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隐球菌病CT诊断
肺隐球菌病CT征象荟萃

肺隐球菌病CT征象荟萃肺隐球菌肺隐球菌病(PC)是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侵袭性肺部真菌病。
现对我院近10年收治确诊的67例,患者中发生年龄分别17岁~65岁,平均44岁。
现进行归纳和总结如下:病理改变:在67例PC病变病理报告中,其大部分的描述是:在光镜下肺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被镜界不清,被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肉芽组织代替,部分结节有明显融合,结节病变主要由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其中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浆吞噬较多的真菌孢子,胞壁透亮,有明显折光性。
病灶区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部分肺腺泡及肺泡腔内见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胞栓形成。
在PC病理报告中总结出,弧立肉芽肿型、粟粒肉芽肿型、肺炎型[6]。
从尸检中病理分为;肉芽肿型、肉芽肿性炎症型、间质感染型、广泛肺侵犯型。
PC以间质性感染及浸润为主要病变在国内报告较为少见。
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中分结节型、肿块型、浸润实变型、播散型、混合型五种。
我院近10年收治确诊的67例PC中,结节型病灶44例/65.7%;肿块型病灶3例/4.5%;浸润片状实变型11例/16.4%;弥漫播散形结节3例/4.5%;粟粒型1例/1.5%;结节片状混合型5例/7.5% 。
虽然病灶形态多样,但以结节灶多见。
67例PC患者病灶以单结节型、多结节型、肿块型为主的三种形态病灶中,发生于右肺下叶38例(56.7%),左下肺叶9例(13.4%)。
片状实变型和结节片状混合型16例,其中发生右下肺叶12例(17.9%),两肺上下肺叶4例(5.9%)。
两肺弥漫型4例(5.9%)。
病灶发生空洞的28例(41.7%),其中单发较规则椭圆形空洞7例(10.4%),多发不规则厚壁空洞21例(31.3%)。
在该组病例显示病灶以单结节状、多结节状为多。
病灶多发生于右肺下叶为多,其次为左肺下叶。
病灶以不规则多发厚壁空洞为多,以两下肺叶边缘及胸膜下为多等相关影像学特点较明显。
病例的影像特征分析一、结节型1.单发结节型PC单发结节多分布于两下肺叶,以下肺叶周边部或贴近胸膜下较常见,结节质地均匀、边界较清但不光滑,真径常在1.0~2.5Cm。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痰液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结果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多样:曲霉菌球,结节灶,团片影或伴空洞,斑片病灶。
结论CT 检查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观察病灶形态,对真菌感染病灶有较好的提示,因此CT检查必不可少。
标签:真菌感染肺疾病体层摄影今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细胞毒性药物的大量使用,致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机遇性真菌感染的几率有所增加,肺部作为最易感脏器,占内脏真菌感染的60%。
本文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具有完整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及CT检查资料的30例肺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0岁,肺曲霉菌感染15例,肺隐球菌感染10例,肺念珠菌感染5例,患者多以咳嗽、咯血为主要临床症状,亦可有发热、胸痛,大部分病人化验检查无特殊。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后前位X线片及CT扫描,使用GE1600CCT 机与GEBrightsepeed螺旋CT机,行横断扫描,层厚5-10 mm,层距5-10mm,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所有区域均加高分辨薄层扫描,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常规平扫后增强扫描,普通CT静脉团注碘海醇80ml后立即扫描,螺旋CT高压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速率2.5—3ml/s,注射后30s扫描,分别采用肺窗和纵隔窗观察。
2. 结果本组病例X线胸片均呈异常表现,CT检查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两肺外带,且多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边。
其中18例病灶局限于单侧,12例病灶散发于双侧,呈跨段、叶分布。
CT表现:15例肺曲霉菌病中有10例表现为曲霉菌球,空腔或空洞内孤立性球形赘生物,密度较均匀,边缘光整锐利,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2-3cm,边缘可见新月状透亮带,赘生物在空腔或空洞内随着体位改变而改变其位置关系;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周边可见斑片状影;2例表现为一侧肺上叶不张,其中一例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内结节状充盈缺损,右肺上叶不张,增强扫描见支气管内新生物呈明显环形强化。
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

• 鉴别诊断:临床与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与肺癌,转 移癌,结核,肺炎鉴别. .肺癌:肺隐球菌病孤立结节型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两者均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有时难以鉴别. 随访肺癌进行性增大.而肺隐球菌病发展缓慢,早期 周围可以有晕征。 .转移癌:肺隐球菌病多发结节型需与转移癌鉴别, 转移癌多表现为光整结节型,而肺隐球菌病的结节 形态常不规则,且常伴斑片影等多态表现。 .结核: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需与结核鉴别.两者 均为多态,多灶表现,但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以结 节团块为主,而结核则以空洞,斑片样支气管播散灶 为主。
• 鉴别诊断:)肺内表现需与其他变态反应类 肺炎鉴别,形态上并无特异性,结合临床哮 喘病史,血嗜酸性细胞及血明显增高,可鉴 别。)支气管病变需与支气管内生长的肿瘤
和支气管扩张征鉴别,如表皮黏液样癌可 沿气管腔生长,阻塞管腔,形成结节团块改变, 增强扫描有强化,而支气管黏液嵌塞不强化。 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伴支气管黏液嵌塞,但支 气管扩张症多见于远端小支气管,而态反 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多发生于除一、二级 以外的大支气管,两者发生部位不同可鉴别。
作为与其他机遇性肺部感染的鉴别点。肺念珠菌 病上述影像表现也可见于其他肺感染性疾病,大多
无特异性。实际上肺念珠菌感染常常合并有其它 细菌或真菌感染,使诊断复杂化。
• 女性,岁,咳嗽、咳痰、气紧余天,近天 加剧,体温℃。
白细胞总数:起病时×,住院:×。中 性:。血氧饱和度< 。起病时电视透视未
见明确实变影像。平时体健,无慢性支气 管炎病史,半月前曾收拾旧房屋,打扫过 卫生。
诊断主要依靠手术病理,纤支镜肺活检或肺穿刺活检 病理。
主要常见表现:多态、多样、多灶为特征。
.结节或肿块病变(约占),大小不等,孤立或多发, 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部分病灶周边见" 晕征"。.浸润实变灶,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 远端密度实,近心处密度明显淡而稀疏,气道征 局限于近端肺。.空洞,薄壁(多见免疫缺陷患 者)。.弥漫混合病变,结节,团块,实变,斑片灶多 样分布,以结节肿块为主。.弥漫粟粒影。.急 性间质肺炎。.可伴胸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 大。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1 De a t zn f u la . p rne t o N ce rPET- CT e cn M diie,Th fiitd Dr m we s ia 厂 Na ig Un v ri e ia eAf l e u To r Ho p t l0 a n iest M d c l y
5 2岁 。无 基础 病 者 4例 , 有 其他 疾 病 5例 , 中 伴 其 血 小板 减少 症 1例 , 白血 病 l例 ,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
慢 性 肾 功 能 不 全 l例 , 燥 综 合 症 l例 , 血 压 1 干 高
球 菌病 的临床 和影 像学 表现 , 与病理 对照 , 并 以提 高 对该病 的认识 。
作者简介 : 申景 涛(9 8 )男 , 】7 一 , 山东省济 宁市人 , 毕业于 泰山 医
学 院, 管技师, 主 主要 从 事 P T—T 工 作 E C 通 讯 作 者 : 万华 副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郭 硕
例 。临床症 状 主要表 现 为 咳嗽 伴 咳 痰 5例 ( 白色 泡
(. 1 南京 大 学 医 学 院 附 属 鼓楼 医 院核 医学 科 1P T C 室 ;. 射科 江 苏 . E -T 2放 南京 200 ) 10 8
【 摘
要】 目的 : 析原 发 性 肺 隐 球 菌 病 的 C 分 T表 现 , 提 高 对 该 病 的 认 识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我 院 9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原 以 回 例
以坏死性肉芽肿为表现的肺隐球菌病28例临床影像分析

以坏死性肉芽肿为表现的肺隐球菌病28例临床影像分析张丽妍;张冬蕾;谭晓明;谢惠康【摘要】目的分析以坏死性肉芽肿为病理表现的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8例该类病例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8例PC患者中,男女各14例,年龄27~68岁.仅1例以咳嗽为首发症状,余无症状.5例既往有慢性疾病或肿瘤病史.所有病例均为结节团块,4例含空洞.所有病例病理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特殊染色可见新生隐球菌体.结论病理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的PC患者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表现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较少出现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均为团块影或结节影,病理组织学表现与结核难以鉴别,极易发生误诊,需要加做特殊染色进一步帮助诊断.%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 presenting as necrotizing granuloma and to avoid the misdiagno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clinical,pathological and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 and radiological records of 28 cases of PC presenting as necrotizing granuloma comfirmed by special stains.Results There were 14 males and 14 females,aging from 27 to 68 years (median,51 years).Twenty-seven cases were asymptomaic while only one had cough.The previous history was chronic disease or cancer in 5 cases.CT scan of all cases showed node mass and four of them had a cavity.All cases were observed as necrotizing granuloma microscopically.Cryptococcus neoformans were seen by grocott hexamine silver and PAS staining.Conclusions The majority of PC patients presenting as necrotizing granuloma had normal immune system.Imagingfindings were generally mass or cavity.Naked eye specimens were similarto the cancer.It was hard to distinguish necrotizing granuloma from tuberculosis granuloma unless by special staining.【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年(卷),期】2017(012)004【总页数】4页(P212-215)【关键词】坏死性肉芽肿;隐球菌病;肺【作者】张丽妍;张冬蕾;谭晓明;谢惠康【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呼吸科,上海2011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胸外科,上海2011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呼吸科,上海20111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4肺隐球菌病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隐球菌孢子而感染的肺部真菌病[1]。
肺隐球菌病CT诊断

免疫低下者——结节、实变、粟粒性病变、空洞、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
01
02
CT表现
结节或肿块
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
浸润实变型
混合型
病例1
男,35Y,发现右肺阴影15天 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无胸痛气促
镜下:肺组织内肉芽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并在肺泡及肺间质内查见真菌孢子,另见小 灶性脓肿,符合肺部隐球菌病
鉴别诊断
04
02
肺隐球菌——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实
变分散
肺炎——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较明显,有发热,与肺部改
变一致
混合型 VS 肺结核
鉴别诊断
肺隐球菌——以结节、肿块为主 肺结核——斑片、斑点、条索为主,多位于两上肺及下叶背 段,同时可伴有支气管播散
Zinck SE, Leung AN, Frost M, et a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CT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2,26(3):330-334.
01
03
02
04
结节或肿块
浸润实变型
鉴别诊断
弥漫粟粒影 VS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痰菌多为阳性,可
Thank you!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其他相关征象:淋巴结肿大
Fox DL, Müller N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CT findings in 12 patients. AJR, 2005, 185(3):622-626. 直箭头代表肺结节;弯箭头代表肿大淋巴结
隐球菌病诊治课件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隐球菌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隔离患者
确诊为隐球菌病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 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开展宣传教育
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彻底消 毒,以消灭隐球菌。
注意事 项
关注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者和免疫系 统受损者更容易感染隐球菌病,应特 别关注。
避免自行购药治疗
03
口吐白沫、意识丧
失等症状。
精神症状
如烦躁不安、胡言 乱语、抑郁等。
晚期症状
1 3
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瘫痪
2
由于颅内压增高和脑实质受累,可能出现偏瘫、截瘫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褥疮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等严重后 果。
03
隐球菌病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症状缓解
针对发热、头痛、咳嗽等 症状,采取适当的对症治 疗。
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 供给。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
使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辅助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联合使 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 素等辅助药物。
药物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 因素调整药物剂量,治疗 时间需持续足够长以确保 疗效。
MRI检查
MRI可清晰显示脑部病变,有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 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隐球菌 病的重要方法。
病理组织培养
将病变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 培养,可分离出隐球菌,有助于 确诊。
04
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
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专家论坛・隐球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关键词】 隐球菌病;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75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23827(2010)022*******1 简 介隐球菌属在真菌分类学上归入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
两种隐球菌的无性繁殖体均为无菌丝的单芽孢酵母样菌,在体外为无荚膜或仅有小荚膜,进入人体内后很快形成厚荚膜,有荚膜的隐球菌菌体直径明显增加,致病力明显增强。
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
目前,在免疫抑制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为5%~10%,在A I D S患者中,隐球菌的感染率可以高达30%;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的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左右[1]。
在加拿大曾经发生格特隐球菌感染在正常人群和动物中大流行[2]。
2 H I V阴性患者的隐球菌感染治疗方案2.1 肺隐球菌感染肺隐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无症状的结节到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少量黏液痰或血痰、伴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咯血、乏力、盗汗等。
临床亦常见慢性隐匿起病的无症状患者,仅在体检时胸部X 线检查发现,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
急性重症多见于免疫抑制尤其是A I D S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伴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可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较高。
肺是隐球菌感染的主要门户,H I V阴性的免疫抑制患者发展成播散性感染的危险性很高,因此所有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的隐球菌感染均需治疗。
通讯作者:温海,E2mail:wenhai98@s H I V阴性的免疫正常的患者中,部分痰培养阳性的患者未经治疗也可自愈。
诊断 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和病灶内脓液穿刺标本的病原学涂片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孤立结节、团块影 VS 周围型肺癌
肺隐球菌——多无明显强化,边缘可见“晕征” 肺癌——分叶、毛刺、棘状突起、增强后强化等
鉴别诊断
多发结节 VS 多发性肺转移瘤
肺隐球菌——病灶形态多种多样,大小不一,边缘多不清晰 转移瘤——结节大小差别不大,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鉴别诊断
斑片状影 VS 肺炎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痰菌多为阳性,可 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Thank you!
其他相关征象:淋巴结肿大
Fox DL, Mü ller N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CT findings in 12 patients. AJR, 2005, 185(3):622-626.
直箭头代表肺结节;弯箭头代表肿大淋巴结
肺隐球菌——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实 变分散 肺炎——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较明显,有发热,与肺部改 变一致
鉴别诊断
混合型 VS 肺结核
肺隐球菌——以结节、肿块为主 肺结核——斑片、斑点、条索为主,多位于两上肺及下叶背 段,同时粒影 VS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病例2
• 男,46Y,皮疹一年半,发热三十余天
• 抗HIV确诊试验(+) • 查脑脊液提示“隐球菌脑炎”
病例3
• 男,38Y,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HIV 抗体(+)2周 • 入院胸部CT示“右肺肿块” • 肺穿刺液体真菌培养:新生隐球酵母
结节或肿块 浸润实变型 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 混合型
病例4
结节或肿块 浸润实变型 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 混合型
病例6
• 男,33Y,纳差乏力20余天伴恶心呕 吐1周
• 查肝功能示AST/ALT 900多/1400多 U/L • 肺穿刺液体真菌培养:新生隐球酵母
其他相关征象:空洞
病例7
• 女,42Y,头痛伴发热10天 • 抗HIV确诊试验(+) • 肺穿病理报告:隐球菌肺炎
其他相关征象:少量胸腔积液
病例4
其他相关征象:少量胸腔积液
Lindell RM, Hartman TE, Nadrous HF, et a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CT finding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Radiology, 2005, 236(1):326-331. *代表少量胸腔积液
CT表现
• 免疫正常者——肺单发结节或肿块,实变少见
• 免疫低下者——结节、实变、粟粒性病变、空洞、胸腔积
液及淋巴结肿大
结节或肿块 浸润实变型 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 混合型
病例1
• 男,35Y,发现右肺阴影15天
• 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无胸痛气 促
镜下:肺组织内肉芽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并在肺泡及肺间质内查见真菌孢子,另见小 灶性脓肿,符合肺部隐球菌病
诊断方法
• 血清学(或者痰液、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对HIV感染者有意义
• 病原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 腰穿——排除隐球菌脑膜炎
CT检查技术
• 常规螺旋CT扫描 • 兴趣区薄层扫描,HRCT • 常规增强扫描
病理类型
• 孤立性肉芽肿型
• 粟粒性肉芽肿型 • 肺炎型
免疫力正常
免疫力低下
• 男,40Y,气急2月,HAART3周,发 热2天
• 入院胸部CT(07.08.02)示两肺上中叶可见弥漫分布毛玻璃样改变, 考虑PJP可能,予SMZ-Co治疗后缓解 • 胸部CT复查(07.09.11)示两肺磨玻璃样改变,新发散在斑片、条索 状高密度影 • 血培养:新生隐球菌
07.08.02 PJP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
概述
• 肺部新型隐球菌感染多为亚急性或慢 性 • 多数为机会性感染 •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常易误诊
感染途径及临床症状
• 呼吸系统是感染的主要门户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亲和力高 • 常见症状 :
咳嗽、发热、胸痛、气急——无特异性 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45%的患者影像学异常但无症状
07.08.02 PJP
07.09.11 PJP合并隐球菌感染
07.09.11 PJP合并隐球菌感染
结节或肿块 浸润实变型 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 混合型
病例5
• 男,44Y,HARRT治疗3月余,咳嗽6 天,发热3天
• 血培养:新生隐球菌
男,37Y,HIV抗体(+),两肺粟粒样病变
Zinck SE, Leung AN, Frost M, et a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CT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2,26(3):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