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救生设备简介
船舶救生设备简介

船舶救生设备知识一、什么是船舶救生设备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
二、船舶救生设备的要求有哪些1、紧急时即刻可用,停泊、航行时,设备为可用状态;2、在-30℃到65℃空气温度范围存放而不致损坏;3、浸没在海水中,在-1℃到30℃海水温度范围内可用;4、能防腐烂、耐腐蚀,并不受海水、原油和霉菌侵袭的过度影响;5、暴露在阳光下,应能抗老化变质;6、有助于探测的部位具有鲜明易见的颜色;7、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8、清晰地标记批准的资料,包括批准的主管机关及任何操作限制;9、主管机关应确定容易老化变质的救生设备的使用期限。
三、船舶救生设备种类和使用方法1.救生艇救生艇不仅有足够的干舷和充裕的稳性,而且艇内设有由水密的空气箱或泡沫塑料浮体构成的贮备浮力,以保证艇在载满额定乘员、属具并灌满水时也不会沉没。
此外艇内还备有干粮、淡水、药品、帆、桨等物品。
2.救生筏传统式救生筏为刚性救生筏,周边有空气箱或硬质泡沫塑料浮力块。
气胀式救生筏依靠自身配备的二氧化碳加氮气混合气体充胀成型,并浮于水面。
3.救生浮救生浮是以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壳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帆布制成的。
浮具的中间设有绳网和木格踏板,外围设有一圈救生索并有浮子把手,但无食品、淡水,只适用于沿海和内河使用。
4.救生圈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5.救生衣救生衣是用帆布或尼龙制成的,其浮力材料可以是木棉或闭孔软质泡沫塑料。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新要求:对国际航行的客船,要求配备能自动扶正的部分封闭救生艇或全封闭救生艇。
对运载易燃货物的油船、化学品船等,要求配备能防火至少8min的耐火救生艇。
对2万总吨以上的大型货船,要求其救生艇能在船舶以5kn航速航行是降落下水。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船舶救生艇筏是船舶上的重要救生设备,用于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转移和救援行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船舶救生艇筏可以分为救生艇和救生筏两大类。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救生装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一、救生艇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艇的种类救生艇按照使用方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手动救生艇、气压救生艇、浮筒救生艇等几种类型。
手动救生艇是最常见的一种,需要船员手动打开和组装,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气压救生艇是通过充气系统将救生艇充气并展开的,操作更为简便快速。
浮筒救生艇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的救生装备,适用于船舶瞬间沉没等极端情况。
2. 救生艇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在紧急情况下,熟悉救生艇的结构和组装方式非常重要。
船员应该经常进行救生艇的演练,了解救生艇的组装和展开步骤,确保能够熟练操作。
(2)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操纵救生艇的关键。
船员应该迅速做出决策,并指挥其他人员有序地进行救生艇的组装和(3)确保救生艇的稳定性:救生艇的稳定性对于顺利转移人员至关重要。
船员应该注意救生艇的航向和平衡,确保救生艇在恶劣海况下能够保持稳定。
(4)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在救生艇下水后,船员需要熟练掌握救生艇的操纵技巧,包括划桨、掌舵等。
这样才能在海上保持艇的稳定,并迅速到达安全地点。
二、救生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1. 救生筏的种类救生筏按照使用方式和充气方式,可以分为手动充气救生筏和自动充气救生筏两种类型。
手动充气救生筏需要船员手动充气和展开,适用于小型船舶。
自动充气救生筏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动展开充气的救生装备,无需人工干预。
2. 救生筏的操纵要点操纵救生筏相对于救生艇来说更为简单,下面是几个操纵要点:(1)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同样,船员需要熟悉救生筏的结构和组装方式,确保能够迅速展开和使用。
在选择救生筏时,也要注意其承载能力和适用范围。
船舶救生设备

• B 它由阻燃玻璃钢制成,在内壳与外壳间 充满了聚氨酯泡沫,提供给救助艇足够的 浮力。
• C 如果在水线以下的艇体有损坏,艇体仍 可提供足够的浮力使艇安全漂浮于水面上。
• D 救助艇两侧设有钢性扶手以便乘员上下 艇。
• (2)充气式救助艇 .
• 俗称橡皮艇。 • (3)混合式救助艇
• 混合式救助艇是指艇体材料中既有刚性材料 又有橡胶材料的救助艇。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一、 救生艇
.
• A 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 搭载一定人数.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 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脱险工具。
• B救生艇的主要作用是当船舶遇险时.帮助 船员.旅客脱险难船,便于在海上进行求生活 动。
• 1、救生艇的种类
• (10)附有短绳的不锈水勺1个。 • (11)不锈饮料量杯1个。 • (14)手持火焰信号6支。 • (16)适于发莫尔斯信号的防水手电筒1只,
连同备用电池1副及备用灯1只,装在水密 容器内。
• (17)日光信号镜一面。 • (19)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 (21)每个人配备至.少足够48h(小时)用
• 其正确的穿法:正反两面均可
• 1)普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 (1)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哨笛、 救生衣灯。
• (2)①将救生衣套进. 头颈,把腰带分别穿
过救生衣两侧的绳圈或塑料环
• ②腰带在身后交叉绕到身前,在胸前再穿 过绳圈
• ③将腰带卡在前浮力袋凹槽部位用力收紧, 打平结系牢。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
• 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船舶必须按照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简称LSA规则)配置各类 救生设备。
5.1船舶救生设备讲解

船舶救生设备
救生艇
救 生 载 具
救助艇 救生筏 救生圈
船 舶 救 生 设 备
个人 救生 设备
救生衣 救生服 抗暴露服
艇降落装置
保温服
救生载具之救助艇
1、救助艇的种类 按 刚性救助艇 结 构 充气救助艇 形 式 划 混合结构救助艇 分 一般救助艇 按 航 速 划 快速救助艇 分 专用救助艇
• 救生浮平时应存放在艇甲板舷边。 使用时靠人力投入水中,两面可用。 • 救生浮的强度应满足自18m高处投入 水中而不致损坏。其稳性要求应满 足在浮具的一个边缘每300mm挂7kg 重物,挂重一边的上边缘不致辞没 入水中的要求。其浮性要求是:当 支承相当于每人14.5kg的铁块时(按 乘员定额)能24h不沉。
a
• 结构简单,登乘方便,但是低温保护性 能差,乘客受到恶劣环境伤害
• 木质救生艇本身具有浮力,不易沉没,但 • 结构复杂、保养困难,但由于木材耗量大, • 已逐渐为其他救生艇所取代。
• 敞开式救生艇结构简单,便于人 员上下。但艇上遇难人员会受到 日晒雨淋和海水侵袭。
• 封闭式救生艇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其艇体由金属或其他耐火材料制成, 具有防止烟火和热气侵入艇内的结 构。其上设有喷水系统和绝热装置, 并备有压缩空气设备,以保证乘员 的安全和艇机的连续运转,同时还 应备有充分的吸收剂,用以减少二 氧化碳的含量。封闭式救生艇的出 入口应启闭方便,不得妨碍人员的 迅速进出。
• 抗暴露服是专供救 助艇员和海上撤离 系统人员使用的保 护罩,用途与救生 服相似,对于绝热 性能要求低于救生 服。
救生浮具之救生浮
• 救生浮是一个用钢质空气箱或泡沫塑 料包以帆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制 成的矩形或椭圆形的浮体。浮体当中 有绳网和活动木格踏板。浮体外侧装 有间距小于500mm的链环状扶手索。 每边还应配备两根合成纤维的缚带, 长度应足以使乏力的乘员用缚带简便 地将自己系于救生浮的把手索上。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1. 引言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遇到危险情况时,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对于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是船舶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重要性、管理原则和具体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概述。
2. 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紧急情况下,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腰带等。
这些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国际公约和规则,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可以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援。
合格的船舶救生设备不仅是船舶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船舶获得国际航行证书的必备条件。
4.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4.1 安全第一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确保船舶救生设备的安全可靠展开,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更新等。
4.2 法规合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各国都有自己的航海法规和安全标准,船舶救生设备管理必须以此为基础进行,确保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4.3 有效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管理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
4.4 可持续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船舶救生设备需要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
5.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为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以下是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一些具体要求:5.1 设备选购与安装船舶救生设备的选购和安装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在选购设备时,应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篇一:第六章__船舶救生设备第六章船舶救生设备救生设备是指船舶配备的用于在紧急状况下从遇难船舶迅速撤离并逃离危险区域,或对遇难船员实施救助,以及在遇险状态下,可迅速发出信号通知临近船舶和陆上搜救中心的设施和装备。
在众多的海难事故中,救生设备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海上人命安全救助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1914年TITAnIc事故后诞生的第一版soLAs公约开始,在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海运船舶救生设备的发展日趋完善,安全标准得以逐步统一和提高。
救生设备在航运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对海上人命安全的日益关注,决定了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必须特别重视对救生设备的检查,通过不断加大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对发现的缺陷予以严厉处理,来保证船舶救生设备在开航前、整个航行过程中始终处于立即可用状态,因此,在船舶安全检查中,救生设备是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对救生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时的一般要求、各种救生设备和设施的配备、检查要点和方法、常见缺陷以及缺陷处理原则。
第一节检查依据和一般要求soLAs公约第III章以及后来被纳入强制实施的LsA规则,是国际航行船舶救生设备实施安全检查的依据。
现行的1974年soLAs公约第III章沿袭了1960年soLAs公约的内容,共3节38条,A部分包括了适用于所有船舶的一般要求,并根据船型、设备、构造特征规定了应配备的救生设备,以及确定其容量的方法、维修及随时可用的条款,并有应急和例行演习的程序;b、c部分分别针对客船和货船规定了附加要求。
公约生效后,对第III章进行了多次修正,1983年和1996年进行了两次最为重要的修正,分别对第III章的条款进行了改写和重新编排。
为保障海上船舶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缔约国义务,我国政府颁布了与船舶救生设备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在对中国籍船舶实施安全检查时,需要引用技术规范作为实施检查的技术标准。
船舶应急设备

救生筏保养
每只救生筏检修间隔期不超过12个月, 凡外观良好者可经船检局延长到18个月。 快速脱钩、固定绳索、首缆、卸扣、存 放筒封条、绳塞等要每月检查一次。 切勿在存放筒外表涂漆或加盖进行保护。
救生圈
船舶每舷至少有一个救生圈应设浮救 生索,其长度不少于其存放处在最轻载 航行水线以上高度的两倍或30米,取较 大者。
应急空压机,每两周效用试验1次并记录。每年进 行充气试验1次,记录应急气瓶充气压力和所需时 间。 油类速闭阀,每半年进行就地及机舱外遥控关闭 试验记录。 机舱应急吸入阀,每3个月进行开关活检查。每年 打开彻底检查,清洁保养、涂油,保证其效用。 主机机旁应急操作装置,每6个月操作试验并记录。 应急舵,每3个月手动操舵实验并记录。 机舱应急风机,每6个月进行应急风机切断电源试 验并记录。
救生设备
救生圈 救生衣 救生服和抗暴露服 救生艇和救助艇 救生筏
机舱天窗、烟囱百叶窗速闭装置,每3个月 进行开关试验并记录。 机舱水密门,每3个月进行开关试验并记录. 机舱安全通道,始终保持通道(逃生孔)整洁、 通畅,照明良好,应有明显的标识、方向 路线指示。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二氧化碳瓶体有明显 腐蚀时应对其进行测厚检查或压力试验。
救生艇保养
每隔30个月应将吊艇索的两端调头使用, 如发现吊艇索损坏而有必要时,应予换 新。无论如何吊艇索每隔5年都应更换。 对救生艇外表面的反光带,发现破损、 脱落、反光效果不佳时应给予更换。
船舶应急设备
轮机部负责的船舶应急设备共有13种: 救生艇发动机、应急消防泵及消防泵、 应急发电机,应急空压机、油类速闭阀、 机舱应急吸入阀,主机机旁应急操作装 置,应急舵,机舱应急风机,机舱天窗, 烟囱百叶窗速闭装置,机舱水密门,机 舱安全通道,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等。
第六章__船舶救生设备

第六章船舶救生设备救生设备是指船舶配备的用于在紧急状况下从遇难船舶迅速撤离并逃离危险区域,或对遇难船员实施救助,以及在遇险状态下,可迅速发出信号通知临近船舶和陆上搜救中心的设施和装备。
在众多的海难事故中,救生设备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海上人命安全救助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1914年TITANIC事故后诞生的第一版SOLAS公约开始,在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海运船舶救生设备的发展日趋完善,安全标准得以逐步统一和提高。
救生设备在航运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对海上人命安全的日益关注,决定了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必须特别重视对救生设备的检查,通过不断加大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对发现的缺陷予以严厉处理,来保证船舶救生设备在开航前、整个航行过程中始终处于立即可用状态,因此,在船舶安全检查中,救生设备是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对救生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时的一般要求、各种救生设备和设施的配备、检查要点和方法、常见缺陷以及缺陷处理原则。
第一节检查依据和一般要求SOLAS公约第III章以及后来被纳入强制实施的LSA规则,是国际航行船舶救生设备实施安全检查的依据。
现行的1974年SOLAS公约第III章沿袭了1960年SOLAS公约的内容,共3节38条,A部分包括了适用于所有船舶的一般要求,并根据船型、设备、构造特征规定了应配备的救生设备,以及确定其容量的方法、维修及随时可用的条款,并有应急和例行演习的程序;B、C部分分别针对客船和货船规定了附加要求。
公约生效后,对第III 章进行了多次修正,1983年和1996年进行了两次最为重要的修正,分别对第III章的条款进行了改写和重新编排。
为保障海上船舶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缔约国义务,我国政府颁布了与船舶救生设备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在对中国籍船舶实施安全检查时,需要引用技术规范作为实施检查的技术标准。
在我国先后于1992年、1999年、2004年颁布的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关于救生设备的技术规范,国际航行船舶与国际公约要求基本一致,而国内航行船舶则根据我国海区、船舶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公约要求有所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救生设备知识
一、什么是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
二、船舶救生设备的要求有哪些
1、紧急时即刻可用,停泊、航行时,设备为可用状态;
2、在-30℃到65℃空气温度范围存放而不致损坏;
3、浸没在海水中,在-1℃到30℃海水温度范围内可用;
4、能防腐烂、耐腐蚀,并不受海水、原油和霉菌侵袭的过度影响;
5、暴露在阳光下,应能抗老化变质;
6、有助于探测的部位具有鲜明易见的颜色;
7、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
8、清晰地标记批准的资料,包括批准的主管机关及任何操作限制;
9、主管机关应确定容易老化变质的救生设备的使用期限。
三、船舶救生设备种类和使用方法
1.救生艇
救生艇不仅有足够的干舷和充裕的稳性,而且艇内设有由水密的空气箱或泡沫塑料浮体构成的贮备浮力,以保证艇在载满额定乘员、属具并灌满水时也不会沉没。
此外艇内还备有干粮、淡水、药品、帆、桨等物品。
2.救生筏
传统式救生筏为刚性救生筏,周边有空气箱或硬质泡沫塑料浮力块。
气胀式救生筏依靠自身配备的二氧化碳加氮气混合气体充胀成型,并浮于水面。
3.救生浮
救生浮是以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壳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帆布制成的。
浮具的中间设有绳网和木格踏板,外围设有一圈救生索并有浮子把手,但无食品、淡水,只适用于沿海和内河使用。
4.救生圈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5.救生衣
救生衣是用帆布或尼龙制成的,其浮力材料可以是木棉或闭孔软质泡沫塑料。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新要求:
对国际航行的客船,要求配备能自动扶正的部分封闭救生艇或全封闭救生艇。
对运载易燃货物的油船、化学品船等,要求配备能防火至少8min的耐火救生艇。
对2万总吨以上的大型货船,要求其救生艇能在船舶以5kn航速航行是降落下水。
要求救生艇能保温。
要求救生圈配备自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
要求救生艇、救生筏在船舶横倾20°时能安全降落下水。
6.救生艇使用方法
一般来说,此种船只在大型船只上面是具有专门的存放地点的,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可以将其直接的抛到水里面,此救生船只就可以自己自动的充气,变成船只的模样,此时遇险人员就可以坐进去逃离险境。
假如说你所乘坐的大型船只突遇事故,船只很快就下沉了,你已经没有时间将救生船只扔入水里的时候,当大型船只沉到了一定深度的时候,救生船只上的存放装置是会自动的脱钩的,这样救生船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便遇险人员乘坐,同时帮助遇险人员逃生。
7.救生筏使用方法
救生筏平时包装存放在玻璃钢存放筒内。
安装在船舷专用筏架上的救生筏直接抛入水中既可自动充胀成形,供遇险人员乘坐。
如果船舶下沉太快,来不及将筏抛入水中,当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救生筏架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会自动脱钩,释放出救生筏。
8.救生衣使用方法
两手穿进去,将其披在肩上;
将胸部的带子扎紧;
将腰部的带子绕一圈后再扎紧;
将领子上的带子系在脖子上。
9.救生圈使用方法
1、救生圈在用之前先在30-40度的水温下浸泡一会,待救生圈的塑料软化及里面的空气适应了水温之后才能用。
2、救生圈在充气的时候不要充的太饱,因为现在的室内温度有限,充的太饱的话,里面全部都是冷空气,一旦放入泳池的热水中,救生圈会因为充气过饱热胀冷缩的原理而在接口处爆开。
四、救生设备维修和管理
加强对船舶救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平时管理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列好船舶救生设备清单,掌握各种船舶救生设备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
对救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并按要求对各种船舶救生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随时可用状态。
适时添置和更新船舶救生设备,确保救生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其在船舶应急时能充分发挥作用。
做好船舶救生设备检查、维护和保养的记录,做到账目清楚,检查、维护和保养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