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合集下载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线路工程测量
14.7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 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AB
arctan
YAB X AB
DAB (XAB )2 (YAB )2
线路工程测量
14.7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
三、中桩坐标计算
1、直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xp xJDi1 DK p DK JDi1 cosi1,i y p yJDi1 DK p DK JDi1 sin i1,i
(1)第一缓和曲线及圆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P点位于第一缓和曲线(ZH-HY)上,按切线支距法 公式:
xP
l
l5 40R 2l02
JDi
yP
l3 6 Rl0
JDi1
HY ZH
YH HZ
JDi1
线路工程测量
14.7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
由坐标转换公式,P点在线路坐标下坐标:
X P X ZH xP cosi1,i KyP sin i1,i YP YZH xP sin i1,i KyP cosi1,i
曲线右偏时K=1;曲线左偏时K=-1;
JDi
JDi1
HY ZH
YH HZ
JDi1
线路工程测量
14.7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
(2)圆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P点位于HY-YH圆曲线上,则:
xP m R sin
yP R P R cos
0
DK P
DK HY
R
1800
JDi
HY ZH
JD
YH HZ
线路工程测量
14.7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
§14.7 线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
一、引言

公路中桩、边桩和桩基坐标计算系统

公路中桩、边桩和桩基坐标计算系统

第2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N台-04# 2661580.1139 N台-05# 2661579.0589 N台-06# 2661578.0038 Y(E) 512304.9443 512302.3507 512299.7571
1 2 3
A
4 5 6
A
7 8 9
B B
2 3
A
5 6
A
8 9
选择起点桥台桩基结构 3排 9根9根
第1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Y(E) 512302.1582 512299.5646 512296.9710 N台-01# 2661582.8430 N台-02# 2661581.7879 N台-03# 2661580.7328
DK627+940.000
0台-01# 2662029.0666 0台-02# 2662027.8615 0台-03# 2662026.6565
X(N) 2662030.2131 2662025.8053
Y(E) 511827.2259 511832.3116
2661582.1589 2661577.4495
512302.6156 512307.4234 6.730
注:如是斜交桥,斜交角与桥墩同步. 第1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Y(E) 511828.8326 511826.3052 511823.7778
终点桥台桩基的坐标计算
斜交角(°) 梁缝桩号偏移值(E1) 台背桩号偏移值(E2) 前后桩号 DK629+103.935 DK629+110.665 14.34° 0m 纵排桩距(A) 横排桩距(B) 3.9m 2.8m
梁缝与台中心距离 0m 1.98m 左 线 中 桩 坐 标 两点间直 线距离 X(N) Y(E)

公路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公路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2 )sinαAB +(
P 点为顺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P 点为逆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第一段缓和曲线时:以直缓点(ZH)为起点计算,αAB 为 ZH 点的坐标方位角,L 为 P 点距 ZH 点的距离。 第二段缓和曲线时:以缓直点(HZ)为起点计算,αAB 为 HZ 点坐标方位角的反 方向即 HZ 点方位角加 180 度,L 为 P 点距 HZ 点的距离,加减 90 度刚好与第一 段缓和曲线相反。图如下:
缓和曲线转角公式:β
=
L2
2RLs
(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左侧
XA=XP+T1cos(αAB± β-900) YA=YP+T1sin(αAB± β-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段缓和曲线计算边桩坐标时, 注意加减 90 度时, 与第一段缓和曲线相反。
2、 缓和曲线段 (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p=X1+(L − Yp=Y1+(L −
L5 40R 2 Ls L5 40R 2 Ls
2 )cosαAB+(
L3 6RLs L3 6RLs
− −
L7 336R 3 ������s 3 L7 336R 3 ������s 3
)sin(αAB±900) )sin(αAB±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章
公路导线测量计算
1
公路导线测量为附合导线测量,按路线前进方向测量右角。β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1.确定边坡起点和终点坐标边坡起点是指边坡开始的位置,一般是公路平面路面的外边缘。

边坡终点是指边坡结束的位置,一般是边坡与平面路面的交接点。

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计算边坡的坡度坡度是指边坡的斜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边坡坡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直接计算斜率值地面上两点的高差除以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再乘以100,即可得到边坡的坡度。

例如,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为5米,水平距离为100米,则边坡的坡度为5/100*100=5%。

方法二:利用正切值计算斜率值边坡的坡度可以通过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来计算。

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tan(坡度角度)=高差/水平距离。

通过测量边坡起点和终点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可以计算出边坡的坡度角度,然后再转化为百分比表示。

3.计算边坡的坡高坡高是指边坡的垂直高度,即边坡起点点位的高程和终点点位的高程之差。

坡高的计算可以直接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高程数值进行计算。

4.确定边坡的放线点位边坡的放线点位是根据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进行计算得出的。

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可以计算出边坡上每个放线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

(2)根据边坡的坡度和坡高,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高程。

(3)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等分点的高程,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坐标。

5.检查边坡放线的准确性在计算边坡坐标后,需要进行准确性检查。

可以通过对边坡上的放线点进行测量,然后与计算得出的坐标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计算有误,需要重新计算。

总之,公路施工放线中边坡坐标的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正确计算边坡的坐标和坡度,可以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道路桩号算中边桩坐标高程计算程序

道路桩号算中边桩坐标高程计算程序

道路桩号算中边桩坐标高程计算程序道路桩号是指道路上的标志桩,用于表示道路上的位置和距离。

在道路规划、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桩号来确定道路的线形和纵断面,并计算出桩号对应的坐标和高程。

道路桩号的计算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基准点:选择一个具备准确坐标和高程的点作为道路的起点,确定其坐标和高程。

2.确定桩号起点:确定一个参考点作为桩号的起点,通常选择道路的起点或其他规定的地点。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选择一个整数作为起点桩号,如0、100等。

3.桩号计算:根据道路设计和实际情况,确定桩号的计数方式和间隔。

通常情况下,桩号以米为单位,从起点开始递增或递减。

4.桩号与坐标的关系:桩号与坐标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可以根据道路的几何特征和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一条平直无坡道路,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桩号对应的坐标。

5.桩号与高程的关系:桩号与高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可以根据道路的纵断面和地形特征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一条按规定坡度设计的道路,可以使用坡比法计算桩号对应的高程。

6.精度控制:在桩号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测量误差和计算方法的精度。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较精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算法,并进行误差修正。

7.应用场景:道路桩号的计算程序可以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的位置控制、导线布设、测量定位、横断面绘制等方面,为道路规划、建设和维护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和高程信息。

总结起来,道路桩号的计算程序是根据道路的设计和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基准点和起点桩号,确定桩号计算方式和间隔,以及桩号与坐标、高程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桩号对应的坐标和高程。

这个程序可以应用于道路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为道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和高程信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及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可编辑)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及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可编辑)

密级公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方法及程序设计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重庆交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月日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月日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见//0>.,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如图 9 .设有平面坐标系 xoy 和 x'o'y' (左手系—— x 、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90°为 y 、 y' 轴正向); x 轴与 x' 轴间的夹角为θ(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至 x' 轴正向.θ范围:0° —360°)。

设 o' 点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yo' ).则任一点 P 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与其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的关系式为:二、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一)引言传统的公路中桩测设.常以设计的交点( JD )为线路控制.用转点延长法放样直线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曲线段;边桩测设则是根据横断面图上左、右边桩距中桩的距离(、).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进行丈量。

随着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仪、 GPS 等先进仪器的出现.这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放样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测设不灵活(出现虚交.处理麻烦)等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要.遵照《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或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电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建立线路统一坐标系.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中边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各中边桩。

如何根据设计的线路交点( JD )的坐标和曲线元素.计算出各中边桩在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桩坐标计算任何复杂的公路平面线形都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基本线形单元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在线路拐弯时多采用“完整对称曲线”.所谓“完整”指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起点( ZH 或 HZ )处的半径为∞ ;所谓“对称”指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相等。

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通用公式

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通用公式

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中已普遍使用大地坐标进行线型的控制及测设,在施工中经常要对中线坐标进行复核、加密,才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需要。

本文是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需要,用于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的一般公路线型中桩、边桩等计算的公式。

一、采用公式1 直线段1.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1.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2 缓和曲线段2.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以ZH点为原点,当曲线左转是Y=(-Y)Xp= X1+X*COSαA→B - Y*SINαA→B,Yp= Y1+X*SINαA→B + Y*COSαA→B以HZ点为原点,当曲线右转是Y=(-Y)Xp= X1-X*COSαB→A + Y*SINαB→A,Yp= Y1-X*SINαB→A - Y*COSαB→A(X=L-L5/40/R2/L s2, Y=L3/6/R/L s)2.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以ZH点为原点以HZ点为原点边桩坐标计算公式:以ZH点为原点坐标中的中桩左侧的“-90°”改为“+90°”,中桩右侧的“+90°”改为“-90°”就OK了。

3 圆曲线段3.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当E点位于顺时针方向时取“+”,当E点位于逆时针方向时取“-”。

3.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XP、YP——未知点P的坐标X1、Y1——各线型起点的坐标(第二曲线段为终点)XA、YA、XB、YB——P点边桩A点、B点的坐标(A为左侧、B为右侧)α1→2——直线段起点的方位角αA→B——各线形起点的切线方位角(第二曲线段为终点)L——P点距各线形起点的长度LS——缓和曲线段缓和曲线长R——各曲线段的半径β——P点的切线角(曲线左转时取“-”、曲线右转时取“+”)T1、T2——P点至边桩A、B的距离(A为T1、B为T2)边桩与路线切线方向的夹角设定为90°,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内移距和切线增长距则可取:
(2-6)
2、局部坐标计算
(1)、缓和曲线段。缓和曲线段上各待定点坐标按缓和曲线参数方程计算,即
(2-7)
(2)、圆曲线线段。圆曲线段上各待定点坐标,可按图2.2写出
(2-8)
图2.2圆曲线局部坐标
注:式中 为圆曲线上的点到圆曲线起点的弧长(里程差)
2.3 中桩坐标计算
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前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一段过渡曲线;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率半径处处在变化。当缓和曲线作为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介曲线时,其半径变化范围自无穷大至圆曲线半径R,若用以连接半径为R1和R2的圆曲线时,缓和曲线的半径便自R1向R2过渡。
2、切线角公式,如图2.1所示,可知切线角公式为:
(2-2)
3、回旋线参数方程式为:
(2-3)
注: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一般略去高次项,x只取前一、二项,y取前一项即可。缓和曲线终点HY(或YH)的坐标即为:
(2-4)
2.2.2缓和曲线局部坐标计算
1、如图2.1当半径较小时应取更多的项,实际计算取前五项即可,其中A为回旋线参数,以下为回旋线参数方程取前五项的计算公式:
(2-15)
故AP方向的坐标方位角和P点坐标为:
(2-16)
3、采用坐标转换计算中桩坐标,利用坐标转换公式将xoy坐标系下的坐标的切线角,曲线右偏为正,左偏为负,再将 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测量坐标系下则可得:
(2-18)
其中 为A点的切线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方位角。
按曲线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
a、单圆曲线,亦称为单曲线,即具有单一半径的曲线
b、复曲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
c、反向曲线,由两个不同方向的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
d、回头曲线,由于山区线路工程展现需要,其转向角接近或超过180度的曲线
e、螺旋线,线路转向角达360度曲线
f、竖曲线,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竖曲线有凹形和凸形两种,顶点在曲线之上的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
(2-24)
式中X、Y为中桩坐标,D为边桩至中桩宽度, 为直线起始方位角,当取方位角为( )时,其结果为左边桩坐标,当取为( )时计算所得为右边桩坐标。
2、圆曲线段边桩坐标计算
在圆曲线段上,由于曲线上点的切线方位角发生变化,因此起始方位角还应加上弦切角才为该中桩点方位角,设该点对应弦切角为 ,则 ,也即该点坐标方位角为 ,故边桩坐标计算式为:
(2-23)
注: 为A点的切线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方位角。
2.5 边桩坐标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所得中桩坐标,计算其相对应宽度为D的左右边桩则变得更为容易,只需将中桩点切线方位角减去或加上90度即可得到道路边桩坐标方位角,据此则可用坐标正算方式算得左右边桩坐标,以下为坐标计算式。
1、直线段边桩计算
由于直线段坐标方位角不发生变化,也即该直线段上各点方位角都为 ,故直线段边桩坐标计算式为:
a、前述非完整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当 时,要将起、终点互换再求坐标,如终点坐标和终点方位角未知则无法计算,为解决此问题,还需考虑当终点坐标和方位角未知时的情况,如下图2.4所示。
图2.4 未知缓和曲线终点坐标及方位角
b、如图2.4所示,当终点坐标及方位角未知时,曲线长与曲线半径之间关系如下:
(2-19)
1、直线段坐标计算式
(2-9)
2、第一缓和曲线段
(2-10)
3、第二缓和曲线段
(2-11)
2.4 非完整缓和曲线坐标计算
如图2.3所示,当需要用缓和曲线连接半径不同两圆曲线时,则需使用回旋线起点曲率半径为圆曲线半径,即缓和曲线段起点的曲率半径不为无穷大,也即所采用缓和曲线为完整整缓和曲线其中的一段。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 作者:
———————————————————————————————— 日期: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道路工程放样的主要工作包括:线路中线放样、路基施工放样、路面施工测量等内容。而线路线路中线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直线的测设相对容易,故曲线测设是工程建筑物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线路而言,由于受地形、地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限制,线路总是不断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这时,为了使车辆平稳、安全地运行,必须使用曲线连接。这种在平面内连接不同线路方向的曲线,称为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
切线角则为:
(2-20)
则P点方位角为:
(2-21)
c、由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可知,将弧长 和 带入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则得在xoy坐标系下的A、P点坐标,利用坐标转换公式则将xoy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 坐标系下:
(2-22)
式中 为A点的切线角,曲线右偏为正,左偏为负。再将 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测量坐标系下:
式中X、Y为中桩坐标,当取方位角为( )时,其结果为左边桩坐标,当取为( )时计算所得为右边桩坐标。
图 2.3非完整缓和曲线段
1、由图2.3则可得弧长与对应半径间关系式:
(2-12)
则切线角之间的关系式为:
(2-13)
如图2.3所示,可知其中P点方位角为:
(2-14)
备注:公式为当 时的计算公式。当 时情况一样,只需将A与B互换即可。
2、采用坐标正算计算中桩坐标
由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可知,将弧长 和 带入缓和曲线参数方程则得在xoy坐标系下的A、P点坐标,再求增量 和 即可,则A至B的弦长和A点的旋切角为:
(2-25)
式中X、Y为中中桩坐标,D为边桩宽度, 为曲线起始方位角,当取方位角为( )时,其结果为左边桩坐标,当取为( )时计算所得为右边桩坐标。
3、缓和曲线段边桩坐标计算
由图2.3及公式(2-14)可知缓和曲线上点的方位角也即中桩点切线方向的方位角为 ,故缓和曲线段边桩坐标计算式为:
(2-26)
2.2平面曲线放样数据计算基本公式
2.2.1缓和曲线基本公式
1、缓和曲线具有的特征是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成反比。如图2.1所示,设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的半径为 ,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为 ,则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
(2-1)
式中, 为常数, 为缓和曲线参数,表示缓和曲线半径的变化率。
图2.1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