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合集下载

什么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什么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要增强自律意识,古人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群众中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领导者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主要是做到勤奋、公道、守信。最后,领导者要时刻反省自己,对于以前处理过的事件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教训,以便以后遇到此类事情时处理起来更加正确、娴熟。
从以上对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分析中可以看出: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本文主要强调了领导者的品德、能力、感情、知识等要素,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这几方面是相互协调的,如果其中某一方面做的不足,就会存在“短木”效应,不利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高。
其次,要以良好的知识素养赢得部属钦佩。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者再不能单凭热情、资历、经验、以长官意志实施领导了。因此,一个称职而成功的领导者,除了具备崇高的品德、优良的作风这些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广博的学识,掌握与本职相关的知识,尽量成为博学多识的“杂家”。如果领导者具有较深的专业造诣,或有较突出的研究成果,被领导者就会产生仰慕、敬佩之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都愿接受知识高深、业务技能精湛的人做自己的领导,感到同这样的领导一起工作,必能学有所长,事业有成。因此,领导者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实践,适应时代与形势需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内行领导,把崇高的品德和良好的知识素养结合起来,去赢得部属的信服、爱戴和支持。
作用
首先要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赢得群众的尊敬。一个领导者一旦接受了新担负的任务,就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以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去实践。在工作生活中,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是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群众评判一个领导,不是听你讲的如何,而是看你做的如何。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廉洁勤政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把手中的职权当成获取物质利益的筹码。应将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约束在恰当的范围。淡泊名利,责己从严,自身清廉的领导,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与民争利,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领导,定会遭人唾骂。因此,做一个领导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崇高的品德赢得群众的尊敬,以高尚的情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陈鑫婕彭露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领导者在对组织实施有效领导的过程中既需要权力性影响力,也需要非权力性影响力。

优秀领导者不仅要能发挥硬性的权力性影响力,而且还要能灵活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现今社会对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同组织目标达成与领导者成功的关系越来越大。

因此,笔者在此对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做了简要分析。

一、领导者的影响力1.领导与其影响力的涵义。

现代领导观念认为,领导是一种运用权力、施展影响力的行为过程,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影响别人。

强有力的领导者可以对追随者和群体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

著名管理大师保罗·赫塞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影响力一般是指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

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不是操控,而是一种双赢的状态。

2.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

领导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双重因素所构成的。

2.1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所构成的,其核心是“权”,不依任职者的变动而变动。

因其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不可抗拒性,亦称强制性影响力。

从心理上而言,被领导者对权力性影响力的接受相对被动。

2.2非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基于领导者自身综合素养的自然影响力,它不直接运用权力方式推动组织活动,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具有强制性,其核心是“魅力”。

它虽然没有正式的规定。

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但这种影响力靠的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行为能力,从心理上表现为,被领导者由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其产生信任感和主动追随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服从领导者。

因此,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权力性影响力持久、深刻得多。

二、决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程度的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个人素养和行为能力。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 e leade‎r ship‎effec‎t iven‎e ss, impro‎v e the work effic‎i 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 nce. The leade‎r's power‎influ‎e nce and non-power‎influ‎e 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 nce. Non-power‎influ‎e 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 al moral‎chara‎c ter, abili‎t y, knowl‎e dge, emoti‎o nal facto‎r s such as compo‎s itio‎n. To impro‎v e the non-power‎influ‎e nce of leade‎r 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 mati‎c leade‎r ship‎trans‎i 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 ant theor‎e tica‎l probl‎e m, but also a very impor‎t ant reali‎s tic probl‎e m.Keywo‎r ds: leade‎r ship‎non-power‎influ‎e nce facto‎r s目录摘要 (1)Abstr‎a ct (2)目录 (3)前言 (4)一、权力性影响‎力 (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

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及其构建

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及其构建
考对 经济 领域 开 始 了 大 刀 阔 斧 的 改 革 , 放 宽 了 市 场 准 入 条
3 . 知识 因素 。“ 知 识就是 力量 ” , 当一个领 导者 具备 比较 个 极大 的代 价 才能 获 得 的 , 这 必 然 要 求 无 数 人 为 之付 出 牺 牲 。因而我 们要对 社会 主义 初 级 阶段 的一 些 不公 平 现 象 有
法 哲 园 地

论领导者的非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力及其构建
潘 雪 芳
( 贵 州 大 学 人 民武 装 学 院 , 贵州 贵阳 5 5 0 0 2 5 )
摘要: 领 导影响 力可分 为权 力性影 响 力与非权 力性 影 响 力。成 功 的领 导者 不仅 要 有 一 定权 力 性影 响 力 , 更 要 具 有较 高的 非权 力性 影 响力 。本文 阐述 了领导 者非权 力影 响 力的 来 源和 构成 , 分析 了非权 力 影 向力的 作 用 , 并提 出 了 构建 非权 力影响 力的有 效途 径 。
便 有 了 这 个 职 务 相 应 的 法 定 权 力 。非 权 力 性 影 响 力 , 也 称 为
二、 领导 者非 权 力性影 响 力的构 成 因素
1 . 品格 因 素 。品格 因 素是 指 领导 者 的 道德 品质 、 人格 、 作风 等 , 它集 中反 映在 领 导者 的 占行 之 中 , 足 构 成 领导 者 非 权力性 影 响力 的 前提 因素 。高 尚的 品德 会 给 人们 带来 巨火
策, 就 会 心 甘情 愿 地 创 造 性 的 于 好 领 导 布 置 的 _ r 作。
础 。领 导者本 人学识 渊 博 , 精通本行业务, 或 者 具 有某 一 领 展 的形 式 , 这与 民 主社 会 主 义 的混 合 经 济有 些 相 似 , 但 主要 Ⅸ别在 我们 的经 济制 度 是建 立 在 公有 制基 础 上 的 。当前 我 国 的经 济制 度还存 在一 些 问题 , 主要有 公有 经济 与 民营 经 济 问 的壁垒还 比较严 重 , 不 少 领 域仍 然 限制 民 营经 济 进 入 ; 政 府行政 管理 体制 与职 能明显 不适应 ; 经济体 制 收入 分配 关 系 尚未理 顺 。为 了解 决这 些问题 , 党 的 十八大 深入 阐 述 了政府 } . j 市 场 的关 系 , 以及 各 自的职 责 , 强 调 我 们 要建 立 服 务 型 政 府 以促 进经 济 的发展 。新 _ - 一 届 的党 中央 和 人 民政 府 深 入 思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重视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几点思考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权力和职务来影响和约束下属,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以自身的魅力、能力和榜样作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重视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是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以几点思考来探讨这一话题。

1. 建立良好的师表形象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不仅仅是行使权力和颁布命令,更要有良好的师表形象。

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高尚的修养,以此来影响下属,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领导干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精神,激励下属向他们学习,从而在组织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氛围。

2. 善于用情感来影响员工领导干部要善于用情感来影响员工,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关怀和温暖。

这不仅仅是通过言语和行动来展现出来,更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在员工生日时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或者在员工面临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都能够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真诚和温暖。

这种用情感来影响员工的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领导者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增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3. 坚持高尚的行为标准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要坚持高尚的行为标准,用自己的行动和榜样作用来影响员工。

坚持诚实守信、正直廉洁、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才能够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提升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反,如果领导者自己都不能坚持这些高尚的行为标准,很难去要求员工做到这些,也难以在员工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任。

4. 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领导干部要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关心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培训和岗位轮岗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领导者的关怀和支持。

领导干部还可以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浅析非权力影响力对领导者胜任影响与培养

浅析非权力影响力对领导者胜任影响与培养
慢 慢扩 展 。
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与权力影响力相 比, 领导者非权力影响
力 的作 用 范 围 更具 广 泛 性 。 一是 其 覆 盖 的群 体 范 围更 广 、 辐 射 面
影响效果的深刻性。 权力影响力因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
的权 力 不对 等 而 产 生 , 对 于管 理 者而 言 这 种 影 响力 仅 仅 是 因为 自

衡 芯韪二 糯、
去找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 , 填 写小区装机容量、 线序表等数据 。 经过上 百名 同事们 3个 多月的努力 , 一份 《 农 安县城线序 资
料 汇 总 表》 完 成 了, 主 要包 括 县 城 所有 新 旧小 区 的 线路 资源 、 线序 表、 新入网可选号段 、 现 空 闲容 量 、 现 装 机 员 电话 等 等 , 都 记 录 为 电子 表 格 形 式 , 一 查就 能 查 到 , 再 也 不用 翻 文 件 山了 。 汇 总 表 通过
并 非 灵丹 妙 药 。 一方面, 这种 影 响 力 从领 导 与 部 属产 生 接 触开 始 , 需 要经 历“ 形象 展 现— — 实 践 接触 — — 达 成共 识 ” 等递进式过程 ,

步 一步 地 发 挥 作用 。另 一 方面 , 它 的影 响 范 围不 可 能 从 开 始 时
就 非 常广 泛 , 而 是 如 同渗 透 于 纸 张 的墨 水 , 从小及大、 由 点及 面 地
公 共 管理
浅 析 非 权 力 影 响 力 对 领 导 者 胜 任 影 响 与培 养
李建春
【 摘
周师 军
要】 本文从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特点分析为切入 口, 提出培养 当代领导者胜任工作非权 力影响力的几点做法. 仅供参考。 权力 特征

谈企业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谈企业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作 为一 个 企 业 领 导 者 , 必 须 具 有 广 博 而 科 学 的知 识 , 才 身 的个性特征 以及作 为而形成 的 ,因 此又 称 为 自然影 响 感。 从而更好 力。 管理者 本身具 有的素质 、 人格 以及 学识等方面 的修养 能不断的提高 自身 的能力 以确保决策 的正确性 ,
领导 是指挥和影 响个人 、 群体 、 组 织在一定 条件 下实 增 强 斗志 都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现 某 种 目标 的行 动 过 程 。 1 . 2才能因素 一个人 的聪 明才智 以及工作 能力我们
领 导 者 的智 慧 在 众人 之 上 才 能使 得 下 属 产 生 由于权利性影 响力是 掌权者 才具有 的, 是通过社 会赋 称 之 为 才 能。 一个优 秀的企 业领 导者应 当具备敏锐 予 个 人 的地 位 以及 权 利 和 职 务 等 实 现 的 , 充 分体 现 了管 理 敬佩 以及仰 慕心理。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e n t e pr r i s e ma n a g e me n t , a n d p l a y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o n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n t e pr r i s e s .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6 - - 4 3 1 1 ( 2 0 1 3 ) 2 9 — 0 1 5 3 ~ 0 2
0 引 言
1 . 1品格 因素
在 构 成 非 权 利 性 影 响 力 的 几 个 因 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 为: 一 个 人 在 与 他 人 交 往 的 过 程 中, 个人品格素质是重中之重。个人 品格 不仅 是领导者 的 中 ,影 Ⅱ 向 或 者 改 变他 人 心 理 以 及 行 为 的 能力 称 之 为 影 响 内在 因素 , 又 可 以通 过 其 言 行 表 现 出来 。 一 个 具 有 高 尚 品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同是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担任,发挥的效能不同;同是一样的权力,不同的领导者行使,产生的效应不同。

领导对下属的影响,是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而施加影响的过程,则体现出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两种。

权力性影响是领导赋予下属地位、职务、权力等;非权力性影响则是不需要以权力为依靠,而是利用自身的人格、威信以及学识等影响其他人,使下属服从安排。

领导者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会增强下属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领导者一要发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权威效应,赢得下属信服与敬佩;二要学会恩威并施、动之以情的攻心之术,赢得下属信赖和忠诚;三要深谙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的驭人之道,发掘下属最大优势与潜能。

标签:领导;非权力性;影响力一、引言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是能够影响或改变下属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自然的,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会使下属和领导对于工作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分析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更好的进行规划,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由此可见,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权力影响力理论根据领导者影响力产生的基础、性质与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本文主要着重于研究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自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管理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一个拥有非权力影响力的领导者是可以让下属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跟随和工作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拥有较高的威信,非權力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这四个因素。

在其位谋其事,不同层次和岗位的领导对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都是有能力者居之。

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导动员员工真正的执行,重视细节等都是一个领导者有能力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一般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形态。

领导的引导和影响无论对组织或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正确的决策和必要的组织保证下,领导在管理活动中就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领导及领导影响力什么是领导呢?马克思主义认为:领导是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率领和引导群众前进的动力;是一种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权威;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就其本质,所谓领导,是指通过一定权威引导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去实现其预期目标的运动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权力、影响力和指挥是构成完整的领导的基本因素,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对下属的影响,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

领导者必须有部分追随者,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达到组织的目的,就是说领导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依赖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影响力人皆有之,但一般人与领导人的影响力强度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无足轻重,但后者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的。

二、领导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一)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

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一种,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

在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

因而,这种领导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成分为: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1(传统因素。

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使人们对领导者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比普通人强。

这种观念逐步形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

于是,传统因素使人们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服从感,这种由传统观念产生的影响力,普遍地存在于每个领导者担任领导职务之前。

2(职位因素。

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务与地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一定的敬畏感,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别人对他的敬畏感也越甚,他的影响力也会愈强。

3.资历因素。

领导者的资格与经历也是产生影响力的因素。

资历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反映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经验,资历因素会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资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领导的有效性。

(二)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

但实际上它不仅确定具有影响力的性质,而且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

非权力性影响力。

没有正式的规范,也没有上级授予的形式,接受权力者不会在规定的制度上受到执权者的惩罚或奖赏。

权力性影响力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强调顺从、信任与依赖。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于领导者来说,其作用不亚于权力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越权力本身。

非权力影响力同权力影响力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靠的是发自下级内心的情感,以及由此激发的自愿拥戴或对抗的行为方式。

因此非权力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深刻,对被领导者的激励作用不可估量。

第二、非权力影响力的影响面相当广泛。

它可以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作用。

比如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优秀领导者,他们自身的优良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他们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所拥有的权力影响力,成了全国各级各类领导者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第三、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具有实践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它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它需要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塑造领导者的人格,以得到被领导者的接受和认可。

同时,这种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实践中,既可以不断地增强,也可能逐步地削弱。

总之,在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中,前者是上级和组织根据其职务范围给予的,是外因;非权力影响力是靠上司封不来、权力压不来、自己吹不来,只有靠自己的实践一点点塑造而来,是由个人品质和才能决定的,是内因。

外因和内因是构成完整领导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领导者应正确处理好权力影响力,正确地看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非权力影响力的培养和塑造,努力提高非权力影响力的品位,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形象。

三、增强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和方法领导者素质是承担领导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基础。

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必要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毛泽东同志很早就对干部提出了德才兼备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为“官”者,必须有“德”,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一)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质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是指在政治方向、立场和思想作风方面,领导者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如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观点,有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顽强的进取心和坚韧性,善于实行政治民主,胸怀宽大等等。

2、品德素质。

这是领导者的影响力的先决条件。

品德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范畴内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政清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克己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人民群众普通一员的本色;应有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坚持原则,秉公处事,具有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有严于律己的自我批评精神。

3、知识素质。

领导者要发挥好统管全局的领导职能,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如,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对于自己管理部门相应的专业知识,应较好地掌握,应当是本行业的内行、专家。

要精通管理科学,要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应懂得领导科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

4、能力素质。

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但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有领导能力,领导者的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

5、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条件,领导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还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胜任的。

身体素质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体力素质,二是脑力素质。

(二)努力塑造领导干部的人格,增强非权力影响力领导者的人格,从广义上讲,是指依据领导者的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领导实践活动所展示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指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决不能谈一套做一套。

领导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非权力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示范力、凝聚力和投射力。

其中示范力是指为群众做榜样、做表率,它将对群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力;凝聚力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所体现的真、善、美,对群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投射力是指群众把领导的模范行为与他们所代表的党和政府及组织联系起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来评价党和政府及组织的形象。

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人格价值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消除以下种种现象:一是言行严重脱节。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事稀拉松垮,光说不做,指手划脚。

二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嘴上讲马列主义,心里是个人主义;嘴上讲为民公仆、为民作主、艰苦奋斗,心里想当官发财、谋取私利、安逸享受。

三是态度上下有别。

对上唯命是从,投其所好;对下则满脸“阶级斗争”,为官一任,称霸一方,动辄训斥,欺压百姓,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

四是圈子里外大相径庭。

圈子里称兄道弟、无事不谈、无话不讲、给官给利;圈子外,一本正经、满嘴官话、假话。

五是有无监督判若两人,有监督积极肯干,充分表现;无监督个人谈了算,毫无责任感和事业心。

(三)讲究领导艺术,不断增强领导魅力要努力提高领导者的魅力,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具有一流的公关活动能力。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建立个人和公众联系的高手,他必须使自己在群众中享有良好声誉。

为此,他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向任何值得联系的个人或组织扩大这种公认的范围。

其公众,包括他的领导、同事、下属,以及其它一切需要施加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2、要确立均衡的领导魅力影响面。

一个领导者在下属面前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不是一致的均衡的,而是由各个下属对领导者的不同态度表现为强或弱,大或小。

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健全的领导魅力影响,必须以影响面的均衡为基本特征。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把目光转向那些“自然领袖”,多关注有创造才能的助手,多倾听群众的呼声。

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均衡的魅力影响面。

3、保持通畅的领导魅力影响链。

领导者将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中介人物传递,送达到每一个基层群众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一种上下运动的链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即为领导魅力影响链。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非常注意深入群众的干部,也无法亲自逐一与下属进行联系。

因此,其影响力必须通过少数骨干分子去对所有下属发生作用。

这些骨干分子既可以是自然领袖,也可以是组织各层次的管理者。

如何保持通畅的领导影响链,挑选合适的中介是相当重要的,用人不当,遗害无穷,这也是一门领导艺术。

一个领导者,可能自身的政治素质、决策素质等都很过硬,但是由于中介人物没有挑选好,这些人有意或无意地歪曲领导者意图,就有可能造成群众对领导者的误解,使群众对领导人产生反感、怀疑,这样再好的领导决策也会由于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而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