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床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第二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2-3、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原理图
一、机床的传动联系
机床运动必须有以下三个基本部分相互联系: 1、动力源:为执行件提供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2、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3、执行件:执行机床运动的部件。
16
二、机床的传动链
构成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例如:动力源——传动装置——执行件构成一个传动链。 传动链按运动性质分为:外联系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
系的执行件相互之间的相对速度有严格的要求。 特点:它所联系的执行件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移
有严格的要求,用来保证运动轨迹和传动精度。
19
三、传动原理图
通常传动链包括各种传动机构,在考虑传动路线时,
可以先撇开具体的机构,把各种机构分成两大类:
定比机构:固定传动比的传动机构。如定比齿轮副、丝 杆螺母副、蜗轮蜗杆副等。
9
(2)成形法: 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切削刃 1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2完全吻合。
2 1
10
(3)相切法: 利用铣刀、砂轮等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 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11
(4)展成法: 利用工件和刀具(插齿刀、齿轮滚刀和花键滚刀)作展成 运动的加工方法。
2-2、机床的运动
在机床上,为了要获得所需要的工件表面形状,必须 使工具和工件按上述四种成形方法之一完成一定的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第二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2
2-1、工件表面及其形成方法 2-2、机床运动 2-3、机床的传动原理图(重点) 2-4、机床运动调整(难点)
3
机床作为机械中的一个突出典型,运动、结构要求高。 以机床为例,学习设计机器的一般方法。 机床种类繁多,不在于掌握多少台机床,而是掌握机床 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研究——机床所应具有的各种运动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用科学简便的方法,根据机床的运动规律来分 析、比较各类机床的传动系统,以便合理使用机床和设 计机床。 机床运动分析过程:表面——运动——传动——机构— —调整。

第2章机床的运动分析.ppt

第2章机床的运动分析.ppt
任何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称为 母线)沿着另一条线(称为导线)运动的 轨迹。 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所需形状的表面 是通过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用刀具 的刀刃切削出来的。 实质——借助于一定形状的切削刃、切 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之间按一定规律的相 对运动,形成所需的母线和导线。 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注意
主运动传动链:1——2——uv——3——4 (B11) 进给运动传动链:4——5——uf——6——7(A12) Uv与uf各自独立。
第四节
机床的运动调整
一、运动参数及其换置器官 每一个独立的运动都需要有5个参 数来确定。 这五个参数为:
运动的起点、运动的方向、运动的 轨迹、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速度。
n从 u n主
同理:
传动链中带传动的传动比:
n从 D1 u n主 D2
求从电机到主轴的传动比: n电机 u总 u带 u轮系 n主轴 主轴的转速为:
n主 轴 n电 机 u带 u轮 系 D1 各 主 动 轮 齿 数 积 n电 机 D2 各 从 动 轮 齿 数 积
二、辅助运动 (一)各种空行程运动 空行程运动是指进给前后的快速运 动和各种调位运动。 (二)切入运动
用于保证被加工表面获得所需要的尺寸。 (三)分度运动 当加工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分布 的表面时,为使表面成形运动得以周期 的连续的进行的运动称为分度运动。
(四)操纵及控制运动
包括启动、停止、变速、换向、部 件与工件的夹紧和松开、转位以及自动 换刀、自动测量、自动补偿等操纵控制 运动。 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所起的 作用,又可分为两类:主运动和进给运 动。
在考虑传动路线时,可以先撇开 具体机构,把上述机构分成两大类: 1、固定传动比的传动机构,简称 “定比机构” ,传动比和传动方 向固定不变的传动机构,包括:定 比齿轮副、丝杠螺母副、蜗轮蜗杆 副等

机床运动分析

机床运动分析

2.1.2辅助运动
种类
各种空行程运动

进给前后的快速运动和种调位运动
切入运动 用于保证被加工表面获得所需要的尺寸
当加工若干完全相同的均匀分布的表面时,为使 分度运动 表面成形运动得以周期地连续进行的运动称为分
度运动
操纵及控制运动
起动、停止、变速、换向、部件与工件的 夹紧和松开、转达位以及自动换刀、自动
置换机构 变换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如:变速箱、数控系统
3.3传动原理图
3.3.2传动原理图
便于研究机床的传动联系,常用一• 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 和传动路线表示出来,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3.3.3传动原理图画法和所表示的内容
1.卧式车床传动原理图
可以车螺纹的车床

可以车端面和外圆的车床
3.3.3传动原理图画法和所表示的内容 2 数控床的传动原理图
运动的路程
运动的速度

机床的运动的调整:调整这5 个运动参数 执行机构
置 机

4.2 机床运动的调整
一个运动就有一条传动•链
步骤:
一、抓两头
明确两端件什么,以及它们的运动关 系 工件 1r —— 刀具 Pmm
二、连中间 根据传动链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
三、找规律 得到此传动链的规律
4.3机床运动的调整举例
测量和自动补偿等控制运动
2.1.3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机床或人力提供的主要运动,它促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 主运动 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刀具前面接近工件,直接切除工件
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新的表面。
可以是简单的成形运动也可以是复合运动

机床课件第二章机床的运动分析

机床课件第二章机床的运动分析
《金属切削机床》
二、辅助运动
机床上除表面成形运动外,还需要辅助运动, 主要有:各种空行程运动、切入运动、分度运动、 操纵和控制运动。
《金属切削机床》
1.各种空行程运动:进给前后的快速运动和各种调位运 动。
2.切入运动:保证被加工表面获得所需要的尺寸。 3.分度运动:加工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分布的表面时,
5-回转体成形面 6-渐开线表面(直线成形面)
《金属切削机床》
二、表面的形成方法
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所需形状的表面是通 过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用刀具的刀刃 切削出来的。
实质——借助于一定形状的切削刃、切削
刃与被加工表面之间按一定规律的相对运 动,形成所需的母线和导线。
《金属切削机床》
1、表面形成原理
《金属切削机床》
1.外联系传动链
(1)定义: 用于联系动力源和机床的执行器官的传动
链。 (2)功用:
·把一定的功率从动源传递给执行器官。 ·保证执行器官一定的转速(或速度)和一
定的调速范围。
·能够方便地进行运动的启动,停止,换向和
制动。
《金属切削机床》
• 外联系传动链传动比的变化,只影响生产 率或表面粗糙度,不影响发生线的性质。
《金属切削机床》
(二)表面成形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
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所起的 作用,可分为 1、主运动:产生切削的运动。 2、进给运动:维持切削得以继续的运动。
➢ 在表面成形运动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主运 动。进给运动可能是一个、多个、没有。 无论是主运动还是进给运动,都可能是简单运 动或复合运动。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1)轨迹法:
利用刀具作一定 规律的轨迹运动 来对工件进行加 工的方法。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第0、1章 绪论+机床的运动分析) - new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第0、1章 绪论+机床的运动分析) - new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
• • • • • • • 绪论 第一章 机床运动分析 第二章 车床 第三章 数控机床(制造自动化机床-最后) 第四章 齿轮加工机床 第五章 磨床 第六章 其它机床


---主要掌握常见机床的分类与编码及主参数识别。 机械制造装备概述: 机械制造行业所经历的技术变迁 机械制造装备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机械制造装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
绪 机 论 械 制 造 装 备 设 计
•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 • 零件加工方法: • 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成形加工及特种加工(电火 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以及化学加工、磨 料流动加工等) • 金属切削机床: • ---指用切削的方法加工金属工件,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 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 • ---制造机器的机器,故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 (Machine-tool),习惯上简称为“机床”。 •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被制造的机器零件,特别是精密零 件的最终形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主要是借助金属切削机床加 工来获得的,因此机床是制造机器(装备)零件的主要设备。 • ----它所担负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60%,它 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机器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零件加工方法量和 劳动生产率。
车床
钻床
镗床
铣床
磨床
拉床
锯床
滚齿机
刨床
插床
2. 按机床的通用程度分类
1) 通用机床(万能机床)
特点是:加工范围较广,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主要适用于 单件小批生产。
2) 专用机床
根据特定工艺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生产率较高, 结构比通用机床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如各类组合机床。

机床的运动分析

机床的运动分析

2.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所起的作用 不同又可以分为: 不同又可以分为: 主运动 是产生切削的运动 进给运动 是维持切削得以继续的运动
3. 辅助运动
各种空行程运动 切入运动 分度运动 操纵和控制运动(起动、停止、变速) 起动、 起动 停止、变速) 调位运动(调整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正确相对 调整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正确相对 位置) 位置)
19 71 82 —V(主轴) 38
(4)列运动平衡式,试计算图示齿轮啮合位置时 的转速和主轴变速级数Z
例2:确定车螺纹进给链挂轮变速机构的换置公式。
(1)传动链两端件:主轴——刀架 (2)确定计算位移 1(r) 导程 L(mm) (3)列运动平衡式

60 30 ac × × ×12 = L 60 45 bd
作业: 作业:根据所示传动系统,试计算:
(1)轴A的转速(r/min); (2)轴A转一周,轴B的转数; (3)轴A转一周时,螺母移动C的距离 (mm)。
2、某立式钻床的主传动系统如图所示,要求: (1)列出传动路线表达式; (2)列出传动链运动平衡式; (3)计算主轴的最大和最小转速。
机床运动计算
机床运动计算通常有两种情况: 机床运动计算通常有两种情况:
根据传动系统图提供的有关数据,确定某些执行件 的运动速度或位移量; 根据执行件所需的运动速度、位移量、或有关执行 件之间所需保持的运动关系,确定相应传动链中换 置机构(通常为交换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比,以 便进行必要的调整。
展成法
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的加 工方法。 工方法。
二、工件表面的成形运动 1.成形运动的种类
简单成形运动 复合成形运动
简单成形运动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5版PPT第2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5版PPT第2章

返回本节
下一页
返回主页
退出
2.4.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

结构式表达方法:

传动副数

Z 18 31 33 29
第 四
一般表达式:
级比指数

Z (Pa )Xa * (Pb )Xb * (Pc )Xc *...* (Pi ) Xi
三个主要参数:
Z —主轴转速级数
Pj —各变速组传动副数 Xj —各变速组级比系数

分级变速主传动转速图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 章
⑴变速组的传动副数目应“前多后少”;

靠近电动机转速高、转矩小、尺寸小。更多传动件在
四 节
高速范围内工作,有利于减少外形尺寸
⑵变速组的传动线应“前密后疏”(传动顺序与扩大顺序相 一致)
⑶变速组的降速应“前慢后快”;中间轴转速不宜超过电动 机转速(前面慢些,后面的降速快些),以减少传动件尺 寸;中间轴转速不应过高,以免产生振动、发热和噪声。
右图是用结构网画出,是对称结构形式
返回本节
下一页
返回主页
退出
2.4.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



(二)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及极限传动比 变速组中最大与最小传动比的比值,称为 该变速组的变速范围。即: Ri (umax)i /(umin )i (i=0,1,2,…,j)
第 四 节
在设计机床主传动系时, 一般限制降速最小传动比 u主min 1/ 4 直齿圆柱齿轮的 最大升速比 u主max 2 斜齿圆柱齿轮可取 u主max 2.5

及其传动路线,各传动轴的转速分级和转速值,各传

动副的传动比等。

设一中型卧室车床,其变速传动系 图2-13

第2章机床的运动分析

第2章机床的运动分析

成形运动数目
• 形成某种形状表面时所需机床提供的成 形运动的形式和数目,决定于采用的加 工方法和刀具结构。
• 形成母线和导线所需运动数之和,即为 成形运动的数目。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1
成形运动种类
按组成情况不同可分为: • 简单成形运动 • 复合成形运动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2
简单成形运动
• 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单独的
第二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 研究——机床所应具有的各种运动及其相互关 系
• 目的——用科学简便的方法,根据机床的运动 规律来分析、比较各类机床的传动系统,以便 合理使用机床和设计机床。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
本章主要内容 • 表面形状及其形成方法 • 机床的运动 • 传动联系及传动原理图 • 传动系统与运动调整和计算
• 运动 直线运动——A 旋转运动——B
• 机床加工零件——获得所需表面—— 形成一定形状的母线和导线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8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9
• 形成母线和导线——需要刀具和工件作 相对运动
• 形成发生线,亦即形成被加工零件表面
的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简称成形 运动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0
轨迹法 成形法 相切法 范成法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2
1. 轨迹法
• 用尖头车刀、刨刀等刀具加工时 • 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为点接触(实际是短弧线) • 切削刃沿发生线作轨迹运动——获得所需发生线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3
2. 成形法
• 采用成形刀具加工 • 切削刃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完全吻合 • 加工时刀具不需任何运动
传动比也必须有足够精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45
三、传动原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原理图
一、机床的传动联系 为实现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运动,机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 本部分: (1)执行件:它们是执行运动的部件,如主轴、刀具完成旋转 或直线运动,并保持准确的运动轨迹。 (2)动力源:它是提供动力的装置。普通机床常用三相异步交 流电动机,数控机床常用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或伺服电动机。 (3)传动装置:它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装置。通过它把动源的 动力传递给执行件或把一个执行件的运动传递给另一个执行件。 传动装置通常还包括改变传动比、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形式 (从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等机构。 动力源一传动装置一执行件或执行件一传动装置一执行件,构 成传动联系。
[例2] 数控车床的传动原理图
第四节 机床运动的调整
一、运动参数及其换置器官 一个运动需要5个参数来确定。它们是: 运动的起点、方向、轨迹、路程和速度。 机床运动的调整就是改变运动的5个参数, 实现加工工件的需求。 换置器官:改变运动参数的机构。 换置器官可是变速箱、配换齿轮、数控系 统。
二、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 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按每一传动链分别进行,步骤如下:
因此,外联系传动链不要求动源与执行 件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
2.内联系传动链 1)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运动 分量,因而传动链所联系的执行件之间的相对速 度(及相对位移量)有严格的要求,用来保证运动 的轨迹。 2)由于内联系传动链本身不能提供运动,为使 执行件得到运动,还需有外联系传动链将运动源 的运动传到内联系传动链上来。
2)车削圆柱面 主轴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是两个独立的简单运动。 这时B11应改为B1而A12应改为A2 两条外传动链为: 电动机-1-2 -iv -3-4-主轴。 电动机-1-2 -iv -3-4-5- if -6-7-丝杠。 如果车床仅用于车削圆柱面和端面, 不车螺纹,则原理图简化为2-15a图。 进给也可用液压传动。图2-15b。
为了便于研究机床的传动联系,通常用一 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表示出来, 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例题1]卧式车床的传动原理图
1)车螺纹 形成螺旋表面——复合运动(分解为B11和A12)。 两条传动链:内传动链 主轴-4-5-if-6-7-丝杠。 外传动链 电机-1-2-iv-3-4-主轴。
2、机床传动链的换置计算(或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
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切削刃与发生线的关系有三种: 1)切削刃的形状为一切削点,可以看作点接触。 2)切削刃的形状是一条切削线,是线接触。 3)切削刃的形状是一条切削线,但它与需要形成的发生线的 形状不吻合。是点接触。(切削刃相对工件滚动---展成运动)
(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及所需的运动 由于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法不同,形成发 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成形法 展成法 轨迹法 相切法
有的复合成形运动可以分解为三个甚至更多 个部分。
图2-10 加工锥螺纹时的表面成形运动
2.零件表面成形所需的成形运动。
形成表面所需要的成形运动,就是形成其母线及导 线所需要的成形运动的总和。
二、辅助运动
机床上除表面成形运动外,还需要辅助 运动,以实现机床的各种辅助动作。主要有: 1.各种空行程运动 2.切入运动:直接增大切削深度或进给量。 3.分度运动 4.操纵及控制运动。(如离合器、变速等)
(以车螺纹为例) 1)根据对机床的运动分析,确定各传动链两端的末端 件。 (主轴——刀架) 2)根据传动链两末端件的运动关系,确定计算位移量。 (主轴1转——刀架移动f(mm)) 3)根据计算位移量以及相应传动链中各个传动环节的 传动比,列出运动平衡方程式。 (1(r)i1ifi2tl=f) 4)根据运动平衡方程式,导出该传动链的换置公式。 i f = f / i1i 2tl 以此确定进给箱中变速齿轮的传动比和挂轮架配换齿轮。
三、换置器官在传动链中的位置
换置器官在传动链中的位置对运动的调整计算影响很大。 在传动设计中,可以应用传动原理图来选择换置器官的数量和安 排换置器官的位置。
作业:选吴圣庄主编《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第210页
1、举例说明什么叫表面成形运动、分度运动、 切入运动和各种空行程运动?什么叫简单运动、 复合运动?用相切法形成发生线时需要两个成形 运动是否就是复合运动?为什么?
1.成形法:利用成型刀具对工件加工的方法。(用成形法 形成发生线不需要成形运动) 2.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的加工方法。 (用展成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
3.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 加工的方法。 (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 动) 4.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 工的方法。(用相切法得到的发生线,需要两个成形运 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的运动。)
第二节、机床的运动
在机床上,为了获得所需的工件表面形状,必须使 刀具和工件按上述四种方法之一完成一定的运动。 一、表面成形运动 表面成形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 动。
图2-7
车动:成形运动仅是执行件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
(2)复合成形运动:当一个成形运动在机床上实现较困难,但可 分解为几个简单运动,则此成形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注:复合运动分解成简单运动,它们之间应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二、机床的传动链 机床上为了得到所需要的运动,需要通 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执行件和动源,或者把执 行件和执行件联系起来,以构成传动联系。 构成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 传动链。 根据传动联系的性质,传动链可以区分为 两类: 外联系传动链 内联系传动链
1. 外联系传动链 1) 外联系传动链联系动源(如电动机)和机床执行件 (如主轴、刀架和工作台等),使执行件得到预定速度 的运动,并传递一定的动力。 2)外联系传动链还包括变速机构和换向(改变运动方 向)机构等。 3)外联系传动链传动比的变化,只影响生产率或表 面粗糙度,不影响发生线的性质。 4)几条外联系传动链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运动源,也 可以几条传动链共用一个运动源。
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的作用分为主运动和进 给运动。 1.主运动:是产生切削的运动。 可以是简单的成形运动,也可是复合的成形运动。 2.进给运动:是为了维持切削得以连续的运动。 可以是简单的成形运动,也可是复合的成形运动(见图 2-12)。
在表面成形运动中,必须 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主运动,进 给运动则可能是一个,也可能 没有或多于一个。
内联系传动链不允许有传动比不准确 的传动件存在(如摩擦传动、链传动) 。 即内联系传动链有严格的传动比。
三、传动原理图 传动链包括各种传动机构,根据传动比特性可划分 两类: 定比机构:传动比固定不变的传动机构,如定比齿轮 副、蜗杆蜗轮副、丝杠螺母副等。 换置器官:可以变换传动比的传动机构,如挂轮变速 机构、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换向机 构等。
有些表面的两条发生线完全相同,只因母线的原 始位置不同,也可形成不同的表面。
图2-3
母线原始位置变化时形成的表面
母线与导线可以互换的表面为可逆表面; 母线与导线不可以互换的表面为不可逆表面。
三、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一)切削刃的形状与发生线的关系 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互运动得到的,所 以工件表面的成形与刀具切削刃的形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切削刃的形状是指刀刃与工件形成表面相接触部分的形状。
第二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表面-运动-传动-机构-调整
第一节 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
一、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状
工件表面是由几个表面元素组成的。这些表面元素是: a)平面,b)直线成形表面,c)圆柱面,d)圆锥面,e)球 面,f)圆环面,g)螺旋面.
图2-2 组成工件轮廓的几种几何表面
二、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 任何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称为母线)沿着 另一条线(称为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 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