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传热复习题1-1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传热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传热系数K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 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 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 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C、D;B、E、F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 、B 、C 、D 、EA 、产生对流的原因;B 、流体的流动状况;C 、流体的物性;D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4、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AA 、不可行的;B 、可行的;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D 、视具体情况而定;解:原因是:流量不变 2d u =常数当管径增大时,a. 2/u l d ∝,0.80.2 1.8/1/u d d α∝=b. d 增大时,α增大,d α∝综合以上结果, 1.81/A d α∝,管径增加,A α下降根据()21p mc t t KA-=m Δt 对于该系统K α≈∴2112ln m t t KA t A T t T t α-∆≈-- 即 121ln p mc A T t T t α=-- ∵A α↓ 则12ln T t T t -↓-∴2t ↓⇒ 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0.80.023Re Pr n u N =,即物性一定时,0.80.2/u d α∝。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24V d u π==常数,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生变化。

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K α≈5、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 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 。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α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α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 ,其两侧的温差愈 小 。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膨胀节 、 采用浮头式 或 U 管式结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 R 2 > R 3,各层导热速率Q 1 = Q 2 = Q 3。

(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黑度 成正比,还与 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中央循环管式 、 悬筐式 、 外加热式 。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 自然对流 、 泡核沸腾 和 膜状沸腾 三个阶段。

实际操作应控制在 泡核沸腾 。

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 增加 。

(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传导 、 对流 和 辐射 三种。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其表达式为⎽⎽⎽dQ= -dsλnt∂∂⎽⎽⎽。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1.74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3.48 倍。

第6章 化工原理传热1

第6章  化工原理传热1

第六章
传热
第二节 热传导 热传导是起因于物体内部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传热方式 。热传导的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还了解得很不完全。简而言 之,固体内部的热传导是由于相邻分子在碰撞时传递振动能 的结果。 在流体特别是气体中,除上述原因以外,连续而不规则 的分子运动(这种分子运动不会引起流体的宏观流动)更是 导致热传导的重要原因。 此外,热传导也可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转移而发生。 金属的导热能力很强,其原因就在于此。
T1
T2
t2
套管式
传热(或换热)过程: 是指在冷、热流体之间进 行的热量传递总过程。 给热过程:(对流传热过程) 是指热、冷流体与壁面之 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第六章
传热
3、 蓄热式传热 蓄热式换热器又称蓄热器,是由热容量较大的蓄热室构成,室 内可填充耐火砖等各种填料。 一般说来,这种传热方式只适用于气体介质,对于液体 会有一层液膜粘附在固体表面上,从而造成冷热流体之间的少 量掺混。实际上,即使是气体介质,这种微量掺混也不可能完 全避免。如果这种微量掺混也是不允许的话,便不能采用这种 传热方式。这种传热方式只适用于气体的另一原因,是气体的 体积比热容较填充物小得多,液体则不然。
各种物质的λ可用实验方法测定,P388 附录六给出了常用固体材 料的导热系数。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各类固体材料导热系数 的数量级为: O 金属 10—102 W/(m·C) O 建筑材料 10-1 —10 W/(m·C) O 绝热材料 10-2 — 10-1 W/(m·C)
第六章
传热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绝大多数质地均匀的固体,导 热系数与温度近似成线性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λ—固体在t OC 时的导热系数W/(m OC); λ0—固体在0 OC 时的导热系数W/(m OC); α—温度系数 1/OC 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液体:α为负值 α< 0 提高温度 λ略减小。 对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和气体:α为正值 α> 0 提高温度 λ增大。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λ随温度的不同变化趋势是因为它们的导 热机理不同而引起的。前者主要靠自由电子在晶格之间的定向运动导 热,而后者主要靠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导热。

化工原理(1-5)章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1-5)章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1-5)章复习题及答案绪论1、单元操作的定义?答:艺过程中遵循相同的基本原理,只改变物料状态或物理性质,不改变物料化学性质的过程。

2、列举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至少3个),并说明各自的过程原理与目的?答:流体输送:输入机械能将一定量流体由一处送到另一处。

沉降:利用密度差,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悬浮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

过滤:根据尺寸不同的截留,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悬浮的固体颗粒。

换热:利用温度差输入或移出热量,使物料升温、降温或改变相态。

蒸馏:利用各组分间挥发度不同,使液体或汽液混合物分离。

吸收:利用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气体混合物。

萃取:利用各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

干燥:加热湿固体物料,使之干燥。

3、研究单元操作的基本工具?(不考)答:①物料衡算: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单元过程中,进入的物料量等于排出的物料量与积累的物料量之和。

②能量衡算:能量守恒定律。

③物系的平衡关系—指物系的传热或传质过程进行的方向和达到的极限。

④过程速率—过程由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进行的快慢。

⑤经济核算:化工过程进行的根本依据。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填空及选择题1、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56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3×103Pa。

2、孔板流量计均属于(节流)式流量计,是用(压差)来反映流量的。

转子流量计属于(定压)式流量计,是通过(环隙面积的变化)来反映流量的。

3、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流量(流速)计中,用于测量大直径气体管路上速度分布的是(C);能量损失最大的是(A);对流量变化反映最灵敏的是(A)。

A、孔板流量计;B、文丘里流量计;C、测速管;D、转子流量计4、测量管内流体流动参数(如流速、流量、压力等)时,测量点一般应选在管路的(A)。

A、稳定段长度之后;B、稳定段长度之前;C、流量调节阀之后;D、流量调节阀之前5、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大,转子流量计两端压差值(不变);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差值(增大)。

化工原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化⼯原理复习题库及答案化⼯原理试题库试题⼀⼀:填充题(20分)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_______,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 ,回流⽐等于____________, 馏出液等于___________,回流液量等于_____________。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间作⽤⼒_____异分⼦间作⽤⼒,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组成______,塔底组成________4、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______塔顶温度,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测得精馏塔⾃塔顶下数第四和第五层塔板的两相组成为0.62、0.75、0.70、0. 82,其中70x,试判断:=4y______、=5y______ 、.04==5x____。

6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______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4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低浓度⽓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对数平均推动⼒法的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梯级图解法的适⽤条件是____________, 图解积分法的适⽤条件是_______。

9、⽣产上常见的脱吸⽅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传热复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复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是()。

A. 热对流B. 热辐射C. 热传导D. 热交换答案:C2. 在稳态条件下,一维热传导的傅里叶定律表达式为()。

A. \( q = -k \frac{dT}{dx} \)B. \( q = k \frac{dT}{dx} \)C. \( q = -k \frac{dT}{dy} \)D. \( q = k \frac{dT}{dy} \)答案:A3. 热对流的换热系数h与流体的()有关。

A. 密度B. 粘度C. 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4. 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表面的()成正比。

A. 温度B. 表面积C. 颜色D. 材料答案:A二、填空题1. 热传导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______和辐射。

答案:对流2.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冷却速率______。

答案:越大3. 换热器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和壳管式。

答案:管壳式4. 热交换效率是指实际换热量与理论换热量之比,通常用希腊字母______表示。

答案:ε三、简答题1. 简述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答案: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和碰撞传递的过程,不需要物质的宏观运动。

2. 描述热对流换热系数h的影响因素。

答案:热对流换热系数h受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容、粘度等)、流动状态(层流或湍流)、流体速度、温度差以及换热面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3. 说明热辐射的特点。

答案: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热传递方式,其传递速度等于光速,且辐射强度与物体表面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四、计算题1. 已知一物体在室温25°C的条件下,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每小时损失的热量为500W,求该物体的热传导系数k。

答案:根据傅里叶定律,\( q = -k \frac{dT}{dx} \),其中q为热流密度,dT为温差,dx为物体的厚度。

由于题目未给出物体的厚度和温差,无法直接计算k值,需要更多信息。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0.25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0.35w.m.K,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3.81(kw.m.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5.26(kw.m.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复习题1(1)保温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防止热损失的措施?答:首先,保温瓶瓶胆设计成玻璃夹层结构。

夹层因空气被抽出接近真空,可防止对流散热损失。

其次,瓶胆夹层内两表面均镀有银、铝等低黑度涂层,增加了辐射传热热阻大幅度降低了辐射散热量。

举例说,如夹层内壁温度为98οC ,外壁温度为28οC ,黑度为0.95的玻璃表面镀上黑度为0.02的银层后,其辐射散热量可由原来的5502m W 降至6.152m W 。

第三,在使用保温瓶时,瓶盖选用导热系数很小的软木制作,而且在灌水时还要在瓶颈处留出一段空气的导热系数比水在小得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瓶口的导热热损失。

(2)计算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的凯恩()公式为:=a 0.725(t d r g ∆•••••023μρλ)。

试定性说明各种因素对冷凝给热系数a 的影响。

答:应当指出,冷凝给热的热阻是凝液造成的,因此式中各物性常数都是凝液的物性,而非蒸气的物性。

当λ大时,液膜导热性能良好,a 自然就大;ρ大,液膜容易从壁面上往下滑,同样使a 增大,潜热r 大,a 也大。

相反,若蒸气温度和壁温之间的温差t ∆大,则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凝液量增多,凝液膜增厚,这反而不利于传热,因此a 会变小;当粘度μ增大时,因流动阻力增大,液膜增厚,a 必然减小;至于水平管的直径d 0大了,会使管子下部液膜加厚,同样不利于传热, a 也要变小。

将上面定性分析结果与凯恩公式对照后可以发现:二者是完全一致的.(3)换热器的热负荷与传热速率有何不同?答:冷、热流体在单位时间内在换器中所交换的热量,称为换热器的热负荷.它是针对换热任务的需要提出的,是生产上要求换热器应具有的换热能力,热负荷可根据生产中物流量、进出口温度及状态变化求化求出。

而传热速率则是指换热器本身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所具有的传递热量的能力,是换热器本身的特性,二者是不相同的。

容易混淆的是,实际生产中设计或标定换热器时,常把传热速率与热负荷视为相等,一般都是通过热负荷的计算,求得换热器应具有的传热速率,再依据传热基本方程求出所需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尽管二者在数值上常视为相等,但就其本质讲,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4)何谓换热器的控制热阻?答:换热器的总热阻1主要取决于冷、热流体的对流传热热阻,当然也和管壁的热阻及污垢热阻有关,即, λααb K i ∑++=0111若忽略管壁及污垢热阻,则有 0111αα+≈i K如果i α和0α相接近,也就是两种流体的传热阻力差不多时,在谋求强化传热过程中,一般要考虑把i α、0α都增大。

但往往有这种情况,两者的α 值相差很大,例如i α>>0α,则011αα<<i 。

这时 011α≈K K ≈0α即总传热系数K 值接近对流传热系数小的一侧流体的α 值,在本例条件下总热阻完全被管外的对流传热热阻所控制。

1/0α被称为控制热阻。

控制热阻的概念对强化传热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使我们在寻求强化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主要矛盾,提醒我们为了增大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减少热阻,关键在于增大控制热阻一侧的α。

(5)室内暖气片为什么只把外表面制成翅片状?答:室内暖气片内部的热流体(水或水蒸气)与片外的冷流体(空气)之间的热递属对流—传导—对流过程。

因为暖气片外壁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远小于片内水或水蒸气与内壁的对流传热系数,即片外对流传热热阻为控制热阻。

要增大冷、热介质的换热速率,改变片外的对流传热状况即减小控制热阻至关重要。

暖气的外表面制成翅片状后,明显地增大了外表面的传热面积,使总传热系数(按光管传热面积计)较原来增大几倍。

加之安装翅片后,加剧了空气的湍动程度,破坏了滞流内层,亦可使总传热系数增大。

至于水或蒸汽侧由于不是控制热阻,改善其传热状况对整个冷、热流体的换热影响甚微。

这就是室内暖气片只外表面制成翅片状的道理。

(6)工业上常使用饱和蒸汽做为加热介质而不用过热蒸汽,为什么?答:使用饱和蒸汽做为加热介质的方法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是因为饱和蒸汽与低于其温度的壁面接触后,冷凝为液体,释放出大量的潜在热量。

虽然蒸汽凝结后生成的凝液覆盖着壁面,使后续蒸汽放出的潜热只能通过先前形成的液膜传到壁面,但因气相不存在热阻,冷凝传热的全部热阻只集中在液膜,由于冷凝给热系数很大,加上其温度恒定的特点,所以在工业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如要加热介质是过热蒸汽,特别是壁温高于蒸汽相应的饱和温度时,壁面上就不会发生冷凝现象,蒸汽和壁面之间发生的只是通常的对流传热。

此时,热阻将集中在靠近壁面的滞流内层中,而蒸气的导热系数又很小,故过热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远小于蒸汽的冷凝给热系数,这就大大限制了过热蒸汽的工业应用。

(7)“为了节省冷却介质的用量,在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越高,其用量越小,回收热能的品位也越高,动力消耗也随之减小。

但出口温度升高的结果,导致传热推动力即对数平均温差降低,所需传热面积增大,设备费用增大。

因此必须从综合角度考虑,全面加以权衡,确定一个适宜的出口温度。

对于常用的冷却介质工业水,出口温度不宜过高。

还因为工业水中含有许多盐类。

如3、3、04、、4等。

若出口温度过高,上述盐类就会因溶解度减小而析出,附在器壁表面上形成热阻很大的垢层,使传热过程恶化。

尽管可以采取在冷却水中添加阻垢剂等化学方法,但至少从目前看,效果很有限。

所以无节制了提高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设计时常取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度差为5-10℃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3-53 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A.②>④>③>①;B.③>④>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冷流体热流体①水气体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③水水④水轻油答案:D3-54 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答案:C3-55为了在某固定空间造成充分的自然对流,有下面两种说法:①加热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上部;②冷凝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下部;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A.这两种说法都对; C. 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错;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D. 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答案:B3-56 下述各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B.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①空气流速为30m 时的a; ②水的流速为1.5m 时的a; ③蒸汽滴状冷凝时的a; ④ 水沸腾时的a;答案:C3-57 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

A. 管避热阻;B. 污垢热阻;C .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答案:B3-58 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凝苯蒸汽,水走管程,其雷若数4102.1⨯=e R ,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α。

若将水的流量减半,其对流传热系数'α( )。

A. >(1/2)α8.0B. <(1/2)α8.0(1/2)α8.0 D.无法确认答案:B分析:水的流量减半后,按流()104>eR 公式计算,αα8.0')2/1(=但本例中流型 已变成渡流)1053⨯=e R ,此时ααΦ='。

又)2/1(,11061'8.05<∴<⨯-αe R3-59 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

A.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C. 折射B.克希霍夫 D. 普郎克答案:B3-60 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B.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C.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则折射定律;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答案:A3-61 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

1)物体的相应位置确定后,系统的黑度只与表面黑度有关;2)通过改变表面黑度的方法不能强化或消减辐射过程。

A.这两种说法都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答案:C3-62 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

1)固体的辐射和吸收只能在表面上进行,因此只和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特性有关;2)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龙积上进行的,必然和气体积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A.这两种说法都对; C. 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错;B.这两种说法都错;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3-63 用流子翅片管制成空气预热管回收加热炉烟器气中的余热,可以()。

A. 节省料油(气)的用量;B. 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C. 增大空气预器的总传热系数;D. 降低动力消耗.答案:A、B、C3-64 确定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方法有()。

A. 查样本书;B. 经验估算;C. 公式计算;D. 实验测定答案:B、C、D分析:总传热系数K是一个与流体物性、流体流动状态等有关的参数,而非某台换热器的属性。

换言之同一台换热器如果流体不同,流动状态不同或其它工艺条件不同,K值是不同的。

所以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不能象离心泵的流量和压头的对应关系那样从样本书上查到。

经验估计、实验测定和公式计算3种方法常常是互相结合的,很难轻易下结论哪种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好些。

3-65 热管换热器特别适合气一气换热的原因在于()。

A. 把传统的内、外表面间的传热巧妙地转化为两管外表面的传热;B. 可以耐高温;C .冷热两端皆可用加翅片的方法进行强化;D. 热管内部热量的传递是一个沸腾一冷凝过程,α较大答案:A、C、D分析:热管空气预换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传热设备。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炼厂用水作为热管工质,由于其饱和蒸汽压较大,一般工质许用温度在300οC[])MP.8atm对应压强为。

8287(,a3-66 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 )。

A. 设备折流板;B. 增大板间距;C . 换热器采用三角形排列;D. 增加管程数答案:A、C3-67 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走壳程的有()。

A. 高压流体;B. 蒸汽;C. 易结垢的流体;D. 腐蚀性流体;E. 粘度大的流体;F. 被冷却的流体;答案:A、C、D;B、E、F3-68 下列换热器中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