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

合集下载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度曲)赏析沈松怀(序)⾟亥之冬,予载雪诣⽯湖。

⽌既⽉,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湖把玩不已,使⼯妓⾪习之,⾳节谐婉,乃名之⽈《暗⾹》、《疏影》。

旧时⽉⾊,算⼏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今渐⽼,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外疏花,⾹冷⼊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耿相忆,长记曾携⼿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吹尽也,⼏时见得。

南宋词⼈姜夔,字尧章,号⽩⽯道⼈,他⼀⽣从未做过官,江湖游⼠,“清客”。

早年随⽗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

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陵等地。

他在南宋时,名⽓特别⼤,30岁时,在湖州结识⽼诗⼈萧德藻,萧把⾃⼰兄弟的⼥⼉嫁给了姜夔。

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洞,后来接识了⼤诗⼈杨万⾥。

杨万⾥很欣赏姜夔的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举荐,认识了范成⼤,⾟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

姜夔⾝⽆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夫中。

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在杭州时依靠张监。

他的个性和⽣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曾说姜夔“翰墨⼈品皆似晋宋之雅⼠”。

姜夔⽆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乐,他向朝庭献了⼤量⾳乐⽅⾯的⽂献资料,如《⼤乐仪》。

姜夔的词集中在《⽩⽯道⼈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

他的词在南宋声望极⾼,为历代⽂⼈所推崇。

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姜尧章⽒最为杰出”。

姜词与周邦彦齐名,⼈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

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

南宋张炎在《词源》称“词要清空,不要⾃视,......姜⽩⽯词如野云孤飞,去留⽆迹”。

这⾸《暗⾹》便是⼀个有⼒的佐证。

词上⽚写⽉中赏梅。

词⼈从回忆往⽇赏梅开头,凭空升出⼀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

“⽉⾊”,着重⾊调与氛围的感受。

从声⾳上看,“⽉⾊”是⼊声字,发⾳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在⽉光的冷⾊调⾥就能造成⼀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乎都有⼀种冷的意味)。

暗香姜夔原文及翻译

暗香姜夔原文及翻译

暗香姜夔原文及翻译:
原文: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翻译: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以前的月色什么时候照在我的梅花旁吹笛子,那时候曾经唤起我的情人,为了给我折梅而不顾寒冷。

而我现在渐渐变老,已经忘记了赏春风寒梅的生花笔。

只怪那竹子外面稀疏的梅花高冷的香气依然飞入我的幽雅的座席。

想起江南的佳人正感觉到孤寂,感叹路途遥远,折下的梅花难以寄我的相思,又夜雪初积。

举起酒杯荣依然啜泣,红梅没有言语去能勾起,我常常的回忆。

常常记起曾经一起携手共有,孤山千树梅花盛开,笼罩西湖碧绿的的水。

而今红梅片片凋零,终将飞尽,我与我的
恋人何时才能够再相聚?。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宋代文人宋祁所作的《姜夔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特别是其中的一首词《暗香》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

本文将为您带来《暗香》的全文以及详细的注释,希望能为您提供对这首词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暗香暗香疏影落花时,月照杏花城外水。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

注释:1. 暗香疏影落花时:形容花香的幽远和独特,如同暗香浮动在疏影中的落花之间。

2. 月照杏花城外水:夜晚的月光映照在城外的水面上,营造出幽静而美丽的景色。

3.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词人独自登上西楼,远离人群的喧嚣。

而西楼原本是设有十二房的,但此刻却一个人都没有。

4.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指女子舞袖摇曳的风姿,同时管弦之声从透着碧绿的纱窗中传来。

5.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形容夕阳西下时天空的云彩如彩带一般绚烂,而作者与景色相对,默默无语。

6.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佩剑解下的声音中还有音乐的曲调,裙子移动的影子已经显露出妇人的成熟风姿。

7.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词人暗指身上的金银财宝已经用尽,但君心只求休息,不再奔波。

《暗香》这首词展示了宋姜夔高超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巧妙地通过描绘景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幽深但又充满诗意的境界。

通过细腻的笔墨,词人抓住瞬间的美,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注释部分对于词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人的用意和构思。

同时,注释也提供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词人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暗香》这首词以其细腻、唯美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展示了宋姜夔的才华和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注释,能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美感。

暗香疏影月黄昏全诗 姜夔暗香疏影赏析

暗香疏影月黄昏全诗 姜夔暗香疏影赏析

暗香疏影月黄昏全诗姜夔暗香疏影赏析姜夔拜访范成大,二人踏雪寻梅,姜夔写了得意之作《暗香》《疏影》,这是曲牌,不是词牌。

范成大命家妓小红当即歌唱,姜夔视小红为知己,范成大把小红送给姜夔。

01.姜夔拜访范成大作家冯唐说过一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的话,被很多恋人当做爱的表白。

其实原作者是姜夔,取自他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一句。

然而,这还不是最初的春风十里,姜夔化用了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但无论如何,一曲《扬州慢》令年仅22岁的才子姜夔在南宋词坛展露锋芒。

姜夔还有两首曲子也非常有名,那就是《暗香》和《疏影》。

题记里说:“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这两首曲子创作于辛亥之冬,是姜夔写给老朋友范成大的,但需要说明的是,《暗香》和《疏影》都不是词牌名,而是曲牌名,作者自序中说“做此两曲”,指的是自度曲,是曲牌,而不是词牌。

所谓自度曲,是古代擅长演奏大曲子的音乐家,当演奏接近尾声的时候,意犹未尽,音乐家们还要临场发挥一下,根据音乐的整体节奏,结合自己当下的体验,继续自由发挥并演奏下去,衔接自然,并无突兀,这段自由发挥就是“度曲”。

《西京赋》中说:“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形容了度曲之美。

光宗绍熙二年,即1191年冬天,姜白石来到苏州,拜见了隐居石湖的老朋友范成大,在范成大家居住了几个月。

范成大隐居石湖后,买地种梅,著书《梅谱》,可见梅园颇具规模。

两个人一起踏雪赏梅,饮酒赋诗,十分清雅。

各种梅花竞相开放,范成大请姜夔写几支曲子,主题词是梅花。

姜夔才华横溢,精通诗词、音律、书法,做两首自度曲信手拈来。

咏梅绝唱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梅妻鹤子林逋之句,姜夔他的两首自度曲分别命名为《暗香》、《疏影》。

02.《暗香》赏析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的诗词秀雅隽永,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喜用僻典。

他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用清笔写出清空的境界。

以下是姜夔的一些代表作:
1、《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写出了扬州的荒凉和衰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历史的思考。

其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被誉为姜夔的经典名句。

2、《暗香·旧时月色》: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3、《长亭怨慢·渐吹尽》:这首词写出了春天的逝去和人的离别,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

其中“树犹如此”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除了以上几首词外,姜夔还有《惜红衣·吴兴荷花》、《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夜行船·过燕紫极云游记》等诗词作品。

暗香·旧时月色(姜夔)原文

暗香·旧时月色(姜夔)原文

暗香·旧时月色(姜夔)原文(辛亥之冬,余载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1191)。

②载雪:冒雪乘船。

③诣:到。

④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南宋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⑤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⑥授简索:给纸索取诗调。

简:纸。

⑦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⑧把玩:指反复欣赏。

⑨二妓:乐工和歌妓。

⑩隶习:学习。

11 《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2 唤起玉人:写过去和美人冒着清寒、攀折的韵事。

贺铸《浣溪纱》词:美人和月摘梅花。

13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

以何逊自比,说自己逐渐衰老,游赏的兴趣减退,对于向所喜爱的梅花都忘掉为它而歌咏了。

14 但怪得:惊异。

15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面对绿酒红梅,不能忘情于玉人。

翠尊:翠绿色的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红色的花,这里指红梅。

红萼:指梅花。

16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17 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

18 香冷:寒梅的香气透进诗人的屋子里。

瑶席:席座的美称。

19 江国:江乡。

20 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

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1 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色。

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辛亥年,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姜夔《暗香疏影》诗词鉴赏

姜夔《暗香疏影》诗词鉴赏

姜夔《暗香疏影》诗词鉴赏暗香疏影宋代:姜夔【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鉴赏这两首词是文学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为精绝。

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

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

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

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

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梅花一直是文人笔下的宠儿。

有人用它来传递友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有人用它来寄托相思,“江南梅花几度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更多的人借它来抒发高洁志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这些咏梅佳作中,如果说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诗中绝唱,那么姜夔的《暗香》和《疏影》应该算是词中翘楚,从开篇美到结尾,800多年来无人能超越。

今天就来先来讲讲《暗香》这首词。

姜夔的很多词作都有小序,这首也不例外,根据词前的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写于1191年的冬天,当时词人冒着大雪到苏州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

范成大向他索要新词,他当场写下两首词,范成大看后爱不释手,令歌妓练习演唱。

根据元人所作的《砚北杂志》记载,姜夔离开时,范成大还将其中一个名为“小红”的歌妓送给了他。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便是他携小红路过垂虹桥时所写,诗中所言的“新词”正是《暗香》和《疏影》,可见姜夔自己当时对这两首词也是颇为得意。

在这首《暗香》里,词人通过吟咏梅花,来抒发自己对往昔的怀念,词句静美,情感细腻,令人心醉。

词的上半阕通过回忆昔日花前月下的美好情景,抒发如今年华易逝,才意两疏的伤感之情。

开头的“旧时月色”三句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月色朦胧,疏影横斜,笛声悠扬的意境中。

“几番”说明这样美好的一幕,词人曾不止一次经历过,也正突出了他对往昔的留恋和向往。

月光、梅影、笛声,原本就够美,词人接着又加入了“玉人”。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可是昔日不顾清寒,与他攀折梅花的“玉人”,却不知在何方。

忍不住想起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虽然不知这位“玉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但是词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怅惘之情依然令人动容。

接下来“何逊而今渐老”,词人从回忆转回了现实。

何逊是南朝诗人,是出了名的喜欢梅花,他的代表作《咏早梅》,“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词人这里以何逊自比,足见他对梅花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暗香》
【年代】:宋【作者】:姜夔——《暗香》【内容】: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

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

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

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

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

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

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

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

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赏析】: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

梅花自古以来被看作是高洁人品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喜好并擅长吟咏的题材。

诗之赋梅,以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最著名,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句更是脍炙人口。

而词之赋梅,则以姜夔的《暗香》、《疏影》二曲为绝唱。

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历代文人各有不同,而苦苦追寻其言外寄托,均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而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作为这两首词所具有的总的含意,可能更妥贴一些。

二词自立新意,托喻遂深,用意妙,锤炼工,被称颂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