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发表资料

合集下载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点线面元素的运用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点线面元素的运用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空间、点线面元素的运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各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长,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目前各城市逐渐加大了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建造工作,并在近些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对于现代风景园林来说,需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体现出来,需要在设计中渗透相应的艺术元素。

本文就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着手,对如何运用空间元素、点线面元素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空间元素、点线面元素;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相比较传统园林设计有很大的差别,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更重视营造视觉效果,关注空间和点线面的处理。

而传统的园林设计,更侧重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效果。

两者在效果呈现有很大的差别,优势也各不相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对于构成艺术元素的应用有了巨大创新,将园林的审美性进行了强化,赋予了风景园林现代化气息,更满足当前时代人们的审美要求。

一、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各艺术元素应用的价值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在近些年融入的元素越来越多,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园林景观。

对于现代风景艺术元素来说,主要由空间、点线面组成,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消除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制约,根据客户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要求随意进行组合,丰富了艺术设计内容,提高了艺术设计高度。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相比较传统园林设计来说,对设计人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科学、合理布置这些艺术元素,并将其审美性凸显出来。

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对自然的认知有了更深的拓展,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具有特定成分的构图,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强烈体验。

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需要对整个园林进行统筹规划,立足于整体开展全方面分析。

并且,要对园林内的各种植物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给居民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园林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

(二)以人为本原则现代风景园林的艺术元素的运用,想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要求,就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因落实下去。

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14年第8期现代园艺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刘顺关军洪易晓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专业,北京100083)摘要:本文就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涵义、视觉感受等方面进行论述,从多方面阐述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形式,及其在不同应用情况下产生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几何图案;园林设计;点;线;面1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1.1点的涵义园林设计中的点是从美学的角度抽象出来的元素,通常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严格来说,园林设计中的点没有大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用于在空间中标定位置。

1.2点的视觉感受在景观设计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不仅指明了位置,还能使人体会到其吸引和放射的视觉感受。

单个点具有吸引力,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往往能够成为视觉中心,吸引游人的视线和脚步;多个点具有放射力,当画面中有多个点时,点与点之间便表现出长度和方向,多个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多个点的集合产生面的感觉。

1.3点的应用形式1.3.1点作为视线的中心。

园林设计中,根据场地的需要和景观的要求,有选择地布置景点位置,采用小品、广场、景观树等形式使景点从背景中跃出,成为游人的视线中心,吸引游人的目光和脚步,这是园林设计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比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

1.3.2点的线性排列。

点的线性排列就是多个点的连续排列,给人“线”的视觉感受,它往往通过多个景点大致排列在一条线上组成线性景观来实现。

这种应用手法使景观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吸引游人的游赏兴趣。

1.3.3点的面化。

点的面化就是多个点的随机排列,给人“面”的视觉感受,它常常通过同一造景元素在平面上的应用来实现。

同一造景元素重复均匀应用,会产生很强的秩序感,渲染严肃庄重的气氛;同一造景元素疏密不同的排列,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

2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2.1线的涵义园林设计中的线通常以线型造景要素的形式存在。

相对于点,线具有更为明确的评判标准,在园林设计中,线的表现形式有道路、线型构筑物、线型景观带等。

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与景观设计2)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最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杨莉(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点线面可以说是平面构成当中最基本的使用元素,同时也是能够凸显特殊造型艺术语言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当中,作为一种能够服务于大众的将美学理念融为一身的特殊设计内容,点线面独有的美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此,本文以"点线面构成在园林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从构成学的视角来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将景点、区域以及路线这三部分的内容相互协调,通过特殊的形式构成全新的设计效果,以点、线、面的科学组合、优化组合,设计出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景观作品,提升使用者的身心体验。

关键词:点线面;园林景观;方案设计;运用;审美特点中图分类号:X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0-0067-020引言随着现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景观设计过程当中,审美性的比重变得更加的重要,人们对景观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且这种获取新体验的强烈愿望也更加的迫切。

点、线、面作为景观设计当中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针对点、线、面各个方面、各种类型、视觉效果等等予以有效的运用,能够带给人全新的视觉神经系统,与此同时,还能够促使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各不相同的视觉感官效果。

而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为景观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

1园林景观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况1.1园林景观的主要概念园林景观主要是具有一定审美特点的以自然与人工融合表现的园林景观内容。

景观,主要指的是土地和土地之上的空间以及物体所融合的一种综合体。

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在人类生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点线面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和面是基本的空间元素,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
1. 点的应用:小品、雕塑、灯饰等作为点状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设计中,用于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

例如,在广场或人行道上设置艺术雕塑和装置,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点位,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活跃空间氛围。

2. 线的应用: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线性元素在城市街道设计中起到引导和分隔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线性元素可以创造出有机的交通流线,并营造出舒适和安全的行进环境。

同时,线性元素还可以用于构建景观廊道,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行路径。

3. 面的应用:广场、公园、花坛等平面元素在城市街道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平面元素可以创造出具有社交和休闲功能的活动空间,提供人们集会、休憩和社交的场所。

这些面状元素还可以用于绿化、景观美化和环境改善,为城市增添活力和美观。

此外,点、线、面的组合应用也非常常见。

比如,在公共广场中,可以通过艺术雕塑(点)和石质人行道(线)来构建独特的空间氛围,并配以花坛和休息座椅等平面元素(面)来提供功能和美观性。

总之,点、线、面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应用与组合,可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功能和舒适性的城市空间,提升居民和游客的体验和城市形象。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虽然离不开点、线、面,每种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

平面包含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

点、线、面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把、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室内装饰冲量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

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点、路线、区域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一、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大小,没有形态,没有方向,只有位置。

在园林景观中,点通常是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点具有相对性,景点在整个园林景观范围内,就是一个点的概念。

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我们从美学角度出发抽象出来的元素,严格地说园林设计中会没法的点没有大小,但可以在空间中会标定位置。

例如在园林景观中会,一个湖面相对于园林景观它就是一个点,而湖面上所的小岛相对于湖面来说,它又是一个点,而湖面则又是上升为一个面。

点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见识的感受也不同。

在园林设计中,为了突出概念设计的主题或者丰富景观景观的内容,人为创造的一些景点也可以具象抽象为点。

例如景观设计中的入口节点、雕塑、喷泉或者中心广场等等,由于动态变化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

这些节点由于空间位置特殊,通常是视觉的焦点和构图的重点,容易已引起人的注意,起到点睛的作用,是整个园林风格和主题的体现。

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点与点之间连的愈来愈紧密,延伸距离越远,形象也越是与此相反线。

点的线化应用比实线极质感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例如,园林景观中的绿篱植株排列、行道树植株排列,在满足其园林系统分区的同时,还缺少景观的点景作用。

此外,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还包括很多,点的位置、面积大小占地变化会对整体布局的重心、构图有很大的影响。

二、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美学应用

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美学应用

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美学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点、线、面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元素。

以下是它们的美学应用:
1. 点:在园林景观中,点通常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这些景点可能是整个园林景观中的小岛、雕塑、喷泉、入口节点或中心广场等。

它们具有相对性,如一个湖面相对于整个园林景观就是一个点,而湖面上的小岛相对于湖面来说又是一个点。

点的位置不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例如,入口节点或中心广场等由于其空间位置的特殊性,通常是视觉的焦点和构图的重点,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起到点睛的作用,是整个园林风格和主题的体现。

2. 线: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园林设计中,线的应用主要有园路、水体、景观轮廓线等。

线可以引导游人的视线,将各个景点连接起来,使整个园林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园路可以引导游客沿着一定的路线游览,水体可以增加园林的灵动感,景观轮廓线可以强调景物的形状和轮廓。

3. 面:在园林景观中,面的应用主要是指植物景观中的点空间单位和线空间单位共同围合的空间。

例如,草坪、花园、湖泊等都是面的应用。

面的大小、形状、分布和排列对整体布局的重心、构图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面的应用可以实现大规模绿化改善,增加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美学效果。

总之,点、线、面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元素,可以创造出富有美感和特色的园林空间。

浅谈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点线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点、线、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案,也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应用元素。

不同种类点、线、面的应用和组合,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本文就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涵义、视觉感受等方面进行论述,从多方面阐述园林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形式,及其在不同应用情况下产生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几何图案园林设计点线面园林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学习自然、借鉴自然的产物。

随着园林行业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美化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园林设计的赏析程度也越来越高。

所以,了解点、线、面等各个要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掌握利用点、线、面营造园林景观的方法,对于我们做出优秀的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1.点的涵义园林设计中的点是从美学的角度抽象出来的元素,通常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严格来说,园林设计中的点没有大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用于在空间中标定位置。

比如一个综合公园中,一个大草坪相对于整个园区而言是一个点,而大草坪中的一棵园景树相对于大草坪来说,它又是一个点,大草坪则上升为一个面。

2.点的视觉感受在景观设计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不仅指明了位置,还能使人体会到其吸引和放射的视觉感受。

单个点具有吸引力,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往往能够成为视觉中心,吸引游人的视线和脚步;多个点具有放射力,当画面中有多个点时,点与点之间便表现出长度和方向,多个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多个点的集合产生面的感觉。

3.点的应用形式点作为视线的中心园林设计中,根据场地的需要和景观的要求,有选择地布置景点位置,采用小品、广场、景观树等形式使景点从背景中跃出,成为游人的视线中心,吸引游人的目光和脚步,这是园林设计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点线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点线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84 点线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齐晓萌(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7)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7-0084-01摘要:城市,是一种可以预见的物质形态的表现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点正在从建筑设计逐步向城市景观偏移。

当然,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有着共通的目的,都是创建宜人的人类生活城市环境。

而与之不同的是,城市景观设计更侧重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

本文从城市景观的设计角度出发,试图利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法,结合社会学科中美学、几何学与形态学,来分析城市景观中组成要素、构成形态及设计原则,旨在今后能为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些许启发。

关键词:城市;景观;点;线;面1 概述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骨骼,那么景观则是城市的外衣。

城市景观中蕴含着土地、植被、河流等自然属性,也包含了建筑、水景等人为要素。

它们之间的相互整合形成了丰富多变、个性鲜明的城市景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但从现代设计中构成的角度来看,点、线、面则是组成该系统的三大要素。

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感知的每一种形状都可以简化为这些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1]。

图1.重庆某地市广场景观设计图例如重庆某地市政广场景观设计(如图1),整体方案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设计广场的景观,利用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在公共领域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面区:购物区、餐饮区、娱乐区、休闲区、健身区等。

广场中心的水景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音乐图案,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

放射线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〇一二 年 十一 月《城市规划概论》论文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题 目:浅谈平面构成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马秋云(学号***********) 学 院:建筑学院 专 业:建筑学 班 级:2012级 指导教师:荣丽华 副 教授点线面——城市绿地系统模式试析呼和浩特城市绿地系统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创造小气候环境、满足游憩需要、防灾救灾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绿地系统再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平面构成点线面设计元素,以呼和浩特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城市绿地规划平面构成要素。

关键字:平面构成城市绿地系统一、平面构成与城市绿地系统1.1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的结构严谨的一种构图;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一种方法;运用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肌理等构成形式,按一定的构成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加以组织,进行形式美的创造。

平面构成作为基础理论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它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从而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

平面构成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绿地设计中的平面布置中,而从构成基础的角度来看,它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绿地设计的立体空间中。

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

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

1.2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最著名的代表作是1935年莫斯科城主题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它从城市环境,人文教育,游憩活动与艺术要求等方面出发,以市郊大面积森林公园,以带状与环装的绿地带连接市区的各点状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这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得到大量的实践。

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

城市化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尖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洪涝灾害、能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矛盾,都要求我们从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去认真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构成的系统。

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

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态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

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狭义的城市绿地系统指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系统。

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色和蓝色空间,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

城市绿地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变和突变,地形地貌和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植物群落一起,共同筑成了典型的地域自然景观,决定了城市绿地基础。

城市绿地根据不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化等融合在绿地中,营造出不同风格的城市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点、线、面。

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

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

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平面构成在城市绿地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具象化,置换成具体的设计要素。

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绿地景观中的公园、绿化带、生态防护绿地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城市绿地系统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独立划分为绿地(G),以及包含于其他用地类型中的绿地,如居住用地中的绿地、水域及其他用地等。

我国目前各类城市绿地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呈点状分布的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呈线状分布的带状公园及防护绿地;呈面状分布的生产绿地和其他类型绿地等。

2.1点在绿地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面积,没有形态,没有方向,只有位置。

在绿地景观中,点通常是以城市公园及小游园等“绿斑”的形式存在。

点具有相对性,公园在整个城市规划范围内,就是一个点的概念。

绿地系统设计中的点是我们从美学角度出发抽象出来的元素,严格地说绿地系统设计中的点没有大小,但可以在空间中标定位置。

例如在绿地系统中,一个公园相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它就是一个点,而公园中的湖相对于公园来说,它又是一个点,而湖面则又是上升为一个面。

点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感受也不同。

在绿地景观设计中,为了突出设计的主题或者丰富景观的内容,人为创造一些节点抽象为点。

例如路口转角处开辟一块空地供市民饭后散步休息的小游园或者中心广场等等,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

连续的点会形成线的感觉。

点与点之间连接越紧密,延伸距离越远,形象也越是趋向于线。

点的线化应用比实线更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例如,绿地景观中的绿篱植株排列、行道树植株排列,在满足其绿地功能分区的同时,还具备景观的点景作用。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点的运用主要是以“多、小、匀”为特征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园绿地,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作用,它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以呼和浩特为例,点状绿地主要有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城区内各大公园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具有纪念性的乌兰夫植物园,有物种丰富的林科院植物园,有现代园林气息厚重的北郊公园,以娱乐为主的阿尔泰游乐场,还有综合性文化的青城公园,以及近年来改建及新建的满都海公园,南湖湿地公园、依山造园建成的乌素图森林公园和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具有地方特色的成吉思汗运动公园等。

各大公园在呼和浩特市呈点状分布,成为市民接触最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大的一类绿地。

绿地系统中的“点”还包括城市中起重要作用的生产绿地,它是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以及园林部门所辖的果园与各类林地。

城市生产绿地负担着城市绿化工程的苗木供应,以及草皮利花卉栽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个城市的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一定会影响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呼和浩特有二环以内的铁路苗圃,二苗圃,三苗圃,林学院苗圃等,与公园绿地共同形成城市中的绿地斑块。

2.2线在绿地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现代绿地系统设计中具有线形状的景观要素称为线性要素,不同形状的的线性要素具有不同的个性,如直线,强劲有力,大方;平行线,安定,柔和;斜线,充满变幻,活泼;曲线,优雅,丰富。

所以我们要注意线在视觉上的主观创造力,提高景观的设计效果。

绿地中的线的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通道,也就是绿地景观内的道路,它的作用主要是为游园的结构导引脉络,同时也具备交通功能。

另一种是边界,包括同介质面域之间由于存在高差而形成的不同边界和不同介质面域的边界或交界线。

各种线条在造型表现中变化万千,运用不同的线性设计,可以使绿地规划产生各种风格不同的样式。

如运用直线的几何式设计,绿地景观显得强劲有力,法国凡尔赛宫广场绿地设计;运用曲线的设计,园林显得柔美、优雅的效果,我国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很好的体现,讲就的是峰回路转,曲折迂回;在绿地设计中,线的运用是大量的,而且十分重要。

线的主要形式有直线和曲线,曲线又可以分为规律性曲线和非规律性曲线,它所表达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用明·计成的话形容就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线有长度、有宽度、有方向感、有位置。

对于绿地设计,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城市绿地中的线状绿地包括带状公园和防护绿地,沿城市道路、水滨、河流等形成狭长的绿地,兼具生态,安全防护,隔离功能的绿地,是城市绿地中颇具特色的组成元素,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对保护城市生态,沿线自然和社会景观,对动植物迁徙起着重要作用。

2.3面在绿地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具有两度空间,有明显、完整的轮廓。

绿地系统设计中的面,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景观格局,从美学角度抽象出来的元素,它没有厚度,只有长度和宽度。

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直线形的面具有稳定、秩序感;曲线形的面是柔美、轻松、饱满的象征,就绿地规划而言,面状绿地主要是面积相对较大,对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起重要的作用的片状绿化。

2.4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设计中的点是整个绿地系统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线、面使得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相结合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实例分析3.1北京市北京市域绿地系统从整体空间上分为山区、平原区和城市建设区三个层次。

其基本结构为:山脉平原相拥、三道生态屏障、平原林网交错、城市绿楔穿插,西北挡、东南敞、廊道与圈层相结合,点、线、面、环相结合,功能与生态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⑸有利于经济发展原则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第9条规划目标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宜居城市”为目标。

到2020年,北京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

城市绿地率达到44~48%,绿化覆盖率达到46~50%;人均绿地面积40~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5~18平方米。

第二节绿地系统结构与布局第10条规划结构北京市域绿地系统从整体空间上分为山区、平原区和城市建设区三个层次。

其基本结构为:山脉平原相拥、三道生态屏障、平原林网交错、城市绿楔穿插,西北挡、东南敞、廊道与圈层相结合,点、线、面、环相结合,功能与生态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建立“两轴、三环、十楔、多园”的基本结构。

即:青山相拥,三环环绕,十字绿轴,十条楔形绿地穿叉,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由绿色通道串联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⑴西山风景区:由西北方向的隔离绿地、香山、八大处、妙峰山等十多处名胜古迹和山地绿化组成的点状绿地。

⑵中心城外缘郊野公园环:由沿中心城边缘的郊野公园、滨河绿带、隔离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公园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