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及其生命奥秘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认识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认识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认识的奥秘知识点总结人类自古以来就对世界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到微观和宏观的各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奥秘知识点,揭示了自然界的种种规律和现象。

本文将从宇宙、地球、生命、人类和科学方法五个方面展开,总结认识的奥秘知识点。

一、宇宙的奥秘知识点1. 宇宙起源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从大爆炸开始的,大约在138亿年前,整个宇宙仅仅是一个非常小但极度炽热的点。

在大爆炸之后,宇宙迅速膨胀并形成星系和行星等天体,直到今天的面貌。

但宇宙起源的真正原因和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之谜。

2.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一种极为神秘的天体。

它的引力极其巨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黑洞的形成需要极其密集的物质,通常是恒星在塌缩的过程中形成的。

黑洞是宇宙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对它的探索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

3. 星际旅行在宇宙的尺度下,星际之旅是人类非常向往的。

然而,由于宇宙空间的广袤和光速的限制,现在人类还无法实现有效的星际旅行。

但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时空的理解和技术的进步,星际旅行有望在未来成为现实。

二、地球的奥秘知识点1. 地球的形成据科学推测,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当时,地球是一团炽热的岩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逐渐凝固成为地壳,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地球。

但地球形成的细节和过程仍然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奥秘。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的结构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

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核心的区域,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的。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区域,主要是由硅、铁、镁等元素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构成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

3. 地震和火山地震和火山的发生都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活动相关。

地震是地球内部因为地壳构造运动而引起的地震波。

而火山是由地幔深部岩浆上涌到地壳表面形成的。

地震和火山的发生是地球内部活动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认识的重要途径。

地球科学 复习资料

地球科学 复习资料

地球科学1、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包括元素、矿物、岩石2、地球内部构造:岩石圈+地幔+地核3、地球历史:地球形成至今46亿年4、地质事件的研究:地震、火山、海啸、褶皱、断裂,预测和预防将来发生的地质事件5、生物的演化:人类如何生活得更加美好。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2、仪器观测3、理论分析: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未来、活动论2、矿物物理性质、摩氏硬度计、矿物鉴定矿物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备:天然、固体、晶体、无机长期以来﹐人们根据物理性质来识别矿物。

如形态、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和磁性等都是矿物肉眼鉴定的重要标志。

硬度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强度摩氏硬度计: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 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对照:指甲为2-2.5,小刀为5-5.5,玻璃61、肉眼鉴定看:外形,色,光泽掂:比重敲(刻划):硬度2、仪器鉴定偏光显微镜、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激光探针等3、宝石具备条件、分类、影响价值因素宝石材料的必备条件(1)美丽:具有外观美丽的特性,如美丽的颜色、光泽、透明度、特殊光学效应等。

(2)耐久:具有经久耐用的性能,性质经久不变,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

(3)稀少:在自然界产出稀少。

物以稀为贵,高档的宝石尤其如此。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黄玉、水晶等影响价值因素(1)宝石的品种(2)宝石的质量(3)宝石的重量(4)加工工艺水平(5)其它因素买主喜好、时髦性、季节性、经济环境4、宝石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光学性质;颜色通常红、绿、蓝、紫比较好宝石的透明度:指宝石充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行话也称“水头”,越透明(也叫水头长)越好。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力学性质1、宝石的硬度2、宝石的解理和断口3、宝石的韧性和脆性4、宝石的比重(相对密度)5、宝石中的包裹体5、“四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特征及评价标准(1)钻石指宝石级金刚石。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从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也有些学者根据对宇宙空间中物质的研究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4、原始大气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没有氧气)。

5、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该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6、原始生命体产生于原始海洋,有机物产生于原始大气。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资料1比较不同类型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顺序,可判断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资料2比较现代鸟与始祖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说明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资料3比较构成细胞成分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差异,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向日葵则较远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课本56页技能训练 5、动物进化的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6、植物进化的顺序: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还有其他方面,如警戒色、拟态等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答案整理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答案整理

第一章:地球起源与演化得传奇1.哪些奇迹凑巧不就是地球出现得?(B)A、自转轴倾斜了23、4°B、有岩石质外壳C、身躯不大不小D、运行速度很慢2.月球得年龄比地球(A)A、相差无几B、小5亿年C、小得多D、大5亿年3.现今xx得水主要就是(CE)。

A、xx撞击带来得B、地球刚形成时就有得C、火山喷发出得水蒸汽D、从月球上吸引形成得E、早期地球收缩时排出得气4.下列哪几项最不可能成为化石。

(BC)A、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1百万年得石化过程B、生物死亡后显露在地表让遗体腐烂C、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不到1万年得石化过程D、生物体本身最好具有骨骼5.宇宙背景中残留下得热辐射就是宇宙大爆炸曾经发生过得证据。

(A)A、对B、错6.原始地球没有形成地壳,但形成了地幔与地核。

(B)A、对B、错第二章:生命起源与演化得xx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得最主要特点就是(D)A、有三叶虫、海绵、海蜇及一些类似蠕虫得生物B、出现了数量众多、种类单一得海洋生物C、一个相当混乱得时期D、现存生物门类有了各自得xx2.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得无脊椎动物。

(E)A、腕足动物B、三叶虫C、珊瑚虫D、软体动物E、盾皮鱼3.为什么前寒武纪得生命演化披上了神秘得面纱?(ABC)A、化石记录不多B、地层发生严重得变质变形C、多数就是菌藻类D、占了地球历史八分之七得时间4.澄江动物群令人惊叹得就是(ABCD)。

A、与以前生物稀少贫乏得面貌形成了鲜明得对比B、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早1000万年C、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得壮丽景观D、出现了巨型食肉动物奇虾E、出现了节肢动物、蠕虫与海绵动物5.常见得珊瑚化石属于四射珊瑚与床板珊瑚。

(A)A、对B、错6.蓝细菌就是地球上最早产氧得生物。

(A)A、对B、错第三章:生物进化得规律与证据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与原始单细胞得原因就是(B)A、运动方式不同B、营养方式不同C、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D、细胞结构不同2.人体具有恒定得体温、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得基本特征,这说明(A)A、人类与哺乳动物具有较近得亲缘关系B、人类比哺乳动物低等C、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D、人类鼻哺乳动物高等3.关于生物进化得描述哪个就是正确得(BCD)A、大进化就是小进化得基础。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网课答案.docx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网课答案.docx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网课答案问:中国的沿海地带应该防备()和()的问题。

答:水台风问:获得既健康又长寿的人生至少需要哪四点?答:拥有优良基因保持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问:以下关于地仓穴治疗作用说法正确的是:答:周围性面瘫面瘫是口角向左歪斜,选取右侧地仓穴小儿口角流涎问: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是()答:带传动问:84.按分阶段燃烧理论分析,对燃烧质量影响最大的是()。

答:滞燃期问:世界上最长寿的是哪个国家的人?答:日本人问:道路剖面设计中,机动车净空要求一般不小于米。

自行车和人行净空高度应不小于米。

答:4.5,2.2问:机构组合创新包括哪几种类型答:串连式并联式复合式叠加式问: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朗读短文”,要求朗读短文的前多少个音节?答:400个问:我国人口中多数人是健康又长寿的。

答:错误问:机构的机架变换后,机构内各构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发生了改变。

答:错问: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以内的自然现象。

答:1千米问:和蚂蚁形成互利共生的是:()答:蚜虫问:《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膳食模式是答: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谷为养问:导致儿童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答:儿童身材矮小儿童冒险行为儿童感知能力未发育成熟缺乏家长监管问:按照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教授的理解,幸福感是一种[ ]的感觉。

答:顺心安心放心问:钢铁材料常见的合金元素不包含以下哪种元素答:N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股票连续竞价期间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3%。

()答:对问:《戊戌政变记》是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答:√问:钢铁的屈服强度最高可以达到答:2000 MPa。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章节测试题与答案古老的美好神话1.在宇宙空间弥漫着形形色色的物质,如银河系、太阳系、恒星、行星、气体、尘埃、电磁波等,它们都是()。

答案:运动的A、静止的B、运动的C、有时静止D、有时运动2.关于宇和宙的错误解释是()。

ACDA、宇是无边无际的时间,宙是无始无终的空间B、宇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C、宇是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的统一D、宙是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的统一3.宇宙是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的统一。

√4.宇宙万物都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但不是时间的起点。

×1.1.2最具影响力的宇宙大爆炸学说1.1929年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这个著名的定律叫做()。

答案:哈勃定律A、哈勃定律B、相对论C、宇宙大爆炸D、黑洞理论2.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

ACA、彭齐亚斯B、伽莫夫C、威尔逊D、哈勃3.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工程师意外地发现了()CDA、鸽子的粪便效应B、有问题的仪器C、3.5K的黑体辐射D、宇宙大爆炸的证据4.两位美国通讯工程师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的证据。

√5.二十世纪初人类认为宇宙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

×6.宇宙背景中残留下的热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曾经发生过的证据。

√1.1.3银河系与太阳王国1.银河系向外伸出的四条旋臂组成的旋涡结构反映了银河系()。

答案:存在自转运动A、具有漂亮的外形B、存在自转运动C、是一个巨大气云D、旋臂的物质密度低2.银河系是星系的典型代表,大约是由()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答案:1500亿~2000亿A、1500~2000B、1500亿~2000亿C、1000亿~1500亿D、2000亿~2500亿3.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都是由同一个旋转着的星云形成的。

√4.八大行星自形成之日起便一直沿着各自固定或不固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

高一地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历史的研究依据。

1. 地层。

-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这就是地层的上下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 地层中的化石是确定地层年代的重要依据。

不同年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这就是化石层序律。

2. 化石。

-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例如,三叶虫化石是寒武纪的典型化石,恐龙化石则多存在于中生代的地层中。

- 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的种类、形态等特征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进化关系等,从而确定地层的年代和地球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 前寒武纪。

- 冥古宙。

- 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冥古宙是地球历史的最早阶段。

这一时期,地球刚刚形成,温度很高,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没有生命迹象。

- 太古宙。

- 开始于约38亿年前,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

这一时期的大气成分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等,没有游离氧。

- 形成了一些古老的陆地,如加拿大地盾等。

- 元古宙。

- 从约25亿年前到5.41亿年前。

这一时期,蓝细菌等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大气中的游离氧逐渐增加,使地球表面逐渐从无氧环境转变为有氧环境。

- 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在元古宙晚期开始出现,如绿藻等。

2. 显生宙。

- 古生代(5.41亿 - 2.52亿年前)- 寒武纪。

- 寒武纪发生了“寒武纪大爆发”,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出现,如三叶虫、腕足类、珊瑚等。

这一时期海洋生物空前繁荣。

- 奥陶纪。

- 海生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笔石、鹦鹉螺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生物。

在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绝,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变冷。

- 志留纪。

- 早期仍然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晚期开始出现有颌鱼类,植物开始登上陆地,出现了原始的裸蕨类植物。

- 泥盆纪。

高三地理地球历史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球历史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球历史知识点地球历史是高三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涵盖了地球从形成到现在的演变过程,以及地质时期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1. 地球的形成: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最初是一个炽热的球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冷却并形成了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质年代:地球的历史被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年代,包括前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

3. 生物的演化: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演化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部分。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的一个时期。

4.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5. 气候变化:地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冰期和间冰期,这些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大规模灭绝事件:地球历史上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7. 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新生代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期,从早期的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8.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如地震、火山活动)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堆积),这些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貌。

9. 矿产资源的形成:矿产资源是地球内部物质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富集形成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10.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这些知识点是高三地理课程中地球历史部分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起源与演化的传奇(7/8)1.哪些奇迹凑巧不是地球出现的?(B)A. 自转轴倾斜了23.4°B. 有岩石质外壳C. 身躯不大不小D. 运行速度很慢2.月球的年龄比地球(A)A. 相差无几B. 小5亿年C. 小得多D. 大5亿年3.现今海洋的水主要是(CE)。

A. 慧星撞击带来的B. 地球刚形成时就有的C. 火山喷发出的水蒸汽D. 从月球上吸引形成的E. 早期地球收缩时排出的气4.下列哪几项最不可能成为化石。

(BC)A. 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1百万年的石化过程B. 生物死亡后显露在地表让遗体腐烂C. 生物遗体掩埋后经过了不到1万年的石化过程生物体本身最好具有骨骼D.5.宇宙背景中残留下的热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曾经发生过的证据。

(A)A. 对B. 错6.原始地球没有形成地壳,但形成了地幔和地核。

(B)A. 对B. 错第二章: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奥秘(8/8)1.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最主要特点是(D)A. 有三叶虫、海绵、海蜇及一些类似蠕虫的生物B. 出现了数量众多、种类单一的海洋生物C. 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D. 现存生物门类有了各自的祖先2.下列哪一项不是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的无脊椎动物。

(E)A. 腕足动物B. 三叶虫C. 珊瑚虫D. 软体动物E. 盾皮鱼3.为什么前寒武纪的生命演化披上了神秘的面纱?(ABC)A. 化石记录不多B. 地层发生严重的变质变形多数是菌藻类C.D. 占了地球历史八分之七的时间4.澄江动物群令人惊叹的是(ABCD)。

A. 与以前生物稀少贫乏的面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 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早1000万年C. 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D. 出现了巨型食肉动物奇虾E. 出现了节肢动物、蠕虫和海绵动物5.常见的珊瑚化石属于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

(A)A. 对B. 错6.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产氧的生物。

(A)A. 对B. 错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规律和证据(8/8)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的原因是(B)A. 运动方式不同B. 营养方式不同C.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D. 细胞结构不同2.人体具有恒定的体温、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这说明(A)A. 人类与哺乳动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类比哺乳动物低等B.C. 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D. 人类鼻哺乳动物高等3.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BCD)A. 大进化是小进化的基础。

B. 进化可以在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上发生C. 突变、自然选择、迁移以及遗传漂变都能引起居群基因频率变化,它们是小进化的主要因素。

D. 小进化和大进化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无关的进化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只是研究的领域或研究的途径不同而已。

4.澳大利亚陆地在6600万年前与北方大陆分离,一直保持着地理上的隔离,与其他大陆动物群的交流被中断。

(CD)便成为澳大利亚仅有的地方性哺乳动物类群。

A. 肺鱼B. 鸵鸟C. 鸭嘴兽、针鼹等单孔类动物D. 袋鼠、袋狼等有袋类动物5.在地质历史时期已知大的集群灭绝在生命史中发生过多次,科学家已经识别出4大灭绝事件,即晚奥陶世灭绝、晚泥盆世灭绝、晚二叠世灭绝、晚三叠世灭绝。

(B)A. 对B. 错)A小进化的本质是:居群基因频率在世代延续中的改变。

(6.A. 对B. 错第四章:海陆变迁及古地理演变(8/8)1.“热点”是指?(D)233A. 大火山口B. 大洋中脊岩浆上涌的中心C. 地幔深部炙热上升的圆筒状物质流D. 地幔对流的表现形式,相对固定的热源中心2.在魏格纳等人提出的泛大陆之前,大约13-11亿年前形成的超级大陆为?(D)A. 努纳古陆B. 劳亚古陆C. 冈瓦纳古陆D. 罗迪尼亚大陆3.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是?(ABC)A. 转换型板块边界B. 汇聚型板块边界C. 离散型板块边界D. 错剪型板块边界4.海底磁异常条带形成的原因是?(BD)A. 洋中脊喷出的岩浆成份发生周期性变化地球磁极的周期性倒转B.C. 海底岩石磁化率不均D. 洋中脊两侧海底不断扩张增生5.魏格纳认为,各大洲之间曾经有陆桥相连,可以解释生物化石在各大洲的普遍分布。

(B)A. 对B. 错6.喜马拉雅山脉呈锯齿状,是因为在碰撞带上发生了褶皱扭曲。

()A对A.B. 错(8/8)第五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昆明鱼和海口鱼属于(A)1.A. 脊椎动物B. 棘皮动物C. 古囊类无脊椎动物D.下列哪一类既像鱼类又像四足动物?(2.C) A. 辐鳍鱼B. 肺鱼腔棘鱼C.D. 棘鱼)。

脊椎动物中容易保存为化石的部分是(3.ABD牙齿A.B. 骨骼C. 皮毛D. 鳞片4.羊膜卵的外壳起到的主要功能是(ABCD)。

A. 阻扼细菌对卵的侵害B. 防止卵受到机械损伤C. 提供营养D. 避免卵内的水分蒸发E.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5.云南虫可能具有脑和眼睛。

(B)A. 对B. 错6.两栖纲迷齿亚纲中的一支最有可能进化出了爬行动物。

(A)对A.错B.(8/8)第六章:龙族兴衰鱼龙的呼吸方式是:(C)1. A. 用鳃呼吸幼年时用腮呼吸,成年后用肺呼吸B.C. 用肺呼吸D. 幼年时用肺呼吸,成年后用鳃呼吸)A与哺乳动物相比,恐龙的牙齿称为什么类型?:(2.A. 同齿型B. 异齿型3.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C)A. 霸王龙属于蜥臀目B. 大型的食草恐龙喜欢群居C. 滥食龙有可能是杂食性恐龙D. 梁龙是肉食性的恐龙E. 大型的食肉恐龙喜欢群居4.蛇颈龙在分类位置上的以下正确的是(BD)A. 翼龙目B. 爬行纲C. 调孔亚纲D. 双孔亚纲E. 恐龙总目5.现在的鸟类也许是由恐龙进化来的。

(A)A. 对B. 错6.热河动物群是寒武纪动物群的代表。

(B)A. 对B. 错第七章:从龙到鸟的历程(6/8))。

A始祖鸟具有鸟类所特有的(1.A. 叉骨B. 拇指C. 腕骨D. 耻骨2.在(C),羽毛已广泛存在于食肉性恐龙的许多类群,因此羽毛不能再被作为区分恐龙与鸟类的标志。

A. 中三叠世B. 晚白垩世C. 晚侏罗世D. 晚三叠世3.黄昏鸟和鱼鸟的相似点表现在(ACD)。

A. 牙齿B. 骨质次生颚C. 方骨D. 内耳4.第一例报道的带毛恐龙是(C),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B)科。

A. 虚骨龙B. 美颌龙C. 始祖鸟D. 中华龙鸟5.《鸟的起源》一书相信鸟类起源于假鳄类。

(B)对A.B. 错6.始祖鸟于1861年被命名,标本发现于德国晚三叠世地层中。

(B)A. 对B. 错第八章:“绿色使者”—陆生植物的兴起(13/13) 1.下列蕨类植物中,已经灭绝的是?(C)A. 石松纲B. 节蕨纲C. 裸蕨纲D. 真蕨纲2.下列植物体中,能够制造有机质的营养器官是?(B)A. 花B. 叶C. 茎D. 根3.现在植物界中最高级最繁盛的类群是(A)A. 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蕨类D. 苔藓4.植物演化阶段中,裸子植物阶段的时限为(C)太古代之初A.B. 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C. 晚二叠世至D. 志留纪末到中泥盆世5.下列植物中,属于已经灭绝裸子植物的是?(BC)A. 银杏纲B. 科达纲C. 种子蕨纲D. 松柏纲E. 苏铁纲6.雌蕊包括哪些部分(ABD)A. 子房B. 柱头C. 花药D. 花柱7.角质层的作用有(ABCD)A. 像人的皮肤一样起保护作用,如防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等。

B. 控制了植物对生活物质的吸收和排出活动C. 起机械固定作用,使细胞坚固成形D. 决定性地控制了植物和水的关系8.苔藓植物由于没有维管组织,所以将其归为低等植物。

(B)A. 对错B.9.单子叶植物大都是木质不发达的草本类型。

(A)A. 对B. 错10.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植物开始极度繁盛,成为新生代的重要聚煤阶段。

(B)A. 对B. 错第九章:哺乳动物发展“三部曲”(8/8)1.现代哺乳动物的头骨是(B)。

A. 无颞窝型B. 合颞窝型C. 单颞窝型D. 双颞窝型2.兽齿类的化石最早见于中生代(D)。

A. 白垩纪B. 二叠纪C. 侏罗纪D. 三叠纪3.现生哺乳动物的口腔内具有肌肉发达的舌和异型槽生齿,一生脱换(B)次,分化为门齿、犬齿、(A)和臼齿。

A. 前臼齿B. 1后臼齿C.D. 24.大熊猫在约(A)万年前从熊类祖先分化出来,在(D)时广泛地分布于亚洲。

A. 2000B. 始新世C. 3500D. 更新世5.哺乳类形态特征的起源可追溯至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的原始形哺乳动物化石。

(B)A. 对B. 错6.猛犸象在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就基本绝灭了。

(A)A. 对B. 错第十章:人类的崛起(8/8)1.直立行走对于人类抵御炎热干旱的气候有什么益处? (B)A. 空气得以绕身体流动,有助于减少身体的散热面积B. 有助于减少身体直接暴露在酷热阳光下的面积C. 有助于减少人体的摄水量2.最早、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是(B)A. 阿喀琉斯基猴普尔加托里猴B.C. 达尔文麦塞尔猴D. 辛普森氏果猴3.直立人具备的能力:(ABD)A. 制造简单工具B. 用火及捕猎C. 绘制岩画D. 直立行走4.晚期智人掌握着许多技能,其中包括(ABCD)A. 制作装饰品B. 会绘制岩画C. 钻木取火D. 兽皮缝制衣服5.阿喀琉斯基猴处在眼镜猴类与类人猿分道扬镳的“岔路口”。

(A)A. 对B. 错6.人类祖母“夏娃”和人类祖父“亚当”生活在同一时空。

(B)A. 对B.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