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学

合集下载

[精品]痕迹检验学试题

[精品]痕迹检验学试题

[精品]痕迹检验学试题痕迹检验学试题1.请简述痕迹检验学的定义和作用。

2.列举并解释常见的痕迹检验技术。

3.请简述纤维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4.请解释火灾现场痕迹检验的重要性,并列举火灾现场痕迹检验的常用方法。

5.列举并解释血液痕迹检验的常用方法。

6.请解释DNA鉴定在痕迹检验中的作用,并简述DNA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7.请解释痕迹检验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性。

8.请简述痕迹检验学的发展趋势。

9.请解释痕迹检验学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0.请列举并解释痕迹检验中常见的错误和误判原因。

答案:1.痕迹检验学是一门研究痕迹的形成、特征、分析以及痕迹的鉴定和检验方法的学科。

它的作用是通过对痕迹的检验和分析,帮助解决犯罪案件和其他相关事件的侦破和鉴定问题。

2.常见的痕迹检验技术包括指纹检验、纤维检验、火灾现场痕迹检验、血液痕迹检验、DNA鉴定等。

指纹检验是通过对指纹的形态、纹理等特征进行比对和鉴定;纤维检验是通过对纤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比对;火灾现场痕迹检验是通过对火灾现场的残留物和痕迹进行分析和鉴定;血液痕迹检验是通过对血液的成分和特性进行分析和比对;DNA鉴定是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和比对进行个体鉴定。

3.纤维检验是通过对纤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比对。

其原理是根据纤维的形态、颜色、纹理、断裂特征等进行鉴定。

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等。

4.火灾现场痕迹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确定火灾的起因和原因。

常用的方法包括收集火灾现场的残留物和痕迹,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鉴定。

5.血液痕迹检验的常用方法包括血迹的显色试剂检验、血型鉴定、DNA鉴定等。

血迹的显色试剂检验是通过对血迹的颜色和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血型鉴定是通过对血液中的血型抗原和抗体进行比对和鉴定;DNA鉴定是通过对血液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比对。

6.DNA鉴定在痕迹检验中的作用是可以通过对痕迹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痕迹来源的个体信息。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参赛选中科目:502显现+ 荧光染色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参赛选中科目:502显现+ 荧光染色
1-6-2.踩踏的物品
1.
遗留在车顶钢板油漆表面的鞋印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6-3.踩踏的物品
1.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其一、任何行为,
根据—勘—查始实于践足,下足。迹遗留 其有二什、么寻基找本犯罪规足律迹和,特点
——必须依据犯罪行为。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2.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宝成线K32+处发电机被拆盗现场
水泥底座上的减层鞋印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化肥包装袋上的平面加层鞋印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货盗案件现场篷布上的鞋印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3-1.来去路线
1.
通过泥中鞋印确定了犯罪的进出路线。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寻 找 发 现 现 场 足 迹 ( 点 此 新 窗 口 播 放 )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被破坏剪开的护栏网
护栏网内外地面上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1.
“8.8”2XX次旅客列车在虞关车站
临时停车时17车箱6号铺被盗
“0遗”尼留波在隧包道装货盗箱形上成的的事鞋故印现场2-1-1.车内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黄河铁路大桥割盗2-1-2.室外
攀 爬 桥 墩 遗 留 的 鞋 印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6.15”武高铁家大桥切割盗现场鞋印
2-1-3.夜间
盖板上的鞋印 桥下现场鞋印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要求: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对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特殊痕迹)的发现、提取、分析方法及常规检验技术。

二、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各种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对象:本科:文检专业方向、视听资料专业方向、交通安全专业。

教学时间:第三学期,总学时:4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痕迹检验学》课讲授大纲第一章绪论(4学时)重点:1.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2.痕迹检验的程序难点:1.同一认定原理及应用第一节痕迹与痕迹检验的概念(0.5)第二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0.5)第三节寻找、发现、采取、记录痕迹(1)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0.5)第五节痕迹检验的程序(0.5)第六节痕迹检验的工作原理(1)第二章手印检验(14学时)重点:1.指纹的分类体系及其应用价值2.手纹特征的种类及其应用3.手印显现常规方法4.现场手印的分析步骤及方法5.手印鉴定的程序、步骤及方法难点:1.手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表现2.手印显现方法的要求和适用条件3.手印分析中诸特征的综合运用第一节手印的特点和作用(2)一、手印与指纹二、指纹的特点三、手印的作用第二节手印的形成与分类(1)一、手印的形成二、手印的分类第三节指纹的特征(3)一、乳突纹线的形态二、指头的基本类型三、手掌乳突花纹四、乳突花纹的细节特征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查与提取(3)一、寻找、发现手印二、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第五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1)一、分析、确定犯罪手印二、分析判断手印的遗留部位第六节记录提取现场手印与收取样本手印(2)一、记录现场手印二、固定、提取现场手印三、收取样本手印第七节手印的初步鉴定(2)一、鉴定的准备工作二、初步筛选三、初步比对四、综合评断思考题:1.指纹分类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各步的意义何在2.手纹的特征有哪些,其价值应怎样考核?3.寻找、发现、显现手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综合分析手印的手别?5.捺印手印应注意哪些问题?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第三章足迹检验(12学时)重点:1.赤足的解剖结构、足型特征2.鞋的生产原料及加工工艺特征、穿用修补特征3.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常规足迹的发现、提取4.足迹鉴定的步骤及常用特征难点;1.局部足型特征2.磨损特征3.疑难足迹的固定、提取4.变形足迹的鉴定第一节足迹检验概述(0.5)一、足迹检验的特点二、足迹检验的作用第二节足迹的形成与分类(0.5)一、足迹的形成二、足迹的分类第三节足迹特征(3)一、赤足足迹特征二、穿鞋、袜足迹特征三、步法特征第四节足迹的变化(1)一、案犯心理状态和伪装二、鞋底与地面条件三、负重与负重方式第五节足迹的勘验与收集(2)一、寻找现场足迹二、发现确定案犯的足迹三、提取现场足迹和搜集样本足迹四、现场足迹记录第六节足迹分析(3)一、分析鞋种二、分析案犯的个人特点第七节足迹鉴定(2)一、预备检验二、分别检验三、比较检验四、分析评断与鉴定结论思考题:1.何谓足型局部特征?主要有哪些2.鞋子成型工艺有哪些?分别具有哪些特征?3.鞋的穿用特征有哪些?4.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有哪些?5.石膏制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车辆痕迹检验学

车辆痕迹检验学

车辆痕迹检验学一、车辆痕迹概述车辆痕迹是指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车辆与地面及其他物体的接触而产生的印迹。

车辆痕迹检验学是一门通过研究车辆痕迹的形成、特征和检验方法,来推断车辆运动轨迹、速度、方向等信息的学科。

二、车辆痕迹的形成与分类车辆痕迹的形成与车辆轮胎、车体和其他接触部位有关。

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车辆痕迹可分为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

静态痕迹是指车辆在静止状态下,由于轮胎或其他接触部位的摩擦而产生的印迹,如停车痕迹。

动态痕迹是指车辆在运动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接触而产生的印迹,如行驶痕迹。

三、车辆痕迹的特征车辆痕迹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

其中,轮胎花纹是车辆痕迹中最具特征的部分,不同的轮胎花纹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纹理,可以用于推断轮胎类型、车辆品牌和型号等信息。

此外,车体的接触部位也会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用于推断车体的结构、材质等信息。

四、车辆痕迹的检验方法车辆痕迹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验、测量检验和实验室检验。

目视检验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痕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初步判断车辆类型、行驶方向等信息。

测量检验则通过测量痕迹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计算出车辆行驶速度等数值。

实验室检验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对痕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鉴定。

五、车辆痕迹的识别与比对在车辆痕迹检验中,识别与比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不同痕迹的识别与比对,可以确定车辆类型、行驶轨迹等信息,进而推断出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同时,通过比对不同车辆的痕迹,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嫌疑车辆或确定嫌疑车辆的种类、型号等信息。

在进行识别与比对时,需要综合考虑痕迹的特征、形成条件等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车辆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在刑事侦查中,车辆痕迹是重要的线索之一。

通过对现场留下的车辆痕迹进行分析和鉴定,可以推断出嫌疑车辆的类型、行驶轨迹等信息,进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支持。

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

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的含义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痕迹检验学-资料

痕迹检验学-资料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

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的含义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刑技痕迹学实验大纲

刑技痕迹学实验大纲

《痕迹检验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实验英文名称: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属性:专业基础教材名称:《痕迹学实验》总学时及实验学时:每学期96/48学时应开实验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交通事故处理、文检、图象专业方向先修课程:一、课程简介痕迹学实验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交通事故处理、文检、图象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实验课。

该实验课通过对痕迹特征的观察、分析、应用和痕迹的发现提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学生对痕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认识,使学生在痕迹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训练,并形成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模拟办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为将来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该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痕迹样本的获取、痕迹特征的认—1 —识、痕迹的发现提取、痕迹的分析和鉴定等。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一)学习痕迹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查阅资料,正确理解实验原理。

2.能够借助教材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痕迹提取设备。

3.能够正确认识痕迹特征及利用痕迹特征进行痕迹分析和痕迹鉴定。

4.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并具有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三)通过模拟办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 —四、实验教学方法—3 —1.学生独立进行观察和操作,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在上述各项实验中除验证性、熟练性实验外,还要逐步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

五、考核方式1.对学生预习情况的现场考核 20分2.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能力考核 30分3.实验报告 50分实验成绩以100分计算。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参赛选中科目:第一节 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参赛选中科目:第一节  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中断弓 窄弓 中等弓 扁平弓 膨胀弓 足弓类型
中断弓 窄弓 中等弓 扁平弓 足弓形态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圆形
足跟形态
方形
椭圆形
不规则形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2.赤足的大小
主要包括赤足的全长,足跖区、足弓区、足跟区的长宽等。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一、足的解剖结构
(一)足的骨骼 1.足骨。人单足的足骨是26块,包括14块趾骨、5块跖骨、7块跗
骨。
1.趾骨 2.跖骨 3.楔骨 4.舟骨 5.距骨 6.跟骨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2.足关节。 踝关节、距下关节、跖
趾关节、趾关节。 3.足弓。
一、鞋的结构与分类
(一)鞋的结构 鞋是由鞋底和鞋帮两大部分组
成。 (二)鞋的种类 鞋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可按照
穿着对象、成型工艺、生产工艺、 鞋底原料等进行分类。
(三)鞋底各部位的名称 鞋底一般划分为尖、掌、弓
(腰)、跟四个区域。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第三节 鞋袜特征
鞋袜特征是指鞋、袜与 承痕客体接触部位外表结构 形态特征在足迹中的反映。 出现在犯罪现场的穿鞋、穿 袜足迹,多是鞋、袜底部及 边缘遗留的痕迹,但有时也 能留下鞋底侧面和鞋帮的痕 迹。
穿鞋足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痕迹检验》足迹物证检验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穿鞋足迹
穿袜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的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提取、固定、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痕迹的特点: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关联性广义的痕迹:是指愤怒行为引发的变化而遗留的痕迹或信息。

狭义的痕迹:是指作案人在犯罪活动中,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形成幷遗留的迹象。

痕迹形成的因素:造痕体、承痕体、介质、作用力痕迹的分类:按造痕体〜人体造痕、器械物体造痕、动物造痕按承痕体表面的变化〜立体造痕、平面造痕按检验对象〜形象痕迹、动力习惯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按痕迹质量分类:正常痕迹、变形痕迹痕迹的重点部位:1.在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与相关地点寻找2.在受破坏(侵害)的客体上寻找3.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工具器械上寻找4.在犯罪嫌疑人遗留物上寻找5.在犯罪嫌疑人来往行走路线上寻找寻找、发现痕迹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先静观后动观的原则;先观察后处理的原则;寻、显结合,以寻为主的原则;先提微量物后提痕迹的原则同一认定的基础与条件 1.被同一认定客体的特定性是同一认定的客观基础;被同一认定客体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基本条件;供同一认定客体的反映性是同一认定的保证条件;同一认定客体的认识能力是同一认定的主观条件痕迹鉴定的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制作鉴定书痕迹的提取方法:制模法、照相法、转移法、原物提取法、复印法痕迹检验的作用:为确定案件的真伪来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地材料: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地手段;为发现固定提取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为案件的终极起诉审判提供重要证据痕迹检验的任务:寻找显现痕迹、固定采取痕迹、痕迹分析、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痕迹的检验鉴定、痕迹档案的管理。

痕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点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不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结构和动作习惯保留并放映出来,必须具有塑性好、硬度低、弹性好、光滑的特点。

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载荷为外力,由于作用的不同,痕迹的反应形象也不同4、介质造就物体表面附着的介质,形成痕迹时,转移或部分转移到承痕体表面原则出现平面阶层痕迹,承痕体表面黏附着介质,在形成痕迹时转移到造痕体的表面时,承痕体的表面就会出现平面减层痕迹。

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制作鉴定书。

寻找显现痕迹的方法:物理方法:附着法、镀膜法、充至荧光法、不可见光摄像法C 化学法:颜色反应、沉淀反映。

手印的特点:人个不同、触物留痕、终身基本不变、认定人身。

手印的作用:1、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有利于缩小侦查范围(帮助判断现场进出口,帮助判断案件性质,帮助了解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帮助判断作案人人数、作案人身特点及职业特点,帮助寻找判断无名尸体身源,帮助判断文件物证的真伪)2、可以提供诉讼审判的证据,从而证实犯罪(可以为认定作案人提供依据;可以为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依据;可以为并案侦破提供统一认定的依据;可以查对手印档案,缉捕前科罪犯;可以和侦查讯问的口供相互印证,以避免错案和深挖余罪)3、首映在其他领域的运用(银行金融系统、重要军工设施和机关、医学领域)。

手印的分类:以不同的形象表现分类〜立体手印、平面手印一附着物的不同表现分类〜加层手印、减层手印以色调的不同分类〜有色手印、无色手印以手印物质成分不同分类〜汗垢、血、粉尘、油垢手印等以鉴定的条件分类〜清晰、完整、变形、模糊、残缺手印等。

无色潜在手印的观察方法:透射光观察法、反色光观察法、“哈气”法、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

寻找发现手印的要求:不遗漏、不遗留、不破坏现场手印寻找发现手印时应取怎样的方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顺纹线流向、平行线追踪;分段截线,查其增减;不同反映现象对照印证在手印包装、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应防止现场手印检材之间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应保证现场手印检材上的手印不会因包装不当而损坏;应防止在送检运输过程中,现场手印检材受潮、受冻及霉变;应防止提取人的体液、毛发污染现场手印检材捺印种类: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种捺印捺印注意事项:被捺印人的手需先用水清洗擦干后再捺印;捺印纸要折叠后放置于桌边平齐,以便于捺印动作;沾墨厚薄要均匀;沾染油墨及捺印用力的大小和滚印速度要均匀,不可挪动、停顿、重复或倒退;捺印次序须按卡片纸位进行;填写被捺印人姓名、性别、身高、年龄,并写明手指残缺、受伤或畸形等情况寻找发现手印的方法:透射光观察法,反射光观察法,哈气法,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作案人来往现场的途径及出入口,作案人的作案工具及遗留物,案件现场必须接触的有关物。

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物理显现法(粉尘显现法,熏染法,激光发至荧光显现法,多波段光源显现法)化学显现法(硝酸银溶液显现法,茚三酮溶液显现法,502显现法)理化显现法。

手印的显现程序:显现观察,综合运用常规显现法,二次光至荧光线心。

现场手印的记录意义:列入案件卷宗,与手印一起作为证据;为进一步分析手印提供原始材料;为“会诊”现场手印提供准确素材;便于模拟现场的原始条件进行科学实验;便于在鉴定中分析手印的痕迹种类及变化因素。

现场手印固定和提取的方法:照相法、制模法、原物提取法、复印法。

如何提取棕色油漆桌面上的汗液手印:可以选用银粉或磁性粉显现;把显现的汗液手印显现出来。

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手印:1、根据手印遗留的部位及在物体上分布的位置判断。

2、联系手印与其他痕迹物证之间的关系判断3、根据手印的形成物质判断4.、根据手淫的新旧程度进行判断5、将多场案件的现场手印进行判断6、将现场手印及事主及有关人员手印进行鉴别。

收取手印样本的方式:1、密取(计划型密取、收查型密取)2、挪印样本手印(活体样本手印、尸体样本手印)手印的检验步骤:1、预备检验2、分别检验(对现场手印的观察分析;对样本手印的观察;寻找和确定手印特征)3、比较检验(特征比对照片;特征连线比对法;特征重叠比较法)4、综合判断得出结论5、制作手印鉴定书(文字部分、标题、正文;图片部分、手印在现场所在的位子,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的全貌、特征比对照片)乳突纹线系统:内部纹线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地位,又称花纹内部,主要有基环螺曲等纹线组成。

外部纹线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纹线,主要由弓形纹线组成。

根基纹线系统——分布在内部纹线的基部地位。

主要由弧度矮小的波浪或不平的直线组成。

完整的指头花纹通常由两个以上的系统组成。

三个系统之间并无天然界限,需借助三角的上行纹线进行划分。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1、直线型:呈纵向棒状或横直线。

2、波浪线:呈起伏的波浪型。

3、弓形线:纹线从一方流向另一方弯曲成弓形,不返回。

4、基形线:纹线从一方流向另一方向后弯曲返回原方向呈基形状,基形线又分为左基和右基。

5、环行线:纹线为闭口圆圈,呈环形,有短圆、长圆形。

6、螺形线:纹线的一端绕起点旋转一周以上,呈螺形,有顺时逆时旋转之分。

7、曲形线:纹线弯曲成Z或S状。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A起点:纹线的起端叫起点,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不同。

B终点:及纹线的末端,有形状、大小位置的不同。

C分歧:有一条纹线分叉为两条以上者,有数目、方向,角度,分叉形式的区别。

D结合:由两条纹线合成一条纹线的形态,有方向、角度、结合形式的区别。

E小勾:一条纹线分出一条5毫米以内的勾状短枝,有长短、方向、角度、开叉方式的区别。

F小眼:一条纹线分出一条短枝,短枝弯曲又回到原线上,形似眼状,长度在5毫米以内,有长短、宽度、面积、形状的区分。

G小桥:一条纹线分出一条短枝,斜行汇入相邻的纹线中,形似小桥,要求长度在5毫米以内,有长短、方向、角度之分。

H小棒:长度在5毫米以内,1毫米以上的短线,有长短、粗细、位置、形态的区别。

L小点:长度小于或等于毫米的点线,有形状、大小位置的区别。

指头乳突花纹的类型:(1)弓形纹:主要由上部的弓形纹和下部的横直线上下层叠而成,一般无三角系统。

A弓形纹:由多数弧度较小的弧形线在较小的弧形线在上部,少数横直线在下部构成,无三角。

以中轴线反的反向可以分为:左倾弧,无倾弧,右倾弧。

B帐形纹:有多数弧度较大的弧形线在上部,少数横直线在下部,中心部位有一根以上的垂直线或撑着弓形线而组成,没有三角。

按支撑线上端朝向可以分. 为左倾帐,无倾帐,右倾帐。

(2)基形纹:内部花纹中心有一根以上的基形线,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有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为根基,一般只有一个三角。

按内部花纹形态分为瘦长基、普通基、胖圆基;按基口情况分为开口或闭口基;按出现几率可分为正反基;按中心基形线内的结构可分为空心基、棒线基、点眼基等。

(3)斗形纹:内部系统中有一根以上的环行线或螺形线、曲形线其上部及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围,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等共同组成三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

斗形纹依其内部形态可分为:环斗形、螺斗形、纹斗形、囊斗形、其它斗。

指节乳突花纹的类型:1平弧型一一由较平的直线,弧形线或波浪线组成。

2倾斜型一一由直线,弧形线或波浪线组成。

3混合型——由平弧形纹线,倾斜形纹线组成4/混杂性纹:由两种纹形混合组成的花纹,或有一些形态畸特,结构混杂而无法归入弓基斗形纹的花纹,单独归类为混杂形纹。

有基帐混合纹基斗混合纹并列基形纹杂形纹畸特形纹等手掌面皮肤花纹: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手掌乳突花纹的结构和流向:花纹纹线粗,面积大,流程长,且各个区域纹线的流向不同,花纹形态各异。

1、手掌上部: ――范围是指指跟到第一屈肌皱纹之间的区域(纹线基本形态)每个指根部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弧形线,常与来自两侧指间的从行纹线汇成三角形。

2、手掌内测部一一范围为拇指根部到掌心(纹线的基本形态)纹线期于拇指根部和拇食指间,伴随第三屈肌皱纹斜行向下,到掌心转向内,流动内侧斜边缘和腕部。

3、手掌外部范围为小指边缘到掌心(纹线的基本形态)纹线多来自食指根部及两侧,流经掌心。

斜行到整个外边缘,纹线增多,是扫把状,常有弓形、斗形纹分布。

足迹形象特征:一、赤足足迹形象特征(1)种类特征:隆出;趾头痕迹形状与分布;足掌痕迹形状;足弓痕迹形状;足跟痕迹形状;屈肌褶纹痕迹;赤足足迹全长及各部的宽;足底皮肤乳突花纹同手掌皮肤乳突纹线一样,具有终身基本不变,人个不同的特点,还具有花纹大,纹线粗,小犁沟宽的特点,沾附物形成的痕迹。

(2)个别特征:拇趾脚特征;畸形趾痕特征;趾痕顶端连线特征;隆出的公告弦长特征;伤疤痕特征;鸡眼痕特征;屈肌褶纹痕特征;皱纹痕特征;乳突花纹细节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