiān chǎn pèi ɡěnɡkēnɡqiānɡ ()充()()直() 二、词语集中营,相信你能行。(16分) 1、下列词语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请你找出错误的字,在下面画横线。 合辙压韵油嘴滑舌隔合荸荠佐料 随机应变招徕吹虚口齿伶厉铁铉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步子()的掌声()的歌喉 ()的饰物()的中国结()的工艺品 3、形近字组词。 桥()哄()憧()销() 侨()烘()撞()宵() 三、句子展示台,智慧大比拼。(12分) 1、难句评析。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2)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2、写出与下列传统节日相对应的诗句。 春节: 清明: 中秋: 重阳: 3、病句诊治室。 ①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②这几年,有一种特别非常受宠的饰物——中国结。 四、温馨回忆,快乐作答。(10分) 1、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 。 2、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 3 4、古诗天地。 5、,濯清涟而不妖。 6、怀念故乡的诗句有: . 五、课内阅读大回放。(14分) 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纺织中国结的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饱含-——()缠绕——()曲折——()

单元复习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3%读作( );百分之零点三九写作( )。 2.一个数由5个十分之一和3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成小数是( ),写成分数是( ),写成百分数是( )。 3.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 4.桃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5∶2,桃树棵数是梨树棵数的( )%,梨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 )%。 5.30米是50米的( )%;280毫升是200毫升的( )%;5克是400克的( )%。 6.花生的出油率是指( )的千克数占( )千克数的百分之几。 7.六(1)班的出勤率最高可达( )%。 8.把0.3、1 3、3.3%和33.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5=8∶( )=80%=( ) 20=( )(填小数) 10.一个口袋里有10个球,从中任摸一个,如果要保证拿到红球的可能性是40%,那么口袋里应放( )个红球。 11.一款汽车,原价12万元,现价9万元,售价降低了(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10分) 1.甲数占乙数的20%,则乙数也占甲数的20%。 ( )

2.把10克盐放入9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10%。 ( ) 3.一段绳子长17 100米,也就是17%米。 ( ) 4.一批零件经检验,96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6%。 ( ) 5.0.21化成百分数是0.21%。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填在括里)(每题2分,共14分) 1.东山村去年计划植树16公顷,实际植树20公顷,实际完成计划的( )。 A .80% B .30% C .125% 2.某班体育测试,达标的有100人,未达标的有 25人,达标率是( )。 A .25% B .75% C .80% 3.一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180粒发芽,2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A .55.6% B .90% C .80% 4.九月份的用水量是1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少用水2吨,九月份的用水量是十月份的( )。 A .125% B .92% C .8% 5.星期一,某工厂的出勤率是90%,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的比是( )。 A .9∶10 B .1∶9 C .9∶1 6.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数的60%等于乙数的3 4,甲数和乙数相比较,( ) A .甲数>乙数 B .甲数=乙数 C .甲数<乙数 D .无法确定 7.校园里种植了120棵树苗,经过精心管理,成活率最高可达到(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参考右图你认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心”,诗中“老臣”是?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2、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①刘备②曹操③孙权④袁绍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3、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下列人物中参与赤壁之战的有 ①曹操②曹丕③孙权④刘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魏→蜀 D.蜀→魏→吴 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7、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8、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9、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①曹魏②孙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北魏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 D.④⑤ 1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 A.在太湖、鄱阳湖开垦大量湖田 B.普遍种植棉花 C.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D.在南方各地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 12、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三顾茅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课时练+试卷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0.4:2=8:()=():24=()% 2.24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的4个因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则另一个外项是()。 4.甲数的3 4 等于乙数 5 6 (甲数、乙数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 ():()。 5.如果x=6y(y≠0),那么x和y成()比例关系。 6.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比例关系。 7.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相当于( )。 按这样的比例尺,图上4 cm表示实际距离()。 8.比例尺100:1,表示把实际距离()100倍后画在图上。有一个机器零件长1.5 mm,在图上表示是3 cm,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9.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才能使该比例成立。 10.晓瑞的身高是1.6 m,在一张照片上他的身高是8 cm,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正方形按4:1放大后,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6倍。()

2.如果4m=5n,那么m:n=4:5。() 3.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 4.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例关系。 () 5.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3 cm表示实际距离60 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一本书已看了总页数的60%,没看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A.2:3 B.3:5 C.2:5 D.5:2 2.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3.5:6 B.6:1.54 C.1.5:4 D.3:2 3.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A.7B.5.4C.1.5D.2.4 4.一个长4 cm,宽3 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cm2。 A.48B.56C.64D.192 5.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一袋大米,已经吃了的和没吃的 B.乐乐的年龄和体重 C.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 dm3,它的底面积和高 D.房间的面积一定,每块正方形瓷砖的边长和所需的块数 四、解比例。(12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6分) 1.5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米;3角写成分数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27.8读作();9.20读作()。 3.与9.6相邻的两个一位小数分别是()和()。4.在里填上“>”“<”或“=”。 0.9米0.6米7.8元8.7元 8.1米7.9米0.7元7角 6-3.2 1.5+1.5 13.6+7.9 30.2-9.7 5.一块肥皂4.80元,一条毛巾4.00元,()贵,贵()元。 6.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才能相加、减。7.按规律接着往下写。 (1)5.3,5.4,5.5,5.6,(),(),()。 (2)4.7,5.7,6.7,7.7,(),(),()。 (3)2.8,3.6,4.4,5.2,(),(),()。 二、我是聪明的小法官。(每题1分,共6分) 1.4厘米是4 10 分米,也就是0.4分米。() 2.比0.6大的小数只有0.7,0.8,0.9。() 3.0.37读作:零点三十七。()

4.所有的小数都比0大,比1小。() 5.明明跑50米用了9.2秒,东东跑50米用了8.7秒,明明跑得比东东快0.5秒。() 6.比0.2大又比0.4小的小数只有一个。()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 共6分) 1.0.1米用分数表示可以写成()。 A.1 10 米B. 1 100 米C. 1 10 D. 1 100 2.图()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0.3。 A B C D 3.一块橡皮的长度大约是()。 A.0.5千米B.0.5米 C.0.5分米D.0.5厘米 4.爸爸从家到单位要走5.6千米。他走了1.4千米后发现把一份重要文件落在了家里,又回家去取,这样爸爸上班一共走了()千米。 A.1.4B.2.8C.7D.8.4 5.下面的()在5和6之间。 A.5.7B.6.1 C.4.8D.6.3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01 一、选择题(40分) 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 B.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 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2.下面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3.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4.上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 A.恢复了银行信用 B.弥补了农业损失 C.加强了政府调控 D.提供了就业机会 5.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 A.经济大危机前夕修 B.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D.新经济时代 6.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新机场地下水道 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 A.国家干预经济 B.加强对工业计划的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 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7.据下图信息,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 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 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8.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美国政府道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 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 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9.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 10.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面德国和日本则()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11.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12.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 标志是()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4.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幅漫画《睁开眼睛》,面中有一个美国人的眼睛被蒙上了。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珍珠港事件 D.雅尔塔会议 15.年9月,德军进攻苏联首都,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首都保卫战的胜利,粉碎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密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5题;共5分) 害羞(嫩绿(____________)(1分) 触摸(____________)揉眼(____________)(1分) 惋惜(____________)辫子(____________)(1分) 滋润(____________)玫瑰(____________)(1分) 一瘸(____________)一拐(____________)(1分) 2题;共4分) 野娇(____________) 油枝(____________) 撒漆(____________)(2分) 按重(____________) 笨时(____________) 抚音(____________) 嗓摸(____________)(2分) 4题;共8分)

chōu chū(____________) shì jiè(____________)(2分) hū huàn(____________) jiāo shuǐ(____________)(2分) zhōng yú(____________) mián h ua(____________)(2分) tuō diào(____________) cài huā(____________)(2分) 4题;共7分) )度(____________)古(____________)(1分) 材(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大(____________)安(____________)本(____________)另(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题;共4分) 1.小鹿____________躺在床上养病。(1分) 2.鹿弟弟____________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1分) 3.花骨朵儿____________长大了。(1分) 4.笋芽儿站在山冈上,____________喊着:“我长大啦!” (1分) 3题;共6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攻占巴士底狱 B.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国家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欧印度群岛的航线,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亚当·斯密所说的“最伟大的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 B.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 D.提出地圆说 4.“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恩格斯称颂的这一“变革”指() A.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 C.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某中学准备在今年举办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225周年学术报告。请你帮他们选择一幅与学术报告主题最为相符的图片作为会场背景() A.法国农民受压迫 B.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C.拿破仑 D.攻占巴士底狱 6.“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谐社会必然弘扬法治精神。下列文件中,最早体现“平等.民主.自由“这一内容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人民宪章》 D.1787年宪法 7.法国人民把每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节,是为了纪念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8.2016年7月13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见特蕾莎梅,任命其为新首相。根据《权利法案》,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的象征 B.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望 C.仍享有国家的绝对权力 D.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9.据2015年6月5题《广西卫视》新闻报道,百色新火车站(高铁)已现雏形,将于年底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改善和便利百色老区人民的出行状况。这一福利的实现,源于19世纪一项重大发明,对这一重大发明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瓦特蒸汽机美国 B.史蒂芬孙蒸汽机美国 C.瓦特火车机车英国 D.史蒂芬孙火车机车英国 10.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路开始修建②内燃机广泛使用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表现在革命过程中受到了欧洲其它一些国家的干预。当法国处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掌握政权,解决了这些问题,使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 A. 克伦威尔 B. 伏尔泰 C. 罗伯斯庇尔 D. 拿破仑 12.有位导演要拍一部纪录片,反映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那么片中不能出现的 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轮船 C.火车 D.飞机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人类起源是一个谜,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的始祖是:( ) A.南方古猿B.亚当C.中华曙猿D.欧洲曙人 2.下列关于人类种族的说法不正确的的是:( ) A.主要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B.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C.白种人最聪明、黄种人次之、黑种人不聪明 D.生产的落后及与其它人群隔绝,会造成种族的衰落和灭绝 3.反映母系氏族特点的神话故事是:( ) A.海神波塞冬B.大地女神该亚C.智慧女神雅典娜D.厄瑞斯忒 4.四个同学讨论原始社会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B.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C.身穿兽皮草裙、居住在洞穴中D.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烦恼 5.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是:( )

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两河文 明D.印度文明 6.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它的母亲河是:( ) A.尼罗河B.黄河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D.印度河 7.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产生于:( ) A.古巴比伦B.《圣经》C.古希腊D.古印度 8.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一等级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9.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最大的区别是:( ) ①地势崎岖②商品经济发达③海外贸易频繁④进行殖民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他长期担任雅典执政官,通过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他是:(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9

RJ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新教材】 第七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6分)(导学号:28144060) 1.我转了三圈儿也没找着他。 2.他这几天闷闷不乐,不知出了什么事儿。 3.我们都担心这个担子太重,他挑不起来。 4.花期一结束,树上就结满果子。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写出含有下面部首的字。(6分) 四、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3分)(导学号:28144061) 块只棵张座把 一()大树()狐狸一()椅子 一()纸条一()山一()奶酪 五、一字组多词。(6分)

六、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5分)(导学号:28144062) 惊()()鸟()()如鼠狼()虎() ()飞()舞漏网之()如()添翼 ()()狗吠害群之()()()得水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导学号:28144063) 茂密密集 1.在()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飘荡飘浮 2.山顶上再也看不到()的风筝。 愿望愿意 3.如果你()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欢乐欢呼 4.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起来。 八、照样子,写一写。(4分)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1.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2.小溪流到了大海里。 九、照样子,写句子。(4分)(导学号:28144064) 例:老虎把狐狸逮住了。狐狸被老虎逮住了。 1.狐狸把奶酪掰成了两半。 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十、将下面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5分) 1.兔子的尾巴——2.狗拿耗子—— 3.黄鼠狼给鸡拜年——4.猴子捞月亮—— 5.——里外不是人 十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小熊兄弟俩之所以没有吃到奶酪,是因为。 2.松鼠在给小熊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这句话是: 3.狮子最后决定让小猴子做森林的新首领的原因是。十二、阅读训练。(28分) (一)狐假虎威(节选)(14分) 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摆();老虎半()半(),()张()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人三组恰当的反义词,补全词语。(3分) 2.在文中□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查字典填空。(3分) “狐假虎威”中的“假”用部首查字法去查,先查,再查 画;“假”在这里的读音是,它的另一个读音是,可组词;“假”在“狐假虎威”中的意思是。 4.大大小小的野兽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2分) 5.“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4分) (二)狐狸(14分】(导学号:28144065) 狐狸怪自己的尾巴不好,因为有了这条尾巴才被认出是狐狸。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的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2.右图为南京静海寺陈列馆最独特的陈列品——警世钟,钟体的正面“警世钟”三个 大字赫然醒目;钟的背面镌有钟的灵魂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香港回归之夜,155下的奋力撞击,震荡着古老的南京城。下列与该警世钟有关的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地区给英国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 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侵略者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 京条约》,其中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公使驻京 C.割让土地 D.开放口岸 4.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 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5.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只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纪念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百年的邮票,以下关于 这张邮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张邮票发行于1953年 ②他描绘的主要是金田起义 ③定都天京可能是画面的主要内容 ④画面中可能涉及拜上帝教的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2013年7月23日,日本首相声称登陆钓鱼岛附近岛屿以显示在中日主权纷争中的立 场,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愤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始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一填空。(1、6、7 题每空0.5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22 分) 1.口算24×400 时,先算( )×(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2.200 个35 是();207 的12 倍是()。 3.285×72 的积是()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4.150×30 的积的末尾有( )个0,106×50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5.已知a×b=120,若a乘2,b不变,则积是( );若a不变,b 除以3,则积是( );若a乘4,b除以4,积是( )。 6.在里填上“>”“<”或“=”。 24×4033×30 120×32240×17 180×2519×260 960×5320×15 7.根据250×32=8000,直接写出下面各算式的积。 250×64=( ) 250×16=( ) 25×32=( ) 250×320=( ) 125×64=( ) 125×16=( ) 8.“复兴号”高速列车每小时可行350 千米,它的速度可记作 ( );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120 千米/时,这辆小汽车每分钟行( ) 米。 9.一张足球赛门票180 元,程老师买了5 张门票需要多少元钱? 题中已知( )和( ),求( )。

10.两个因数的积是50,其中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 1 分,共 5 分) 1.188×79 的积一定比16000 小。( )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 3.一个因数变大,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不变。( ) 4.路程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快。( ) 5.122×36=(122×2)×(36÷2)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1 分,共8 分) 1.与480×40 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 A.48×4 B.24×800C.240×20 2.356×16 的积的最高位是()。 A.万位B.千位C.百位 3.两数相乘积是48,若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是( )。 A.48 B.240 C.288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B.除以5 C.乘5 5.35×24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 A.3 B.4C.5 6.在计算542×36 时,5×3 表示()。 A.5×3 B.500×3C.500×30 7.笑笑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 米/分,她1 小时行( )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